定格在兰剑涛的脸上,摆出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道:“兰主席,要不您说两句?”
张军猛的抬头制止道:“这是我们扬帆基金内部的会议,兰主席他们只是列席旁听。。。。”
兰剑涛黑着脸一抬手,制止张军继续说下去,把身子微微坐直,用深沉的目光看了看张军和李强,道:“你们都是国有企业的代表,扬帆基金是你们共同募集出资成立的,那么扬帆基金同样是国有资产,我是不是有发言权就不言自喻了。这次会议,我是在李总和部分的扬帆基金的股东代表邀请下来列席参加。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邀请我参加,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扬帆基金内部竟然存在这么多的问题。说实话,我很失望,真的很失望。你们成立扬帆基金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我们这样大力支持扬帆基金又是为了什么?我想提醒一下在座的各位,扬帆基金成立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更不是为了某个人或某些人的私己利益,它的成立是为了国家。同志们,你们应该知道,我们党是怎么在艰苦的环境下走过来的,从几十个人到今天的红色政权,靠的是什么,是团结。我们党的原则是什么,是放下一切内部矛盾,一致对外!可是今天的你们,二十二个国家所谓的栋梁之才,聚集在这里召开所谓的董事会,你们在做什么?你们不去想着如何去击败对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却在这里谈论谁是谁非,追究事件事后的责任承担问题。我不知道我该说什么?早知道扬帆基金会是这个模样,当初我们就不该成立这个基金。张董,我不得不说,你的领导存在问题,扬帆基金的方向也存在问题,我和发改委对你同样的失望。我的话完了。”
兰剑涛的话泄愤的成分比较大,尤其在他看来张军今天几乎是一败涂地,不过他还是必须点出扬帆基金现在存在问题,派系之争本来很平常,但是这种置自身团体利益于不顾的争斗确实是最不可取的。兰剑涛最后的话是看着张军说的,他的眼中尽是失望。
李强则根本没有在意兰剑涛的话,兰剑涛的反应也没有出乎李强的意料,他神色自然的说:“兰主任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应该在以后的工作中注意,加强团队的凝聚力。赵主席,您有什么要说的吗?”
赵百川摇了摇手道:“我暂时没有什么可说的,你们还是集中解决关于扬帆基金扩容的问题。”赵百川没有发表意见,是因为他发现今天的会议开始以后,林洛表现的很从容,而张军的某些行为仿佛也不是失误,而是刻意而为,赵百川直觉到戏还没有唱完,其中一定还存在着变数。
李强转头对张军道:“张董,说实话,我们大家都是支持扩容的,可是现在资金出现了这么大的缺口,我想扩容的事情是不是暂时的缓一缓。”李强现在很得意,因为在他看来张军今天是个完败的局面。
“不,必须今天把事情定下来。”张军黑着脸不容置疑的说。
见张军态度这么坚决,李强抛出了杀手锏:“既然张董如此坚持,那么我们就按照张董说的去做,不过我提醒张董,这一百亿的资金缺口谁来解决?”
“在座的各位股东来解决!”张军正色道。
李强心道:“在座的各位股东要么已经尽力,要么是不会支持,我倒要看看凭你张军一人之力怎么解决这一百亿的资金缺口。”
第三卷 飞龙在天
第一百三十七章 峰回路转
强特意强调了一句:“张董,要解决这个资金缺口问我们内部这些股东里解决。”
李强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不让张军有喘息的余地,他担心张军再拉来新的募集资金。而就目前的这种情况,张军的几个盟友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同为国有企业,他们之间都很了解。张军知道李强他们没有尽力,李强同样知道张军他们已经到了能力的最大限度。在李强看来,张军已经成了强弩之末。李强在心底暗自庆幸,要是张军不悍然提出扩容的执行提议,那么自己今天还真找不到击败张军的机会,如果连扩容都不能完成,那么可想而知董事们对张军有多么的失望,眼下机会就在眼前,他必须把张军击倒。
张军注视着李强半天,李强毫无畏惧的看着张军,在一轮眼神的交锋之下,张军开口道:“好,就按照李总说的去做。李总,我提个建议可以不?”
李强道:“可以,张董有话尽管说。”
“不按照原计划扩容,缩小扩容的资金规模大家有意见吗?”张军试探的问道。
李强的嘴角升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在他看来,张军已经开始退缩,这是他在寻求折中办法。李强岂能给张军喘息的机会,笑着说:“张薰,那恐怕不合适,如果这样扩容,那还不如不扩容,扬帆基金现有的资金规模也不小。张董如果解决不了这个资金缺口问题,我提议关于扬帆基金的扩容执行工作暂停,留待日后处理,我想今天的董事会可以结束了。”
张军目光深远的看着李强道:“李总,如果按照原有规模扩容,那么你们的股份可将被稀释。你可要考虑清楚?”
李强毫不犹豫的回答:“不用考虑,这本来就是很正常地事情,我们的资金确实存在问题,只能为扬帆基金解决这些,我们内心已经很是歉意了,如果有那位兄弟单位愿意来解决这个资金缺口,我很高兴。”
张军很正式的询问道:“其他资金有问题的股东代表是否和李总一样的想法?”
李强迅速的和自己的同盟做了眼神的交流,他们纷纷对张军点头。
张军长嘘一口气道:“那好,那么我们内部来解决这个问题。从我这里开始,碧海能源愿意在保持原由股份不变的情况下,再增持十亿地扬帆基金股份。请大家继续!”张军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兄弟单位。
几个人经过商议后,先后做出表态,又解决了十亿的股份,但是这离目标值还有很远,张军再次把目光投向李强,以很平静的语气征询道:“李总,你看你还能不能解决一部分?”
李强当然不会解决。虽然他有所保留,但是他可不想为张军排忧解难,他咳叹一声道:“张董,这确实是我最大的限度了,我很遗憾,我很看好扬帆基金的未来,这次本来对我来说是一个增持的机会,可是我们公司的资金最近确实吃紧,几个国家重点的项目今年都要上马,我现在地资金很是紧张。就是我允诺的扩容资金我还要好好的腾挪一番,张薰,我是心有余力不足呀!”
张军再次把目光投向李强的那些盟友们,他们纷纷躲避张军的目光,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解决这个资金缺口问题。
张军无奈的道:“还有八十万的资金缺口,无论是谁。只要解决这个资金缺口,在加上自己的原有股份,都有机会成为扬帆基金的大股东之一,而且极其有可能成为扬帆最大的股东。”
张军地话对李强确实是个诱惑,如果自己吃进这部分资金空缺,将直接超过张军成为扬帆基金最大的股东,那么取而代之将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过李强还是按耐住了,一是这一大批资金对自己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二是李强认为一周以后,张军的下台是必然。自己没有必要冒着那么大的资金风险。在李强看来,即使今天张军有能力解决扩容地资金问题,但是按照张军的承诺,张军下台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到时候自己主持大局,股份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自己再加上这么多的联盟伙伴,到时候不管是稀释张军的股份也好,还是把张军踢出局也好。那就是自己说了算的事情了。
还是没有人说话,张军只好把目光投向了林洛。貌似
问道:“林总,你还没有说话,看你那里有没有能力分?”
林洛还没有说话,李强就插嘴道:“张董,你不说我还没有想到,关于林总的股份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呢。”
关于这个问题,是董事会通过林洛注资之后的遗留问题,董事会同意了林洛以私人身份加入后,原则上通过了林洛持有扬帆基金不超过百分之十二地股份决议,原则上允许了林洛成为张军和李强之后的第三大股东。当时林洛应允把这百分之十二的股份全部吃进,会后按照会议协商的结果,林洛和同意出让股份的股东代表草签了转让协议书,承诺在三个月内把所有的股份吃进,并且预交了一亿美元的保证金。现在的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月,林洛依然还没有执行合约。李强这个时候提起这件事情,就是为了让林洛无法站出来为张军解决这个资金缺口问题。在他看来,林洛这个金童子能吃进扬帆基金百分之十二的股份,成色很足,但是吃进了这百分之十二之后,在加上扩容,林洛所需要地资金已经近百亿。李强认为这八十亿元的资金缺口,林洛无疑是解决不了地。
林洛欠动了一下身子,笑道:“李总,关于我吃进的扬帆基金的百分之十二的股份,当初我们约定在三个月内执行,现在的时间好像才过了一半而已,我不明白李总为何现在要提起。是不是这次扩容给李总的资金压力很大,想提前执行呀,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可以先和李总执行这个股份转让的协议。”
李强毫不犹豫的说:“林总,您说的还真是我的心里话,我现在确实有资金压力,要是林总能在会后执行我们草签的那份协议,李某不胜感激。”
林洛没有立刻回答李强的话,却对着在座的所有董事问道:“既然李总提起了这份协议的事情,那么我也就不逃避了,想立即执行这份协议的股东请直言!”
李强一个眼色过去,他的联盟们纷纷提出想林洛立即执行协议,而且每个人都在找不同的理由,述说自己的无奈和难处,希望林洛能理解自己。
林洛笑着一一允诺,等最后一个人说完之后,林洛道:“好,那么会后请各位要求立即执行协议的股东代表留下,我们把正式合同签订下来。”
李强当即笑着带头表示:“谢谢林总,你这样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李强的眼中掩饰不住得意,心中暗道:“等张军下台以后,我上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你清理出局。”
林洛没有接李强的话茬,却把目光投向了兰剑涛,以征询的口吻问道:“兰主任,这里坐着的除了我和赵主席,严格来说都是您领导下的国有企业,您是他们的大家长,我有个事情想向您确认一下,可以吗?”
兰剑涛的心情现在极其的恶劣,他不明白张军和林洛今天到底在搞什么,在他看来今天的张军表现的很差,让他很失望,完全的辜负了他对张军的一片期望。他虎着脸道:“林总,有话你就说。”
林洛道:“扩容的问题是董事会早就决定的,执行是必要的,不能决而不执行。可是现在面临的是扩容出现资金缺口问题,而李总又不同意缩减扩容的规模。所以这八十亿资金成了扩容是否执行的问题,我想问一下兰主席,您是否支持扬帆扩容?”
“支持!”兰剑涛脸有不耐的回答,“有话直说。”
“那好,我就直说了,这八十亿资金缺口不是问题,张董不是问我吗,我能不能解决,我现在回答,我能。”林洛正色道,“可是,这就出现了另一个问题,执行了和所有转让的协议后,再加上这八十亿的资金缺口,那么我拥有的扬帆基金的股份将超越张董领导的碧海能源公司,我想这样不好,所有,我建议还是缩减扩容的规模。”
兰剑涛还没有回答,李强就抢先道:“我不同意林总的建议,要扩容必须全额的扩容,否则扩容就暂缓。”
林洛回头目光炯炯的看着李强问道:“那么我要是全部吃进了这八十亿元的资金缺口,因此成为了扬帆基金的最大股东,李总没有意见吗?”
第三卷 飞龙在天
第一百三十八章 近乎完胜
强稍微的犹豫片刻,没有立刻回答林洛的问题。他在否有能力吃进这八十亿元的资金缺口。按照林洛即将和和股东们执行的转让股份协议,那么林洛需要的资金大约在九十五亿左右,再加上资金的缺口八十亿,就是将近一百八十亿的资金。林洛曾经的背景是很辉煌,可是他毕竟在期铜大战中失败过,那次仅仅作为附属参战的国储铜就损失了近两亿美金,可想而知林洛的损失有多大。李强判断林洛这是在为张军解围,以进为退,他根本没有能力解决这八十亿的资金缺口,他这样说无非是想借着自己成为第一大股东为借口,逼迫自己退让,同意扩容缩减。李强岂能让林洛如愿,让张军如意。
“呵呵,林总这样说就显得拿自己当外人了。既然我们通过你注资扬帆基金,那就是我们没有把你当成外人看。再说了,不管是谁是扬帆基金的大股东,只要扬帆基金进军国际金融市场的目标不变就可以。林总不是也说过,不管是国有和私有,都是属于国家的。如果林总能解决这八十亿元资金缺口问题,我很为扬帆基金高兴,我很愿意看到林总成为扬帆基金最大的股东,这同时也证明了私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吗!”李强冠冕堂皇的说,嘴角带着清晰可见的冷笑。
林洛看了李强半天之后,朗声道:“李总没有意见,那么在座的各位股东代表有意见吗?”
张军插话道:“李总,要不我们举手表决吧?”
“可以。”李强肯定的回答。
“等等,我还有话要说。”林洛抬手制止道,并且站起身来神色凝重的看着兰剑涛道:“兰主任,我刚刚说了。这里的企业都您领导下的,如果,我是说如果投票通过了,您是否会以大家长地身份来一票否决?”
兰剑涛沉吟了一下道:“这是扬帆基金的内部问题,你本身就是扬帆的股东,正如李总所说的,你要是成为大股东,也是我想看到的,私有经济能在一群国有经济中突围成为最大的股东。这充分证明了我们的改革是成功。如果投票通过,我这里没有意见。”
兰剑涛现在是一肚子的火,现在的局面他已经不仅仅是在生张军地气。现在的局面已经完全的演变成两派的派系之争,尤其是李强一方,他们想着各种的办法要扳倒对方。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一方只需要不立即执行扩容,或者另一方同意缩减扩容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因为派系的争斗,演变成现在复杂的局面。咳,权利之争真的是很可怕。兰剑涛这样说确实有负气成分,不过在兰剑涛地内心,还真的想看到林洛最后成为扬帆基金的最大股东,一是觉得自己领导这帮所谓的国之栋梁有点不争气,二是也许只有这样,只有让林洛成为最大的股东,才能解决扬帆基金的内部争斗问题。在兰剑涛看来,林洛成为最大的股东,不失为目前平衡敌对双方的最好办法。
听了兰剑涛的话。在座的部分股东代表低下头,兰剑涛地话无疑是在抽在座的股东代表的嘴巴。是呀,如果最后真的是林洛解决了这八十亿的资金缺口,成为扬帆基金最大的股东,你们无疑是个巨大地讽刺,还真可以说私有经济战胜了国有经济。至少从这一次来说是这样的。
林洛再次回头注视着李强问道:“李总,如果你现在同意缩减扩容,那么就当我什么话都没有说过。”
李强那里会同意,在他看来,林洛这是在表演,这是在负隅顽抗,只要薰事会通过这个决议,那么也就是林洛的底牌被揭穿的时候,同样张军的利益集团也将在在这次权利之争中全面落败,一个星期。也许用不了一个星期,张军就会黯然请辞,自己的目的将完全的达到。等自己完成了自己目标,坐上扬帆基金的董事长职位,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理掉林洛这个障碍。
“还是不要缩减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