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艺生活-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戏不能停(求订阅月票)

    这个世界上的导演分为两种,一种是愿意妥协的,一种是不愿意妥协的。

    这个妥协既指的是向审查机构妥协,也指的是向观众妥协。

    电影是艺术和商品的结合体,它既有艺术性的一面,也要卖出去赚取利润,所以如何在艺术和商业之间保持平衡是导演面临的一道难题。

    有的导演干脆抛弃影片的商业性,走纯艺术的路线,还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电影。

    有的导演彻底的商业化,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

    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想法,关键是愿不愿意妥协,以及如何妥协。

    姜闻无疑是那种不愿意妥协的人,不过他知道自己暂时没有那么强大的号召力,这才不情愿的在林子轩的劝说下做出让步。

    他心里有自己的想法,等找到资金后,在拍摄电影的时候,他还是要把那些念头加进去。

    他就是那种不在电影里加点私货不舒服的类型,否则就会觉得憋屈和难受。

    在这个剧组里,冯晓刚是愿意妥协的,即便在审查剧本的时候被折磨的死去活来他还是不愿意放弃拍摄的机会。

    这不是说他就没有想法,相反他的想法不比姜闻少。

    在闲聊的时候他能冒出不少的好点子,但他知道机会难得,有了就要抓住。

    冯晓刚和姜闻的起点不一样,他比姜闻要大五岁,当姜闻已经是华国的一线男演员的时候,他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剧组美工。

    姜闻是京城戏剧学院毕业,科班出身,冯晓刚在部队做宣传工作,没上过大学。

    这就造成两人的处事风格截然不同。

    姜闻接受过正规教育,对电影史知之甚详,一直是向着电影史上那些伟大的导演看齐,觉得既然要拍电影,就要和那些人一样,在电影史上留名。

    冯晓刚是半路出家,从部队复员后赶巧进入了影视圈,这么多年一直做美工。

    他没有那么伟大的理想,甚至对西方的那些大导演都不太熟悉,能叫上名字的就没几个。

    他想的很实际,有拍摄电视剧和电影的机会就要抓住,不去想这片子有什么内涵,要向哪位大导演致敬,要在电影史上占据什么位置。

    “都是瞎扯!”冯晓刚毫不客气的说道,“想那么多没用,老老实实的拍部片子出来练练手,那些大导演刚开始拍电影的时候就没拍砸过?就想着要一举成名,要都是你这种心态,早就玩完了。”

    冯晓刚经过这段时间的拍摄,在导演这个领域有了一定的发言权,对姜闻这种新手导演好高骛远的心态进行了批判。

    以前姜闻和他谈电影,他都虚心的听着,因为人家姜闻是戏剧学院毕业,讲起电影理论来头头是道,想要反击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现在终于有了教训姜闻的机会,冯晓刚自然不会放过。

    “我说,我和小林说电影圈的事儿,你一电视剧导演瞎掺乎什么劲啊。”姜闻反击道。

    论耍嘴皮子,埋汰人,姜闻丝毫不落下风,京城人别的不说,耍贫嘴那是从小练出来的。

    这时候大家混的熟了,开开玩玩无伤大雅。

    “行,这可是你说的,说我是电视剧导演是吧,下午这条你就给我演着,我不说停,你就一直演。”冯晓刚发狠道,“让你知道咱们电视剧导演也是有脾气的。”

    “你这是惩罚他啊,我看姜哥高兴还来不及呢。”林子轩调侃道。

    下午要拍摄的正是当初在国内审查的时候被要求删掉的戏份。

    在美国发家的王起明内心空虚寂寞,就花钱找了一个白人应招女郎来他的豪华别墅里。

    这一段林子轩没打算删掉,反而认为这是一段很重要的戏份,能够表现王起明在异国他乡彻底迷失和堕落的一面。

    而且,通过这场戏,能把王起明内心的扭曲展现的淋漓尽致。

    他在美国取得了成功,却失去了家庭,有了钱,心却空了,他需要填补内心的空虚,也需要发泄生活得压力。

    豪华别墅有了,这是一位华侨的住所,在纽约同样有有钱的华人。

    林子轩是从一位在纽约从事房产经纪的华人那里找到的这栋别墅,租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所有别墅内的戏份都要在一个月的时间拍摄完成。

    让他们为难的是白人应招女郎的人选,一般的白人女性不愿意扮演这种角色,尤其是这是一个华人剧组,拍摄的还是一部不在美国播出的电视剧。

    就算是找职业的群演也很难,她们还怕被骗了呢,本身对华人就不相信。

    “要不咱们真的叫一个?”冯晓刚提议道。

    “别惹麻烦,那可是犯法的,被举报就完了。”林子轩否决道。

    在国内的时候,总以为在美国只要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其实在美国的大部分地区找应招女郎都是犯法的。

    最后他们找到了一位俄裔的女孩子,模样不错,没什么拍戏经验。

    林子轩和她讲清楚了,签了合同之后才开始拍摄,否则她要是拍完就到警察局报警,或者勒索剧组,那就有的头疼了。

    在这里,林子轩最不愿意遇到的就是麻烦。

    下午这场戏大家都很有兴趣,有事没事的都过来围观,在国内拍电视剧可遇不到这种场面,后来被姜闻以影响情绪赶出去了,只留下几个主要人员。

    “我说你们无聊不无聊啊,又不是来真的,有什么好看的。”姜闻发脾气道。

    那位俄裔女孩根本不懂中文,只是按照剧本表演,比较生硬,但不能强求。

    姜闻想尽快结束这场戏,不想被围观,早就做了准备,表演的时候爆发力十足,尤其是把一大把美金撒到女孩身上的时候,情绪表达的特别好。

    把内心的纠结和痛苦都在脸上表现了出来。

    作为男人,下面就该开始行动了,不能忍啊,事实上,剧本到这里就结束了,可冯晓刚就是不说话,大家都想看着姜闻接下来怎么演。

    这种笑话平常可看不到。

    俄裔女孩看着现场的情况,有点懵,不知道下面该做什么,心里担心自己的安危,总觉得这帮人笑的有点阴险。

    “我说你还真不喊停啊!”姜闻回头看着冯晓刚,一脸恼火道。

    冯晓刚躲在摄像机后面贼笑。(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四章 执念(感谢盟主,求首订)

    剧组的整体氛围很好,唯一不和谐的恐怕就是姜闻了。

    姜闻喜欢改剧本,他总想着能演的更好。

    在国内的时候,他和冯晓刚就为此争论过不少次,来了美国之后,他四处体验生活,在华人聚居区里观察美国华人日常的生活状态。

    观察完了,他就琢磨着要改剧本,作为导演的冯晓刚为了赶进度最不喜欢改剧本。

    一旦改剧本,那准备好的布景和道具就要重新做,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资金。

    姜闻是部队子弟,冯晓刚是军伍出身,两人的性格都比较直,不过姜闻一向讲究以理服人,他会和你讲道理。

    “你这不是捣乱么?”冯晓刚不满道,“等你拍片子的时候我也去演个角色,也在你剧组里捣乱,看你受不受得了。”

    姜闻认真的看着冯晓刚,看的冯晓刚心里发毛。

    “你想干嘛?”冯晓刚担心道。

    “我在想给你安排个什么角色,可你这形象让我很为难啊。”姜闻一脸真诚的说道。

    他和林子轩正在讨论那个有关青春期成长的故事,讨论的时间一般放在吃饭的时候,平时两人也没有空闲。

    姜闻会把自己记忆中的往事讲给林子轩听,林子轩负责整理出来,转化成故事情节。

    姜闻小时候在外地长大,等到上中学了才转到京城,他在中学的时候非常普通,无论是相貌还是成绩都是如此。

    在那个时候也没有人在乎这些,学生不上课,四处乱跑,那是个充满暴力的年代,同时也有着不少美好的回忆。

    部队大院里相对安静,没有外界那么多的纷扰,他们这帮不上学的学生整天就是想方设法的打发无聊的时间,发泄过剩的精力。

    他们抽烟、唱歌、打架、招惹女学生。

    那时候京城里流行一种“拍婆子”的游戏。

    男生如果遇到自己喜欢的女同学,就藏在街道的拐角处,截住那位女同学,没话找话的聊天,要是那女同学愿意搭理他,那男生就认定这女生是他的女朋友了。

    假如有其他男生接近这位女同学,两个男生之间不可避免的要打一场,输掉的主动退出。

    为此,这帮人没少跟人打架,有时候还会弄得头破血流,这就是青春期的躁动。

    “姜哥,你有没有拍婆子?”林子轩好奇道。

    “没有,我那时候还不怎么懂事,就是跟着瞎起哄。”姜闻颇为遗憾的说道。

    林子轩比姜闻小五岁,到他上中学那会社会上基本安定了下来,学生都要在学校上课。

    正因为在中学的成绩不好,姜闻第一年高考落榜,第二年去考的京城戏剧学院,这才走上了演员的路子,成为了华国的一线男演员。

    说起来故事并不复杂,关键是如何能把简单的青春期故事进行包装,融入到整个大时代的背景之中,只有这样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林子轩按照《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姜闻的回忆整理出一份故事大纲,主要情节都有了,下面就是填充各种细节了。

    反正以后姜闻拍摄的时候还是会修改,写那么详细没用。

    林子轩只是帮助姜闻理顺他脑海里的思绪,说到底,这是一个属于姜闻的故事。

    他觉得以后不能再给这种有追求的导演写剧本了,太费劲了,这种人永远不会满足,永远追求精益求精,总是要把事情都弄清楚才会安心。

    “你觉得这片子需要多少投资?”林子轩询问道。

    “怎么着也得200万美金吧,不能比这部电视剧少了啊。”姜闻理直气壮的说道。

    林子轩非常无语,这句话彻底暴露了姜闻菜鸟导演的本质,他对制作一部电影要花费多少钱完全没有概念。

    《京城人在纽约》之所以投资那么高,是因为要全程在美国拍摄,你一个在国内租个大院子,找几个少年男女就能拍的片子怎么可能需要这么高的投资。

    再说,就算是你要,估计也没有人愿意投资。

    按照林子轩的估算,加上姜闻乱改剧本的习惯,浪费的胶片,100万美金足够了。

    这正是姜闻想找林子轩做制片人的原因,他看重的是林子轩找钱的能力和省钱的能力。

    一部二十一集的电视剧就能拉到150万美金,那找拍摄一部电影的资金还不是小菜一碟,他已经在想着回国后就筹备拍电影的事了。

    对此林子轩哭笑不得,《京城人在纽约》能够拉到投资有多方面的因素,这算是上级部门交代的任务,加上提前卖出去贴片广告才能成功。

    “那咱这片子也弄个贴片广告不就完了。”姜闻自信的说道。

    “问题是咱们觉得这个故事好没用,要让投资商和广告商也觉得好才行。”林子轩苦笑道,“这片子无论是故事、演员、导演都没有号召力,这怎么能被人看好。”

    “这是你的事,我只管拍片子,小林,哥哥对你很放心。”姜闻不负责任的说道。

    对于这种近乎耍无赖的做法,林子轩也没办法。

    他琢磨了一下,到银行贷款几乎不可能,风险太大,如果是张亿谋导演,姜闻主演的片子,银行会有兴趣,姜闻导演,一群不出名的少年主演的电影,银行能理会才怪。

    在国内拉投资的希望不大,只能向香江或者国外寻找资金了。

    “你还真打算给姜哥做制片啊?”慕姗姗惊讶道,“你们那故事能拉到资金么?”

    “都是朋友,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林子轩感慨道,“姜哥是真心想拍这部片子,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执念,不达成不罢休,姜哥就处在这种状态,他有点走火入魔的意思,这样的人,总能做出点别人做不到事儿。”

    “那你的执念是什么?”慕姗姗好奇道。

    “我?”林子轩想了想,摇头道,“还真没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感觉有点没追求啊。”

    “这样就挺好,安稳。”慕姗姗满足道,“对了,晓玲要高考了,你该打电话回去了?”

    “那丫头不安分着呢,我还真的挺担心。”林子轩郁闷道。

    一想到林晓玲,林子轩就有点头疼,他离开的时候特意叮嘱了妹妹不要报考艺术类院校,只是林晓玲听不听就不知道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风解冻(求订阅月票)

    这时候国际长途很贵,剧组人员很多,林子轩规定每人每半个月可以向国内打一次电话回家,每一次不能超过十分钟,工作电话除外。

    这是为了缓解大家的工作压力。

    在异国他乡,每天从事高强度的拍摄工作,总会有内心压抑的时候,给家里打个电话,听听家人的声音,心里会好受很多。

    虽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却很值得,林子轩坚持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他同样不例外,除了工作上的电话,他会半个月向家里报一次平安。

    林子轩家里没有安装电话,只能打胡同口的公用电话,还要有人跑到四合院里喊人,一来一回就要两三分钟的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规定十分钟的通话时间了,有些家庭光是找人就要用掉五分钟。

    想要找到林晓玲,只能选择礼拜天,只有这天高三学生才会休息。

    林子轩在电话里鼓励了妹妹一番,再次重申不要报考艺术类院校。

    “这一行太累了,你看我现在每天都要忙十几个小时,顾不上休息,剧组里的演员也是这样,拍戏太辛苦,还是坐办公室舒服。”林子轩拿自己做例子教育妹妹。

    “知道了,老哥,你好好休息吧。”林晓玲不情愿的说道。

    结束通话,林子轩松了口气,这是他的真实想法。

    影视圈看似光鲜亮丽,其实竞争非常残酷,就算是电影学院科班毕业最后能够出头的又有几个,这一行不仅要看天赋,还要看机遇。

    “你这样不行,晓玲这个年龄正处在叛逆期,你越是不让她做什么,她越会做什么。”慕姗姗深有体会的说道,“我当初还想去部队文工团当文艺兵呢,那时候当兵多光荣啊,我名都报了,最后被我妈给拦下了。”

    “亏得你没去,要不然咱俩就凑不到一块了,这件事我得记着,要感谢咱妈一辈子。”林子轩说笑道,“我也知道晓玲可能不听,不过总要试试才甘心。”

    林晓玲不知道哥哥和嫂子的对话,她心里早就拿定了主意。

    经过上次扮演宫女的教训,晓玲同学的明星梦破灭了,可她并没有放弃进入演艺圈。

    她觉得当明星太没意思了,导演让你干嘛就干嘛,站在那里不能动,一点也不符合她对大明星的认知,所以她准备当导演。

    她要报考京城电影学院导演系,成为一名女导演。

    在京城演艺圈,顶尖的演员大多出自戏剧学院,顶尖的导演则来自电影学院。

    可以说,目前华国的第五代导演基本上都毕业于京城电影学院。

    在国内,除了林晓玲的事情外,还有件事和林子轩密切相关,那就是文坛上一些作家对《活着》这部小说的批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