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你说的是真的吗?”他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耳朵了。
宇文明笑了笑道:“当然是真的了,到时你们三千人全都身披重甲,武器不用长矛,而是全用加长到七尺左右的陌刀……唔,样式类似于斩马剑,但又有些不象。届时你们这只陌刀军可以列成方阵,作战之时便如铁墙推进一般。不要说步兵了,就是连骑兵也无法抵挡,敌人会在这样的方阵面前一溃千里。你的这只陌刀军将会成为全军的标牌营队!”
“在大战之时,你们可在关键时刻打破敌军阵形,打开缺口,取得胜利。如果到时你们表现得好,立下了赫赫战功。我就算省吃俭用也会继续让工匠打造这些步兵所穿的重甲及陌刀。到时,不但这三千人会全都配齐整套武器装备。甚至还可以扩充到五千至一万人……当然,这得看你们现在的训练结果和将来立下的战功了!”宇文明正色道。
虽然秦琼对于宇文明的想法有些不太理解。不明白为什么突然要他把这支部队训练成,专门对付骑兵的重装陌刀步兵。在他看来,步兵对步兵,骑兵对骑兵才是正确的选择。
因为他这重装步兵就算打败了敌人的骑兵,别人骑着马,也可以很快跑掉。但如果对垒中自己输了,步兵却是跑不过骑兵的。到时便会一败涂地,并遭受重大伤亡。
但现在宇文明是主帅,他只是一个部将,自然只有执行主帅的命令。
而随着行营命令的下达,将斩马剑改造成陌刀的铁匠,到其他几支军队中搜罗高大粗壮大汉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第186章 新军状况
杨广撤兵后的十来天里,虽然中途也下了几场雨,但整个大营中的民夫和工匠都被宇文明给动员了起来,开始训练和打造武器。尤其是宇文明着重交代的改造陌刀一事,更是被列为高度机密,并在物资供应上,给予重点保证。
而这段时间,宇文明在大营中转了一圈,他也清楚地感受到了营中众人忐忑不安的那种恐慌心态。
这也是很正常的,皇帝率领主力部队撤走了,留下了三万人断后。而敌军却多达十几万人,还大半都是骑兵。虽然宇文明也扩充了十万人。但对于这十万民夫军,不管是他自己,还是各级军官都不认为他们能派上多少用场。
如果能够有半年的整编训练时间,或许这十万民夫能够编练成一支合格的部队。可在这种敌人随时可能攻过来的情况下,民夫军们不添乱就是最大的成功了。
所以,宇文明心中也有了决断。准备这次训练民夫军,各军只是重点训练三千到五千最精锐,悟性最高,最容易形成战斗力的部队。其余的民夫他并不打算花太多时间去训练。
这是因为:第一,由于人太多,他没那么多时间训练;第二,整个大营内,真正具备良好战斗素质的军队不过三万人,想用他们为教官,一下子训练出十万人来,也是不现实的。
不过,对于精挑细选出来的陌刀军,宇文明却是投入了全部精力,重点训练。他深知:兵不在多,贵在精。现在他有武器装备,有人有粮,但就是没时间。他必须在短时间内,训练出一支可战之兵。不说马上灭亡高丽,起码也要让高丽军不敢侵犯自己,才能谈得上立足辽东。
在整个大营转了一圈,对那些忐忑不安的民夫进行一番安抚之后,宇文明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这些民夫们依旧还有些慌乱的神情,但是在训练时却还是比较卖力的,并没有发现有偷懒的现象。当然,这也跟尉迟敬德、程咬金、罗士信等人的皮鞭和军棍侍候不无关系。
回到营帐后,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宇文明便召集了军中将领到大帐开会。
而这些才当上一军主将的部下们,也正想向他汇报目前的情况呢。
首先便是军中长史杜如晦对目前军队整编训练情况,作总的汇报。
他躬身行了一礼道:“元帅,现在我军的新兵招募工作已经完成,十万名士兵已经全部应征入伍,各营、团、队、伙的军官也已经到位。按照元帅吩咐,我在大营之中首先挑选出了所有善骑之人。将其编入游弈军。”
“这些人总共有一万余人。我在这些人中,经过了一番精挑细选,选出了最精悍强干的三千人,编成了一个斥候营,并任命了以前左翎卫军斥候营的团主为旅帅。”
“而其余的一万七千人,除留了一千人作直属卫队外,我将剩余的一万六千人编成了四个轻骑兵营,每营四千人。交给了游弈军主将林子墨。准备把他们培养成骑兵。”
“现在军中武器和铠甲倒也足够,就是马匹缺口很大,除斥候营的马匹得到了充分保障外,其余的四个轻骑兵营皆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有战马。因此他们要训练骑战,便只能轮流来。目前虽然已经开始训练,且这些人也多善长骑马,但是想短期内成为合格的骑兵,并投入战斗,却是不太可能。”杜如晦汇报道。
宇文明点了点头道:“如晦无妨!子墨的游弈军,原本建立之初的定位,就是以斥候和骑兵为主。而骑兵的训练复杂程度远甚于步兵。所以,我也没有打算让游弈军很快就进入实战。他们更大的作用是为左翎卫军的骑兵伤亡之后,提供兵员补充。待以后局势平稳下来后,我再想办法给你们凑齐马匹……”
顿了一下后,他又说道:“因为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战斗力。所以我们更要早点训练,现在哪怕是不能让士兵们上阵厮杀,但是在关健时刻,有这样的上万人马赶到战场充充场面,甚至呐喊着冲冲敌阵还是可行的。”
“不过,虽然我们暂时用不到他们,但一定不能就此松懈,一定要全力训练这支骑兵。我们在辽东作战,面对的敌人除高丽军外,多是附近的游牧民族。对方几乎都是骑兵。而想要完全打败敌人,我们就必须也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虽然左翎卫军有三万骑兵。但在作战之时,难免会有些伤亡。到时,你的游弈军骑兵队就是我们的补充兵源。”
“依我看,以后左翎卫军要补充新兵,就全部从已经训练过的游弈、胜捷、踏白、选锋、破敌五军中补充。而新成立的五军如果有缺编,再从民夫中选合适者进行补充。一定不能直接让左翎卫军从民夫中补充进来,我们得时刻保证左翎卫军的强悍战斗力。现在他们就是辽东行营的根本,绝对不容有失!”
“是!元帅所言我们一定谨记!”大营中的一干将领和幕僚皆肃然起敬。原本有些人因为宇文明年轻,还对他有些不太服气的。看到他对于行营军队的梯队建设规划得如此之好,也不禁心服口服了。
这时,杜如晦继续禀报道:“按照大帅之前的命令,我们在将善骑的民夫交给了游弈军后,又在营中挑选出了所有的善射之人。所有能拉动步兵三石长弓,并且箭术不错之人,全都征召进了选锋、踏白两军。这次行营中被留下来的民夫大都是山东、河南、河北、河东之人。而这些地方的人本就比较剽悍,而且当地风气便尚武。有些人还是猎户出身。我们初步筛选出了三万多人,根据元帅的指示,我们将其中最擅长射箭的人组成了五个长弓营,每营两千人。而其余的两万多人,我们将其编成了七个弩弓营,每营三千人。”
宇文明听闻之后,也是连连点头。他也知道,长弓射程远,穿透力强。但是射速慢,而且要求弓手的力气要足够大,对弓手的射术要求也较高。
而弩弓则对弓手的力气和准头要求较低,射速也很快,但射程很近,只有等敌人靠近了才能发挥作用。可弓箭手如果和敌人靠近了,便会非常危险。所以,将长弓手和弩弓手搭配使用,方是最好的以弓箭御敌方法。
杜如晦接着又道:“现在我们才征召的民夫们,想要短时间内训练成军,确是难事。但是属下认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如今我们身处辽东,随时都可能会有战斗,光凭左翎卫军的三万人马,无疑是无源之水,死一个少一个,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编练这批新兵,我们一来没多少时间,二来这些新兵也大多数是些没亲历战场厮杀的农夫。所以,加强弓弩部队,势在必行。和敌人贴身近战,那是新兵们的弱点,他们不要说打不过敌人,就是敌人贴近了恐怕都会吓得逃跑。”
“但是如果让他们拿起弓箭和敌人远程对射,对新兵的影响就会少很多了。现在我们大营内留下的箭支很多,完全不怕缺少箭矢,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所以,属下认为,我们应当扬长避短,拿出我们武器弓箭充足的优势,来弥补我们的士兵,在训练上有所不足的短处。”
宇文明听罢也是非常佩服,他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如晦,我果然没有看错你!你真是有大才啊。这征兵之事交给你,实在让我们大家省了不少心了。尤其是你能够协调好各军之间的关系,将这些抽调出来的军官量才为用,各尽其能。算是干得相当不错了。”
说罢,他又转过头向秦琼问道:“叔宝,我让你将陌刀营扩充至三千人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秦琼听到宇文明叫他,连忙站了起来,双手抱拳作了一揖道:“禀元帅,末将已按大帅命令,增招了两千人。民夫们听说可得五吊铜钱,且伙食标准跟左翎卫军那种精锐部队一样之后,可是争先恐后前来报名。要不是大帅要求只增招两千人,而且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估计就是招两万人都能招到。”
对于这支新成立的陌刀营,宇文明也是十分看重,虽然一支强大的重步兵都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更不用说远超一般重步兵的陌刀队了。
但是,这样一支强大的陌刀营却是让他十分心动的,只要一想想那些曾经记载于史书中,为大唐横扫四方立下赫赫战功的陌刀军,他心中就只觉热血澎湃。
现在他虽然还没有陌刀,也没有陌刀战法,但是他却依照记忆中看过的陌刀样式,画出了简单的图纸,并交给了铁匠,依照打造斩马剑的经验,进行尝试制作。而至于陌刀制造出来后,用于作战的劈刺招式,那便要军中大将进行研究了。
不过宇文明相信,只要他肯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系统研究,那么他就一定能提前几十年,将陌刀研究出来,并将其列入军队进行实装。而陌刀营也必将在未来的征战之中,给他带来丰厚的回报。
第187章 叛徒斛斯政
宇文明冲着秦琼点了点头,表示对他的回答满意。然后,他又问了一下程咬金、尉迟敬德、罗士信等人,了解他们在编练新兵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再让大家进行讨论,集思广议,以解决难题。
这场会议开了约莫两个多时辰,眼见日头已快到中午了,宇文明方环顾了一下帐中众将,然后正色道:“诸位将军,眼下我等都是身处于辽东群敌围绕之地,大家当上下齐心,共渡难关。如今我等算是上了同一条船了!每个人都得拿出自己的最大力气,共同向彼岸划去!只有大家团结一心,我们才能安全到达对岸,如果有人出工不出力,暗藏私心,那么大家最后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众将听闻之后,人人皆是肃然起敬,双手抱拳,齐声道:“属下一定竭尽全力,为打败高丽联军,平定辽东尽职尽责!大隋必胜!”
……
就在辽东大营摩拳擦掌,热火朝天地训练之时,高丽联军的大营内,也在商量着目前的对策。
一顶绿色的大帐篷内,高建武、乙文支德、忽不莱、哈赤、阿保窟等人皆一脸焦急地坐在帐内,眼睛不时瞥向门口,似乎在等待什么人。
过了一顿饭功夫,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文士走进了大帐。他面容瘦削,留着两绺清须,精神叟烁,穿着一件青布长衫,头上还戴着一顶白色书生巾。看起来倒象是个游方书生。
而众人见这中年文士进来之后,都是急不可耐地站起身,七嘴八舌道:“斛先生,隋军主力真的撤了吗?”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大隋前兵部侍郎斛斯政。他在跟随杨玄感造反后,便受其委派,前往高丽,游说起与之同盟,共伐大隋。但没有想到的是,他才来到高丽不久,杨玄感便被杨广派兵剿灭了。而且灭亡的时间来得如此迅速,让他也瞠目结舌,惊叹不已。
在这种情况下,他肯定不敢再回到中原了,因为他已经成了隋朝的通辑犯,一回去就会被抓起来杀掉。于是,斛斯政便只得流落平壤,靠教授书法为生。
可是在这种兵荒马乱的年代,又有几个人肯静下心来学书法的?
斛斯政的日子过得非常落泊,甚至有了一死了之的想法。
不过还好,他的遭遇被高丽国王高元的一名亲卫偶然知道了,并向高元进行了禀报。
高元听闻之后,也是有些惊奇。他认为:斛斯政既然能当上大隋的兵部侍郎,想必还是有几分能耐的,于是便派侍卫将其收留了下来,供应吃喝,并拨了一处小宅院让斛斯政居住。
而这回隋军第三次大举来犯,并在黑石城外连败高丽联军,让高元心中也有些紧张,他认为斛斯政对隋军的情况非常熟悉,派他到前线来,为高丽联军主帅高建武担当幕僚。
所以,斛斯政便于五天前来到了前线,开始为联军出谋划策。
他在粗略观察了一下隋军的大营后,便觉得有许多异样之处。比如说有大量通向营地后方的车轮印,大营外操练的士兵动作似乎也生疏了不少,看上去感觉几乎都是才入伍的新兵,这有些不合常理。
于是,斛斯政便自告奋勇,表示要亲自带人到隋军大营前沿去,他要仔细查看隋军的虚实。而现在,他总算探查完毕,赶回来了。
“斛先生,情况怎么样?”高建武上前问道。虽然他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但还是自忖没有斛斯政看得明白,毕竟人家可是担任过大隋兵部侍郎的高官。
斛斯政冲着高建武拱手作了一揖道:“启禀元帅,大喜事啊!隋军主力果然撤走了!”
“哦?”高建武心中一喜,忙又问道:“此消息可属实?”
“千真万确!”斛斯政道。
他这时侃侃而谈道:“我专门数了一下隋军大营升起的炊烟,发现数量少了很多,起码减少的人在十万以上。虽然前段时间的大雨冲洗了很多痕迹,但依然可以发现一些残存的,通往隋军后方的沉重车轮印。”
“而且,最重要的是:斛某恰好遇见了以前熟悉的一位军官。在给了他五十贯铜钱作为报酬后,方得知,因关陇大阀独孤氏和元氏叛乱,杨广已率隋军主力撤走十余天了。如今留下驻守的是他新任命的辽东行营元帅,左翎卫大将军宇文明。他的兵力不过三万余人。而在大营外之所以还能看见这么多士兵,其实都是从那六十万民夫中,新征召而来的十万新兵而已。据那军官称,这些新兵现在才刚刚拿起武器、穿上盔甲,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斛斯政一口气说道。
“这真是天助我也!”高建武听闻之后,顿时喜形于色。
他身边的联军其他首领,心中也十分高兴。他们原本已经打算退回鸭绿江右岸,建立沿江防线,以阻止隋军的凶猛进攻。但心中却都没有底气。而联军中如契丹、铁勒、奚族等部更有了打退堂鼓的打算。眼看联军就要散伙,各奔东西之时,却突然传来隋军主力已经撤走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