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为此制订了一整套的宣传计划。
《大撒把》这部电影的上映让新闻媒体开始讨论出国潮的话题,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华国电视台会推出一部叫做《寻根》的纪录片,讲述华人在国外的生活。
这就是慕姗姗拍摄的那部《华人在纽约》,经过华国电视台的精心制作,加入不少新的内容,最终定名为《寻根》。
经过前期的渲染,在元旦过后,电视台就会在黄金档播出《京城人在纽约》,彻底点燃有关出国潮的讨论热潮。
到时候,华国电视台各个频道都会配合宣传,甚至包括京城的各大报纸和广播电台等。
慕姗姗的访谈节目会在这个时间段播出,引导媒体讨论的方向,从各方面探讨出国潮带来的影响,从而引发全社会的大讨论。
华国电视台本来就以宣传见长,这一组宣传攻势下来,相信会遏制国内出国潮的势头。
说起来很好玩,这件事的起因是因为慕姗姗出国拍摄《方大综艺》的外景,林子轩、葛尤和冯晓刚三人在小饭馆喝酒,拿这件事开玩笑,这才有了《大撒把》的剧本。
他们拿着剧本去京城电影制片厂,从而引起了总局的重视。
总局决定找林子轩拍摄一部反映出国潮的电视剧,这就有了《京城人在纽约》。
到了现在,林子轩和冯晓刚从华国电视台拿到签收回执,证明电视台收下了这部电视剧,这件事就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了。
当然,他们还要参与录制慕姗姗的那个访谈节目,谈谈在纽约拍摄电视剧的感受。
“这档子事总算是完了。”出了华国电视台,冯晓刚舒了口气,“看他们高兴那样,你说电视台这次能赚多少?”
“广告收入的话一两千万总是有的,还有发行录像带和卖给其他电视台,应该能有三千万左右吧。”林子轩估算道。
作为制片人,他现在对一部电视剧能赚多少钱有了基本的判断。
实际上,他还是估少了,低估了《京城人在纽约》在这个时代的影响力,华国电视台首轮播映仅仅是广告费用就为其带来了4000万的收益,这还不算后续的收入。
“咱们累死累活的只能赚上百万,他们什么都不干净赚几千万。”冯晓刚摇头道。
“谁让人家是电视台呢,等以后市场放开了,电视剧价格涨了,才能轮到咱们赚大钱。”林子轩期盼道。
回到艺术中心,他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催款。
在和广告商签订的合同中,只要《京城人在纽约》通过华国电视台的审查,保证这几家公司的广告能作为贴片广告在电视台黄金档播出,他们就要把尾款打过来。
不是所有的广告商都像药企的石总那么爽快,其他广告商只是支付了前期五万美金的定金,剩下的资金要等有了确切的消息才会打款。
万一林子轩把这部电视剧拍成一部烂片呢,他们要规避风险,这就是在商言商。
等到林子轩收齐尾款,赶紧到华国银行还掉贷款。
他的压力同样很大,120万美金的贷款放在谁身上都很沉重,每天都有利息产生。
把银行转账单据交接完毕,还款手续办完,注销掉这笔贷款,林子轩才算是松了口气。
华国银行信贷二部的部门领导请林子轩到蓟门饭店吃了顿饭,庆祝一番,这对华国银行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为以后类似的业务积累了经验。
“小林,咱们是老朋友了,以后还要贷款直接找我就行了。”那位部门领导亲热的说道。
“我这儿还真有一个,姜闻准备拍一部电影,大概要100万美金,您看有没有机会?”林子轩试探道。
“走正规程序,一切都好说。”那领导正色道。
林子轩笑了笑,就知道这些人不好糊弄,如果没有担保的话,根本贷不出款来。
上午喝了点酒,他回家的时候觉得脚底下有点浮,没怎么放在心上,谁知道晚上竟然发烧了,慕姗姗赶紧给他吃了退烧片,忙活了大半夜。
躺在床上,林子轩不由得苦笑,不只是冯晓刚觉得累,他也觉得累,只是一直硬撑着。
现在事情完了,没有了贷款的压力,彻底放松了,身体就有了反应,看来真的需要休息几天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三章 生病
第二天,慕姗姗原本想请假留下来照顾林子轩,林子轩却觉得自己吃了药睡了一觉精神好多了,就没让她留下,他还没那么脆弱。
这时候感冒发烧都是小病,家里常备着药物,很少到医院打针挂水,都是吃药后自己先扛着,实在严重了才会去医院。
慕姗姗没有坚持,她先开车把林晓玲接过来,兄妹两人也好有个照应。
她在纽约就学会了开车,回到京城后花钱考到了实习驾照。
慕姗姗和林晓玲交待好了才去上班,她还要去接李虹,顺便给林子轩请个假。
这段时间林晓玲在家里过得挺沉闷,除了复习高中课程就是看电影教材,有点晕头转向,虽然沉闷,她倒是坚持了下来。
晓玲同学是个很有志气的姑娘。
她给林子轩倒了一杯茶放在床头上,打开电视机,想要放松一下精神。
电视里,京城电视台正在播放《戏说潜隆》,这是昨晚上的重播,京城的百姓基本上就看华国电视台和京城电视台。
《戏说潜隆》在华国电视台播出后,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
华国各地的电视台正在进行第二轮播出,像这种大热的电视剧最受电视台的欢迎。
林晓玲对这部电视剧可谓是记忆深刻,当初在太阳底下晒了大半天连个露脸的镜头都没捞到,想想就郁闷不已。
兄妹俩一边看电视,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林子轩会和妹妹说一些拍电视的事情,在剧组里需要注意的事项,他是打算把林晓玲扔进剧组里打磨一番,可也不想妹妹太吃苦,就提点几句。
九点钟不到,家里的电话铃响了起来。
他和慕姗姗还是决定在家里安装一部固定电话,总共花了三千多块,相当昂贵。
电话是冯晓刚打来的,倒是没什么事,就是见林子轩没来上班打电话问问情况,知道是发烧没有大碍就放心了。
“那行,你在家歇着吧,单位的事不用操心。”冯晓刚挂了电话。
中午慕姗姗回来,做了午饭,用体温表给林子轩量了体温,看着烧退了才放心去上班。
到了下午,林子轩刚想睡一会午觉,电话又响了起来,这次人更多,张国粒啊,陈晓艺啊,连徐繁都打来电话询问病情。
幸亏葛尤不在京城,他跑到鲁省的那个小村庄体验生活去了。
这让林子轩哭笑不得,一打听才知道他们都是道听途说。
冯晓刚中午吃饭的时候在艺术中心说了林子轩的病情,原本没什么事,林子轩解释了自己还了贷款,猛然放松下来,有点累着了,歇歇就好了。
对此冯晓刚感同身受,他在说这件事的过程中语气难免沉重了些,发了些牢骚。
周围有人听了半截话,看到冯晓刚凝重的表情,还以为林子轩病得不轻,这才以讹传讹,弄得大家纷纷打电话过来。
林子轩只好一一解释,单位就是这样,一件小事都能闹得沸沸扬扬。
不过,这也说明他的人缘不错,生病有朋友关心总是一件好事。
快下班的时候,陈晓艺、徐繁和江姗一起过来。
她们买了一兜水果来看望他这个病人,三人都是京城话剧院的演员,陈晓艺和徐繁正在拍摄《海马歌舞厅》。
江姗去年拍了一部电视剧,今年在电视台播出,反响不错,只是还没到那种红遍全国的地步,只能算是小有名气。
像她们这种刚毕业的年轻演员一般都需要长时间打熬,能够一部影视剧走红的属于少数。
她们虽然不是艺术中心的演员,大家却是一个圈子里的朋友,彼此关系不错,聊得来。
林晓玲和她们亲近,还到话剧院看过她们排演的话剧。
现在提倡一切向钱看,话剧市场越来越冷清,一年排不了几场戏,剧院入不敷出,只能依靠国家拨款勉强支撑,话剧演员大多是自谋出路。
她们过来也就是看看林子轩的情况,并没有久留,不到半个小时就离开了。
“我明儿还是去上班吧,要不然还会有人来。”林子轩断言道。
“老哥,你就知足吧,都是明星来看你。”林晓玲羡慕道,“我觉得还是做制片人好,导演还不是要听制片人的。”
“照你这么想,制片人要听投资商的,投资商再有钱还是要听上面的政策,你要想管人就要好好上大学,毕业后进入体制内一步步往上走,这样底下的人就会听你的,只不过你还是要听上面的。”林子轩分析道。
“太复杂了,我先当导演好了。”林晓玲思考了一下,决定道。
“你先考上电影学院再说吧。”林子轩无语道。
慕姗姗下班回来,林子轩的烧已经退了,三人吃过饭,慕姗姗开车送晓玲回去。
晚上的时候,俩人在床上闲聊,林子轩说起白天的遭遇,自然也包括陈晓艺她们过来的事情,当时林晓玲在场,没什么不能说的。
“你过得挺自在啊,我在单位可揪着心呢。”慕姗姗挖苦道。
“我都说了是小病,没成想她们还是过来了,都是同志间的关怀,总不能拒绝不是,就是很单纯的看望病人。”林子轩解释道。
“这种事靠你自觉,我才懒得管呢。”慕姗姗随意道,“你明儿真去上班啊,单位又没有大事,再休息一天好了。”
“还是去露个面吧,别又传出什么话来。”林子轩郁闷道。
“那你和姜哥联系一下,让他下周过来录节目,制作组找不到他人。”慕姗姗提醒道。
“他估计正躲在哪个犄角旮旯里修改剧本呢,下周是不是太快了,电视剧要到元旦后才会播出吧。”林子轩不解道。
慕姗姗的《文化访谈》要邀请《京城人在纽约》的主创人员录制节目,谈拍摄这部剧的感受,姜闻作为主演自然不能少,观众就喜欢看明星。
“到那时就晚了,要提早录制,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沟通呢,采访的稿子我先给你们,你们商量下怎么回答,再给我拿给台里审查。”慕姗姗叮嘱道。
华国电视台播出的节目都需要审查,像采访类节目,双方的稿子都要事先沟通好,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都有个大概的范围。
看似一个简单的访谈,需要做大量的幕后准备工作。(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四章 录节目
华国电视台,一间演播厅内,正在录制一档新节目。
这间演播厅略作布置,旁边是一个大书橱,里面摆放着各类书籍,中间是两张长沙发,每张沙发都能坐下四个人。
沙发之间是一张茶几,上面放着几杯茶。
在两张长沙发的对面是一张单人沙发,这是主持人的位置。
从布置上看,既显得正式,又不失随和,营造出一种闲聊的氛围,并非是面对面的正式采访,整体环境更为轻松和舒适。
这类访谈节目在国外并不鲜见,慕姗姗在纽约抱着学习的态度看过不少此类节目。
国外的节目更为开放和随意,虽然也有台本,但更为注重娱乐性和嘉宾的即兴发挥。
在国内肯定不行,这是一档较为严肃的文化访谈节目,能够发挥的空间很小,慕姗姗只能尽可能的调节氛围,让访谈更为轻松愉悦。
“带着枷锁跳舞!”
慕姗姗想到了林子轩的这句话,非常形象的描述了她的处境,如何在各种限制的情况下让节目有趣,从而引起观众的兴趣,这很考验她的主持功底。
还好第一期的嘉宾不是陌生人,有她的丈夫,还有两位好朋友,冯晓刚和姜闻。
在美国拍摄电视剧期间,大家一起生活了半年时间,都非常熟悉,彼此有默契。
最后是两位社会学家,这两位专业人士更好对付,只要让他们照本宣科的念稿子就行了。
“咱们这个节目是录播,没必要紧张,说错了也没关系,还能重来,在录制之前大家先认识一下,聊一聊。”等到众人坐好,慕姗姗温和的说道。
在两张长沙发上,林子轩三人较为随意的坐在其中一张沙发上,姜闻在最前面,他是访谈的重点对象,林子轩和冯晓刚在后面。
这是林子轩第一次参加慕姗姗的节目。
以前只是作为观众看过,他倒是不紧张,反而觉得新奇。
“小慕啊,我就想问问,等会你怎么介绍小林,是说这是林先生呢,还是说这是我爱人。”姜闻开玩笑道。
“这不一样嘛,林先生和林太太,不还是说他们是两口子嘛。”冯晓刚提出异议道。
“那是旧社会的称呼,咱们可是新华国,两口子要说爱人。”姜闻争论道。
“姜哥,我等会可能问你感情上的话题,你要做好准备。”慕姗姗一脸认真的说道。
“不会吧,稿子上没有啊,你可别害我。”姜闻担心道。
作为华国的一线男演员,姜闻的感情生活是观众关心的热点,他在拍戏的时候和一位华国的一线女演员传出了绯闻,那位华国的一线女演员叫做刘晓青。
当时,姜闻刚进入电影圈,刘晓青已经是大明星了,两人之间相恋的传闻一直存在。
慕姗姗一提起这个话题,姜闻就有点急了。
“看把你给吓得,现在知道得罪主持人的下场了吧。”冯晓刚幸灾乐祸道。
几个人一打岔,现场的氛围轻松起来,连两位社会学者和周围的工作人员都笑了起来,看来大家都有很强的八卦心理。
林子轩和慕姗姗商量过,不会在节目中披露他们的关系。
这毕竟是一档严肃的节目,不是娱乐秀,更不是他们秀恩爱的舞台,否则观众只记住了八卦,反而不记得慕姗姗主持的怎么样,以及这期节目到底讲了什么。
分清楚主次和轻重,才能制作出一档好节目。
慕姗姗看氛围不错,就对着节目的导播做了一个准备的手势,节目要正式开始录制了。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文化访谈》,我是主持人慕姗姗。”
录制节目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这和拍摄电视剧一样,不行了就会重来,不断的反复,观众看到的是剪辑后的版本,非常的流畅自然,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事先大家做过沟通,每个问题都有固定的答案,连要开的玩笑也会提前说明。
比如慕姗姗会问姜闻在纽约最值得怀念的是什么。
“当然是你做的饭菜。”姜闻这么回答道,“在纽约的中餐馆里就找不到地道的中餐,还是你做的饭菜最好吃。”
在节目后期制作的过程中,这一段会加上几张图片,都是他们在纽约的日常生活,一群人围在一起吃饭的场景,看起来极为艰苦。
在准备好的稿子里,姜闻负责谈扮演角色的感受,冯晓刚谈拍摄的艰辛,林子轩的问题最少,只要说说剧组筹备的大概经过就行了。
两位社会学者则用他们专业的知识谈论出国潮的起因和影响。
《文化访谈》每一期的节目时长为一个小时,他们录了一天的时间。
由于是第一次做这类节目,节目组没什么经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