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崛起1646》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之崛起1646- 第2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木芷晴道:“陛下,您要用兵淮河,哪里分得出人马震慑朝臣?若逼得紧了,有狗急跳墙之辈,或将引出大乱。

    “便是退一步说,真没出什么乱子,却也必会令朝堂震动,使您声威受损,反令建虏得益。”

    “这我怎能不知。但此时能收到税银的法子,也仅此一项了。”朱琳渼无奈道,“再说了,也不能一直放任这些人亏空朝廷,总得有人动手结束这局面才是。趁我现在还有些威望,当快刀斩乱麻。若留给后世子孙,恐怕更难解决。”

    木芷晴见他如此坚持,不禁手抚玉盏沉默起来。

    良久,朱琳渼疑惑问道:“怎么,你也不同意我复征士绅税银吗?”

    木芷晴忽然抬头微微一笑,“陛下为国为民,臣妾自然鼎力支持!不过嘛,这手段却不宜太过激烈。”

    “哦?”朱琳渼听她话里有话,忙先前凑了凑,“芷晴可有什么妙计?”

    “倒也称不上什么妙计。”木芷晴狡黠地眨了眨眼,“以利相诱,分而治之。”

    朱琳渼琢磨着这八个字,“快详细说说。”

    木芷晴也不卖关子了,继续道:“士绅反对纳税,乃是得此利已久,骤然令其舍去,他们自然不愿。但若陛下能许之以更大的利,作为交换让他们缴税,他们必然不会反对。”

    朱琳渼沉吟道:“许利?能让这些人动心的,便只有高位重权,出人头地了。”

    “是了。”木芷晴点头道,“读书人十年寒窗,只为一朝入朝为官。陛下将交税与他们仕途连在一起,何愁他们不从?”

    她又道:“不过这对于那些已经身居高位者却难奏效。况且官位有限,也无法令所有人满足。”

    朱琳渼只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静待她的下文。

    “所以,臣妾以为,还得分而治之。

    “陛下可先选对交税不那么抗拒之人下手,而后将其高高捧起。他们自会去‘对付’冥顽不灵者。不用多少时日,无需陛下再亲为,交税之风便会尽刮朝堂。”

    朱琳渼闻言忽然眼前一亮,“对!与其逼他们掏钱,不如让他们自己主动交税!”

    他猛地擎起木芷晴的俏脸,狠狠亲了一口,赞道:“不愧是我的贤内助!我要给你好好记上一功!”

    木芷晴顿时羞红了脸,转头见太监宫女们都转过了身——这些天他们都练出来了,稍有“异动”便转身扭头——这才心中稍安,却又想起什么,不解道:“陛下,您方才说让他们主动交税?这法子可不是臣妾跟您说的。”

    “也是受你启发想到的。”朱琳渼倒是大方,“功劳同样记在你头上。来,咱们继续吃饭,可不能浪费了你的手艺!”

第七百一十四章 税改() 
次日。

    朝臣们还在午门外等着朝会开始,朱琳渼人已在文华殿外,翻看着一本厚厚的册子,正是前番搞皇庄征地时锦衣卫暗中清查的官员个人资产详情。

    在那次事件之后,郑广英又专令一名南镇千户负责继续收集这方面的情报,眼下的资料已更为详实,甚至连很多未实授官职的新科进士都已查过。

    朱琳渼昨晚便已大致翻阅过一遍,此时正手持竹钢笔,偶尔微笑点头。

    “姚启圣,家中田地六十二亩,却在股票交易坊投了铁场、玻璃厂五千五百两银子。是个好‘苗子’。”

    他遂在姚启圣名字前画了个钩。

    “马麟,田地九十亩,投了船厂七千两银子李天淳,田地三十亩,家中有一座棉布坊,岁入两千两嗯,都还不错。”

    朱琳渼给这几个人也都画了钩。

    “诶,新科进士钱澄之?”他忽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人,就见锦衣卫的材料上赫然写着:变卖家中百亩田产和一幢老宅,所得银两全部入股木轨道和远洋商队。

    “可塑之才!”朱琳渼当即决定,“就是他了!”

    而后他又在那册子上勾出了黄宗羲、曾剑、徐尔路、宋应星、方以智、李光春还有多位龙卫军和破虏营的军官。

    他们共同的特点便是家中田产较少,但在股票交易坊大手笔投资,或者自己名下就有作坊。可以算作是大明新兴资产阶级的“先驱者”了。

    这些人对新观念接受能力较强,头脑灵活,而朱琳渼掌权之后推行的一系列举措也符合他们的利益,乃是大明工业化的坚定支持者。

    朱琳渼便是打算以他们为突破口,开始推行这场震动整个朝野的“税改”。

    当然,还有不少大地主,例如黄景昉、林尊宾、何楷甚至杨廷麟,名字前面则被他画了叉。这些人名下田亩动辄数百倾,士绅征税对他们的触动最大,估计会遭其强烈反弹,却要提早准备才是。

    待殿外鼓声响起,已到了朝会时间,朝臣们有序步入文华殿前,跪拜施礼。

    今天最为紧迫的是朝廷要北伐备战、征发民夫之事,朱琳渼自然先说此项。

    对此朝臣们倒是一致赞同,毕竟在收复疆土的大义谁也不敢乱来,加上当朝这位天子近年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更是没有不支持的理由。

    除了兵部的具体部署需要参谋司会议商讨,其他各部还有大量需要配合的工作。

    朱琳渼先让杨廷麟将昨天那些重臣们议定的章程公布了一遍,诸如户部征发民壮的范围、要求、章程,粮米的购买、运输等等。

    而后他便将昨晚便已做好的规划一一交待下去,“宣部,在南直境内全力宣扬北伐大业,动员百姓去当地官府报名,投参输运粮草辎重之事。记得要强调所有服劳役者,每月可额外发银一两。”

    洪思忙出班拱手:“臣,领旨。”心中却甚是惊讶,征发民壮竟然还给工钱!要知道,在明代服徭役可是义务,而且通常要三个月之久。朝廷竟要为此多支四十万两之巨!

    朱琳渼又指向宋应星,“工部近日要配合龙卫军工兵营,在丹徒以北的江面上架一座浮桥。另须提早备好砂石、沥青、木料,以便来日修复扬州一带的道路只用。”

    “臣,领旨。”

    “礼部,尽快往澳门、马尼拉等地联络夷人,商议购入粮米,谨防赈灾粮不足”

    “刑部”

    待一应事宜部署完毕,众官员皆以为今日朝会便要到此为止,却不料朱琳渼又继续道:“对了,还有一事。”

    他举目在朝堂上扫了一圈,“如今正是北伐关键时期,又遇大批百姓为建虏所害,打仗、赈灾都需要大笔银子,这府库已然入不敷出。

    “朕希望诸位臣工能秉持大义,为大明社稷尽绵薄之力。”

    这不会是要大伙捐钱吧?朝臣们都是同样想法,一时间没人吱声了。

    朱琳渼见状,笑得极为和蔼,“啊,大伙不用担心,不是要大家捐银子,没这规矩。”

    众臣刚要松一口气,却听他又道:“不过大家亏欠朝廷税银已久,当然,以前的账就算了,这往后却不宜继续如此了,毕竟国家也艰难啊。”

    朱琳渼昨天连夜查了大明律和历代皇帝关于税收的旨意,就没发现任何提到士绅可以彻底免税的。

    有明文规定的只是说士子考取了功名之后,名下一定量的田地不用纳粮,超过额度的还是要如常交税。额度大概是进士两千亩,举人四百亩,秀才八十亩。

    而之所以形成如今的局面,皆是从崇祯朝时候,官员们拖欠税银开始的。

    彼时国家动荡,起初是有些官员是不经意拖欠,但户部碍于面子又不好去催讨。随后很多人发现,哎呀,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那自己为啥要老老实实交税?

    于是开始有人恶意拖欠,涉及面越来越大,户部更是无法催讨了——得罪人太多,甚至户部自己人都有拖欠的。

    时间久了之后,欠税蔚然成风,谁还交税倒成了众人眼中的傻子。最终逐渐将“老赖”行为发展成了士绅们的特权,逐渐固定下来。

    自始至终,朝廷都没有明文规定过,除了宗亲之外有谁可以彻底不交税!

    所以朱琳渼一上来就说的是“往后不能再拖欠税款”,对于减免额度却暂时没提。

    朝中顿时一片死寂。

    片刻,刑科给事中最先站了出来,“义正言辞”道:“臣启皇上,士子不纳粮,已是多年成例,这骤然改动,恐令各地不稳”

    立刻有数人同时附和,“陛下,此事涉及太广,还是徐徐图之为上。”

    “陛下,户部已多年未收此例,便是要收,恐怕一时间也难”

    “对对,清点田亩,重新丈量费时劳力,眼下驱虏为重,不宜大动干戈啊。”

    也有人大义凛然道:“国家困难,臣子自当尽忠,微臣愿捐投白银七百两,以助北伐!”

    “是了,臣也捐五百两!”

    “下官家贫,捐三百两吧!”

    顿时,朝堂上捐银之声响成一片,将朱琳渼“税改”的提议淹没下去。

    

第七百一十五章 格致科举() 
朱琳心中冷哼一声,这些家伙还真会避重就轻,说要他们照章纳税,?en???.ranen

    只是这一个人才三五百两,打发叫花子呢?!

    不过现在朝堂上一片“众志成城”之势,于是他也不再坚持,调整好情绪,乐呵呵地抬手道:“啊,大家都一心为国,朕心甚慰。

    “那个,张部堂,你把大家捐的银子统一下。至于让诸位纳粮之事嘛,也不急于一时,从长计议。行了,散朝吧。”

    朝臣们出了会极门,还三三两两地低声议论着,“皇上这怎么突然提纳粮的事儿?”

    “怕不是为了让我等捐些军饷,故意这么说的吧?”

    “怕什么?这是犯众怒的事儿,便是皇上也不能硬推。”

    “对,只要我们坚持反对,哪怕圣上下旨强征,朝野上下定也是阳奉阴违。”

    “嗨,我还提心吊胆半晌,早知道我刚才就不捐那四百两了。”

    朱琳望着众臣背影,对马文晟道:“召宋应星、黄宗羲、曾剑、徐尔路、方以智、洪思、姚启圣、钱澄之养心殿觐见。”

    “诶,奴婢遵旨。”马文晟躬身应道,却想了半晌,这个钱澄之是谁,名字有点熟啊。

    一个时辰后,八人来到养心殿正厅,朱琳也不拐弯抹角,直接便道:“诸位对朝会所说纳粮之事有何见地?”

    几人对视了一眼,见工部、礼部、吏部的都有,品阶更是差得老远,甚至还有个翰林院跑腿的新科进士,都颇为疑惑这纳税的事儿,为何单单不找户部,却把我们招来?

    片刻,曾剑先站了出来。

    他不过举人出身,大半年时间就从区区文选司主事爬到了吏部郎中,心中非常清楚这都是当今圣上所赐,又怎能不牢牢抱紧皇上大腿?

    皇上所思,便是我之所急!

    他当即拱手道:“臣以为,依律纳粮天经地义,陛下只管颁旨执行便是。臣,定极力赞同!”

    其他几人听他这么说,立刻都明白过来,想想自己名下也没什么田产,投股的银子在分红前就已经缴过税了,至多就是手里那几个作坊要交点税银而已。

    手里没有作坊的马上跟着表态,“臣定奉旨而行!”

    “朝廷征税,何人敢有异议?”

    徐尔路和方以智家中有些织布、造船的作坊,当下略做思忖,都想起当今圣上在做陈州王时就对自己不薄,家里那点儿产业一年也就缴三四百两银,怎还这般小气了?

    于是一起揖道:“臣赞同足税,但凭皇上吩咐。”

    “臣也是同样想法。”

    “好,”朱琳满意点头,“你等回去便各自上表吧。对了,明日朝会也当众提一提。”

    “臣,遵旨。”

    几人说完,正欲告退,却听朱琳又道:“还有一事。我打算在下个月开格致科考,因是第一次,故而直接乡试,开榜后立刻进京乡试。”他望向徐尔路,“为远回去后便带人着手准备吧。”

    格致科举?!徐尔路与宋应星、方以智对视一眼,几人都是格致学大家,心中顿时激动万分。

    这可是他们朝思暮想之事!

    自此以后,格致之学便能正式登堂入室,摆脱“无用杂学”的身份了。而他们几人作为开启大明格致学的“先贤”,必将名垂青史!

    好一会,徐尔路才反应过来,忙躬身告罪,“臣领旨。臣心中太过欢喜,还请陛下恕罪。”

    “无妨。”

    朱琳摆了摆手,又对宋应星道:“宋大人,如今几所格致学府都运转多时了,对于实验、创新之道想必已颇有心得。我思忖着,这明格院当可以开始筹备了。”

    明格院?大明皇家格致院!

    宋应星又是一愣,这可是他一生最大的梦想,没想到竟这么快就要着手实施了。

    他当即激动地跪倒在地,“臣便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一定将此大事办好!”

    “宋大人请起。”朱琳笑道,“文有翰林,格致学也要有自己的殿堂才行。

    “往后宋大人还要主持明格院,争取为大明多创出巧夺天工、震天撼地的器物,令我之技艺、学识永胜外夷!”

    “臣,必不辜负陛下重托!”

    吩咐完明格院以及格致学府之事,宋应星、徐尔路等人告退离去。

    朱琳疲惫地靠在椅背上。

    他之前发现,越是宋应星、姚启圣这种格致学出身的人,对他的税改方案抵触情绪越小,而且对工业化进程大有助力。

    于是他索性趁税改这个当口,将格致学的事情推动起来。正好近来朝臣们的注意力都被收税之事引走,又要忙于准备北伐,对格致科举的掣肘必然会弱很多。

    而这些格致科的学子们天然对征税的接纳度就高,又可以反过来支持他的税改政策,同时对经史子集科举出身的官员也是一种压制你不愿交税是吧?没关系,我换格致科的人上,等你被边缘化之后,看还继续死硬不?

    不过短时间内格致科出身的人势力单薄,大多要安排进工部、兵部以及很快就要成立的商部,等他们站稳脚跟之后,便可以逐渐向其他几步渗透了。

    往后大明将会形成文、理平衡的局面,不论对皇权稳定,还是避免国家被纯“文科生”带上岔道,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次日朝会。

    曾剑又是一马当先,出班禀道:“臣启陛下,就昨日所议足税之事,臣以为于国大益。时值虏贼肆虐,府库充盈乃是用兵之前提,为臣子者怎可拖累国家?

    “臣,已将家中田亩、产业编册呈交户部,自愿从即日起,依律缴税,以全臣道。”

    朝堂上顿时剧震。

    其实内阁昨天便收到了曾剑等人上表,说要足额缴税,杨廷麟、路振飞等人商议一番,暂时给压下了。没想到今日曾剑竟敢当众表态!

    立刻有人跳出来道:“曾大人此言差矣,为国者不论……”

    他刚说到一半,宋应星便打断了他,“陛下,臣以为曾大人所言极是。臣也自愿依律足税。”

    徐尔路、姚启圣、方以智等人随即接连表示愿意交税。

    虽有部分朝臣开始赞同他们所言,也有些无所谓的,但更多的人却恨得咬牙切齿虽然每个人一年也交不了几个钱,但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特权,当即便觉被人抢劫了一般。

    “臣以为,此事还当从长计议……”

    “缴税涉及极大,不应如此草率。”

    “曾大人若要表忠,拿几千两银子送去户部便是,何须如此?”

    “税制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