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韩三评觉得林子轩有些冒险了。
他承认好梦公司在《一声叹息》上再次取得了成功,这几年没有失败的投资,可参与到接近九千万人民币的电影项目,还是不太稳妥。
和国际合作固然是好事,但不能把自己给坑进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韩三评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不过这种冒险还是算了。
他过来只是交交朋友,非常放松,在酒桌上闲聊些和电影相关的话题。
美国奥斯卡颁奖在即,《泰坦尼克号》能否获奖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也比较的国际化,能和江至强聊得起来。
否则大家谈论内地电影圈的事情,江至强不了解,参与不进来,就有冷落客人的嫌疑。
在酒桌上如何掌控话题,活跃气氛是一门学问,不能太过冷场。
亚洲金融危机同样是一个好话题,香江股市受到冲击,大家在内地感受不深,不过在香江,股市牵动着每一个人,就连卖菜的阿婆都懂得炒股。
除此之外,还聊到其他影响力较大的话题。
有件事与韩三评和张讯都有关系,可以说关系到国内的每一位电影从业人员。
那就是华影公司的改组。
总局有意对华影公司改组,把京城和电影相关的七家单位合并到一起,组成华影集团。
这件事还要从引进好莱坞大片开始说起,自从九四年引进了好莱坞大片,对国内的电影产业形成了冲击,怎么和好莱坞电影公司相抗衡,在业界争议不断。
由此分成两派,一派主张借鉴好莱坞模式,建立国产电影的工业化体系。
一派表示反对,主张电影首先是一种艺术,工业化是流水线作业,会破坏电影的艺术性。
电影首先是艺术,还是首先是工业产品,这就是工业论和艺术论之争。
以郑洞添为首的电影理论家认为电影首先是一种工业产品,想要发展国内的电影产业,就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业化体系。
经过两三年理论上的探讨和研究,总局采取了电影工业论的说法。
第一步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起工业体系,也就是华影公司的改组。
在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影片的创作、生产、发行都是各管各的,没有内在联系。
改组后的华影集团包括华国电影公司,京城电影制片厂,京城儿童电影制片厂,华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华国电影器材公司,京城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等七家单位。
华影集团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重组和改革,成为华国最大的电影制作和发行机构。
从电影的创作到生产,从发行到院线上映,都掌控在华影集团手里。
它还垄断了好莱坞大片的发行,民营影视公司想要拍电影都要和它合作。
和华国电视台一样,华影集团在国内的电影行业就是一个巨无霸的存在。
总局想通过华影集团这个巨无霸建立起华国电影的工业化体系,以此和好莱坞相抗衡。
民营影视公司只是华影集团的有益补充。
改组的事情在九七年就有风声从总局传出来,为此总局还开了不少次研讨会,这可是七家国有单位的整合,过程困难重重。
不说其他的困难,光是人事任命上就会让组织部门为难。
这七家都是国有企业,正经的正厅级单位,单位的领导在级别上都是正厅,他们在改组后担任什么职务,什么级别,谁正谁副,都要通盘考虑。
那些闲置下来的几十位厅局级干部怎么安置,下面还有一大堆的处长需要考虑。
韩三评作为京城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正厅级别,不过他清楚进入华影集团后他成不了一把手,因为他的资不够。
他从巴城电影制片厂调到京城来,从副厅转为正厅,还没到五年时间。
更何况,京城里藏龙卧虎,改组后华影集团的权利太大了,董事长相当于国产电影行业的武林盟主,正所谓号令一出,莫敢不从。
有资格成为华影集团董事长的人不少,韩三评在候选之列。
他倒不是没有那个想法,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进入华影集团的时候谋取一个好位置,以后再做打算。
至少也要是个有实权的副董事长。
改组计划如今已经从讨论进入到了实施的阶段,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这七家国有单位一定会风起云涌,风波不断,谁都想抢占一个好位置。
按照总局的规划,今年之内一定要改组完成,争取在两千年之前做出些成绩来。
这在国内的电影圈是一件大事,大家的看法不一。
在电影理论界,是电影工业论的胜利,对于民营影视公司来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要依附在华影集团下面,图谋发展。
因为民营影视公司没办法和这种巨无霸的国企竞争,想竞争也竞争不过,只能选择合作。
唯一能做的是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合作。(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 分工
江至强吃了顿饭,和内地的电影人闲聊了一番。
晚上在宾馆休息的时候,他脑海里对林子轩和好梦公司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好梦公司拿出来的那些票房数据很容易验证,内地媒体都会有相关的报道,作假的可能性不大,一打听就知道了。
好梦公司的股权组成中除了林子轩、冯晓刚和葛尤三人,还有京城电视艺术中心。
这家单位每年制作数百集的电视剧,实力雄厚,还投资电影行业和影视基地。
这些是好梦公司的资产部分,证明林子轩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投资商业大片。
从饭局上的谈话可以看出,林子轩和京影厂的厂长韩三评的关系不错,两人不像是上下级的关系,或者是一方交好另一方的关系。
而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
从言谈举止中就能发觉,强势的一方会矜持些,摆摆架子,弱势的一方说话会小心翼翼。
韩三评和林子轩用平等的态度谈话,一方面是两人合作多年,再加上慕致远已经是文化部的副部长了,韩三评没必要摆架子。
在京城,大家知根知底,该用什么态度心里都清楚。
江至强觉得林子轩是一个关系广的人,或者说是混得开,在内地拍戏会遇到各种困难,需要林子轩来打通关系。
这两天的所见所闻,让江至强打消了疑虑,认可林子轩是一个可以合作的对象。
即便如此,接下来的谈判也不能说顺利。
由于林子轩和李桉达成了共识,这次谈判没有牵扯到改编版权的问题,但有关改编版权的条款要写进合同里。
比如不得干涉李桉对于电影的创作,在拍摄续集前要通知到李桉以及相关的投资方。
好莱坞和香江是一个司法体制较为健全的地方。
大家经常在美剧和香江影视剧里看到,某个人被关进了警局,他们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的律师没来之前,我什么都不会说。
这不仅仅是影视剧,而是现实情况,他们非常依赖律师。
江至强和林子轩谈完之后,这份合同需要林子轩和李桉签字才能生效,然后他拿着这份合同和好莱坞的电影公司谈播出版权的事宜。
美国公司更加注重合同中的条款,会有律师进行逐条审查,所以每一项都要写清楚。
为此,江至强特意从香江请了一位律师过来,林子轩也在京城找了一位精通电影方面法律的律师,大家一起商讨。
而且,好莱坞、香江和内地在电影方面的法律有所不同,需要仔细沟通。
比如好莱坞和香江的电影都会进行分级,内地采用的不是分级制度,而是一刀切,但比好莱坞和香江都要严格。
“这就是国际化,都是法律术语,能看懂才怪。”林子轩翻看着一叠合同,无语道。
“看着麻烦,不过好处很多,出了事谁负责一清二楚,大家都方便。”于东回应道。
于东负责跟进谈判,了解整个过程,他对此很有兴趣。
“公司是不是应该成立法务部门了?”林子轩琢磨道。
好梦公司目前只需要和员工签署劳动合同,和演员签署演艺合同,这些合同基本上是一模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其中的薪酬。
就算是和其他影视公司合作拍戏,只要找律师代理就行了,不需要成立专门的法务部门。
不过随着好梦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或许真要请精通各国电影相关法律的专业律师了。
虽然合同条款要一条条的来,但事情其实没那么复杂。
在《卧虎藏龙》这个项目中,林子轩需要在九八年下半年拿出一千万作为启动资金,后续还要追加一千五百万,相当于三百万美金的投资。
在内地拍戏期间,好梦公司为剧组提供各种支持。
江至强拿着合同向好莱坞寻找发行公司,说服好莱坞的发行公司签订发行合同,并用这些合同向银行贷款剩下的七百万美金。
这需要在一年内完成,《卧虎藏龙》预计在一九九九年上半年才会开拍。
江至强还要在香江为李桉寻找制作团队,包括熟悉武侠片制作的摄影师和服装师。
最重要的是找到武戏指导,这是一部武侠片的关键,在香江,有各种武戏班底,比如程家班、洪家班和袁家班等等。
他们各带一帮武师,是香江武侠电影的根底。
林子轩建议和袁家班接触,这些事情由江至强来谈要方便的多,他们都是香江人,容易沟通,知道底细,不会漫天要价。
在选择演员上,江至强不像李桉那么坚持要用香江的大明星。
他清楚香江的大明星片酬很贵,一部戏请两个大明星,投资要去掉一半了。
他同意请一些较为出名的配角演员,价格好谈,还不麻烦。
大明星的档期往往很紧张,不一定会完全配合剧组的拍摄。
这是导演和投资人的区别,李桉作为导演自然想用大明星来吸引观众,林子轩和江至强是投资人或者制片人,他们想的是如何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大的效果。
当然,最终演员的选择还是要听取李桉的意见。
下半年会进行《卧虎藏龙》的取景和试镜工作,李桉将通过试镜做出决定。
在主要的问题上达成一致,细节上就好谈了。
江至强负责香江的事务,林子轩负责内地的工作,在和好莱坞电影公司谈判的时候,好梦公司要参与其中。
大体上就是如此。
这时候,从美国好莱坞传来消息,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泰坦尼克号》拿到了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在内的十一项大奖。
卡梅隆在颁奖典礼上喊出了那句“我是世界之王”。
一个商业片导演做到这个程度可谓是风光无限,这让同样是拍商业片的冯晓刚颇为羡慕。
不过,两人还是不同,卡梅隆拍的是高成本的商业片,冯晓刚拍的是低成本的商业片。
趁着奥斯卡奖的热潮,《泰坦尼克号》即将在国内上映。
记者采访到华影公司相关的负责人,此人表示《泰坦尼克号》通过审查,一刀未剪。(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八章 天时地利人和
华影公司的人指出任何损害一部优秀影片的艺术价值的做法,都不符合引进大片的两个基本方针:即基本代表世界电影优秀艺术水平,基本代表世界电影先进技术水准。
以后删剪任何一部进口影片,都要本着更科学、严谨、更对艺术负责的态度。
这话煳弄媒体和百姓足够了,但对圈内人来说,更像是个冷笑话。
艺术没有固定的标准,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
我觉得《泰坦尼克号》里裸露的镜头是艺术,其他人可能觉得不是,这个怎么评判。
在“一刀不剪”的背后有着各种利益和博弈,这次高层定下了基调,下面的人只要照做就行了,不用担心有麻烦。
和当年的《编辑部的故事》一样,华国电视台担心出事,不愿意播出。
在高层发话后,《编辑部的故事》红遍全国,成为经典。
所以说,这不是艺术标准的问题,而是没人愿意承担风险,宁愿不播,也不能犯错。
而且,国内的政策不是死的,定下来就不能改,而是具有弹性,好多事情都可以商量。
一部电影有一些争议,找找上面的关系,说说情,或许就过审了,政策是一方面,关键还是要靠人去斡旋和争取。
华国是人情社会,这种弹性的处理方式一直存在,领导的一句话比什么都管用。
即便如此,《泰坦尼克号》也不是真正的一刀不剪,底层的负责人担心事后有麻烦,偷偷的在胶片上剪去了三秒钟的正面裸露镜头。
这个担心相当正常。
国内不实行分级制度,对进入影院的观众没有限制,就算小孩子也能够看《泰坦尼克号》。
在美国,美国电影协会认为《泰坦尼克号》里含有与危险和暴力有关的灾难性场面,裸露及感官享受场面,以及部分语言不适。
影片为特别辅导级,十三岁以下的儿童要由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
美国电影协会相当于国内的电影审查委员会,他们为每一部在美国上映的影片划分等级。
给出这种分级后,美国影院不会让十三岁以下的儿童单独观看《泰坦尼克号》,父母在选择和孩子一起看电影的时候同样会有所顾虑。
但在国内,只要你有钱买票,就能进电影院看电影。
《泰坦尼克号》的票价可不便宜,在京城的影院是五十块一张,二三线的小城市不会低于三十块,单位的团体票半价,也就是二十五块。
不少单位把《泰坦尼克号》的电影票当作福利发给职工。
相较而言,刚下档的国产电影《一声叹息》的票价是十五块。
《泰坦尼克号》的片长有三个小时,《一声叹息》只有一个半小时,加上投资巨大,五十块的票价应该是个相对合理的价格。
一九九八年,京城职工的平均工资是一千两百块,普通工人的工资只有一千块左右。
这一年,大学生毕业后的实习工资是八百块,半年后转正的工资在一千两百块上下。
这是指普遍状况,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工资待遇各不相同。
在这种收入背景下,花上五十块看一场一条船怎么沉没的电影不是普通家庭可以接受的,更何况大街上到处是盗版光碟,五块钱就能拿回家。
即便上层定下了基调,电影拥有了奥斯卡光环,但对于一向勤俭的华国百姓来说,五十块不是小数目,一家三口的话就是一百五十块。
无论怎么想,《泰坦尼克号》在国内都不会太过火爆,盗版光碟就是一个大杀器。
《一声叹息》受到盗版的影响,下档的时候票房只有两千五百万。
华国电影一直被盗版侵害,这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很多事情不能用常理看待,一部电影火爆自然有其火爆的原因。
《泰坦尼克号》四月初在国内上映,四月十日,国家级媒体《华国日报》上刊登了《泰坦尼克号》上映的消息。
这就像是一个信号,国内媒体纷纷对这部影片进行了密集的报道。
娱乐版面基本上都能看到《泰坦尼克号》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