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立刻找了几个大嗓门的士兵,高喊:“唐逆已自裁,速弃械投降!”
奉命把守景西宫的唐王府护军起初不信,直到朱聿奧的贴身太监被带来,亲对那些军士证实唐王死讯,他们才一个个垂着脑袋出宫投降。
龙卫军士兵迅速控制住景西宫,朱琳渼快步推门而入,就见曾太后端坐屋中,神色极为疲惫。
朱琳渼上前几步,正要行礼参拜,忽听咣当一声,曾太后被人用力退倒一旁,自她身后的桌案下猛地窜出一个人影,口呼:“陈逆,为吾主殉葬!”手中短刀直刺朱琳渼脖颈。
千钧一发间,朱琳渼身后一人动作更快,后发而先至,不知怎么一晃便展手挡在他面前,正是王来咸。
那刺客反应也不慢,身形一扭,转袭朱琳渼左肋。
王来咸冷笑一声,身体微侧,手腕翻转,左掌似有磁力般吸在短刀之上,右掌紧随而至。
就听咔嚓一声,那刺客被看似颇为缓慢的一掌拍得倒飞出去,显然骨头断了数根。而那柄短刀却已到了王来咸手中。
石霖大惊失色,指挥亲兵将朱琳渼护住,再去看那刺客,已是进气少出气多了。
“是唐逆的心腹侍卫,名叫纪程。”很快有人将刺客指认出来。
朱琳渼让人扶起曾太后,正要行礼,不料太后竟猛扑过来,一把将他拉住,焦急道:“陈王,可找到源儿?!”
庞天寿托住曾太后的胳膊,低声道:“还未见圣上,殿下正在宫中搜寻。”
片刻,赵士超带了数十名士兵,簇拥一名小太监匆匆赶来,进了景西宫门,见看守已被清除,忙高声道:“大人,找到皇上了!”
曾太后的眼中立刻有了神采,甩开庞天寿,双目一扫,立刻便钉在了那小太监身上。
旋即她猛扑上去,用极轻柔的动作将小太监怀中的襁褓夺下,看着粉嫩的泰征帝,不禁失声痛哭,“源儿!我的源儿……”
她哭了一阵,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用力捏了捏朱琳源的小脸,“源儿,源儿!”
她呼唤半晌,却未见婴儿有所反应,忙抬头看向那小太监,“圣上……可好?”
小太监慌忙跪地,战战兢兢道:“回皇太后,自那日皇上坠地,便、便一直昏迷未醒……”
曾太后眼中神采立时淡了下去,紧抱着儿子,跌坐在椅子上,口中不住喃喃:“娘错了,早知如此……娘就不该让你坐上皇位!”
感谢:爱因斯坦给我的慷慨打赏,在下感激涕零,合十拜谢!天啊,爱因斯坦都给我打赏了,牛顿和霍金还会远吗?
因为在下十分想参加阅文历史频道的金榜活动,听说福利很高哦!所以我就只能拜托各位书友大大们都给点力,一定要正版订阅本书并且各种书评、月票、推荐票、五星好评都走起来!让我的责编竹大看到我的成绩好一点吧!拜托大家啦,鞠躬!
(本章完)
第249章 初涉朝政()
朱琳渼拉过那小太监询问,得知其原是伺候庞天寿的,被朱聿奧拨来照料朱琳源。龙卫军兵至皇宫时,宫中极为混乱,小太监担心有人对天子不利,便趁奶妈不注意,抱了小皇帝躲在御药房中,直到龙卫军将他寻出。
朱琳渼赞了小太监几句,吩咐他仍旧留在皇帝身边侍候。
另一边曾太后哭了一阵,仍未见小皇帝转醒,又看着庞天寿急道:“太医!快传太医来!”
只是混乱之下,御医早不知躲至何处,庞天寿出去半晌也未见返回。
朱琳渼环视景西宫,就见四处破破烂烂,窗纸都没几片完整的,整个屋里透着一股霉味。
他转向曾太后道:“皇太后,眼下政乱已息,您还是返回慈庆宫居住吧。”
“回慈庆宫?”曾太后若有所思地重复了一遍,突然目露凶光望着朱琳渼道,“那个逆贼……死了?”
朱琳渼知道她说的是朱聿奧,微微点头,“他在家中自刎了。”
曾太后看了眼怀中朱琳源,咬牙道:“自刎?倒便宜他了!先帝如何对他?他却这般对先帝骨肉!这般对他的亲侄子!
“狼子野心的逆贼,他为何要这么做?为什么?!
“绝不能让他入宗祠!丢到乱坟岗去……”
她絮絮叨叨半晌,又看向朱琳渼,声音软了些,“全仗琳渼鼎力镇乱平叛,救我母子性命,陈王是我大明之梁柱……”
朱琳渼见她言语凌乱,忽东忽西,似被小皇帝重伤之事刺激不轻,不禁微微皱眉。
片刻,先前服侍曾太后的一班太监宫女以及朱琳源的奶妈被找了来,他忙吩咐这些人扶曾太后去慈庆宫,只是太后始终紧抱小皇帝,无论如何也不交给奶妈。
时至正午,在龙卫军维持之下,皇宫已基本恢复了秩序。
慈庆宫里,曾皇后坐在小皇帝床边,目光不断在十多名御医和朱琳源身上来回右移,不时又带着哭声道:“你们一定要救皇上转醒……无论如何,哪怕用尽天下良药……”
很快,一名须发皆白的御医起身对太后施礼道:“禀皇太后,实则唐王……唐逆之前也曾令臣为圣上诊治过。圣上因受了冲撞,以至窍络不通,心脑受邪,窍脉闭而清明阻,邪气淤积……”
曾太后打断他道:“可用何药医治?”
那御医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恕臣直言,恐难有良药……须得调理好圣上龙体,以期受损脉络逐渐修复……”
“那需要多久?”
“这,臣不好确定……”
“要你们这班‘神医’有何用?”曾太后突然大声怒斥,“有何用?!”随即她又似被抽去了所有力气,萎靡道,“天不开眼,为何要如此对我……”
朱琳渼安顿好曾太后和天子,见此情形不禁大为摇头,正要离开慈庆宫,就见黄道周和路振飞快步走了进来。
他们看了眼朱琳渼,先朝曾太后方向跪拜,“臣拜见皇上,皇太后。”而后转过身对朱琳渼道,“拜见陈王殿下。”
朱琳渼见曾太后连“平身”都忘了说,只得探身将二人扶起。
黄道周望着曾太后,迟疑了一下,仍是揖道:“太后,眼下天兴府乱局初定,诸多事宜需要定夺,还请……”
曾太后双目无神地瞥了眼黄道周,随即又看向一旁的朱琳渼,颓然道:“有什么事,你们和陈王商议着办吧……以后我便只照看好我的源儿,只盼他早日转醒……”
黄道周见她如此状态,只得叹了口气,转向朱琳渼揖道:“殿下,您看……”
朱琳渼朝大门示意。
待三人一起走出慈庆宫,黄道周和路振飞先郑重附身施礼,“若无殿下,恐天兴府乱矣,大明乱矣!有殿下在,实乃社稷之幸!”
朱琳渼忙将他们扶起,正色道:“先不说这些,眼下稳定局势才是当务之急,我们先坐下来好好议一议。”
黄道周探手向东示意,“便去文渊阁吧。”
……
一个多时辰后,黄道周和路振飞于文渊阁中匆匆而出,实则需要商讨的事情还极多,但此时得紧着迫切之事先处理,余者只待来日再说。
方才他们所议定之事——其实基本上就是陈王做安排,他们一旁建议记录而已——便要立刻着手落实。
首先乃是稳定大明政局。经过朱聿奧政变这么一折腾,势必导致各地对中央朝廷信心下降,尤其是曾传出唐王意欲监国的消息,更是对皇权正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
此时最紧迫之事,即要立刻昭告天下,唐逆政变已经破产,如今的天下仍是泰征正朔。各地官员当恪尽职守,确保民心安定,朝廷政令通畅。
其次便是要防备建虏趁乱袭扰。虽然经过杉关大捷之后,建虏已无可用于南下的大队兵马,但仍要留意小规模的骚扰。例如徽州张天禄那边就有上万清军,随时可能南犯饶州府。
广信也仍有刘光弼所部两万虏军未退,也需集中力量尽早结束江西战局。
此外天兴府作为国都,其稳定也极为重要。虽然此次平定唐王政变的战斗仅三天就全部结束,但仍是让城中百姓经历了一次恐慌。
现在天兴府暂时还处在戒严状态,是以还维持着平静,但民众恐慌的情绪肯定不会简单就消失。
对此,朱琳渼倒是建议立刻取消戒严。城中五城兵马司一共还有千余人手,加上龙卫军,足够维持城中秩序。
同时调令原姜正希所部人马立刻返回天兴府,这些人打仗虽拿不上台面,但在城里巡逻、维持治安应是足够用了。
姜正希在前一阵被朱聿奧颁旨削去军职,手下兵马被强令暂驻大田,距离天兴府不过二十天路程。
同时朱琳渼还让洪思急调了宣教府的骨干入闽,在福京各地开始宣传工作,毕竟这才是最能让普通老百姓相信国家稳定的方法。
黄道周和路振飞将这些事宜拟好了旨,又去寻曾太后用玺,但后者连看都没看,只打发庞天寿去办。
而此时,午门外已聚集了大量朝臣,三五成群得凑在一起,神色各异,交头接耳。
“赵大人,这战事初歇您便来了?”
“来了,自然是要来的。”
感谢:恩洁快乐小黑哥,站在棺材上开炮给我的慷慨打赏!多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在下感激涕零,合十拜谢!
因为在下十分想参加阅文历史频道的金榜活动,听说福利很高哦!所以我就只能拜托各位书友大大们都给点力,一定要正版订阅本书并且各种书评、月票、推荐票、五星好评都走起来!让我的责编竹大看到我的成绩好一点吧!拜托大家啦,鞠躬!
(本章完)
第250章 奏请辅政()
一名中年官员踱了过来,和赵大人相互见礼,高声道:“陈王殿下当真军神临世,半日工夫便剿灭数倍叛军。”
“那是那是,数万建虏亦顷刻灰飞烟灭,遑论粤军。”
“有陈王这般国柱,大明中兴不远矣!”
先前仅听闻陈王江西、福京各地不断歼灭清军,纵毙俘数万,这些天兴府的官员也没什么直观感觉,甚至生出些建虏不堪战的想法。
而此次就在天兴府跟前的一战,他们眼见张安、苏聘大军耀武扬威出城,仅过了半天便被吊在城下,所部万余士卒则皆被绑着,在火铳威逼之下跪满了天兴府西门外的空地。
这种切身感受所产生的强烈冲击令所有官员都彻底震服,随之而来的便是对陈王强大军力的惊惧和敬畏。
是以聚在午门外的朝臣无不玩命颂扬陈王战功卓绝,旷古烁今,能想到的好词毫不吝啬地用在陈王身上。
场面话说完,那赵大人压低了声音道:“听说唐……唐逆已死?”
中年官员点头道:“我得到可靠的信,自刎了。”
“几位大人可知陈王殿下……是何打算?”
一个微胖的官员看了看四周,悄声接道:“方才下官在宫里的挚友传了话来,说殿下已迎圣上及太后回慈庆宫了。”
其余几人皆相视点头。
距他们不远处的另几名朝臣同样低声议论着。
“诸位有所不知吧?”其中一人故作神秘道,“陈王殿下声称仅率五六千兵马,实为迷惑反贼。下官听闻,大军有这个数。”他说着比了“八”的手势。
“八千人?”
“哪里,是八万!”
旁的几人倒吸一口凉气,纷纷点头,“难怪反贼败得如此之快。”
那人压着嗓子又道:“不知诸位打算拿出多少劳军?”
“劳军?”
“唐逆既除,您说往后天兴府何人为尊……”
那几人恍然大悟,“季通政所言甚是,您看多少为宜?”
“下官是要拿三千两,不过还得看朝中风向而定。”
“那我便也三千两……”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搅在其中。
“不过仗着武力,弱冠之年而已……”
他周围的官员无不侧目,如躲瘟疫般避开三十步以外。
还有不少人斜睨午门外威风凛凛的龙卫军士兵,冷笑着记下那人所言,心中已拟好了参他的奏折。
随后,有十多人被黄道周和路振飞唤入宫内议事,余者便这么在午门外逡巡。
一直等到接近了晚膳时分,终见一名身着笔挺墨绿军装的年轻人在一百四五十名士兵簇拥之下自午门而出。
众朝臣立刻为之一振,心道没白等这一天时间,而后齐齐跪于道路两侧,山呼:“拜见陈王殿下!”
而后便是诸如,“殿下定国平乱,赫赫之功!”“殿下外御东虏,内惩奸佞,古之圣贤风采!”之类马屁不绝。
朱琳渼去年离开天兴府时仅黄道周长子一人送行,满朝文武皆要与他划清界限,再次回到这里时,却有百官夹道恭维。
他旋即又想起崇祯朝时,那些整日叫嚷与国共存亡的朝廷大员们,在李自成攻入北京时,或也是这般伏地相迎吧?
明末这些文官们,已没几个还身具气节,不过是谁拳头大他们便向谁称臣罢了。他心中叹了口气,也并未理会这些人,带着亲兵连直往陈王府而去,留下一干官员面面相觑。
……
黄道周将最后一份公文交给手下官吏,目送他转身告退,再看窗外时才知已月上枝头,文渊阁中仅剩下他和路振飞两人。
“黄阁老可得注意身体了。”路振飞走上来,扶他坐下。
“有许久没这么忙过了。不过局势能迅速安稳下来,老夫甚慰,累也不觉啊。”
路振飞自案头取来一封奏章递给黄道周,“阁老意下如何?”
“这是什么?”黄道周展开奏章,就见乃是刑部侍郎刘振堂奏请朝廷加封陈王为辅政王,竟是下午刚呈上来的。
他未至可否,却转望向路振飞,“路阁部的意思呢?”
路振飞心中早已有了计较,立刻拱手道:“龙行万里不可无首,尤其时下江河半丧,强敌旁伺,而如今主上年幼,太后又是那般形容……”他瞥向窗外,“已无比陈王更适合之人……”
黄道周点头道:“陈王抵定闽、赣,功高至伟,兼谋断远超常人,眼下能稳住朝局的,也确非他莫属。”
路振飞又道:“只是不知杨阁部的意思……”他和黄道周、杨廷麟同为先帝诏命托孤大臣,此等大事,当询杨廷麟的意见。
黄道周却从身上取出一封信交予路振飞,后者连忙展开来看,脸上立现惊色。这乃是杨廷麟写给黄道周的密信,大言陈王乃世之大才,竟是要黄道周设法力促陈王主政,社稷始得中兴。再看日期,还在唐王政变之前。
路振飞将信交还黄道周,神情即喜,“若如此,万事谐矣!”
黄道周随即正色道:“你我立刻便联名上表,奏请陈王辅政!”他想了想,又道,“还需主要朝臣联署。”
路振飞却从柜中抱出厚厚一沓奏章,笑道:“这皆是今日奏请陈王辅政的,共三十余份。”
黄道周和他对视一眼,也是摇头微笑。
……
朱琳渼很久都没能在软塌上好好睡一觉了。而这次,他一直睡到天色大亮,才精神抖擞得起床出了寝室。
他先依照王来咸的指点,练了一会腰腿的基本功,又围着院子跑了几圈,便被陈太王妃唤去嘘寒问暖,直到吃罢午膳才放他走。
朱琳渼刚从内宅出来,便见石霖快步而来,禀道:“大人,礼部来人颁旨。”
朱琳渼微微皱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