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米、八百米、五百米,当爱西尼大军的右翼大军进入到罗马大军的左翼大军五百米范围内之后;担任长弓手统领的派瑞斯,就大声的对着其麾下的长弓手们命令道:
“一旦敌军进入四百米范围内,所有人听从命令对敌军进行抛射;每三次射击为一轮,射完一轮之后暂停射击,稍微调整射击角度之后,再听从我的命令开始射击。”
鸦雀无声的战阵让派瑞斯的命令被所有的长弓手们都听得清清楚楚,白峰也颇为赞赏的对派瑞斯点了点头;这个专业的弓箭手统领就是不一样,对弓箭手的指挥也比外行强了很多。
五百米、四百五十米、四百米,敌军的阿塔巴兹所部刚刚进入到距离罗马长弓手所在的小山丘四百米范围时,早已经准备就绪的派瑞斯就高声怒吼道:
“射!”
随着派瑞斯的这一声令下,上万长弓手同时松开了他们的右手,将他们拉好的弓箭给狠狠地射了出去;上万支箭矢组成了一片乌压压的箭雨,朝着远方的敌军抛射而去。
这轮箭雨还没有覆盖到敌人的头上,长弓手们又迅速从腰间准备好的箭矢中抽出下一支箭,并弯弓搭箭用力射了出去;紧接着,又是第三支箭矢再次被射了出去。
当第一波的箭雨出现在阿塔巴兹的眼前时,他甚至来不及对自己麾下的将士们下达躲避箭雨的命令,就被一旁的亲随们一把推倒在泥水中;下一秒,密密麻麻的箭矢就覆盖了阿塔巴兹。
被亲随们严密保护起来的阿塔巴兹并没有收到箭雨的攻击,但所有想要保护他的亲随都被万箭穿心而击杀;其他伤亡的将士们就更惨重了,仅是这一轮箭雨,阿塔巴兹所部就伤亡上千!
然而,这还只是刚刚开始而已;阿塔巴兹刚想奋力推开压在自己身上的亲随,就听到又有大量箭矢射进血肉的声音,他的身边再一次被密不透风的箭雨给笼罩了。
接连三波箭雨,让阿塔巴兹麾下的将士们哀鸿遍野,无数被当场射杀的战士犹如刺猬一般倒在地上,更多的却还是那些被射中流血哀嚎的伤员们。
眼睁睁的看着自己麾下的将士们还没有碰到敌人就付出如此代价,气急败坏的阿塔巴兹一把从地上跳起来,眼睛通红的高举着他手中的长剑下令道:
“所有的将士们给我拼死往前冲,为死伤的弟兄们报仇!杀啊!”
“第四十六章·长弓之役·二”()
你不可能教一个人任何知识,因为你只能帮助他自己去找他想学的。
——伽利略(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从来没有遭此重创的阿塔巴兹是彻底的被激怒了,他气势汹汹的下达了全线冲锋的命令,但他麾下的将士们却不是那么容易冲上去的,泥泞的土地成为了他们冲锋最大的阻碍因素。
派瑞斯指挥的长弓手们,在射完第一轮的三波箭雨之后,便开始了紧张的调整;所有的长弓手纷纷从地上的箭壶中抓起一把箭矢插在腰间,随时准备在派瑞斯的命令下开始第二轮射击。
第一轮的三波箭雨中,给敌军造成最大杀伤的就是第一波箭雨,第二波、第三波箭雨的杀伤力明显就不如第一波箭雨了;这是和敌军的防范意识有关的,毕竟敌军的手中也有盾牌。
在他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万箭齐发的箭雨对他们的杀伤力必然恐怖,等他们举起手中的圆盾进行防备的时候,箭雨的杀伤力也就随之减少了,但被射杀射伤的敌军依旧很多。
就在长弓手们纷纷补充箭矢的时候,敌军也是抓住机会再次发起了冲锋;而敌军的冲锋却正是派瑞斯等待的机会,他也从腰间抽出一支利箭,然后一边找准角度,一边高声命令道:
“第二轮箭雨,射!”
射字被派瑞斯高喊出来的同时,他率先射出了手中的利箭,他麾下的长弓手们则是立即抽出腰间的箭矢,以同样的角度齐射出了第二轮射击的第一波箭雨。
重新发起冲锋的阿塔巴兹大军,根本无法挣脱泥潭的束缚,他们越想要加速冲过这短短的三百余米,就越是容易陷入泥潭之中,甚至还有很多战士因为冲击过猛栽进了泥水中。
还没有等他们将自己与小山丘的距离缩短到三百米,长弓手们的第四波箭雨就降临了;早有防备之心的战士们立即高举起自己手中的圆盾,然而圆盾的作用却远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大。
阿塔巴兹麾下的将士再次付出了伤亡惨重的代价,无数骁勇善战的爱西尼战士,他们还没有真正的与敌人交手,就被敌人的箭矢给夺走了生命,栽入泥水中再也不可能站起来。
如果说阿塔巴兹之前还是怒发冲冠的话,那么现在的他已经是暴跳如雷了;怒目圆睁的阿塔巴兹好像一头想要择人而噬的野兽,阵阵低吼从他嘶哑的喉咙里被发出来。
可惜,他的愤怒并不能让他一下子就飞跃到罗马大军的阵地上,也不能让他的将士们拥有抵抗箭雨攻击的能力;过度的愤怒,只是将阿塔巴兹心中最后的一点理智给吞噬了。
完全失去理智的阿塔巴兹不再理会身后的将士们,他的眼睛里只有前方的敌人,暴躁不已的他迫切需要敌人的鲜血来化解自己心中怒火,于是他不顾一切的一个人往前冲去了。
那些阿塔巴兹麾下的将士们,可都是追随阿塔巴兹将近十年的忠诚战士;当初阿塔巴兹凭什么率军背叛普拉苏斯,又凭什么击败弗朗西斯的军队,靠的不还是这些战士们吗?
这些对阿塔巴兹忠心耿耿的战士们,怎么可能就此坐视阿塔巴兹一个人往敌军的战阵冲锋;就在阿塔巴兹冲锋的那一瞬间,他身后的将士们也是奋不顾身的跟在了他的身后。
义无反顾的热血冲锋固然让人震惊,但暴露出来的血肉之躯却是利箭最好的靶子;派瑞斯麾下的长弓手们,很快就开始了第三轮射击、第四轮射击、第五轮射击……
一个箭壶中的二十四支利箭,足够派瑞斯麾下的长弓手们射击八轮;每轮三万支箭矢组成的箭雨,最少可以夺走敌军一两千人的生命,八轮箭雨之后,三万敌军已不足一半!
此时,战场上的其他两路大军也都是陷入了激烈的搏杀之中;弗朗西斯亲自坐镇的中路大军,并没有一次性的将八万大军全部投入战斗,而是先由纳巴扎尼率领三万步兵发起了首轮冲锋。
双方中路大军的战斗被限制在了两处山企的中间,罗马大军的两个马其顿方阵军团正好可以在这片狭隘的地形中展开,弗朗西斯麾下的八万大军就不是那么容易展开的了。
再加上弗朗西斯也并没有打算真的让自己麾下的骑兵们去像步兵一样冲锋,所以他果断的派出纳巴扎尼率领三万精锐战士,去突破敌人的阵型,他自己则率领其他五万大军坐镇后方。
纳巴扎尼的三万大军想要冲到罗马中路大军的长枪方阵前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分别部署在长枪方阵左右两翼的长弓手可不是吃素的;两千余长弓手的齐射,也是不容忽视的攻击了。
从长枪方阵四百米之外到长枪方阵的正前方,纳巴扎尼的将士们付出了整整三千余众的伤亡代价;还没有正式交战,纳巴扎尼所部战士们的士气就遭受了第一轮重创。
当他们突破了这四百米的距离,抵近到长枪方阵正前方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却是长枪方阵的枪林突击!整齐划一的超长枪突刺,让第一波靠近的敌军战士立即变成了长枪方阵前方的血葫芦。
如此惨烈的场景一下子就激起了其他蛮族战士们体内的热血,他们纷纷高喊着冲锋的口号,前赴后继的对罗马大军的长枪兵方阵发起了一波接着一波的冲锋。
没有丧失理智的纳巴扎尼也是抽调了一万战士分成左右两翼,分别从长枪兵方阵的最左方和最右方进行突破,并迅速与掩护侧翼的罗马大军战士陷入了搏杀之中。
猎豹军团的四个长枪方阵在敌军的疯狂冲击之下,根本没有露出丝毫的胆怯之色;每当有一波敌军冲了上来,前方的三排长枪兵们就会奋力刺出手中的超长枪,将冲上来的敌军彻底击溃。
就算是有长枪兵不幸被侥幸冲上来的敌军击杀了,他身后的长枪兵也会立即往前跨一步补充上来,以维持整个长枪方阵的稳定;从始至终,猎豹军团的长枪方阵都没有出现一丝的紊乱。
相比于猎豹军团的沉着冷静,塔西亚军团的表现就要差的多了;甚至敌军发起第一轮冲锋的时候,塔西亚军团的长枪方阵竟然就出现了混乱,自身的伤亡也是比猎豹军团大的多。
其中还有一个长枪方阵差点就被敌军的冲锋给打散了,要不是两队马其顿皇家长枪兵及时冲上去稳定住了阵型,恐怕塔西亚军团的长枪方阵就要被敌军给冲垮了!
“第四十七章·长弓之役·三”()
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
——伽利略(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有了马其顿皇家长枪兵的援助之后,塔西亚军团的长枪方阵好歹是没有出现崩溃的迹象;但是他们暴露出来的不稳,却是被敌军主将纳巴扎尼看在眼里。
察觉到塔西亚军团的长枪方阵远不如猎豹军团的长枪方阵稳固,纳巴扎尼立即将自己的主攻方向转向了塔西亚军团的长枪方阵;一时之间,塔西亚军团压力倍增!
在山丘上居高临下观察整个战场的白峰,很快就发现了塔西亚军团的不妙处境;眼看着塔西亚军团承受了敌军的主要进攻,白峰也意识到必须要采取挽救措施了。
否则的话,一旦塔西亚军团的长枪方阵被敌军击溃了,那就将会导致整个中路大军的所有长枪方阵迅速崩溃;失去了长枪方阵的中路大军,哪里还能抵达敌军的疯狂进攻呢?
来不及多做考虑的白峰只得将自己身边的战场幽灵全部派了出去,他们的任务就是混入进攻塔西亚军团的敌军中进行厮杀,以减轻塔西亚军团所承受的进攻压力。
除了亚德里恩率领的战场幽灵以外,白峰又将乔休尔将军麾下的塔西亚军团给派了出去,让他们这一万将士兵分两路,分别从中路长枪方阵的左右两翼进行增援。
敌军的分派到中路大军左右两翼的进攻部队都高达五千之众,而部署在长枪方阵左右两翼的掩护战士却只有两千;兵力悬殊之下的战斗,从一开始就朝着不利于罗马大军的方向发展。
如果不及时将进攻长枪方阵两翼的敌军击溃,那么长枪方阵的侧翼将会遭受到致命的威胁;为了稳定住至关重要的中路大军,白峰只得现在提前将自己手中的预备力量派出去了。
乔休尔的爱西尼军团和亚德里恩的战场幽灵都被派出去之后,白峰又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左翼大军的前方;敌军阿塔巴兹所部已经伤亡过半了,但战斗还远没有结束!
相比于占尽优势的左翼大军和拼死作战的中路大军,由艾格斯担任主将的右翼大军,一经开战就与来犯的敌军陷入了最激烈的搏杀之中,双方的较量完全就是血与火的拼杀。
负责进攻罗马大军右翼大军的是弗朗西斯麾下阿萨姆将军率领的四万大军,那是四万纯粹的精锐战士;而艾格斯等三将的军团,也都是各自拥有一万五千精锐战士的强悍军团。
当阿萨姆的军队冲击到距离雄鹰军团所在的小山丘仅有五十米距离的时候,艾格斯果断下达了全线进攻的命令;这也是罗马三路大军中,唯一一路主动发起进攻的大军。
艾格斯的雄鹰军团一马当先的冲杀了出去,巴泽尔的猛虎军团和布洛诺的腾龙军团也是毫不退缩的紧随其后;四万五千罗马城最强的蛮族战士,与阿萨姆的四万精锐迅速陷入了缠斗之中。
仅从战士们的战斗力来看的话,罗马军队的三个军团都拥有强于敌军的战斗力;再加上罗马军队的战士们又懂得一些战术和阵型的配合,这场战斗一开始就是罗马大军占据了上风。
骁勇善战的罗马战士们异常凶悍的杀进了敌军之中,不仅死死的遏止了敌军的进攻势头,还将冲上山丘的敌军给硬生生的压制了下去,这才是战斗的开始而已。
阿萨姆麾下的战士们也都不是轻与之辈,他们可都是追随阿萨姆将军南征北战将近十年的精锐之师;就连弗朗西斯也不得不正视这些战士们的强悍,由此可见他们的战斗力。
针尖对麦芒的两军迅速将战斗打成了白热化状态,战士的怒吼声、长剑的交击声、喷洒的灼热鲜血、飞溅的浑浊泥水,异常惨烈的战斗场面血腥无比,而这正是蛮族战士们最向往的战争!
对于一名蛮族的战士来说,他们只有在战争中才可以为自己的部落建立莫大的功勋,才可以让自己成为部落受人敬仰的英雄;战争,永远是蛮族战士们证明自己勇武的最佳舞台!
罗马大军的三位军团长,也在战斗进入焦灼之后亲自拔剑加入了战斗,敌军的主将阿萨姆将军也不例外;这或许就是蛮族战士的本性,哪怕他们成为了统帅大军的将军也不能改变的本性。
拥有大剑师实力的军团长们,斩杀起来那些普通的敌军战士自然如同切菜砍瓜一般容易;艾格斯、巴泽尔、布洛诺等三人很快就成为了三个军团冲锋箭头,疯狂的往敌军中突进。
有如此强悍的军团长作为榜样,三个军团的蛮族战士们更是热血沸腾的紧紧跟随他们军团长的脚步,用最凌厉的方式对他们前方的敌人展开了犀利的进攻。
蛮族战士们在战场厮杀的时候可是没有防御这一说的,所有狂战酣呼的蛮族战士都会不由自主的扔掉他们手中的圆盾,全心全意的用自己手中的长剑去劈砍前方出现的敌人。
罗马大军的将士们归根结底都是蛮族战士,他们在战斗和鲜血的刺激下很快就将曾经受到的训练全部忘记了;他们也如同敌军战士一样,扔掉了手中的盾牌,双手紧握长剑去拼命战斗。
同样亲自操剑上阵的阿萨姆终究只是一个人而已,他只能无奈的选择艾格斯这一路作为他本人的进攻方向;至于其他的两路,分身乏术的他也就只能置之不理了。
阿萨姆与艾格斯可是老熟人,两人都曾经是普拉苏斯麾下的大将,也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深厚友谊;但在这样你死我活的战争中,各为其主的他们也就只能用全力以赴去表达对彼此的尊重了。
四万五千罗马大军与四万爱西尼大军,在这一处小山丘附近厮杀的昏天暗地;不断有黑衣的罗马战士被格杀当场,绿衣的爱西尼战士也无法逃过一死,泥潭成为了战士们的埋骨地。
白峰的麾下没有足够的兵力增援艾格斯的右翼大军,他也没有增援右翼大军的打算;要是罗马城最精锐的三个军团,在占据兵力优势的情况下还无法击败敌军,那他们的意义何在?
弗朗西斯也对阿萨姆将军麾下的四万大军放心无比,毕竟那些可都是爱西尼王国最精锐的部队之一;而他们所面对的只是差不多数量的敌军,他们怎么可能是战败呢?
“第四十八章·长弓之役·四”()
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最伟大的书里面的,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本身,人们必须去读它。
——伽利略(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