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艺生活-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酒吧里唱歌不能含蓄,性格上要放得开,懂得活跃气氛,这种歌手不会文文静静的。

    这五十多人里有十几名女参赛者,黄勃说的是五个坐在一起的女孩子,从衣着打扮到举止都不像是在酒吧的驻唱歌手,他这才问了一句。

    “这不公平吧,她们可是专业的,看那个女孩的年纪,顶多十六七岁,有参赛资格么?”有人不满道。

    “人家不还没成专业歌手么?再说年纪,改一改就行了,算多大的事儿。”有人无所谓道,“你也在社会上混了几年,还说什么公平不公平的,有劲么?”

    这话一出,几个人沉默下来。

    如果讲究公平的话,他们也不会在这儿参加培训课,或许早就成为大歌星了。

    “算了,咱们自己唱好就行了,管那么多干嘛,大不了回歌厅继续唱。”黄勃打气道。

    这倒是个说法,他们来参加《华国之声》只是抱着一线希望,实在不行还有个退路,想想真不用太当回事儿。

    黄勃白天参加培训,晚上继续到歌厅唱歌。

    了解了节目的录制流程后,他就知道自己的希望不大,他擅长唱流行歌曲,声音不是非常有特色,他的长项在于跳舞,还能自己编舞。

    在酒吧边唱边跳,容易受到客人的欢迎。

    但《华国之声》这档节目更为看重选手的嗓音,对演唱的歌曲还有限制,不利于他发挥。

    估计很多驻唱歌手都不习惯,不过黄勃能够理解,节目要在电视上播出,不能搞的像是在酒吧开演唱会一样,那就不靠谱了。

    如果只是凭借嗓音的话,他没有太大的优势,被淘汰很正常。

    即便如此,他还是想在一个正规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艺,拼一拼。

    林子轩同样注意到了那五个参赛的女孩子,看简还有正在京城舞蹈学院上学的学生。

    “这家音乐公司太出格了吧,一下子过来五个,就算是想露脸来一两个就行了,这让其他音乐公司怎么看。”林子轩恼火道。

    “刚开始没注意,后来才知道她们是一个正准备推出的女子组合,叫做漂亮宝贝。”慕姗姗解释道,“音乐公司是想借助咱们的节目提升她们的名气,再推出音乐专辑,说起来还是节目组的经验不足。”

    “这个叫江一雁的才十六岁,咱们不是规定只有十八岁才能参赛么?”林子轩不解道。

    “她是艺术院校的在校生,艺术院校的学生出道早,文化课少,节目组经过讨论又添加了一条补充规定,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年龄可以适当放宽到十六岁。”慕姗姗回答道。

    林子轩没有太关注这档节目的制作过程,不清楚还有补充规定。

    不过想想也有一定的道理,年龄限制是防止那些正在上学的学生辍学参加比赛,而艺术院校的学生十六七岁出来演戏的不再少数,就是为了混个资。

    有些女孩子还没到二十岁呢,就演了十几部戏,当然都是小配角。

    这是姗姗文化第一次制作大型的音乐比赛类节目,虽然事前做了详细的准备,可在制作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由此可见,即便有着各种规则,也难免被钻空子。

    这个规则不可能比法律还严密,法律都有漏洞,更何况是一档综艺节目的规则呢。

    那些音乐公司要捞取好处,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就当是积累经验,为下一季做准备了。

    “明年要是还和音乐公司合作,把这一家给踢开,太贪心了。”林子轩决定道。

    捞好处可以,说起来大家都是为了利益,可贪心就有问题了,不是一个好的合作伙伴。

    “等明年节目有了名气,肯定不会找这些公司了,他们这么做是在毁节目,就没打算做长久,和他们合作怎么能放心。”慕姗姗同意道。

    “行了,准备开录吧,我估摸还会出不少事儿,你要有心理准备。”林子轩如此说道。

    导师和学员之间,音乐公司和学员之间,音乐公司和节目组之间,这里面的矛盾太多了。

    观众看到的是一档励志的音乐节目,但在这背后却是无数的利益纠葛。

    林子轩翻看着参赛者的简,扫到了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叫黄勃。(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四章 全民写作的时代

    林子轩翻看了黄勃的简,内容颇为丰富。

    他想了想,没有前去培训班,打算等等再说,看看黄勃参加节目的结果如何。

    九月初,《华国之声》进入正式录制的阶段。

    与此同时,林子轩收到了韩含寄过来的手稿,这是韩含写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随着手稿而来的还有一封信,解释了他写作的初衷。

    这部小说叫做《三重门》,据韩含所说,他是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写,利用暑假期间写完,主要讲的是发生在一座中学里的故事。

    三重门在古代是指礼仪、制度和考文。

    韩含想通过这个故事展现当下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和家长的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种种矛盾。

    整篇小说围绕着学习、补习、补课、考试等一系列环节展开,情节较为平淡。

    其中不乏讽刺国内教育制度的段落,整体的色调略显灰暗。

    林子轩觉得这篇小说或许还显得青涩,不过却契合了中学生的心理,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这就是潜在的读者群体。

    中学生在考试的压力下不堪重负,这部小说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对考试的厌倦,对分数的厌恶,对学校的不满,他们平时不敢说出口,现在有人替他们说出来,他们就可能把韩含当成一个代言人。

    偶像就是这么产生的。

    作家一直以来是通过作品和读者交流,读者看的是作品,而不是作家本人。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娱乐精神同样渗透到作家这个群体,读者不再满足于只是看作品,更想要和作家进行交流和互动。

    有了这种需求,作家们开始抛头露面,举办各种签售会。

    这么发展下去,在作家中出现偶像也没什么稀奇,韩含就有这种潜质。

    林子轩把这部手稿推荐给了出版社,韩含本身就具有争议性,这部小说的出版一定会掀起新一轮的话题,销量不成问题。

    一个高中生能不能写长篇小说,写出来的小说有没有出版的价值,这都会是争议的焦点。

    出版社看了书稿,觉得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会带来不小的利润。

    他们邀请林子轩写一篇序,名人写序是一种提升销量的手段。

    林子轩考虑了一下,决定借题发挥,谈谈文学和作家的话题。

    写作以往被认为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作家是一种高雅的职业,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学识和生活阅才能够写作。

    其实不然,作家也分为不同的类型。

    有传统文学作家,也有通俗文学作家,对于通俗文学作家的要求就没有那么高,只要语句通顺,情节吸引人即可,不需要精雕细琢。

    比如《故事会》和《知音》等消遣类文学杂志就以刊登通俗文学为主。

    这类文学作品能够给大众带来欢乐或者感动,就有存在的意义。

    韩含写的这部小说同样如此,在成年人看来或许是无病呻吟,却真实的反映了校园生活。

    从这个角度讲,它是有意义的。

    不能拿传统文学的模式套在韩含身上,也不能用专业作家的标准来指责韩含小说的不足。

    用正常的眼光来看,这就是一部高中生写的小说。

    在未来,像韩含这样的作家会有很多,创作不仅局限于纸质媒体,还有网络空间。

    林子轩提出了网络文学的概念。

    随着国内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学初现端倪,在各大论坛兴盛时期,会设有文学版块,这个板块除了讨论文学外,还会有人写一些抒情性的文字。

    时间久了,网上的创作条件日渐成熟,有人开始在网络上发表短篇小说。

    小说发表后就能得到回应,这种作者和读者快速互动的方式受到了欢迎。

    而且,在网上发表小说限制很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能够尽情的发挥想象力,不过出现的精品不多,大多数都没有完结。

    主要原因是网络创作带有随意性。

    那些创作者没有把这种写作方式当成是一种职业,只是觉得好玩,无论是文字还是创作态度都很随意,不是那么重视。

    但这种方式无疑降低了创作的门槛,只要有台电脑能够上网就能发表小说。

    比通过出版社出版要方便的多,还不用层层审查。

    到了九九年,网上已经出现了专门供网友进行原创的站,规模不大,却说明这种创作模式得到了认可。

    林子轩在序言中对网络文学的前景做出了预测。

    他认为网络文学将开创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作家的概念会被改写。

    到时候别说是高中生,就算是小学生也能通过网络写作。

    那么这种网络文学有没有价值呢,和通俗文学一样,只要能给读者带来欢乐或者感动,它就有存在的价值。

    在序言的最后,林子轩不忘提醒传统作家们,时代在改变,要与时俱进,跟上潮流。

    “林总,你的这个说法是不是太夸张了?”出版社的工作人员顾虑道。

    如果按照林子轩的说法,网络文学会对出版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读者都到网上看书去了,谁还会去书店买书啊,没有人买书,出版社不就倒闭了么。

    “这只是一种趋势,互联网发展的很快,各行各业都要和它搭上关系。”林子轩回应道。

    “我们倒是不怕,就是担心这篇序言发出去对您会有影响。”工作人员如此说道。

    林子轩的这篇序言肯定会引发争议,网络文学是一种新事物,谁也不知道未来怎么发展。

    他认为网络文学会有广阔的前景,也有人觉得网络文学根本不能称之为文学。

    这就是各说各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对于出版社而言,越是有争议,图书的销量越好,韩含的小说加上这篇富有争议的序言,不用出版社宣传,媒体也会大肆报道。

    “没关系,我不怕影响。”林子轩淡定道。

    到了他这个地位,已经不用在乎那些媒体的议论了,网络文学和影视行业在未来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重视起来。(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场面

    九月份,为了迎接十月一日的国庆大阅兵,京城进入一种紧张而欢快的状态。

    这次的大阅兵刚好处在世纪之交,能够全方位的展现国家的整体实力,具有重大的意义,也被称为“世纪大阅兵”。

    林子轩原本设想在《渴望》的续集里展现这个场景,让演员们站在群众方队里见证这个史性的时刻,但具体操作起来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现场群众站在什么位置都是指定好的,不可能单独安排。

    就算能让那些演员站在一块儿,也不会允许电影剧组进入场地拍摄。

    那可是阅兵仪式,是很严肃的场合,你拍电影算怎么回事儿,在这方面管理的相当严格。

    整个大阅兵的直播工作由华国电视台负责,华国电视台同样不会在这么重大的直播节目中专门为一部电影拍几个镜头。

    这不是值不值得的事情,而是政治任务,出了事情谁负责。

    也就是说,在阅兵仪式当天肯定是没办法拍,只能提前几天拍,后期再加工剪辑。

    九月中旬过后,京城的群众开始为阅兵仪式进行排练。

    对于生活在京城的老百姓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只要有重大的节庆活动都会如此。

    经过剧组的沟通,群众愿意配合。

    尤其听说是拍摄《渴望》的续集,大家都很踊跃,表示一定支持剧组的拍摄工作,有的人还想着在电影里露个脸。

    在阅兵仪式当天会有超过五十万首都群众参加庆典活动。

    五十万是个什么概念?

    人数一旦过万,就给人相当庞大的感觉,五十万人凑到一块那就没有边际了。

    当然,排练的时候不会五十万人同时出场,那不现实,会分成十几批逐批次的排练。

    今儿三万,明儿三万,一批批的来,主要是为了确定各个方队的位置,到时候别站错了,否则五十万人不经过事先安排的话,很容易出问题。

    说实话,这个机会非常难得,想要找数万名群众演员可不容易。

    一个是花费太大,按照一名群演一天三十块计算,三万人就是九十万,再说,想让三万人排成整齐的方队,也要费很大的功夫。

    而且,在京城找不到那么多的群众演员,除非是拍大型的战争戏,让部队的士兵配合。

    一般而言,拍电影能用上千人的群众演员就算是大场面了。

    如果不是这次阅兵,根本拍不到这样的场景。

    即便事前沟通好了,不过在实地拍摄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一些麻烦,群众太热情了。

    看到张凯莉和李雪建等演员过来,大家纷纷围了上去,亲切的打招唿。

    还有人高喊着“刘慧芳”和“宋大成”的名字,现场气氛极其热烈。

    由此可见,《渴望》在京城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太高了,虽说过了十年,可这部剧早已印在了老百姓的心里面。

    只是,几十个人围过来还好说,这一来就是上万人,剧组就像是掉进人海里一样。

    再这么下去,场面很可能失控。

    林晓玲是第一次拍这种大场面,没有太多经验,好在剧组准备了扩音喇叭,这是为拍戏的时候指挥调度用的。

    她让副导演把一支扩音喇叭递给张凯莉,让张凯莉说上几句话,安抚大家的情绪。

    这时候导演说话不好使,没人认识导演是谁,还是要张凯莉说话才管用。

    张凯莉先是感谢大家的支持,然后请群众理解,剧组还要拍戏,这么围着没法拍,等拍完戏再和大家聊天。

    周围还有带领群众排练的负责人和武警战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稳定了局面。

    就是群众太热情,说开了就没事了。

    剧组里的老演员经过十年前《渴望》播出后造成的轰动,那时候他们走在哪儿都能被人认出来,可谓是风光无限。

    刚才的场景仿佛是昨日重现,让他们感慨不已。

    对于年轻的演员,见识了群众的热情,在受到惊吓的同时也对电影充满了信心。

    “妈,你太牛了,就这么说几句话他们就散开了。”高园园敬佩道。

    在戏里,高园园和张凯莉是母女关系,演了两个多月的戏,两人相处的不错,在戏外有时候高园园也这么称唿,显得亲切。

    “哪儿是听我的啊,他们是听刘慧芳的。”张凯莉回应道。

    这句话透着一股无奈,刘慧芳这个角色成就了张凯莉,也限制了张凯莉。

    剧组花了半天时间调整群众的方队,三万人虽然弄不出人山人海的样子,却能通过拉长镜头达到类似的效果。

    群众要做出欢唿的模样,就好像正在看阅兵一样。

    看着一支支部队从面前经过,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虽然现在看不见,不过可以想象一下那时候的场景。

    这就是拍戏的难处了,演员或许能做到,群众演员就不一定了。

    想让三万人同时欢唿,还要有饱满的情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