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团长,我真的没有这么想。我真的只是想打完这一仗再走。您要是让我现在走,我马上就出发。”听到杨震的语气有些严厉,黄大力连忙摆手道。
看着有些慌乱,急着解释的黄大力,杨震语重心长的道:“大力,你是鄂豫皖出来,参加过长征的老兵。对于根据地的重要性,不用我再多说了。我们全军出动,秘营只留下一个排,一旦秘营真的有失,部队就像一支无根的浮萍。”
“你们在这深山老林中连续转战了一个月,可你就能保证日伪军派到秘营中的所有特务都被你们打扫干净了?这周围不是这一股子日军,一旦秘营暴露,日伪军大举进攻,你就甘心让那一个排的兄弟白白牺牲?”
“我为什么选择你回去,没有选明瑞回去,就是因为你是老兵出身,又参加过长征,经历过各种情况,经验在咱们这里数一数二。知道必要时候该放弃什么?你不回去,难道让我回去?”
杨震的这番敲打,让黄大力老实了下来,不敢再争辩道:“团长,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我这就出发,返回老黑顶子秘营。请您放心,就是我们全部都牺牲了,也要保护好彭主任的安全。”
对于黄大力的保证,杨震似乎有些不相信的道:“你真的是心甘情愿,不勉强?”
听到杨震有些怀疑的语气,黄大力连忙立正道:“绝不勉强。我是老兵,服从命令这一点我还是明白的。”
送走黄大力,一边站着看杨震敲打黄大力,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的总指挥微微一笑道:“杨团长,软硬兼施,即让人心服口服,又注意了方法。真看不出,杨团长年纪轻轻,带兵居然如此老辣。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对于总指挥的感慨,杨震笑了笑没有回答。修理这个黄大力与自己在后世带的那些个顶个心高气傲,眼睛都长在头顶上的兵相比,不过是小菜一碟。要是让总指挥见到杨震后世带的那些鸟兵,恐怕总指挥就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了。
先送走了返回秘营的黄大力,又送走相继离队去侦察敌情的李明瑞后,杨震便开始对战斗做最后的准备。弹药与干部已经调整完,需要准备的虽然并不是很多,但部队连日在没腰的积雪中跋涉,体力消耗极大,适当的进行短暂的休整还是必要的。
李明瑞的动作极快,第三天便将情报陆续传回。仔细看过李明瑞传回来的情报后,杨震将电报递交给李延平与郭炳勋道:“看来那个郭大春的供词还是真实的。日军果然是兵分三路。以东南一路从小山嘴子出发的一路兵力是最为雄厚的一支。”
李延平放下手中的电报,看着杨震道:“团长,来了三桌客人。每一路其兵力与我们相比,至少不占绝对劣势。可我们只有这些人,积雪这么厚,机动又极为困难,你准备怎么打?”
杨震沉思了一下,对李延平与郭炳勋道:“政委,你们看。日军成西、南、东南三路对敦化北部进行清剿。三路之中以东南这一路的兵力最为雄厚,而以南路日军实力最弱,也就是说我们若是打击其他两路日军的话,这一路日军增援的压力是最小的。”
“鬼子把实力最弱的这一路安排到中路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却知道这一路日军无论是策应其他两路日军中的那一路,给我们的压力都是最小的。”
“三者取其一,我不会取他。因为看起来三路日军之中这一路实力最弱,但他距离实力最强的东南那一路也是最近,地形也是最为便利的一路。这两路日军之间虽然隔着大片的沼泽地,但在现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之中,就算是大湖也冻得结结实实。所以这些沼泽地并不能成为两路日军之中一道天然的屏障。”
“一旦南路日军有失,其东南路日军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增援。所以,我不会选择这一路日军。而东南路日军日伪军加一起,实力大大的超过我们。我们目前还没有这个良好的胃口去吞掉他们。所以综合目前情况来看,一般人若是打,只能选择打西路的日军。”
“这一路日军距离其他两路日军的距离比较遥远,而且中间山高林密,有利于我军设伏于机动。而且这一路日军虽与我军兵力大致相当,但我们可以通过逐次设伏,消耗其兵力。最终一鼓作气,打掉他。所以一般人只要稍微有些冒险精神的指挥员,都会如此做。”
“而且就我们目前面临的形势来看,只要吃掉其中的一路,我们整盘棋就都活了。你们看这三路日军,我们选择那一路下手为好?”
对于杨震的分析,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这三路日军都是硬果子,但啃哪一个都无法下口。尤其是郭炳勋,打过台儿庄会战的他对于日军的实力知道的很清楚。
他知道即便是装备精良的中央军的一个师,都不见得有能力去吃掉日军的一个大队。而三路日军中,兵力最少的南路,其日伪军总兵力加在一起也没有比自己少到那里去。与这里的伪军打过不止一次交道的郭炳勋知道,在必要的时候,这些伪满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日军两个中队再加上伪满军的两个连,其真实的战斗力,至少可以相当于三个日军中队。而自己部队加在一起不过千把人,就算这三个月的整训效果在大,可也没有一口气吃掉相当于日军一个大队的实力。
要知道,杨震的语气中打的可不是游击战,而是歼灭战。而西路敌军的实力还在南路之上,想要一口气吃掉他们,这实在有些困难。一旦打成胶着,这日伪军若是迅速增援,自己倒是反受其害。要知道西路的日军看似孤立,但在他身后的山外,还有大量的日伪军,随时可以进山增援。
看着低头打量地图的杨震,郭炳勋与李延平对望一眼之后,犹豫了一下还是张口道:“团长,我看这三路日军那一路都不是我们有实力可以吞的下的。我看我们不如趁日军大举进山,晓宿夜行,寻找日伪军封锁线上的薄弱点,冲出去为好。我们现在手头就这点实力,如果消耗过大,我们今后怎么办?这仗还怎么打?”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下(3)
李延平的反对在杨震意料之中,这场即将展开的无论针对那一路日伪军都是实力悬殊的战斗,以李延平曾经吃过大亏的性格来说,提出反对意见也是正常。李延平的反对,让杨震将目光投向了听罢杨震想法之后,一直没有出言的郭炳勋。
接收到杨震投递过来的目光,一直打量地图的郭炳勋迟疑了一会后,笑了笑道:“团长,我想你心中已经有了战斗方案,还是先讲讲你的想法,我们一起商议一下。总指挥也在这里,我们也听听他的意见不是。很多时候,姜还是老的辣。”
对于郭炳勋的回答,杨震微微一笑道:“老郭,我知道你的心中已经有了想法。你是参谋长,战斗策划本身就是你的职责所在。正所谓兵锋未动,谋划先行,还是你先说说。”
对于杨震的坚持,郭炳勋也没有在推脱,直接指着地图道:“西路日军看似孤立无援,但其行动的特点,决定了他绝对不会真的孤军深入。从李明瑞的通报与郭大春的口供来看,西路日军不仅承担着由北向南的清剿,而且应该还承担着封锁敦化与宁安交界,切断我军必要时候北上的任务。”
“表面上看西路日军孤军进入深山老林,但他的孤军只能说相对的,而绝非是绝对的。我们不能将眼光只放在西边。与西边的日伪军实力相比,我们更应该将他们获得增援的可能放在东边。”
“西路日军虽说是完全进入原始森林,但他的补给渠道绝非艰难。从沙河子到光秃山这一路表面上看都是深山老林,但他们这一路却是河流纵横。”
“从李明瑞发来的情报来看,石头河上游与海lang河上游只不过是一山之隔。虽说上游河流水浅,无法承担补给任务,但冰封以后,却是一个很好的路标。而且,行走北满地区冬季常见的马拉爬犁绝对没有问题。”
“还有一条,他们这一路通过与海lang河同样距离并不远的阿尔站西河上游可以快速的获得镜泊湖地区的日伪军的增援。这个季节,通过冰封的牡丹江与镜泊湖以及阿尔站河,日军增援速度不会太慢。要知道,这个季节中这些河流的中下游冰上行驶汽车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所以我认为我们绝对不能打西路之敌人。”
“日军这么部署,肯定是有后手。甚至西路之敌就是日伪军给我们设置的诱饵,引我们主动出击的。若是没有一定的依仗,以日军的谨慎性格来说,不会将一千多日军正规野战师团投入这深山密林之中。”
“我们现在的确切位置小鬼子的确不知道,但对于我们部队的人数,我想这些鬼子还是大致能猜测出来的。因为我们在阿城、五常地区攻打集团部落的时候,已经暴露了我们大致的实力。而且,以小鬼子对哈东地区的控制程度来看,我们虽然已经销毁了其所有户口等资料,但招了多少新兵,我想他们心中大致有一个数。”
“按照我对日军的了解,在真正全面了解我军的实力之前,小鬼子不会草率的拿一千人做赌注。这里不是四战之地的徐州大平原,也不是九一八事变后,一盘散沙,各自为战被其渗透的极深的东北,而是山高林密的张广才岭。”
“小鬼子性格在大事上虽然敢赌、敢做,但他们却从不蛮干,着眼点一向很准,所有的行动都是有极强的情报做依据的。谋而后动,是其惯用的手段。尤其在细节上更是谨小慎微。”
“九一八事变,与其说是几个关东军参谋的蛮干,但若是没有强大的情报做依靠,没有对东北军内部渗透之深,以及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态度的了如指掌,我想那几个参谋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冒着挑起世界大战的危险去做。”
“我记得在徐州会战的时候,曾听中央军的一个搞情报的人说过,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前,小鬼子对**各派系少将以上的军官的性格,指挥风格,甚至各派系与国民政府的关系都调查的一清二楚。”
“各派系部队的实力,武器装备情况,甚至比作为统辖一**政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还要清楚。正是有了这个依靠,他们才敢以小吞大,全面挑起中日战争。于细节之处决定成败,这就是日本人的性格。”
“所以我以为,小鬼子绝对不会在这种冰天雪地,积雪没腰,行动处处受限制的情况之下将一支部队孤零零的放在海lang河上游的深山老林之中,其后必有后手。所以这个西路日伪军我们绝对不能动。我想,我们的目标应该放在东南路日军,也就是三路之中表面上看是主力的这一路日军身上。”
对于郭炳勋的思路,杨震笑笑道:“老郭,果然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你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的意见也是要打就打大一点,将重点放到东南这一路日伪军身上。”
听罢杨震与郭炳勋的想法,面露惊色的不单单是李延平一人,便是一旁旁听的总指挥也是明显一呆,更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与心中虽惊,但表面上还维持着镇定的总指挥相比,李延平的城府就差了很多。杨震的话音落下,他惊呆了一会,不由的脱口而出道:“什么,你们要以小博大,去打三路日军中兵力,装备最强的东南路日军?是我听错了,还是你们疯了。在兵力、装备如此悬殊的条件之下,我们能取胜吗?”
“怎么就没有取胜的可能?总指挥、政委,你们看从小山嘴子到老秃山这一带,虽然有大片的冰封沼泽,但同样也山高林密。尤其从庙岭子到老秃山这一线,更是海拔都在千余米左右。”
“至少从这张地图上看,从拐老婆沟口到光秃山一线,是其进山的最佳,也是最省力的渠道。我们完全可以依靠这一路线两侧的山林地带,在阿尔站西沟河与阿尔站北沟河之间预设战场,将这一路日伪军吃掉在这里。”
杨震的话音落下,郭炳勋接着又道:“总指挥、政委,鬼子这一路虽有一个步兵大队,伪满军一个营,外加迫击炮、重机枪各一个中队,但这些部队他沿途至少要留下一个中队部队保护其补给线。在眼下的情况,就算他们真的将这一个营的伪满军全部用作劳力,但能携带的补给也是有限的,还需要从山外补给。这里日军兵力相对集中,鬼子不可能按照西线采取的那种办法。而且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补给手段。”
“而且这一路行程中有大半是处于冰封沼泽,地形要远远的优于其他两路日军,这支日军很可能会成为三路日军中的那只出头鸟。最关键的是这种地形虽然方便了日军行动,但也会大大降低他的警觉性。”
“小鬼子的战术都是学自我中华,这种地形不利于伏击,这一点小鬼子会很清楚的。所以我们就趁着小鬼子麻痹大意的这一点,反其道行之,完全可以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前些天,团长给我讲他们一二九师在七亘村违背一般用兵常识,数日之内连续两次在同一地点设伏,给了进犯山西的日军以重创的战例与今儿有些相似。利用地形与小鬼子的心态,违背用兵常识,出击一下我感觉还是可以的。”
听到杨震与郭炳勋都坚持要打东南路日军,总指挥与李延平对视一眼,没有在发表什么意见。只是总指挥在沉默一会轻轻的对杨震道:“杨团长,我知道你能打。但在七军受到重创之后,你的部队几乎已经是下江地区唯一成建制的抗联部队。”
“我希望你行动一定要谨慎,保护好这支火种。千万不要意气用事,让部队陷入险境。还有,我决定除了我留下两名警卫员之外,抗联在老黑顶子秘营的所有部队就地编入你的部队,归你指挥。这些人人数虽然少了一些,但都是老骨头,战斗经验丰富,希望你妥善用之。”
对于总指挥的决定,杨震摇摇头道:“总指挥,您的要求我答应您,一定会带好这支部队。但您的警卫排,就不要编进去了。您身边只带两个警卫员这不行。”
“你不用考虑我了,我已经下了决定,就不会再更改了。你只要打好这一仗,重新打开下江局势,对于我来说,比什么都强。”
说到这里,总指挥顿了顿道:“我现在虽然是你的上级,但你是这支部队的军事主官,对部队的了解远在我之上。你怎么打我不会干涉,敌我实力对比在这里摆着,增加一个人便是增加了一份取胜的实力。”
见到总指挥决心以下,杨震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后却是对郭炳勋道:“老郭,你让人去准备四百发快慢机的子弹,再挑选两支最好快慢机。快慢机要德国原厂的,不要奉天仿造的,也不要西班牙的。”
说到一半,杨震突然想到这些快慢机大多都配给了李明瑞的侦察小队,剩下的四五支除了装备给自己与郭炳勋还有李延平以及彭定杰的警卫员之外,剩余的最后一支被自己奖励给了安全护送总指挥返回的刘长顺了。要想弄两支好枪,将总指挥警卫员身上的那支老枪换下来,只能从自己警卫员身上卸了。
想到这里,杨震急忙改口道:“我记得我们打下苇河县城的时候缴获了二十多支这种枪。除了装备给李明瑞他们,还剩下四五支。除了你和政委的警卫员身上的不要动之外,刘长顺的那支一会我去做工作,让他先叫出来,另外一支就在我的警卫员身上卸。用这两支枪将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