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崛起1646》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缴税涉及极大,不应如此草率。”

    “曾大人若要表忠,拿几千两银子送去户部便是,何须如此?”

    “税制成例,不宜轻改……”

    “如今北伐备战正紧,难分精力再兴此事。”

    “臣附议。”

    “臣附议……”

第七百一十六章 “抗税派”的反击() 
朱琳渼饶有兴趣地看着朝上群情激奋的场面。

    除了曾剑、宋应星等极少数支持交税的,以及杨廷麟、路振飞等自持身份没有表态的官员之外,几乎所有朝臣都争先恐后地痛陈士绅纳粮的弊端。

    朱琳渼又等他们“表演”了一会儿,才故作无奈状,摆手道:“行了,都别说了!征税之事改天再议吧,散朝。”

    众朝臣遂兴高采烈地离开文华殿,沿途还冲曾剑、宋应星、徐尔路等人指指点点,“出什么风头,这下知道什么是人心背向了吧?”

    “哼,想拍圣上马匹?结果还不是灰头土脸的……”

    “竟敢背叛大家,以后有你们好果子吃!”

    尤其是那些个带头抗税的,此时更是得意洋洋,“免粮乃是已施行了十几年的成例,怎可说改就改?”

    “你们看今日朝堂之上,即使天子也不好犯众怒啊。”

    “只要我们坚持,这税是断不可能加上的!”

    “没错,绝不能开这个先例……”

    “依我看,圣上也就试探试探,见大家都极力反对,过一阵也就不了了之了。”

    更有人阴狠地小声道:“朝廷若硬要纳我们的税,此番北伐备战看谁还会卖力?”

    “哼,北伐?搞不好朝野动荡那……”

    方才朝堂上的一幕朱琳渼其实早就料到了,甚至他预想中还应该更“热闹”一些。

    要知道,在历史上,满清统治华夏之后,为纳税的事儿杀了多少南方的官员士绅,才让这些铁公鸡们不得不“出血”。

    若此时大明已经统一,政权稳固,其实他也不介意砍一批敢与朝廷唱反调的官吏,毕竟有龙卫军、破虏营在那镇着,谁敢炸刺?

    但眼下还要以对付建虏为重,明军几乎都在前线浴血,又有数百万难民等着朝廷施救,所以这后方必须稳定才行。

    于是,他只能用一些不那么激进的手段来完成税改。

    而此时他已收起了朝会上的愤然、无奈之态,云淡风轻地转对马文晟道:“方才带头起哄的都记下了?”

    马文晟与早已安排好的小太监又核对一遍,将一张纸捧了过来,“万岁爷,都在这儿了,一个不落。”

    朱琳渼接过来扫了一眼,“侯茂义、安玉才、孙平、薛戎天、于永蔚……”方才喊得最凶的二十几个人果然都赫然在列。

    甚至在第二行,他还看到了当朝吏部侍郎黄景昉!

    正午时分,吏部就收到了天子对任命湖广地方官员奏疏的批复。

    与杨廷麟先前所拟的名单已完全不同,甚至皇帝连七品官员都给了详细人选。他细看了这些授了实缺的名字,不禁一阵苦笑——这不都是近两日上表表示自愿足税的人吗?尤其是这个钱澄之,才刚中进士几个月,就实授了长沙府同知,那可是六品的地方大员!

    他看完了六十多人的名单,见最后面还有朱批:湖广地方初定,百废待兴,着吏部速全公文,使各级官员即刻到任,超过半月未靖,唯吏部是问。

    他将那奏疏递给自己两名副手,左侍郎林兰友和右侍郎黄景昉。

    “你们怎么看?”

    李兰友皱眉道:“阁老,近来官员纳粮之事闹得沸沸扬扬,这名单上的人若都通过了,吏部恐成众矢之的啊……”

    杨廷麟无奈道:“那你们看看留谁,勾掉谁?”

    明代官员的任免其实与影视剧中演得完全不同,皇帝通常只会调动个别的高层,地方官,尤其是六品以下的官吏,基本都是吏部任免的。

    就算是皇帝指定的人选,若吏部咬着不放,这人还真就当不了这个官,可见吏部权力之大。

    虽然吏部一般来说不会跟皇帝对着干,但眼下这情况,却令杨廷麟不得不顾虑再三。

    黄景昉却忽然笑道:“杨阁老,下官以为,这些人外放出去却未尝不可。”

    “哦?怎么说?”

    黄侍郎只含糊道:“若京中无人再提交税之事,这风波不就过去了吗?”

    杨廷麟闻言一拍脑袋,对啊!这些人都是“自愿交税派”,若他们去地方就任,南京支持纳粮的声势必然大减,说不定“抗税派”还要感谢自己。另一边又卖了天子面子,简直是两头通吃!

    他当下吩咐林兰友和黄景昉道:“立刻给这些人把公文办了,火速送他们离京赴任!”

    “下官遵命。”

    是夜,国子监祭酒张大人的寿宴上,黄景昉却与一众“抗税派”官员凑在张府东南角低声密议着。

    “圣上动作倒是够快。”有人轻笑道,“不过,依我看,这实则是给自己釜底抽薪啊。”

    “圣上是想用湖广的虚位示朝臣以利,让那些想往上爬的人支持纳粮。只是,此法却不可行啊。”

    “呵呵,没错。湖广虽有不少实缺,但也得照顾地方大族一部分,临阵反正的官员也有不少。算下来,至多也就能安插八九十个位置。”

    “如今第一批要自愿纳粮的人都去了湖广赴任,剩下不过二三十席而已。大家皆看在眼里,心知轮不上自己时,谁还愿意出头纳税?”

    黄景昉敲着手中茶碗,思忖道:“胡大人倒是提醒了下官。依我看,倒不如我们自己将这剩下的二十多个实缺吃掉。”

    众人齐齐向他望来,“黄大人是说……”

    “我们安排心腹,上表自愿纳粮,等皇上派给他们湖广的官位。啊,你们放心,皇上一定会批的。

    “等剩下的这些实缺耗尽,自然无人再行惦记。而后我们趁势造出舆情,要朝廷明令士子免税。届时朝臣们见湖广无利可图,定会支持我等!”

    “妙计!”

    “黄大人高论!”

    “好!下官这便去联络人上表。”

    ……

    养心殿中,宋应星将突然上表说要纳税的三十多人的奏疏呈给天子,迟疑道:“陛下,这些人有不少在昨日朝会上还极力抗税,此时却骤然转了性,其中怕是有诡异……”

    朱琳渼翻看奏章,也是颇为纳闷。这些个人家中都有大量良田,按理说就算他们良心发现,决定依律纳税,却也不该这么集中、整齐才是。

第七百一十七章 “升迁”() 
宋应星见圣上半天没出声,又迟疑道:“陛下,会不会是这些人从吏部得知自愿足税的人都放了湖广实缺之事,于是跟风投机?”

    朱琳渼笑了起来,“无妨,只要他们支持依律纳税,我便赏他们实缺也非不可。”

    宋应星忧虑道:“陛下,若湖广那点儿位子都派尽了,这自愿纳粮的势头恐怕难以为继啊……”

    “宋阁部也看出他们的图谋了?”朱琳渼将那三十多封奏疏丢在一旁,“不过眼下正是立榜样之时,这三十多人既然带头缴税,自是要给点甜头。

    “此事你也无需担心。实缺,有的是。”

    待宋应星离开之后,朱琳渼又令马文晟取来纸笔——胡萝卜已经散出去了,这大棒也得挥起来才行。

    他伏案在纸条上写下一长串名字,而后吩咐石霖给杨廷麟送去。

    次日没有朝会,一大早杨廷麟便火急火燎地赶来养心殿求见。

    “这么早,杨阁老可是有要紧事?”朱琳渼打着哈欠问道。

    “陛下,此事恐有些不妥……”杨廷麟捧着昨天接到的手谕,斟酌道,“侯茂义、安玉才、孙平等人现在任上也算勤勉,又无大过,这骤然调任……”

    “啊,是啊。我看他们干得不错,都给他们升迁了。”朱琳渼接过马文晟递来的茶水,在椅上坐下,“就如那侯茂义,原先只是国子监司业,从六品。如今升他为靖州同知,可是正六品。”

    杨廷麟愣了愣,想到此事肯定会令吏部背锅,于是提了一口气道:“陛下,这靖州为楚南土司环绕,多有朝廷命官被土民围攻之事。还有安玉才、孙平、薛戎天那几人,都是调去了临口、镇远等地,这、这要下官如何向朝臣们交待?”

    一般人从京中放了地方官,那直如蛟龙入海,兴奋不已——在京城里,你就算是三品大员,也仍有大把压在你头上的人,尤其是还有个皇帝。而到了地方上,即便只是个七品县令,却也是执掌一方的“土皇帝”,自在安逸。

    但是靖州、临口、镇远这些却都是湖广西南最穷苦的地方,而且都毗邻土司,不但做不了土皇帝,还会经常被“土皇帝”欺负。

    要知道,那些土民可是一言不合就聚众提刀砍人的主,是以这些鬼地方的地方官根本没人愿意去做,甚至有些县衙里连个值班的都见不到。

    最为要命的是,王进才乱军现在正在这一带折腾,搞不好还没到地方就被人砍了。

    杨廷麟生怕吏部发下这些人赴任的政令,“抗税派”会记恨上自己。

    “如何向朝臣们交待?”朱琳渼眯眼望向杨廷麟,“原来除了朕,杨阁老还要向旁的人交待?”

    杨廷麟心中一惊,当即跪伏在地,“臣、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陛下这调令太过突然,不遵常理,臣有责任犯言直谏。”

    “这么说,杨阁老是不打算批这些人的调令了?”

    “这、这,臣只是……”

    朱琳渼忽然目光一寒,“杨大人,你随我从江西讨虏,一路打到南京,可谓深明大义,这才得任当朝首辅。”

    他放下茶碗,从案头拿过几封奏章,“只是你若要犯糊涂,朕以前可令你统领内阁,现在却也可以换个人来做。”

    他说着将那些奏疏甩给杨廷麟,“这些都是状告你孙子的秘奏,自己看看吧。”

    明末时分,整个官僚体系哪儿有绝对干净的人?真想要找你麻烦,锦衣卫三天就能扯出一大堆把柄来。

    朱琳渼知道此次税改之事吏部极为关键,故而提前便让郑广英做了“功课”。

    实则杨廷麟还有好几次收取贿赂的事情——这在此时乃是司空见惯的——虽然数额不大,只有两千多两,所作的事情也之是帮几个好友的子侄调换“工作岗位”的小事儿。

    但如果真拿出来细究,足够将他下狱的。所以朱琳渼最终选了他嫡孙子与一赵姓寡妇私通、违制购买奴婢等罪,令曾剑挑了几名御史,作势上表弹劾。

    杨廷麟只看了几眼,便吓得趴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冷汗瞬间浸湿了浑身衣衫。

    这时他忽然想起,面前这位平日颇为和蔼的天子,可是曾在天兴府斩了上百通虏犯官人头的,连审都没怎么审。还有上次皇庄的事儿,不知多少人被发配去了千里外的荒岛,据说那些人或是身患疫病,或是被土人所戮,运气好的也是没日没夜地做苦力。

    他当即又是一哆嗦,如果将他那心肝一般的孙子送去那鬼地方,可真是要了他的老命!

    他拼命叩首道:“臣、臣,管教不严,还望圣上看在臣的面子上饶他一回,臣回去后一定严加惩治这个小畜生!”

    朱琳渼起身将他扶了起来,“杨阁老一心忙于政务,家里事儿难免会有不查。我将这些秘奏给你看,便是没打算追究,你回去后多加管教便是。”

    他话锋一转,“只是,在这国家大事上,杨阁老可千万不能有什么纰漏啊。”

    杨廷麟大气都不敢出,只一个劲应道:“臣唯陛下马首是瞻,必鞠躬尽瘁,不敢有它!”

    “行了,内阁和吏部还有诸多大事要等着杨阁老去打理,就别在我这儿耽搁了。”朱琳渼拍了拍他,“只要你一心为国家办事,便一切风平浪静。”

    “是,是,臣谨记圣训!”

    杨廷麟心中惴惴地回到吏部署衙,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侯茂义、安玉才等人的调任令发了,内阁那边也是由他操办,自然一路通行。当天下午,那二十多名“抗税”激进派便都收到了吏部行文。

第七百一十八章 指东打西() 
钱澄之、唐宪等几个名字成了近来在大明官场上提及率高得惊人。

    “王大人,您可听说那个钱澄之被授了长沙府同知的事儿吗?”

    “怎能没听说呢?去年底的新科进士第四十五名,不到而立之年就放了六品大员。”

    旁边有人插道:“诶,我听说他就因为上表支持皇上征士子的税,才得平步青云的。”

    “可不是,我在吏部的同窗说,这次前后有八十多人得了湖广实缺,皆是此次自愿纳粮的。”

    沉默了片刻,那王大人义愤道:“最可气的便是唐宪、范良进那几个家伙,前一日还假惺惺地反对纳粮,隔天就上表向皇上服软!结果都得升迁,还是放去了岳州一带。”

    几人眼中都流漏出气愤又羡慕的神色。

    一人试探道:“若是如此,我等又何必这么僵着?也上表纳粮,或许同样能更进一步。”

    “林监丞,如今湖广实缺已尽,此时再上表又有何用?反倒是得罪满朝同僚,您看看唐宪、范良进他们,这几日都被骂惨了……”

    “他们头一拨支持皇上的已将好处分尽,现在跟进有害无益。”

    一群人皆是点头,是啊,好容易众志成城堵住了皇上收大家税的念头,怎能被这么点儿甜头所分化瓦解?更何况现在甜头已经被分光了。

    正在此时,有人匆匆赶来,“诶,王大人、林大人、傅大人……你们都在啊。”他压低了声音,“我刚才听到消息,吏部将侯茂义、安玉才等二十多人调往湖广任职。”

    “不对啊,”林监丞皱眉道,“他们可是反对纳粮喊得最欢的那几个,难道也学唐宪等人向皇上低头了?”

    “不是,”来人喘着气道,“侯茂义封了靖州同知,安玉才是临口通判,孙平是镇远知县……总之,都是些鸟不拉屎的地方!”

    其他几人都惊慌地对视一眼,这明显是皇帝要向反对纳粮的朝臣发难了!他们心中都是一个想法,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了?看来往后即使要反对对士子征税,也不能跳得太高了,谨防变成了出头鸟。

    很快,这一群人便各怀心思,离开腾盛楼的雅间散去了。

    南京西郊的一处凉亭里,黄景昉与几位朝廷重臣围坐一圈,似是在品茶观景。

    一名老者道:“黄大人,您确定侯茂义、安玉才等人的调令是杨阁老所发?”

    黄景昉点头道:“绝无差错。那日动得了公文的吏部同僚都未曾离开过。能用吏部大印,又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去内阁,只有他杨廷麟一人可以做到!”

    刑部郎中何胜忧道:“难不成,连杨阁老都支持纳粮了?”

    另几人立刻议论起来,“若是这样,朝中风向要变啊。”

    “看来此次谁也挡不住皇上了……”

    “黄大人,要不我们也……”

    “还早!”黄景昉却冷笑摇头,“其实杨廷麟这么早跳出来却也是好事。”

    “黄大人,此话怎讲?”

    黄景昉眯眼道:“若是纳粮之事没人挑头,我们就只能和皇上使水磨功夫。

    “但如今朝野皆知他杨廷麟力主士子缴税,那正可将他当做靶子!只要能将他掀翻,皇上必知朝臣决心,此事方可作罢。”

    所有人均是一愣,那可是杨廷麟啊,当朝首辅!真能将他拉下马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