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这两架飞机在测试的时候,在六个频段上曾经接收到过六个地区的广播电台的讯号。一次全飞机的人,在机舱内整整听了日本电台吹嘘了足足半个小时的他们所谓赫赫军威。还有伪满电台和汪伪电台中,替所谓的友邦吹嘘的广播。
这还是眼下电磁环境远远好于后世的时候,要是搁在后世满大街的出租车、各种商业、民用、军警使用的步谈机,再加上大大小小的广播电台和手机信号。估计这些人员,非得被折磨的发疯不可。
虽然被选拔到担任这些工作人员的,都是从关内来东北的大学生之中精挑细选,并经过严格审查的。但只要是人在做这种事情的时候,永远也不可能一点差错不出。能将对地面截获的信号精确到一公里,便已经不错了。
这个标准甚至可以说已经超过眼下电子科技最发达的美英两国水平了。英国人在已经开始的对德轰炸,还远远达不到这个精确度。至于他们的对手日本人,更是被甩出去不知道有多远。
不过对于抗联来说,他们不会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这两架无线电信号定位飞机上的。其实在包括二十六联队在内,第七师团所有参战各个联队行进序列两侧,都还部署有大量的地面轰炸引导员,以及炮兵观测员。
只不过,这些有天上飞机配合的地面引导员,并不需要像一般的地面引导员靠近侦察。除了需要不断的观察日军的行进路线调整方向之外,他们所需要做的,只是每个小组携带一部十五瓦的电台,在日军行军序列两侧,形成一个交叉的信号源。
将两部电台的信号源的交叉位置,放在自己观察目标的行军序列头上就可以了。这样天上侦察飞机上的英国制造的导航系统,就可以接收到他们发出的讯号,而确定自己目标所在的位置。
日军各部派出的搜索部队,只是按照常识在自己身边八百米的距离打转转。虽说搜查进行的异常仔细,但上哪儿去发现这些一公里外的地面引导员去?更何况这些地面引导员,在投放战场之前都是经过特殊的隐蔽训练。
进行引导所需的电台天线,也都利用树木进行了隐蔽。除了进行特殊训练的军犬,一般人包括日军士兵在内,只要不踩在脚下根本就无法发现。进行地面引导,也根本用不到手电、信号灯等可见光源,只需要一部十五瓦的无线电台。
至于实在需要靠近侦察,也有军区直属侦察旅的那些专业侦察兵去做,根本就用不到他们。所以这些地面引导员,虽说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总体上来说,只要别倒霉到被自己人的炸弹炸到,危险性还是很低的。
日军虽说不断的在前进,但是早在此战之前,航空兵与炮兵就联手,完成了对阿鲁科尔沁旗境内目标标绘。包括整个西满战场,都标成航空地图,并且实现了网格化。每一个小格都进行了标示,并编有相对应的编号。
每一个小格内,都有相对固定地面引导员和炮兵校正人员。他们的任务,只是监视自己的目标区就可以了。这种作战模式,还是航空兵司令员方子翼发明的。这样一来,虽说耗费的人力大了一些,但是夜间的轰炸精度却是高了很多。
他们根本就用不到移动,只需保证自己负责的范围无线电信号能够顺利并持续的发出来就可以了。在日军全面反击打响之前,抗联采取了多种手段。尤其是在保证夜间轰炸精度方面,更是可以说挖空了心思,想尽了各种办法和手段。
不仅在空中和地面设置了地面轰炸引导员,而且利用战前最后时间在林西、西乌珠穆沁旗、齐齐哈尔、将军庙,以及阿鲁科尔沁旗最西短建立的大功率电台构成了的自己战场导航的系统网。地面引导员发回的这些讯号,不仅仅空中的飞机能接收到。
地面的建立的导航网,在发报方采取地线,加长通讯天线的情况之下,也一样能够接收到。航空兵通过采取的各种保障手段,使得夜间轰炸精度虽说不如白天,但是下降的比例并不是很大。
而针对夜间采取的大规模轰炸,刚刚才完成夜航训练不就的轰炸机,自身从机场到战场的导航问题以及在空中编队的问题。还没有敌我识别器的抗联,解决问题的方法虽说笨拙了一些,但是手段更加简单。
为了保证空中编队的安全,以及不在茫茫的夜色之中飞错了方向。除了天上的无线电侦察飞机起到导航作用之外,在作战上也有一个严格的规定。在飞机起飞的时候,用汽车作为方向指示。
两辆汽车在飞机起飞的时候,在机场外围将车灯交叉打开。灯光的交汇点指向的方向,就是飞机需要出动的作战方向。同时这个车灯的交汇点,也是轰炸机群集结点。所有的飞机,都要在这个点的上空集合、编队。夜色之中,只要稍微留神一点,这个点还是比较好发现的。只要不是飞到飞机能飞到的最高高度,是绝对没有问题,而在各个机场的空勤人员,在地面人员接到情报,在地图上按照相应的编号找到需要轰炸的地点后,立即测算出作战距离。参战的飞机,按照航空兵的严格规定,全体编队保持固定的航速,在安装了信号接收设备的飞机带领之下飞抵战场。
这个航速,也强行规定不许超过每小时三百五十公里。只要飞机保持在这个航速上,基本上就不会出现掉队的清理。同时在返航的时候,引导机上还配备了信号弹。同时几架引导机和带队长机的机身上,也装备了专门改进的小功率探照灯。
在返航的时候,这些飞机身上的探照灯全部开到最大功率,以保证引导那些对仪表飞行还不是特别熟练的飞行员,跟上飞行队伍别掉队。轰炸的顺序,也是长机进入之后,其余的飞机在随后次第跟进。
所有的飞机投弹的时间,严格限制在一定规定的时间之内。所有的飞机无论携带的炸弹是否投掷干净,必须在得到长机信号弹的示意后跟随返航。再加上所有的参战飞机上,都配备了齐全的无线电通讯系统。
同时所有参加夜间轰炸的轰炸机,都是选拔出来已经完成仪表飞行训练的飞行员。所以抗联的夜间轰炸,基本上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这次夜战,也让所有的参战飞行员,都积累了丰富的夜间轰炸经验。
第三百九十八章 这一战的长远影响
这一战,虽说对于整个抗日战争来说,不过是一场普通的夜间空袭行动而已。但是带来的影响,却是相当长远和巨大的。甚至影响到了整个对日作战的走向,也影响了抗联某些方面的决策。
而抗联通过此战积累的这些夜间空袭经验,培养出一批熟悉夜战的飞行员。这些经过了考验的飞行员中,不仅很多人成为对日轰炸的中坚力量与各级指挥员。还有很多人成为带队教官,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带出了一大批熟悉夜间轰炸的飞行员。为在明年轰炸日本本土,培训了大批的有生力量。
再加上在这场战役之中实践的各种新式战术,以及各种新式的导航和定位设备。这批人利用美英两国提供远程轰炸机,将在未来的几年给日本本土带来灾难性的打击。让到目前为止,还远离战场的日本人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战争。
给日本人好好上了一堂终生难忘的课,让日本人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空中打击。让日本人知道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只是时机未到而已。中国人只要手中有了实力,他们做出的那些事情,中国人一样能做出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才是中国人给予他们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答复。
至于眼下为了保证抗联航空兵的首次大规模夜战,不仅仅在技术手段上,尽可能的采取了多种保障与技术支援手段。还在参战飞机的选择上,也费了一番苦心。因为苏制飞机的仪表比较简单和落后,不仅飞行仪表的性能与美制飞机相比精度较差,甚至很多进行仪表飞行所必须的仪表都是没有的。所以夜间轰炸的飞机,都是选择的美制a二零攻击机。
这种双发攻击机虽说与一般的轻型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相比,因为机体硕大而相对显得笨重一些。但是其装备的航空仪表先进,皮糙肉厚。机身上有完整的装甲保护,一般的小口径地面火力很难对其形成威胁。
不仅作用也相当的广泛,既可以进行俯冲轰炸,又可以进行水平轰炸。而且双发的设计,也保证其较强的生存能力。使其即便一个发动机被击伤,依靠剩余的一个发动机也能返回。其一千八百公斤的最大载弹量,不仅可以满足对地攻击需要,还可以进行战术轰炸。
一千七百五十公里的航程,虽说作为轰炸机有些略短,比不上目前抗联装备的苏制轰炸机。但本身对于一架主要任务是进行战场遮断以及对地支援的攻击机来说,这个航程还是相当的够用了。
与抗联同时装备的苏二轻型轰炸机相比,虽说乘员多出一人。但是无论是设备、航程,还是载弹量,尤其是防护能力都远非脆弱的苏二轰炸机可以相比的。除了航程之外,其余的性能甚至还要在作为专职轰炸机的db三轰炸机之上。
同时强大的自卫火力,以及几乎与眼下日军最先进的零式战斗机还要快的最大平飞速度,也赋予了其在战场上相对强大的生存能力。对抗联航空兵来说,这种飞机要比缺乏装甲的苏制苏二轻型轰炸机,以及略微显得有些笨重的db三型轰炸机要受欢迎的多。
这款性能优异的地面攻击机,在整个抗战之中深受抗联航空兵的喜欢。甚至连美国人从四二年开始提供的性能优秀的b二十五轰炸机,也远不如其受欢迎。美国人后续生产的同类飞机以及后续改型,在抗联的极力争取之下倒是有三分之一都援助给了抗联。
至于英国人援助的部分布伦海姆式轰炸机,更是远不如这种飞机受欢迎。而英国人在蚊式战斗轰炸机大规模的服役之后,不仅援助了抗联一部分布伦海姆式轰炸机。在美国人的协调之下,将自己装备的这种攻击机大部分都转让给了抗联。
这种飞机是整个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英两国援助给抗联的飞机之中,最受欢迎的一个型号,其受欢迎程度甚至就连在四三年到访东北的这架飞机设计师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设计的这种连美**队自己都不愿意采用的飞机,会在中国人那里得到了如此的重视。
而这位设计师在抵达东北之后,看到抗联飞行员将这架相对笨重一些双发攻击机,飞出了单发飞机都不敢做的动作,也被惊得目瞪口呆。a二零飞机坚固的机体,功率庞大的发动机,让这种飞机在抗联手中发挥了最大的性能。
甚至在一段时间之内,抗联将这种飞机拿来作为重型战斗机使用。不仅让这种飞机承担了要地防空的重任,还将这款飞机利用相对较大的机体,有些富余的发动机动力,将其改进成诸多的特种作战飞机。甚至装上了轻型雷达,改成夜间防空作战指挥飞机。
这些美制飞机,加上抗联自行生产的伊尔二强击机,以及美国援助的海军使用的tbf和sbd两款原本是舰载,但眼下却是转行的俯冲轰炸机,构成了抗联航空兵在整个抗战期间对地支援的主要力量。
而随后抗联自行投产的伊尔四轰炸机和部分美援的b二十五轰炸机,则成为抗联航空兵进行战术轰炸的主要力量。同时伊尔四轰炸机因为航程远,在b十七轰炸机与b二十四轰炸机,这两款远程轰炸机抵达东北之前,还参与了对日轰炸。
尤其是伊尔四轰炸机,在珍珠港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为了表示对美国人的支援,抗联出动几乎可以动用的七十四架伊尔四轰炸机,携带了六十余吨凝固汽油弹和爆破弹。在十三架db三轰炸机改装的电子战飞机配合之下。对日本首都东京展开了抗联对日本本土的第一次空袭。
这些抗联投掷的炸弹,成为第一批落在日本本土的杀伤炸弹。虽说比**空袭日本本土晚了三年,但是落在日本本土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炸弹,而不是**投掷的那些纸片子。出动的飞机架数,更不是当年只出动两架美制b十式轰炸机的**可以相比的。
而表面上为了策应太平洋上战场上正在挨揍的美军,实际上是抗联为了争取更多援助而实施的这次空袭,也正式拉开了对日四年大空袭的序幕。从那一天开始,抗联对日轰炸的规模逐步随着美英援助的轰炸机抵达,越来越大。轰炸的目标,从东京也逐步扩散到了日本本土所有的角落。
有了抗联的这个实际上的表态,美国人自然心领神会。在抗联首次对日空袭的一周后,美军便将驻扎在菲律宾远东空军的三十六架b十七轰炸机,以及刚由本土调来,原本用来保卫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七十架b十七轰炸机和二十四架b二十四轰炸机,由美军飞行员驾驶,经过荷属东印度群岛和印度全部飞到东北转让给抗联。
同时在自身产量还无法有些不足的情况之下,为了保证抗联对日轰炸,减轻自身的压力,还动员英国人将在兰开斯特重轰炸机服役之后,已经开始退居二线的斯特林重轰炸机与曼彻斯特轰炸机、威灵顿轰炸机援助给抗联。作为美制远程轰炸机抵达之前,补充抗联对日空袭远程轰炸机不足。
在美国人的眼中,伊尔四这款抗联目前主力远程轰炸机,性能太过于落后。承担对日跨海轰炸,无论是载弹量还是防护力都太落后了。在自身的轰炸机产量还不足的情况之下,已经开始量产性能优异新式轰炸机的英国自然成了首要的可以选择对象。
而英国人,也自然不是善茬子。一方面需要抗联削弱日军战争潜力,以保证英属印度和英属澳大利亚的安全。一方面,也利用这件事情与美国人讨价还价。最后美英两国不知道达成了什么协议,在四二年五月英军完成对科隆的千机大轰炸之后。
英国人于六月中旬开始至七月末,在印度向抗联陆续转交了三百余架斯特林轰炸机,一百架威灵顿轰炸机,四十架哈利法克斯轰炸机,以及第二批一百六十架的飓风战斗机。其中所有的斯特林轰炸机和四十架哈利法克斯轰炸机,在七月份全部转交完毕。
这批轰炸机很多直接是从英国本土,甚至北非战场上抽调出来的。尤其是北非战场上抽调出来的轰炸机,机身上使用的还是沙漠涂装。不过对于急需远程轰炸机的抗联来说,英国人的飞机从来调来的并不是该自己操心的事情。
在以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之内便完成让英国人惊异之极转换飞行训练之后,这批轰炸机在当年九月全部抵达东北后即开始对日轰炸。而英国人则在四三年,又将所有还在服役的斯特林轰炸机全部转交给抗联。
这批英制轰炸机,在四三年初美制b十七、b二十四轰炸机开始大批抵达东北之前。尤其是在四二年,承担了抗联对日轰炸的主要任务。当然,这些事情还都是在三个月后珍珠港事变爆发后的话了。
而眼下,在采取了种种技术手段保障以及这款美制攻击机自身的优异性能。再加上有大致的方位之后,抗联在夜间轰炸主要使用的是凝固汽油弹这种面杀伤武器。而不是普通的爆破杀伤弹,这种实际上是点杀伤武器。
这一夜对于第七师团来说,并未因为夜色的保护而可以松了一口气。对于第七师团和他们在通辽战场上的同僚来说,这一夜依旧是让那些在战场上活下来的日本兵,终生难以忘记的一个恐怖的地狱之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