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把这些法律条文都弄清楚,才能保证作家和文学经纪人的利益。
可以说,文学经纪人是一个相当专业的行业。
林子轩没有精力搞清楚这些,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处理。
他把要签署的文件交给了自己带来的律师,国内的律师同样难以精通各国的法律,主要是查看这些文件里有没有漏洞。
尤其是涉及到版权方面,绝不能大意。
林子轩和里特见面是想谈论电影改编权的话题。
“我是做电影行业的,想让这部小说拍成电影,通过电影的上映,这个故事能产生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林子轩直接说道,“我想请里特先生向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推销这部小说,争取早日把小说搬上大荧幕。”
“时间太早了吧,我觉得应该先从改编成戏剧开始,再向电影领域发展。”里特建议道。
一部小说可以改编成舞台剧、广播剧、影视剧等等。
英国人对舞台剧颇为执着,喜欢看戏剧,把戏剧当成一种高雅的艺术。
“这种带有魔幻色彩的儿童故事只有通过电影的手段才能完全展现出它的魅力,把虚构的世界变成真实,给孩子们带来欢乐。”林子轩坚持道。
“我们英国同样有优秀的电影公司,不需要好莱坞也能拍出精彩的影片。”里特自豪道。
林子轩听说过英国人保守固执,没想到给他碰上了。
英国的电影工业早已不复从前,否则英国演员也不会向好莱坞跑了,拍摄一般的剧情片还可以,却很难制作那种需要特效技术的大投资影片。
《小雪的大冒险》这类魔幻题材肯定要大量的特效做支撑,好莱坞是最好的选择。
林子轩可不想用那种五毛特效毁掉整个故事。
“里特先生,贵国的确拥有优秀的电影公司,只是我们要制作一部能够打入北美市场的电影,让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参与进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林子轩劝说道,“我们可以三方合作拍摄,你觉得怎么样?”
好莱坞电影公司、英国电影公司和好梦公司三方合拍,能保证影片在三个国家的收益。
“林先生,这是个不错的提议。”里特同意道。
“在电影的版权上,我希望掌握在自己手里,至少也要掌握一部分,确保在未来占有主动权。”林子轩提出自己的要求,“这个系列小说的电影改编权最好是分开来谈,而不是一次性谈妥,你知道,等到电影有了名气,后续的价值会越来越大。”
他清楚和好莱坞电影公司合作,很难确保拥有完整的电影版权。
如果那些公司手里没有版权,不会有兴趣投资,他们没那么好心拿钱给林子轩打名气。
林子轩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有部分的版权,这样在拍摄续集的时候就能掌握主动。
小说的电影改编权最好是一集一集的谈,续集的价码肯定要更高。
当然,好莱坞电影公司不是傻瓜,他们追求利益,不会允许拍一集被林子轩勒索一次。
这需要经纪人从中争取,通过谈判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这是里特的长项。
“好莱坞那帮商人可不好沟通,我会和他们联系,试试看吧。”里特答应道。(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一章 签售会
在西方,圣诞节就像是华国的春节,属于法定假期。
英国的放假时间一般是从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始,有的公司会一直放到第二年的一月一日。
学校放假的时间更长,相当于华国的寒假,会从十二月中旬到第二年的一月初。
大概有半个月到二十天的假期,各个学校可以自行调整。
《小雪的大冒险》图书签售会放到十二月二十四日举行,就是看准了这个假期。
这一天孩子和家长都有时间,加上圣诞节的氛围,有利于提高图书的销量。
林子轩来到签售会现场,出版社在大厅里做了不少布置,除了图书的宣传海报,还有一些魔幻元素,以此吸引书迷的关注。
比如书中出现的魔法帽和魔法棒。
出版社还准备了一套魔法袍,想让林子轩穿上,营造氛围,增进和书迷的互动。
林子轩想想便婉拒了。
他是做电影的,对于娱乐宣传手段并不排斥,明白这只是一种促销方式,能让书迷感到亲切,但此时他的身份是作家,不是演员。
他觉得作家最好不要过于娱乐化。
不过这身魔法袍没有浪费,陈咯带着三位同学过来帮忙,对这套魔法袍很有兴趣。
林子轩让她穿上魔法袍,带上魔法帽,拿着魔法棒,扮成小巫师的模样。
为林子轩定制的魔法袍穿在陈咯身上略显宽大,只好用腰带束起来,倒是别有味道。
两人一出现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正在排队的书迷看着一个东方面孔的小巫师,不少人用英文喊出了“小雪”的名字。
陈咯有父母的遗传,年纪不大就已经出落的亭亭玉立。
这是林子轩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陈咯在英国一向很低调,她的同学不知道她有一个做演员的父亲和一个做主持人的母亲,家境优渥,是标准的星二代。
出版社对书迷的反映很满意,只是维持秩序,没有出面解释。
他们认为这个美丽的误会能够引发新闻效应,书中的女主角从魔法世界来到现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成为书迷的谈资。
“需要回避么?”林子轩询问道。
现场不仅有记者,还有人带着相机,显然是想和作者合影,一旦照片流传出去,可能会对陈咯在英国的生活造成一些影响。
“叔儿,没事,我觉得挺有意思的。”陈咯回应道。
或许是有一名作为演员的父亲,小姑娘不是那种羞涩内向的性格,不怎么怯场。
“那就在我身边,和书迷保持距离。”林子轩低声叮嘱道。
虽然这是正规场合,还有出版社的人维持秩序,书迷以年轻人为主,林子轩还是不想陈咯出现意外,他不好向陈导明交待。
和陈咯一起来的英国同学挺兴奋,觉得陈咯被认为是书中的人物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林子轩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这只是一场图书签售会,不是明星见面会,书迷们没有那么疯狂。
十几岁的孩子就能分清楚书中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只有那些八岁以下的小孩子才会认为小巫师从魔法学校来到了麻瓜世界。
“作者先生,那是雪小姐么?”有小孩子好奇的问道。
林子轩想了想,点了点头,他不想破坏这个孩子心中的幻想。
“和我想的不一样,我以为雪小姐和我一样大啊。”小孩子略微失望道。
“就像你会长大一样,小雪也会长大,她会陪伴你成长。”林子轩如此说道。
“那我能和她照张相么?”小孩子请求道。
看着这个只有六七岁的孩子,以及旁边的父母,在征求了陈咯的同意后,照了一张照片,算是给孩子的圣诞礼物。
签售会从十点到十二点,两个小时很快过去。
虽说还有不少书迷在排队等候,林子轩也只能选择离开,签名不是那么容易的,别看只是写祝福语和名字,手腕都要酸掉了。
何况,签售会只是一种促销手段,起到宣传效果,不能靠签售会卖书。
林子轩请陈咯和她的同学吃了顿饭,这三人出力不少。
他们都是年轻人,和同龄人容易沟通,陈咯成为签售会上最受欢迎的人物,和不少小孩子聊天合影,回答各种有关魔法的问题。
对她来说是一个新奇的体验。
林子轩看着这个小姑娘,如果不是年龄偏大,陈咯会是电影里小雪这个角色合适的人选。
特别是有了今天的误会,陈咯无意中获得了书迷的认可,不过想想还是算了,陈导明显然不想女儿以演员的身份进入演艺圈。
这和林子轩的想法相似,越是了解这个圈子越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进来。
除非是在其他行业混不下去,或者对这一行特别有兴趣。
明天是圣诞节,下午林子轩要参加一个书迷俱乐部举行的读书会。
如果说今天来签售会的是书迷,那么书迷俱乐部就是忠实书迷的聚集地,或者说是铁粉。
在西方,书迷俱乐部极为常见,是一群热爱某一位作家作品的读者由出版社组织或者自发组织起来的小团体。
他们会定期会面,阅读和讨论小说,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并为作家义务做宣传。
作家的书迷俱乐部和明星的歌迷会性质类似,但更为注重精神上的交流。
林子轩要参加的是由出版社组织的,规模较大的一个有关《小雪的大冒险》的俱乐部,这个书迷俱乐部由几十人组成。
他毕竟是一名外国作家,在英国的影响力还不大。
出版社从那些读者来信中抽出在伦敦学习和工作的读者,把他们组织起来建立俱乐部。
林子轩为那些书迷准备了小礼物,是签名的圣诞贺卡,上面印制的不是圣诞老人,而是书中的各种人物形象,由出版社定制。
由此就能看出,国外的出版社尤为注重图书的推广,以及与书迷的互动。
“明天下午有个书迷俱乐部举办的读书会,你们想参加么?”林子轩邀请道。
这三人喜欢《小雪的大冒险》,林子轩送给他们一套签名图书和人物贺卡,对于这次的经,他们颇为兴奋和满足。(未完待续。。)
第五百五十二章 配合
圣诞节这天的上午,陈咯带着林子轩逛了逛伦敦城。
她在伦敦上了两年学,对这座城市的各个景点有所了解,是一个还算合格的导游。
两人乘船在泰晤士河上走马观花般的游览,拍了一些照片。
或许是因为这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圣诞节,即将迎来新世纪,伦敦各处举行了不少的庆祝活动,民众陷入了狂欢之中。
林子轩过了那种喜欢喧闹的年纪,对圣诞节的氛围没有太大的兴趣。
陈咯还年轻,充满了青春活力,对这个世界抱有好奇。
两人的组合挺有意思,这或许就是代沟。
与此同时,《大腕的葬礼》在京城上映五天,票房超过三百八十万,成为今年京城最卖座的电影,形势一片大好。
由于前期做了充分的宣传,影片首轮放映火爆,让电影院始料不及。
观众爆满,上映场次太多,京城地区的拷贝已经增加到了三十个,远超冯晓刚的前三部贺岁片,据说在沪城的火爆程度不亚于京城。
有些影院出现了观众排队买票,甚至是买不到电影票的现象。
那些首轮放映的影院纷纷要求延长放映档期。
原本首轮放映到一月三日结束,第二轮放映的影院还在等着,但这些影院要求延长到一月十日,就是因为这部电影赚钱。
京城新影联公司负责影片在京城地区的发行,他们本来预计《大腕的葬礼》在京城的总票房会超过一千万。
现在他们提高了预期,认为影片在京城的票房至少超过一千五百万。
这是实打实的票房,好梦公司没有采用包场的手段抬高票房,观众进影院是冲着电影去的,不是上面摊派的任务。
当然,这不是说《大腕的葬礼》就能像《生死抉择》那样票房过亿了。
首先,《大腕的葬礼》在全国各大影院的排片率不高。
在京城或许火爆,但在其他城市不容乐观,没有上面的支持,就拿不到高的排片率。
其次,这部电影上映的时间有限,只有一个半月,不可能放映四五个月。
再者说,没有单位包场,很难做到场场爆满。
所以,想要达到《生死抉择》那样过亿的票房不太现实,按照好梦公司内部的估算,《大腕的葬礼》国内票房应该在四千万左右。
如果没有盗版的话,票房有可能超过六千万。
这么火爆的开局让冯晓刚颇为兴奋,他正带着演员在南方的城市做宣传。
他们一路宣传,和观众见面交流,影片在观众中的口碑普遍不错。
有观众觉得这部电影不像其他贺岁片,笑一笑就忘了,而是给人触动,把葬礼变成喜剧,强烈的反差具有戏剧效果,葬礼变成广告招商,让人感到新鲜有趣。
还有观众认为影片带有黑色幽默,借助精神病人之口说出网站、房地产就是烧钱,讽刺了社会上很多可笑的事儿,很多可笑的人。
电影中的台词成为了当下的流行语,比如“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不少影评人一反常态,没有一窝风的批评冯晓刚的新片,而是给予了肯定。
有影评人认为《大腕的葬礼》有强烈的时代感,这部电影承载了许多的社会内容,对社会现状进行了一次揭露和批判,剧情看似荒诞,其实正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腕儿”这个词汇在旧社会是土匪的黑话。
如今已经走向歌坛、影坛、体坛,甚至是政坛,不仅是荣耀的象征,还是金钱、利益和权利的结合,成名立腕成了一种追求和时尚。
电影正是借助大众对于大腕的追捧,讲述了这个让人啼笑皆非和深思的故事。
有赞扬就有批评。
有的影评人重点批评了影片中无处不在的植入广告,这的确是令人诟病的地方。
观众对植入广告的容忍度会大一些,影评人则斥责这是对电影艺术的伤害。
冯晓刚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很坦然,毫不避讳的谈到了这个话题。
“我拍这个片子不能赔钱,三千万的投资,一千万的宣传,这么大投资光靠国内的票房肯定收不回来,不加广告还能有什么办法,不能让电影公司亏本,要是这么亏上两三部片子,那公司就倒闭了,谁还给我投资啊。”冯晓刚如此说道,“等哪天我不用考虑票房和投资的时候,也能拍出让影评人满意的片子。”
冯晓刚不是那种把艺术看的高高在上的导演,他不介意直接谈钱。
有些导演不愿意谈钱,觉得庸俗,艺术家的事儿就不能和钱搅和在一起。
还有影评人批评冯晓刚的贺岁片没有突破,还是原来的套路,换汤不换药。
“大家都在说突破,拍电影要突破,要不一样,不重复,有艺术追求,观众才不管你突破不突破,观众要求的是好看,你突破到观众都不认识你的程度,观众就会说我来看你干吗?”冯晓刚反驳道。
这部电影受到观众的欢迎,就是因为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不是什么艺术性。
冯晓刚知道观众要看什么,用不加雕饰的大白话记录了一个个社会现象,其中还夹杂着些许的嘲弄,不忿儿,甚至是对于权贵的蔑视。
通俗点讲,这是一部平民化的电影,就是拍给老百姓看的。
林子轩接到国内电影票房的消息后,去参加了书迷俱乐部的读书会。
陈咯仍然穿着一身巫师袍跟在他的身边。
在读书会上,林子轩需要朗读《小雪的大冒险》中的章节,和书迷进行交流。
出版社希望他能用英文朗读,英国的书迷能听得懂,这个要求说起来不算过分,不过林子轩坚持用中文朗读。
这趟来英国和出版社合作没有遇到大麻烦,却出现不少的小问题。
就像在签售会上,出版社建议林子轩用英文签名,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