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爷-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上……何止是看上了,你家云姑娘已经是我的人啦!还好,还好那夜与云摩勒做成了好事。否则,也不可能有人千里救夫。酒可是个好东西,酒后乱性直他娘乱得好呀!

    看这老乞婆和云摩勒的情形,她们好象并不是母女。而且,云姑娘的身份好象比老太婆要高上一些,形如主仆。

    又回头看去,看见那头立着的那个挺拔潇洒的女子,高文禁不住心中一荡。

    “看上了又如何?”云摩勒一脸恬淡,“我自知道,身为神教中人,不能有儿女私情。且听我一言,听完之后若你还要杀高文,且由得你。”

    “好,你说,老太婆倒想听姑娘你如何解释。若不能让我满意,就算老太婆拿姑娘没个奈何,教规也管得了你。不过,无论姑娘你怎么说,这小子的性命,我是要收走的。”说到这里,老太婆满面凶光地盯着高文。

    云摩勒:“由得你,到时候你要杀自杀就是。”说到这里,她幽幽一叹:“自我喜欢的东西你夺走的还少吗,就算再毁了一桩也无妨。”

    “此人不可杀之一,乃是他收留了我,与我有恩。恩、情二物对我等来说也不算什么,可别忘了,咱们修习的是太上忘情之术。若杀之,不免粘了因果。”

    听云摩勒这么说,老太婆点了点头:“也是。”

    云摩勒又道:“你道我赶这么些天的路,只为了却这桩因果,哎,你想事情也太简单了。”

    老太婆一呆,忍不住问:“却是为何?”

    云摩勒慢慢走到高文面前,一伸手将他提起来,扔到一匹战马鞍上。

    高文受了震荡,腹中一阵翻腾,又“哇”一声将一口血吐了出来。

    云摩勒因为背对着那老太婆,在高文吐血的这一刹那,古井不波的面容上有关切和痛惜之色,一闪而过。

    旋即又恢复平静:“高文,知道黄威和梅良为什么摆下这么大阵仗半路伏击你,要取你性命吗?”

    高文:“还不因为我得罪了韩隗,威胁到黄威的地位,不然如何?”

    “幼稚。”云摩勒冷笑道:“黄威真要害你,以后有的是机会。之所以如此心急,那是怕梅家马场之事闹将出来,在陕西激起滔天巨浪。到时候,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要身死族灭,人头落地。”

    高文一呆:“梅家马场怎么了?”

    “梅家马场一说或许不贴切,应该说整个陕西马政。”云摩勒道:“你也是去过梅家马场的,难道你就没发现有什么地方不对?”

    高文:“那地方的马好象有点少,并没有一千之数。”

    云摩勒点点头:“实际上,梅家庄上上下下的存栏军马加一起不过百匹。”

    “什么,不过百匹?”高文惊叫出声。

    “对,不过百匹,可每年梅家上缴太仆寺的军马数量却是对的,知道为什么吗?”不等高文回答,云摩勒接着道:“其实,每年交多少战马,不过是一个数字,只要上下勾结好了,想写多少就写多少,该得的好处,一文都少不了。咯咯,你真以为那梅良是什么不得了的人物,不过几十年光景就从一个放羊娃摇身一边成为一方大豪。这世界上的生意啊,还有什么比官商勾结来得更快的。”

    云摩勒:“梅良当年回乡之后,不知道怎么得就入了黄威之眼,两人一拍即合,狼狈为奸。黄威出资,梅良出人出力出地弄了个空壳马场。就算他们二人一匹马都不养,每年光从朝廷手头弄来的寄养钱就足够他们几辈人的荣华富贵了。像他们这么干的人,整个陕西想必不在少数。你也是运气不好,上次梅良儿子失踪案的时候竟然跑梅家庄去,还看了人家的帐本。你说,你知道了这么大一个秘密,黄威和梅良还能让你活下去吗?”

    “啊,原来是这样!”高文禁不住抽了一口冷气,这下他是彻底明白了。

    原来,马与戎事相联,马的数量是国家富强的象征,因而为历代皇帝所重视。特别是和蒙古骑兵交过几次手的明太祖朱元璋更是知道骑兵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曾下诏说:“昔人问国之富,即数马以对者何?盖事在戎。其戎始轩辕。其马载甲士,代涉劳,备边御辱,足折冲,斯力之大,斯功之美,可不爱育乎!所以古人先马而钱粮,故数马以对。马之功不但备戎事耳,若使君有道,则马之力牵犁耜驾粪车,辟上沃田,其利甚焉,所以古重之者为此也。”

    明朝自从收复山、陕马场之后,就在陕西、山西、北京大力推行马政。马政即成为政府行政的重要内容,养马即成为百姓的重要义务。为了鼓励民间养马,朝廷还下诏将战马寄养在百姓家中,每年纳一匹,免一半赋税。

    可实行一段时间之后,问题就来了。因为寄养的战马你不能保证都能健康成长,说不好一个瘟疫过来,就会死一大片,百姓困苦,也不需要多少,只一匹就能叫你倾家荡产。

    而且,每年交纳的战马是否合格全由太仆寺的人一张嘴说了算。一旦他说不合格,你就一边哭去吧!

    最最要命的是,养马需要大片草场。而草场有不是田地,以前也不需要交税的。因为,有田产的人不愿意养马,有草场的又没有养马的积极性。

    看到这其中的弊端,仁宗时又有新政策出台:以前的马政继续执行,但在山陕产马地,不再实行免税优惠,但若有百姓愿意寄养军马,国家每年可给予一定财政补贴,直到军马出栏。

    每年这笔钱说起来或许不多,可却是每年都有。一匹马三岁成年,要到可以用做军马,怎么也得五岁。这五年算下来,倒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如果你的马足够多,累计在一起,就是天文数字了。

    明时一匹普通驮马价值三十五两银子以上,军马则是驮马的数倍,甚至三到五倍。一匹军马每年国家补贴银子一两,五年就是五两。

    梅良的马场号称有一千匹军马,五年下来就是五千两。这笔钱或许不算太多,可你别忘了,当初他可是从太仆寺手头拿到一千匹儿马的。以每一匹马价值三十两银子计算,就是三万两。这些小马,到手之后,自然是被他给买掉换钱,然后和黄威一起私分了。

    至于三边军镇那边要马的时候怎么办,也简单。不外是胡乱弄几十百余匹过去交个差,或者继续从太仆寺那边弄来儿马补这个大窟窿。

    这十多年下来,也不知道黄威和梅良究竟得了多少好处。他梅良有这么个好处,想不成韩城的首富都难。

    此事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变相的庞氏骗局,只不过骗的是国家。又因为关系实在太大,一旦暴露,他黄威和梅良少不了要被朝廷抄家灭门。

    上一次高文机缘巧合在梅家庄看了梅良的帐本,实际上他也没看出什么来。问题是,破这两桩人口失踪绑架案,他算无不中,表现实在太惊人,就不能不引起黄威的怀疑,怀疑他已经知悉其中关节,欲对己不利。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于是就派出伏兵,要将高文连带众民夫一并屠个精光。若不是关键时刻云摩勒杀到,自己只怕已经变成雪地上的尸体了。

    高文自认为也是个聪明人,立即就明白过来。

第九十一章 志短() 
云摩勒:“你知道就好,我之所以赶来救你,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

    说到这里,她淡淡地笑起来:“我想留你在这陕西闹出一场大乱子,嘿嘿,若知道你还活着,你猜那黄威会怎么样?”

    高文:“还能怎么样,自然是继续追杀,不死不休。看最快章节就上乡村 ”

    “知道就好,你的武艺不成,想来不是他的对手。况且啊,你这人有家有口,断然不肯从此隐名埋姓漂泊于江湖,自要奋起反击。你说,是不是。”

    高文咬牙:“自然是,君子以直抱怨,男子汉大丈夫,当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如此就好。”

    高文:“云姑娘,你说要在陕西闹出一场大乱子这话,我听不明白。”

    云摩勒冷哼一声:“世上可不都是笨蛋,以新马政敛财的法子他黄威想得到,别人难道就想不出来。我看这陕西啊,像梅良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其中说不好还牵涉进了许多官员,朝廷每年不知道有多少银子就这么平白地填进这不见底的窟窿里头。”

    高文点头:“没错,这马政上的银子实在太多,黄威区区一个小小的主薄怕是没胆子吞这么多钱,上头肯定有大人物。”

    “自然是。”云摩勒:“黄威要杀你,你自然不会束手待毙,此事一旦闹大,惊动朝廷,也不知道这陕西官场要动荡成什么样子。到时候,一场大风波将要降临了。”

    说到这里,她两眼全是兴奋,“呼”一声挥动长袖,卷起阵阵飞雪:“我来陕西为神教开边,若地方不乱,又能有何作为?这天下啊,自然是越乱越好!”

    那老太婆也激动地叫起来:“姑娘高明,老太婆却是想不到这一点的。

    ”

    “咯咯,你自然是想不到的。这陕西,很快就会被人血淹没了。高文啊高文,不要让我失望!”

    大笑声中,二人一个起落,已不见踪影。

    风中,那笑声满是欢娱,又满是自得。想起她方才满口的人血和雪白的牙齿,不知道怎么的,高文心中一寒。

    回想起家中那个围着井台不住转圈,那个说话简洁的,那个食大如牛的奇葩女子。那美貌如花,那一看到人就露出健康阳光的笑容,恍若一梦。

    在马上趴了半天,一身都要冷透了,高文这才醒过来,知道不能再这么下去。

    眼前摆在他面前的好象只有一条路可走:回韩城,将实情禀告韩城知县杜生辉,壮告黄威,请知县为自己做主。

    可想起杜生辉那日翻脸不认人的嘴脸,高文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此事关系重大,杜生辉虽然很这件案子没有任何牵连。可本案正如云摩勒方才所说,一旦翻出来,就不只是韩城一地,也不仅仅是黄威和梅良二人的事情了。看最快章节就上乡村 搞不好要牵涉到其他县、府、州,很官场上许多官员。

    杜知县虽然有天大背景,可他就是个官僚,来陕西就是来捞政绩的,未必敢淌这凼浑水,说不定最好放要将我高文给害了。这人心难测,古代官员的节操根本就不知道相信。而且,我高文的身份和地位实在太低微,说出的话,人家未必肯相信。惹恼了他,一顿扳子下来,说打死就将你打死了。

    与其将个人命运寄托到所谓的清官大老爷上,还是相信自己来得稳妥。

    那么,且先去平凉府和石廪生汇合。

    他怎么说也是我未来的老丈人,想来也不会害我。

    而且,石老头又有功名在身,在官场上也认识不少人,一旦有事情,他说出来的话也比我一个小小的胥吏有分量,让人相信。

    想到这里,高文提起一口气,骑马急行一夜,终于到天明时抵达平凉府境内。又打马跑了一日,到傍晚进华亭县城之后,高文开始发起了高烧,一身软得不成,想必是身上的内伤发作。

    他不敢耽搁,进了客栈,就让小二去请了个郎中回来,服了药蒙头大睡,出了一身臭汗,第二日才感觉好了些。

    但人已经没办法再赶路了,就在城中住下,一连养了三日,才退了烧,身上有了力气。

    这个时候已经是景泰元年二月三日,距离庄浪县今年的县试已经没有几日了。明朝的陕西底盘非常大,地辖后世的陕西、甘肃、宁夏三省,交通极为不便。因此,各地的科举考期都不尽相同。据高文所知,韩城的县试在二月初五,而最远的临兆府各县则在二月底。平凉这边,再迟也不会超过二月中旬。

    如此一来,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心中虽然笃定自己过县试这一关当不在话下,可科举的事情谁说得清楚了。即便自己记了一肚子的优秀八股范文,可怕就怕一上考场,试卷上的题目自己没见过,别到时候阴沟里翻船才好。

    他虽然前一阵子在俞兴言那里学了一些八股时文的常识,也作过几十篇文章,但对于八股文,说句老实话,还有点蒙,尤其是不习惯用文言文写作。况且,科举考试能够中式人为因素实在太大。若考官看你的文章顺眼了,就算是狗屁不通,也能轻易过关。若是读了你所写的东西心中不喜,就算你是解缙转世,管叫你名落孙山。

    还是先和石廪生这个准老丈人汇合要紧,这老头虽然屡试不第,但考场经验丰富。还有,我改籍的事情不知道怎么样了?

    想到这里,高文也顾不得自己身子还很虚弱,强提起精神穿好衣裳洗脸。

    脸盆中是一张消瘦的倒影,高文吃了一惊,却不想这才几日,自己就变成这样了。

    正感慨中,小二进问他:“客官,马肉卖不卖?”

    高文一阵莫名其妙:“什么卖不卖?”

    小二回答说:“客官大约还不知道,你骑来的那匹马儿因为受了寒,一直不肯吃食,恹恹地躺在马厩里。今日一大早,小的正打算给它添些草料,这才发现冷得已经硬了。这么大一头牲口,端的是可惜了。”说着话,他一脸的惋惜。

    高文一听,心叫一声苦也。郁闷了半天,才道:“罢了,就宰了卖肉抵食宿钱吧!”

    所谓无商不奸,这家客栈的老板尤其如此。按照陕西的物价,寻常马肉怎么说也得三十文一斤,一匹成年马杀了卖肉,怎么也得十余两银子。

    可老板七算八算下来,说你这是病马死马,只卖了十文一斤,算下来就三两银子。另外,请屠户剥皮、剃骨、分割,又去了一两三钱。你在小店住了三日,每天五钱银子,就是一两五钱。另外,一日三餐也得算下来又是二两。这么一来,客官你得补我一两七钱。

    对了,你找郎中开方子,抓药又花五两。客官你也别嫌贵,所谓黄金有价药无价。

    “一两七钱加上五两,那就是六两七钱,承惠!”

    不过是小钱而已,高文平日里大手大脚惯了,应了一声,就将手伸进怀里,一摸,顿时僵住了。

    却原来,那夜血战时自己摔了一交,一不小心将钱袋子给摔掉了。

    若是在往日,这六两七钱银子对高文来说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可人离乡贱,一文钱急死英雄汉,叫他不觉气短。

第九十二章 运去英雄不自由() 
看到高文的手僵在怀里,老板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心道:倒霉,原来碰到个吃霸王餐,住霸王店的。百度搜索乡村

    看到自己东家满面铁青,旁边的小二也是摩拳擦掌,目光落到靠在墙壁的棍棒上面。只待一声令下,就将高文拿下一通暴打。

    高文心中大库,沉默片刻,才道:“店家,不好意思,来的时候匆忙,竟是忘带了银子。要不,我将这把刀押在你这里。此刀乃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也值好几两白银。”

    说罢,就解下配刀。

    这把雁翎刀乃是高文父亲当年进衙门当差时置办下的,不同于大明工部制造的样子货。厚背薄刃,一拔出鞘,就有寒光闪烁,隐约中还带着那日手刃韩隗时的血光。

    店老板摇头,喝道:“我就是一开店做生意的,要你这种杀人凶器做什么,难不成还去做那没本钱的买卖?再说,你这把刀也值不了几个钱?”话虽然这么说,可还是将刀接了过去,又将目光落到高文背后的包裹上面。

    高文也是无奈:“老板,这里面就是几件换洗衣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