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天已二更,有人来报告,郎小队和龙小队来了。
范江说:“叫郎队长和龙队长到我这儿来。”
不一会,郎一和与龙有海进来了。对于和尚,我们都熟悉。而龙有海我们则刚认识,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精壮男人,一看他眼露精光,就知道他是个狠角色。和郎小队一样,龙小队也是特委对付黑龙会的骨干力量。
猴子和竹青本来就是郎小队的人,郎一和来了,范江连寒暄一下时间都不给,说;“坐下,开会!”
和尚和猴子竹青只能互相点一下头。范江就把情况简要做了介绍,然后说:“你们两个现在是反扫荡期间军区保卫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你们两个小队的任务就是阻止野鸭和蜜蜂取得联系。”
郎一和说:“我们怎么做?”
范江说:“郎小队负责军区五里范围内的巡逻警戒工作,龙小队负责军区十里范围内的巡逻警戒工作。在你们各自负责的范围内,不容许任何穿便衣的陌生人进入。特别是夜里。这个工作,你们要配合各村的民兵一起做,还有军区的警卫部队,也和你们一起做这件事。对有嫌疑的人,立刻逮捕,对有反抗行为的立刻击毙。”
龙有海说:“还应该发动老百姓一起行动,看到陌生人立刻举报,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范江说:“你说的对,我们下面还要开一个会议,就是布置这项工作。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两位小队长说:“没有问题。”
范江说:“随时和我保持联系。去执行吧。”
两位小队长说:“是!”
这时根据地各县区负责保卫工作的人都来了。有人把他们带到一个会议室。说是会议室,其实就是几间空屋子,几十个人,有板凳的就坐板凳,没板凳的就坐地上,或者站着。
半夜十二点整,范江带猴子和竹青准时走进会议室,大家正在闲聊,一见范江进来,立刻鸦雀无声。可见范江有多威严。
范江不用名单,一个一个点名。下面的人一个个答应“到!”。有一个因病来不了。范江说:“今夜回去换掉。病好了再安排。”
范江说:“这是猴子,这是竹青,是这次行动的领导成员之一。现在开会。”
下面有人说:“猴子给我们讲讲你打鬼子的故事。”
范江说:“听我讲话。”
下面那人就不吱声了。范江说:“有一伙鬼子,也许是六个,也许是八个,他们有可能化装成老百姓,利用鬼子大扫荡的机会来袭击我们八路军的指挥机关。”
下面的人都知道了事情很严重。
范江说:“你们的任务是,带上你的人,发动全村的老百姓,不要让村子里藏有一个陌生人,还要在野外放哨,巡逻。逢集的时候,每个村子都要去集镇的各路口认人,凡是大家都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立刻控制起来。有武装反抗的,立刻处决。猴子同志是易容化装专家。请他说说怎么把鬼子的特务从陌生人当中找出来。”
猴子说:“鬼子的特务一定是陌生人,但陌生人不一定就是特务。怎么辨认他是不是特务呢?请大家记住两句话:一看衣服二看脸,三听口音四聊天。”
下面的人说:“再说一遍。”
猴子又说了一遍,然后说:“鬼子虽然可以化装成老百姓,但他的衣服没有我们的衣服这么旧,这么破。他们的衣服整齐干净,这就是不一样的地方。这就叫一看衣服。
“鬼子吃的比我们好,脸色滋润,不像是穷人的样子。这很好分辨。如果他是化装的,也好认。大家看——”猴子简单抹了抹脸,立刻变成一个瘦老头,用手一抹,又变成原样。下面低声哗然。
猴子说:“再好的化装,经不住一把水,湿毛巾一抹,就显出原形了。只要是抓住化了装的陌生人,就是重点嫌疑。这就是二看脸。
“鬼子的特务可能会说中国话,但他们只会说官话,和我们的口音不一样。口音不一样的陌生人重点怀疑。这叫三听口音。
“如果特务经过训练也学会我们的口音怎么办?那就和他聊天,用土话和他聊天,我们的土话,他绝对学不会。比如我们说面条,他听得懂。我们说汤面,他就不懂。我们说饺子,他懂。我们说弯弯顺。他就绝对不懂。不懂我们土话的陌生人也是重点怀疑的对象。”
猴子最后说:“这些人是鬼子黑龙会的高级特工,他们每个人左肩膀都文着一条黑色的小龙。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标记。”
接下来,又讨论了许多细节问题。范江说:“回去就行动,别睡觉了。散会!”
大家都走了,范江伸了个懒腰:“我们子来忙野鸭的事吧。”
第二百六十八章 锁定野鸭()
话说范江和猴子竹青忙到下半夜,范江说:“我们来聊聊野鸭的事吧。”
猴子说:“野鸭应该是日本人。”
范江说:“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
竹青说:“日本人看不起中国人。”
猴子说:“他们怀疑中国人的忠诚,不敢把这样重要的事交给中国人。”
范江说:“有道理。”
猴子说:“他通日语。”
范江说:“废话!”
竹青说:“查一下,军区里面有几个会日语的。”
范江说:“现在就查。军区有五个会日语的。”说着打开文件柜,找出五个档案袋。抽出他们的档案,三个人仔细分析他们的资料。
这五个人,有三个就出生在根据地,资料证明这个不会假。另外两个是通过八路军专门机构培训而学会日语,有结业证明。而且这五个人三年前就在军区工作。而全面抗战爆发不到两年。这五个人可以排除。他们不是野鸭。
范江说:“下面我们从哪里着手?”
猴子说:“把全面抗战爆发后来军区工作的人的档案全部找出来。”
范江说:“军区机关三百多人啊。”
猴子说:“要不怎么办?还有别的方法?”
范江说:“好!找出来。”
打开文件柜,一份一份档案查找。最后,找出一百二十个人,他们都是三七年秋天以后,进入军区工作的。
猴子说:“三七秋天之前鬼子还在华北东北,他们的势力还没有渗透到我们这里,我们这个普通的地方小军区也不入他们的法眼,所以,凡是三七年之前就在军区工作的人,基本都可以排除。”
范江说:“那么就是说,野鸭就在这一百二十个人当中。”
竹青说:“我们怎么把他找出来呢?”
猴子说:“我们继续排除。”
范江说:“排除哪些人?”
猴子说:“先找出营级以上的干部。”
范江说:“说说理由。”
猴子说:“营级以上的干部,大多履历清楚,要么是立过大功,要么是有特殊贡献,要么是要特殊才能,不然不会在短时间内升为营级以上的干部。这样的人容易排除”
查出营级以上干部三十人。
范江说:“怎么能确定他们不是野鸭?”
猴子说:“查一下,这些人中有没有人曾经被捕过?”
仔细查找,结果:没有人被捕过。
猴子说:“有没有人曾经失踪五天以上,就是说,和部队失去联系五天以上的人?”
范江说:“为什么是五天?”
猴子说:“从秘密被捕,到严刑拷打或者威逼利诱,到叛变投敌,到鬼子制定出派他打入我们内部的计划,再到对他进行突击培训,再返回部队,最少五天以上。如果是冒名顶替,鬼子还要找到这个合适的人才行,也要五天以上。”
范江说:“找!”
结果是:没有这样的人。
竹青说:“范大哥,这些人你都熟悉吗?”
范江说:“都认识,不是都熟悉。”
竹青说:“把不识字的都排除。”
范江说:“这好办。”拿过那些档案,一下子排除了十几个。
还剩下十来个。范江说:“出生在根据地的也可以排除。”
猴子说:“对!”
这一下子,有排除了十个人。还剩下五六个人。
猴子说:“范大哥,你回想一下,这些人当中有谁说一口纯正的官话,就是说,说话不带地方口音,你听不出来是哪里人。有这样的人吗?”
范江说:“没有。”
猴子说:“好,这三十个人基本可以排除,他们不是野鸭。”
范江说:“这些档案收起来。”起身把三十份档案收起来。现在,桌上还有九十份档案。
猴子说:“下面我们怎么办?”
范江说:“按照你的思路,野鸭应该是日本人,我们就把出生在根据地的人排除掉。这些人,可以确定不是日本人。”
猴子说:“那我们就来找出出生在根据地的人。”
范江说:“注意,阅读要仔细,有一点可疑都不要放过。”
竹青把灯花拨去,把灯挑亮一点,三个人静静阅读。每人三十份卷宗很快读完,这里面有四十多个人各种资料都证明,他们出生在根据地。于是,这四十多个人排除。
还剩下四十多人。
接下来,从哪里着手差查这四十多人呢?这四十多人里面会有一个日本间谍吗?
竹青说:“我们可以对这四十多人进行分类。先把女的抽出放在一边。”
范江说:“理由?”
竹青说:“日本重男轻女比中国严重,妇女在日本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凡是重要的工作,妇女都没机会参加。妇女大多从事服务色情方面的事。像川岛芳子那样被训练成黑龙会的高级人员,毕竟是少之又少。但这并不说明野鸭就不是个女人,只是相对来说,可能性小一些。”
范江说:“说的有理,把女的分出来,等会再说。”
这一分,女的将近二十人,分在一边待查。还剩下二十多人。
猴子说:“还可以把军区关键部门的人分为一类待查。比如参谋处,机要室的人。”
范江说:“为什么?”
猴子说:“能进入这些部门的人,都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考验,政治上一般都相对可靠。当然,正如竹青刚才所说,这些人不一定就不是野鸭,但可能性相对较小。”
范江说:“同意!”
再分出一些。还剩下八个人。
竹青说:“我预感到我们离野鸭越来越近了。”
范江说:“预感靠不住,这得靠证据说话。”
猴子说:“你还不了解我这位小妹。她会一种特殊的内功心法,她通过发功,可以对未来事物有先见性。”
“哦?有这事?”范江来了兴致,:“你预感一下试试。我和猴子歇会。”
竹青便静心调息。默用无相神功,对着那八份卷宗发功,并将意念调向未来时间。
过了一会,竹青说:“我敢断定,野鸭就是这八人中的一个。”
范江说:“能指定某一个人吗?”
竹青说:“这个还不能。”
猴子说:“现在我们就来重点查这八个人。”
范江当然不会相信竹青的预感,他叫竹青发功预测一下,就像是田头干活累了,有人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大家助兴而已。
范江把这八个人的档案全部从档案袋里抽出来,有意无意地翻看着。突然一拍桌子,激动地叫道:“我抓住野鸭了!”
第二百六十九章 野鸭是谁()
话说范江忽然一拍桌子说:“找到了,我知道野鸭是谁了。”
猴子和竹青说:“是谁?”
范江说:“就是这个人。”说着把一份档案朝猴子面前一推,“你看看!”
那上面写着:后勤处副处长顾轩。下面是出生年月,简历等等,唯一引人注目的是的是这人来头蛮大的,是延安下派的干部。他们那批干部从延安出发,辗转到达八路军总部,然后下派到各地方军区。
从档案上看不出有什么疑问。猴子不解地看着范江,学着范江的口气:“说说理由。”
范江说:“这个人早就引起我的注意了。”
竹青说:“他有哪些疑点?”
范江说:“这个人最大的疑点就是一点疑点也没有。他工作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为人谦逊低调,从来不和别人争长较短,属于没性格的人。”
猴子说:“范大哥,照你你这样说,这人不是好人吗?怎么说也不像野鸭啊?”
范江说:“好人就没性格吗?你猴子和竹青都是好人,但你没性格吗?”
猴子和竹青有些迷惘了,不知道这事怎么扯到人的性格上。
范江见二人迷惑不解的样子,笑笑说:“这么说吧,同一件事,两个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做法,同一句话,两个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说法。而一个人说话做事,总是符合预先设定的标准,这人就可疑。”
竹青说:“大哥,你这哪跟哪呀?你就凭这个就指定顾轩是野鸭?”
范江说:“有这么一件事,有一次盘点库存的时候,发现在顾轩当班的时候,丢失了一代面粉。这本来不是一件大事。而且面粉这东西是消耗品,也许是被吃了而忘了入账,都是有可能的。领导批评两句,这事就过去了。”
竹青说:“对呀,还能怎么样?”
范江说:“顾轩自己却坐不住了,在领导面前深刻认识,请求处分,那书面检讨是一封接着一封地写。弄得没完没了。最后领导都烦了。
“后来那面粉又找到了,说明领导批评错了,正想对顾轩说句道歉的话,你猜顾轩怎么说?他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己应该引以为戒,以防止今后工作中不再发生类似的事。”
猴子说:“这就有点假了。”
范江说:“猴子,你遇到这事怎么办?”
猴子说:“我骂娘!”
范江说:“竹青,你呢?”
竹青说:“我不骂娘,恐怕会掉眼泪,因为委屈。”
范江说:“这就对了。我当时就想,这人怎么回事啊?怎么跟装出来似的?但这也就是一时的怀疑,那时还没有野鸭这事,心里想想,也就算了。现在想来,疑点就多了。”
猴子说:“还有什么疑点?”
范江说:“你看他的籍贯是哪里?”
猴子说:“山东枣庄。”
范江说:“这人说话没有一点山东口音,一口纯正的官话,就是和山东人说话,也是用官话。”
竹青说:“这说明什么?”
范江说:“说明他不会说山东话。”
猴子说:“这是个很大的疑点。”
范江说:“下面这事就更可疑了。”
猴子说:“范大哥,你一次说完。”
范江说:“顾轩来军区之前,我们已经接到上面通知,将有两名下派干部来军区工作。但顾轩不是正常来的。他进入根据地时遭遇了鬼子,和鬼子有过战斗。我们的民兵也听到了那次战斗的枪声。这都没有可疑的。
“可疑的是那个和他一起来的干部受伤了。他背着那名干部一直跑进根据地。我们的民兵接到他们时,时间不大那名干部就死了。
“我当时就想,三八枪的射程就四五百米。战斗时,他们和鬼子的距离就在二三百米的样子,你背着一个伤员,鬼会追不到你?而且他来的时候,正是冬天,没有青纱帐掩护,你是怎么逃过鬼子追击的?”
竹青说:“这的确是个很大的疑点。”
猴子说:“如果我们反过来推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