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10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前线急需战术飞机,但有限的自卫火力不仅火力不足,还处于严重营养不良的情况之下。无奈之下的抗联航空兵,只能将有限的弹药集中在七十架轰炸机上,优先保障这些飞机的自卫能力之后,先投入战场使用。

    至于剩下的二百多架,除了留下三十架交给后方训练基地,让新飞行员熟悉英制飞机性能之外。其他的则抓紧时间改进,用原来米格三战斗机装备,但此时已经被抗联自己制造的十二毫米机枪替换下来的苏制七点六二毫米航空机枪,将这些无弹药的英制机枪换下来。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直到四月下旬,这批英制轻型轰炸机才被投入到战场上。而且第一批投入的飞机,只有七十架。剩下的还在抗联的航空工厂,加班加点的进行改造更换机枪。要不然还能怎么办?让这种飞机刺手空拳的上战场?

    一贯自私自利的英国人,在关键时刻搞出的这一手,给抗联此次作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会战发起之初,抗联使用的主力战术支援飞机。因为缺乏补充装备,只能继续使用原有的美制A二零攻击机,以及那批经过抗联经过改装之后,转行对地攻击的法制战斗机。

    而在实战之中,A二零攻击机依旧表现的极为出色,但数量上却是依旧无法满足需要。而那批法制战斗机,却因为作战航程过短,只能从前线机场起飞不说,滞空时间也过短。而且因为先天设计上的原因,最多只能够挂载二百公斤的炸弹,或是六枚空对地火箭弹。作为攻击机使用,最多也只能说是勉强凑付用。

    这批法制战斗机无法全部履行抗联对他们的期待,后方新抵达的飞机,又因为抵达过晚转换飞行训练,耽误了大量的时间,无法在第一时间投入作战。而航空兵又要同时面对这么大的作战区域,有限的对地支援飞机根本无法满足需要。只能不时的抽调战斗机转行,却又影响到了制空权的争夺,很是有些顾此失彼。

第一百一四章 英国人的垃圾

    要知道抗联的战斗机部队在此战之中,不仅要面对关东军飞行集团,还要面对日军华北驻华航空兵团。在保证制空权的同时,又要承担对地支援作战,很多时候还要应付美国人的压力,时不时的光顾一下日本本土,可以说是忙的手忙脚乱。

    虽说驻华航空兵团主力已经南调,但是留在华北的少数作战飞机,以及紧急从华中抽调来的日本陆军航空兵,依旧给抗联带来不小的麻烦。事实上抗联的战斗机部队,依旧没有摆脱两面作战的境地。

    正是因为面临战术支援飞机不足的窘迫境地。所以在抗联原本的作战计划之中,这批应该在四一年底本就应该抵达的英制轻轰炸机,处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却因为英国人的小算盘,在战役即将打响之前才全部到位的实际情况,却差点没有打乱了杨震整个作战部署。

    而且这批英制轻轰炸机,虽说在战役后期陆续分批次投入到了一线作战之中。但是航空兵对于这种在日军少数航空兵偷袭以及地面炮火打击之下,损失很大的轻轰炸机,性能也是很不满意。

    认为除了航程和载弹量还算可以之外,这种飞机几乎是一无是处。不仅无法与美制A二零攻击机相比,就是与苏二轻型轰炸机相比,也没有任何的优势。别说高炮和战斗机,就是日军九二式重机枪,都可以轻易的将它们打下来。

    刚开始航空兵还在为前线急需战术支援飞机,而这批英国运来的轻型轰炸机却只能在后方忙着进行转换训练,以及临时改装而无法在第一时间参战,私下里面对英国人的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非常的愤怒。

    但是当这批飞机投入战场之后,航空兵才发现这种之前被他们寄予很大希望的飞机,带来的哪里是希望,这批飞机简直就是一堆废物。抵达时间过晚,又要临时更换机枪,耽误的大量时间,对于吃了大亏的航空兵来说,甚至可以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形容。

    尽管这种英制轻轰炸机,只是在战役后半阶段才投入战场。但是第一批投入战场不过七十架飞机,高达百分之九十战损率,短短几天之内总计六十多架的损失,让航空兵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

    事实上这种飞机投入战场不久,航空兵就不敢让这种飞机,在没有护航的情况之下进入日军纵深进行轰炸。只能让其在前沿阵地,或是华北我军游击区上空活动。即便是偶尔出动对日军纵深进行轰炸,航空兵也要派出战斗机护航,同时活动区域也不敢远离华北我军根据地。

    甚至在对地攻击之前,要使用战斗机将目标周围的防空火力清理一遍之后,才敢让这种飞机投入对地攻击。没有办法在前沿阵地或是华北部队游击区内使用,飞机一旦被击落飞行员还有被营救回来的可能。

    但是一旦在日军巩固的占领区执行纵深轰炸任务,飞行员基本上就是损失掉了。飞机损失了,航空兵不是无法接受。但是如果飞行员损失过大,这个代价却是正在发展的抗联航空兵,无论如何也承担不起的。

    尽管这种飞机,是抗联所有战术支援飞机中航程最远的。但是这种飞机在战斗中显示的脆弱防护能力,低劣的飞行性能,却让航空兵压根就不敢让其执行对日军控制最严密的南满日占区,以及华北平津地区的轰炸任务。

    这种飞机在完成转换之后,在第一次出击配合太岳军区部队,轰炸山西境内重点封锁区域同蒲线的行动之中。出动的十八架飞机,在地面火力的拦截之下损失了十七架,战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其中一架甚至是在投弹完毕拉起的时候,被地面日军使用步枪齐射给打伤,勉强挣扎脱离地面日军控制区后坠毁的。被三支步枪齐射打下来的飞机。而且这发击穿本应该是飞机最坚固部队的子弹,还是那种三八式步枪发射的。

    而在随后的封锁任务之中,因为航程相对较远,专门被用来执行封锁同蒲铁路和津浦线的这第一批七十架飞机。参战仅仅五天之后,就剩下三架还能勉强出动。剩下的不是被击落,就是勉强返航之后因为伤势过重而报废。其居高不下的战损率,创下了抗联航空兵自成立以来的记录。

    好在那些被击落飞机的空勤人员,大部分被负责地面封锁任务的太岳军区给营救回来,损失并不是很大。否则对于抗联航空兵来说,这个结果就更加难以接受。一次出击作战百分之九十九的战损率,自抗联航空兵组建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

    这种飞机不仅自己无法大规模的投入使用,甚至还牵扯到战斗机部队相当大的精力。因为没有护航,这种飞机几乎没有任何的生存能力。别说日本陆军最新式的战斗机,就是老式的九七式战斗机,都可以轻易的击落它。

    即便除了最初的几次之外,这种飞机每次出击航空兵都会派出战斗机护航。如果在没有空中威胁之下,还会出手先为其清理地面防空火力,却依旧没有能够显著的降低战损率。在不算长的参战时间之内,第一批投入作战的七十架飞机几乎百分之百损失掉了。

    在这场战役之中这种飞机不仅参战最晚,获得的战果最少不说,还是抗联装备的几种飞机中损失最大的一种。即便是身上即担负着争夺制空权,又要抽空兼职一下地面压制和火力支援的战斗机,损失也没有它那么大。

    到了战役的尾期,除了两个中队被调往延安方面。当做摆设向某些方面示威,抽空飞几趟西安以及后套地区,以压制其某些方面有些蠢蠢欲动的心思,连带鼓舞大后方民心士气之外,基本上已经全部停止了在前线的活动。

    甚至在战役还进行之中,实在对这种在战场上几乎没有任何生存能力飞机,已经忍无可忍的航空兵方面就打了报告,要求将这种飞机全部退出现役。还没有完成更换装备的飞机,也停止了一切的改进。

    没有办法这种高昂的损失,航空兵实在承担不起。宁愿将这些飞机留在后方,让它们自己慢慢的生锈。航空兵也不敢再冒着居高不下战损的危险,继续将这批飞机投入到一线作战使用。

    而没有想到英国人会提供这么一批超级垃圾给抗联的杨震,接到报告之后,实在压制不住心头的怒火。当着皮尔逊和罗斯的面,阴沉着脸毫不犹豫的直接签署了同意二字之后,将这份报告拍到了这两个家伙的面前扬长而去。

    原本杨震还一直纳闷,英国人的这种至少在纸面上性能看起来还算可以的轰炸机,怎么在自己知道的历史之中一直默默无闻。即便自己这个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也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为什么一贯小气的英国人,在北非战场和东南亚上也同样需要大量战术支援飞机的情况之下,会一口气拿出这么多架飞机支援抗联。为什么这批飞机,都快穷疯了的苏联人,宁愿继续使用老式的SB轰炸机,也没有按照他们所谓的协议克扣下来任何的一架。甚至抗联主动提起,也百般寻找借口不要。

    直到接到航空兵的报告之后,杨震才清楚这些英国人口中所谓的最新式轻型轰炸机,压根就是一群即便是到处想着占便宜的他们,自己也忍受不了的垃圾。英国人这是在糊弄自己,认为自己真的不懂得飞机。拿着一堆破烂货,来糊弄和搪塞自己,外加堵住美国人的嘴。

    虽说现在已经造成了既定事实,即便是发火也不能有任何的改变。但杨震也清楚,自己必须采取手段,避免后面继续发生类似的事情。杨震可以接受美英转交过来的,与他们自身使用的装备相比,性能处于二流的装备。

    因为他知道,美国人也好,英国人也罢,不会将自己最先进的东西交给抗联的。制衡之术,西方人玩的不比中国人差到哪里去。但是他无法接受三流,甚至四流的装备。就像作战飞机,杨震可以接受P四零这种性能平庸的战斗机,但是他无法接受更加落后的P三五战斗机。

    这件事情让杨震发这么大火,这不单单是蒙蔽的问题,更多的是对战局的危害,以及对自己部队的严重不负责任,对战士鲜血和生命的冷酷无情。尽管杨震也知道,对于美国人和英国人,自己能采取的办法不多。

    不像对付苏联人那样,自己有很多的手段。但该采取的行动,就一定要采取。英国人这种拿着破烂糊弄自己的事情,绝对不能再一次的发生。飞机不是坦克,实在不行将乘员撤回来就可以。飞机一旦上了天,要是不行连逃生的机会都很少。

    杨震直接告诉罗斯准将,要么英国人选择停止提供全部的援助,而抗联也不会在战略上给予他们任何的配合。抗联虽说没有了美英的援助,无法做到将日本人彻底的赶出中国。但是固守目前的控制区,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到时候失去抗联牵制的日军,想要继续增兵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那就与抗联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后果,将由英国人自己承担。要么英国人保证类似事件不会再一次的发生,抗联与英国方面还是一个可以在战略上合作的盟友。

    如果英国人不回应,或是再有类似的情况出现。那么他会将此事直接向全世界的媒体做一个公开通报,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英国人所谓的真正面目。尽管他也知道,美国人不会允许这些新闻出现在美国的媒体上。

    但是杨震相信美国人堵不住全世界其他人的嘴巴,也控制不了中立国的媒体,更控制不了他们敌人的嘴。到时候全世界都知道英国人坑害盟友的真实面目,看看你们英国人还怎么取信于你们现在其他的盟友。

    对于杨震的抗议,那位受了整整一个月白眼的罗斯准将也没有含糊。将这份抗议的内容,一个字不差的向伦敦做了汇报。而皮尔逊也将杨震同时给美国方面的通报,转回了华盛顿。

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头落地

    对于杨震的抗议,英国人之前倒还是不太在意。英国人始终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但是在四二年五月日军全部占领全部巴布亚新几内亚,并以莫尔兹比港为依托,登陆澳大利亚本土。

    同时在攻占了整个缅甸,正在向对印度东部地区以及孟加拉发起攻势之后,英国人却是真的慌了神。此刻北非战场正在鏖战,而美国一时还无法参战。力量已经几乎要使到极致的英国人,在也无法继续他们的所谓骄傲了。

    因为他们很清楚,他们之所以现在还能顶住日军在印度的攻势,除了美国人提供了大批的装备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抗联在中国内地发起攻势的时候,逼迫将日军原本用于调往东南亚的两个师团,在半路上又调回满洲。

    如果这当时这两个师团被投入到印度,那么以眼下英军在东南亚的兵力,恐怕日军能一鼓作气打到卡拉奇。正是日本人的帮忙,让英国人了解了在远东战场上,抗联真正起到的作用远非他们可以想象的。

    经历过这次杨震强烈的反弹之后,英国人虽说最终也没有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道歉,但是行为上收敛了很多。虽说提供给抗联的装备,对于英军自己的体系,以及与美国货相比来说始终是二流的。

    就像他们只提供斯特林轰炸机,却一直不愿提供兰开斯特轰炸机和哈利法克斯轰炸机。只提供十字军巡洋坦克,却一直拒绝提供更新式的克伦威尔巡洋坦克。在战争期间英国人依旧提供的是他们已经转入二线的装备,但是却没有在做出这种以次充好,拿着三四流的装备来搪塞抗联的事情。

    如果眼下一方面正在抓紧时间调整装备、编制,并接收英国人转来的坦克。以及正为英国人的华而不实,答应的装备只给了一半,抗联眼下最需要的战术飞机,却是遥遥无期而大发雷霆的杨震。

    知道英国人原来答应给的飞机,会如此的垃圾。恐怕对于英国人违约,他就不单单是大发雷霆这么简单了。这些英国飞机抵达之后,与给抗联带来的麻烦相比,有还不如没有。至少不会让英国人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同时,自己还要领着他们所谓的情义。

    只是眼下正因为缺乏战术支援飞机苦恼,因为被美英两国合伙放了鸽子,而大发雷霆的杨震,却是远远的没有想到这些。随着那一天的日益临近,杨震的精力更多的放在了拟定作战计划,以及支应美国人方面。

    不知道在自己出现之后,已经出现改变的历史车辙,最终的走向还会不会像原来一样的杨震。为了监控日军,获取第一手资料。尤其是日本海军的动向,自十一月初开始,抗联开动了整个根据地内所有的无线电监控系统。

    同时将两架刚刚改造完毕的C四七型无线电信号监听飞机,避开苏军在远东地区的对空监视哨,利用夜色的掩护。以最高升限,不开航行灯从苏联远东地区无人区域,轮番飞越苏联领空进入日本海,加强对日本本土无线电信号接听。

    虽说日本海军的密码组成要比陆军先进和复杂的多,而且更换的频率也相当的密集,以抗联的技术能力和原有并不丰厚的底子很难破译出来。但杨震并没有放弃努力,依旧尽全力对日本海军无线电信号进行追踪和截获。

    只是为了迷惑美英以及掩盖真实的意图,被杨震命令作为重点监控方向的日本南千岛群岛的日本海军基地,无线电全部实施静默。别说海军方面的无线电通讯联络,就是陆军方面的无线电联络信号,大部分时间之内也经常是时有时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