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伴星是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1834年提出的假说。他认为,天狼星运动中的微小摆动是一颗伴星重力吸引的结果。30年后,美国的天文学家克拉克才首次看到了它。它是一颗白矮星,天狼星与它相互缠绕的周期为50年,它体积很小,直径略等于地球,光亮是太阳的1/360,而质量却大略等于太阳,密度较大,一杯茶大小的物质竞可重达12吨。
邓波尔认为,多冈人对天狠星的知识既详细又准确。正如我们所见到的,他们也如我们一般,联想到了天狠星有一颗看不见的伴星。多冈人把这颗伴星叫做〃谷星〃。多冈人所以将其称为谷星,大概正是因为它小得几乎无法看见的缘故。据多冈人说,〃谷星〃是由现在人们所知道的最重的金属所构成,这种金属甚至比铁还要重。这即意昧着,多冈人知道天狠星B具有很大的密度。
多冈人还画了许多有关天狼星系统的祭礼性图画,这些画表明多冈人了解天狼星B绕天狼星A转动的轨道是椭圆的,处于中心位置的是天狼星A。根据多冈人的传说,邓波尔甚至绘出了天狼星和〃谷星〃摆动轨道的一幅图,结果发现,它与现代天文学家所绘的天狼星A和B所绘的同一种图惊人地相似。
据多冈人说,他们祖辈关于天狼星B的知识,是一位名收〃偌默〃的神传授的。多冈人至今还保存着一张画,上面清楚地画着,他们信仰的〃神〃乘坐一艘拖着火焰的大飞船从天而降,落到他们氏族来的情景。
多冈人的天文学传统并不仅仅限于天狼星。他们说木星有4个月亮而土星则有光环,他们将这两颗行星在他们所绘的图中表现了出来。
邓波尔根据这些线索,更深一步地挖掘多冈人这种信仰的来源。他对这些传统的追索跨越了撒哈拉和利比亚,最后追索到地中海地区的希腊和埃及。最后,他强烈主张,这份高科技资讯,多冈人是从古埃及人手上,经过了一系列的文化传承而最终获得的。因此,解开天狠星之谜的关键仍然必需从古代埃及着手。
遥远的古代迷雾
在金字塔的经文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大量的天文数字,例如,曾经在黑暗而无空气的宇宙中作了〃好几百万年〃旅行的太阳神;因在天空中清点星星的数目,在地上进行测量而知名的智慧之神索斯,他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令已经死亡的法老王再次拥有好几百年的寿命;欧西里斯,这个永远的神低,长久统治者,他用在旅行上的岁月有数百万年之久。此外,在经文中多次出现了〃好几百万年的岁月〃以及〃一百万年的百万年〃之类令人费解的说法,这让人感到,在古埃及,已有人隐隐地触动了时间长远而巨大的存在性了。
我们由此可以推论,金字塔经文的撰写者既然有如此长远的时间观念,自然也会拥有不仅精密繁复,而且极其正确的历法。因此,古埃及人也应该同马雅人一样,拥有复杂的日历。但令人奇怪的是,古埃及人对历法的理解,不仅未能随着时间的推进而进步,反而在大踏步地向后退步:这让人感到他们的知识体系在远古时代虽已完成,但随着时间的冲刷,知识也就逐渐流失了。从古代埃及的文献中,我们得知,日历不仅是古埃及人的遗产,而且他们以为这份遗产〃来自诸神〃。这也许正好为推论提供了依据。
无论是古埃及人还是〃诸神〃,他们必然都用了大量时间进行天象的观测,特别是对天狼星的观测更加深入。古埃及拥有一份极为方便的天狼星周期历法概念,他们相信这是天神所赐(古代埃及历的周期为1460年,太阳历的周期为1461年)。
所谓天狼星周期,亦即〃天狼星再次和太阳在同样的地方升起的周期〃。在固定的季节中,天狼星自天空中消失,然后在太阳升空天亮以前,再次从东方的天空中升起。从时间上计算,若将小数点的尾数除去,这个周期则为365。25日。
尤其让人惊讶的是,我们用肉眼能够辨别的2000颗星星中,精确地以365。25日为周期,与太阳同时升起的星星只有一颗,这也正好是天狠星〃正确的运动〃(Propermotion,这颗星球在宇宙中运动的速度)与岁差运动的结果。同时,在古埃及的历法中,特地将天狼星比太阳早升空的那天,定为元旦日。而此前,在海里欧波里斯,这个金字塔经文的撰写地,古埃及人早巳计算出元旦日的来临,并通告了尼罗河上的所有神殿。
在金字塔经文中,天狼星被命名为〃新年之名〃(Hername of the new gear)。种种迹象显示,天狼星历至少和金字塔经文的历史同样悠久,而两者的起源,无一例外地都被裹进了遥远的太古迷雾中。这之中最使人难以索解的谜便是,在那无比久远的太古时代,究竟是谁以如此高超的科技知识,观察并记录了太阳与天狼星周期之间,非常巧合地差365。25日?法国数学家史瓦勒·鲁比兹(R.A.Schwaller de Lubicz)曾经说过,天狼星的周期为〃完全无法料想的意外天体现象〃。
对发现这种纯属偶然现象的科学家,除去敬佩之外,我们无话可说。选中这个二重星的天狼星是因为在无数星星中,唯一只有它才以正确的方向,移动了必要的距离。至今我们仍然忘记了,这个现象,人类早在4000年前便已了然于胸,而要发现此一现象,必须通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观察。我们从金字塔经文中能够得到的推论则是:长期正确地观察天体运动,并科学地将这记录下来,是史前埃及人经某种承传而得来的遗产。
但由此,又为我们带来了另一个谜题。
远古的原始资料
大英博物馆埃及古文物管理者,象形文字权威词典的作者华理士·布奇,曾在他离世的那一年承认:对金字塔经文的研究有着重重困难。在书中,许多词汇都有意义不明的地方……文章的结构,让翻译者深感困惑。句子中那些完全不知道的字眼,使文章本身便成了无法解开的谜语。我们的推测只能做到合乎情理,即它们是用于葬礼的。但非常地明显,它们的使用时间,前后尚不足100年。这让我们难以理解,为什么在第五王朝时,突然开始使用,而到第六王朝结束时,却又突然弃之不用。
为什么使用的时间如此之短呢?
答案也许是,金字塔经文是一本古老资料的善本,第五王朝最后的法老王乌纳斯,以及第六王朝的几个继承人,曾将它们刻在了自己的金字塔的墓石上,以便将经文永久地保存下来。布奇认为这种可能性相当大。他觉得有证据表明,最少有某些原始资料非常地古老:部分章节显示,负责进行善本的摹写、并让工匠将之刻上石板的人,并不了解内文。我们得到的推导是,负责摹写的祭司,是从各个不同时代、内容殊异的文献中,摘引了这些内客……
很显然,布奇的理论是建立在古埃及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的。他并未曾设想另一种可能性,即祭司们所写经文并非来自原始资料,而是直接将另一种语言进行翻译,制作成后来所谓象形文字的原始资料。设想一下,如果那种真正原始的文字包含了很多技术上的专有名词,以及古埃及从来没有过观念和物品,那么,这些直接翻译过来的金字塔经文,给人以文字怪异的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且,倘若缮誊和翻译发生在第六王朝末期,我们当不难理解,为何之后不再有雕刻的金字塔经文:翻译这些神圣的文献,留下永恒的象形文字记录工作,正是祭司的使命。当此使命完成之后,这项工作也就自然结束了。
第二十章 通天的阶梯
自拿破仑远征埃及之后,考古学上对埃及的发现总是层出不穷。1993年,又有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出现在埃及,让我们不得不感叹,面对古埃及,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真是数不胜数。这一次,领导我们找到这一崭新发现的人,仍然不是那些正统派的考古学家们,而是一个外行人:一个叫作罗伯特·波法尔(Robert Bauval)的比利时土木工程师。波法尔对天文研究素有兴趣。让那些只看到地面而不知抬头仰望天空的古埃及学专家们始料不及的是,波法尔发现了天空和吉萨金字塔之间引人注目的联系。
具体地说,波法尔的发现是:我们如果从吉萨南面的天空进行观察,能够看见猎户星座的三颗明星,但它们并不是整齐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如果以尼他克(AL Ntak)和尼兰(AL NiLam)这两颗位置在下面的星星为准拉一条直线,那么,第三颗星明他卡(Mintaka)将会落在这条直线的左边,也即偏东的位置上。
奇特的是,吉萨高地上那三座神秘的金字塔,其在地面上的相关位置,恰好完全等同于这三颗明星的排列方式。波法尔发现,如果我们从空中对吉萨金字塔进行俯视,就会看到胡夫大金字塔恰好对应着尼他克,哈夫拉第二金字塔则与尼兰相对应,而曼卡拉第三金字塔与另外两个金字塔相比,要偏东一点,这正好构成了一幅极其完整的猎户星座构图。
吉萨高地的这些金字塔果真是按照猎户星座的位置排列的吗?
我们知道,波法尔后来的一些天空成果,得到了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的全面肯定,这进一步证实了他当初的直觉。他证明,吉萨高地的三大金字塔与猎户星座的三颗明星之间,其对应关系精确到了令人难于相信的地步,它们不仅在位置上环环相扣,而且还以金字塔的大小,表现了三颗明星的不同光度。同时,如果将这天空地图向南北延伸,正好把吉萨高地上的其它建筑结构也极其精确地囊括了进来。但在波法尔为我们提供的天文计算中,最让人深感意外的是,尽管就天文学的观点而言,大金塔本身和金字塔时代的确有着某些联系,但吉萨高地上的建筑配置记录告诉我们,它所指向的并非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第四王朝,而唯一可能的是公元前10540年左右的天空图。
相关的证据来自于另一位挑战正统派古埃及学的研究者约翰·魏斯特。他最近证明,早在公元前1 年时,高度发达的文明便已存在于尼罗河谷了。
魏斯特提供的证据,主要集中在重要的建筑古迹上,包括狮身人面像、吉萨的河岸神殿、上埃及古都阿比多斯的神秘建筑欧希里思等。最近的研究发现,这些耸立于沙漠之中的建筑物上,有许多被雨冲刷耗损后留下的印迹。通过对这些印迹的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当时那儿有着丰富的降水量。而吉萨高地一带有着如此丰沛降雨的时期,如果不是在冰河时代的末期,就只会是在公元前11000年左右。
英国有一个专题记者曾写过如下一段话:魏斯特的存在,也许是学者们最害怕的噩梦成具,其缘由就在于他立足于学术界未曾涉足的角度,在慎重的思考之后,提出了一个前后一贯的理论。他搜集资料的丰富,不仅仗学界没有对之加以反驳的可能,同时也使得学界人士走投无路。到此,学术界不知作何反应,只好漠然视之,希望魏斯特的理论自然而然地消失……但它不会就此消失。
但地质学家们却被魏斯特的这一理论深深吸引。波士顿大学的地质学教授罗伯特·修奇(Robert Schoch)博士,在证实魏斯特对狮身人面像年龄理论的正确性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修奇博士的论点,在1992年美国地质学会年度大会上,获得了3000名同傍的一致支持。
魏斯特和被法尔之间的调查与研究,独立地看,并不会有必然的联系,但如果我们将之放到更大的背景之中,便会发现它们实际上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由此,我们也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曾经有一个失落的先进文明,或许是,也或许不是,从尼罗河谷中发展出来的,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早在公元前11000年,便已出现在我们的地球上。
登天的梯子
在金字塔经经文中曾经反复提到〃永远的生命。〃法老王如果经过再生,从而成为猎户星座的一颗明星后,便获得永生。在金字塔经文中,有些地方确实是鲜明地表达了再生的意愿:噢,王哟。你是伟大的明星,猎户星座中的伙伴……从东方的天空中,你升了起来,在恰当的季节获得新生,在恰当的时机获得重生……
看上去,经文的内容极其怪异,就像尝试着以完全不恰当的语法结构,来解释那些复杂的科技问题。如果我们尝试着用乔奥式的英语,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加以解释;或用中世纪的德文词汇,对现代的超音速飞机进行描绘,也许对经文内容的怪异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经文中对帮助法老的亡魂飞往永生星界时,使用的一些器材和附属品,曾经有过如下描绘:天空的众神降临,地上的众神集合到你的身边。他们把手放在你身下。他们为你做了一道梯子。你坐上梯子,升向天空。天空之门向你敞开。群星闪烁的天空,大门为你而敞开。
因为升天后的法老王经常会和欧西里斯结合为一体,因此也被称作欧西里斯。欧西里斯经常和猎户星座连在一起。它们被视为最先沿着神明做成的梯子上天的人。在经文的另外一些地方,也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这其实是一道绳梯,它与一块悬在天上的铁板相连,因此它的主要用途不是由下向上,而是用来从空中下降至地面的。
难道说经文中的这些描绘仅仅是祭司们奇怪的想法吗?我们能否在这些隐喻中,找到更加合乎情理的解释呢?
第261节的经文是这样写的:〃国王为火焰,随风飘浮,从天际来到地面尽头……国王在空中旅行……他用从空中降下的方法升上天空……〃
第310节,采用的则是对话的方式:〃哦,那个视界在头上、在后脑的你,把这个拿给我!〃〃把哪个渡船给你?〃〃给我(飞行一着陆)的东西。〃
第332节,也许就是上面说到的国王,他说:〃我即那个逃离于毒蛇缠绕者。改变方向,在爆发的火焰中,我升上了天空。而两个天空至后面尾追而来。〃
第696节,经文提问道:〃国王是在哪儿变得会飞的?〃
而同时,经文又对自己的提问进行了回答,〃他们会将你带给哈努皮(不知Hnw…bark,Hnw所指为何)……(此处经文已铁)痕鸟(hnbird,hn所指为何亦不明)。你会和它们同飞……你会飞,并且着陆。〃
在经文的另一些段落中,这样写道:噢,我的父亲、大王,天窗的入口,已为你而开。水平线上的天门已为你而打开,神祗很高兴同你会面……他请你坐上铁的宝座,就像海里欧波里斯的大王那样。噢,国王,请你升天……天空为你旋转,大地为你摇晃。不灭的星星园你而感畏惧。我为你而来。噢,你的座位已隐,我将迎你升天……土地说话,天门大开,天神葛布的门为你而开……清你往天上移动。坐上铁的宝座。噢,我的父王,当你成为神而离开时,你以神明之尊,在空中旅行……你站立天地交汇之处……坐于神明也会惊叹的铁制宝座上……
这儿的铁座,经常被古埃及学家们所忽视,但它却不断地出现在我们在眼前,让我们深感困惑。在古埃及,铁尚是一种极其珍稀的物质,而在金字塔时代,铁则只出现在陨石之中。
但铁在金字塔经文中的频繁现身,则到了令人尴尬的境地:在天空中的铁板、铁制的宝座之外,还有铁的权杖乃至国王的铁骨头等等。
正是因为铁的珍稀,因此,在古埃及文中,它被称为布加(bja),亦即〃天上的金属〃或〃神圣的金属〃,这即是说,有关铁的知识,古埃及人将之看作是神明所赐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