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部分经济学家都认为亚洲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间可能会持续十年以上。
但也有一小部分学者认为亚洲各国的经济虽然发展很快,也有着不少的隐患。
比如金融体制监管不严,存在漏洞,经济泡沫和银行不良资产膨胀等等。
这两期的《姗姗访谈录》播出后,收视率的确是上去了,却引起了经济界的抨击。
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言论,会误导观众,并列举大量的证据来证明亚洲经济没有问题。
目前,《姗姗访谈录》在全国五家电视台播出,好在没有上星频道,不是对着全国观众播出,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主要还是经济界内部的争论。
“这次差点出事,早知道还是做一些平常的访问好了。”慕姗姗担心道。
“有争议是好事,没争议才可怕。”林子轩回应道。
相对于《姗姗访谈录》遇到的问题,《鉴宝》这档节目获得了成功,引起了观众的兴趣。
观众之所以爱看,不光是因为能学到知识,还迎合了一部分人一夜暴富的心理。
在现在的社会上,踏踏实实工作的人越来越少,投机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想着能够不劳而获,像彩票这种方式就受到了老百姓的追捧。
以小博大,两块钱赢取上百万,这就是一夜暴富的心态。
《鉴宝》其实就有这种心理暗示,你把家里的瓶瓶罐罐拿过来,经过专家鉴定,兴许就能值几十万,这种好事哪儿找去。
观众看到这种情形不眼热么?不会想着自己也成为那个幸运儿么?
这可是改变命运的机遇啊。
再者说,观众还喜欢看那些被专家评定为假货的宝物,原本持宝人对自己的宝物非常有信心,说什么是祖上传下来的,好几辈人一直珍藏着。
通过鉴定发现是个现代的仿品,持宝人一脸落寞的离开。
观众看着就觉得高兴,这正是老百姓看笑话的心态,反正那个人不是我就行。
京城电视台虽然比不上华国电视台,但它占着地利,京城周边的观众都能收看到。
有了这几种因素,《鉴宝》想要不火都难,参加报名的观众成倍的增长,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增,慕姗姗公司的员工忙碌起来。
广告商找上门来要求赞助,形势一片大好。
这档节目的成功给了京城电视台领导信心,加大了投入力度,准备做成一档王牌栏目。
慕姗姗因此重新回到了京城观众的视线,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五月份,林子轩回到了京城电视艺术中心,为赵宝钢送行。
此时的艺术中心今非昔比,林子轩离开的时候,艺术中心只有几十人,作为创作部门的领导,他带着这帮人创造了一个个辉煌,在国内的电视行业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毫不夸张的说,他已经成为艺术中心的传奇人物。
如今艺术中心有数百名职工,工作地点也成了办公大楼,每年制作超过五百集的剧集,成为了电视行业的领头羊。
在艺术中心的展厅里,存放着各种奖杯和奖状。
《编辑部的故事》,《外来妹》,《京城人在纽约》,《过把瘾》……
这些奖杯代表着艺术中心过去的成就,也代表着林子轩在艺术中心的那段时光,现在他回到了艺术中心,准备在电视行业再创辉煌。
艺术中心的职工有的是以前就跟着林子轩的老人,也有这两年刚加入的新人,他们看着林子轩,心情颇为激动。
一个传奇归来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八章 戏包人和人扛戏
林子轩倒不认为自己是什么传奇,他回来拍电视剧有两个目的,其中一个就是为了赚钱。
以前他拍了那么多剧集,实际上没赚到多少钱,当时的市场没有开放,钱都被电视台给赚走了,制作单位反而是亏本经营。
如今市场放开了,电视剧的价值体现了出来,一部热播剧能赚上千万,比电影赚多了。
其次是重振艺术中心在电视行业的地位。
这就不是光拍热播剧那么简单了,一定要有创新的剧集才行,能够引领一种风潮。
《渴望》开创了室内剧的先河,《编辑部的故事》打响了情景喜剧的第一枪,《京城人在纽约》第一次到海外拍摄,《过把瘾》是国内第一部言情剧……
艺术中心的人觉得林子轩是业内的传奇,是因为他总能走在这个行业的前沿。
众人在饭店吃了顿饭,为赵宝钢送行。
赵宝钢在艺术中心六七年的时间,不光是拍电视剧,还培养了一批年轻导演,在这一点上要比林子轩强,这是艺术中心能持续发展的原因。
一家单位或者公司永远不能只依靠某一个人,要有可持续的发展规划。
送走了赵宝钢,林子轩回到了艺术中心。
他现在不是艺术中心的员工,只是作为一个合作伙伴,来洽谈合作,不能说反客为主,指挥艺术中心的人做事情。
那不合规矩,会给人跋扈的感觉,就算艺术中心的人不觉得,也要自我约束。
这次林子轩带来了两个剧本,一个是青春偶像剧,叫做《将爱情进行到底》,还有一部谍战戏,叫做《潜伏》。
青春偶像剧在国内还不流行,日本和韩国已经有了这种类型的剧集。
说白了,就是俊男靓女的组合,主打青春期男女的日常生活,包括上学、恋爱、就业、拼搏和无奈等等,能够引起青年人的共鸣。
《将爱情进行到底》不是那种浮夸的偶像剧,而是较为真实的展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青年人面对社会变革做出的人生选择,以及困惑和无奈。
现在上大学收费了,毕业不包分配了,市场经济自由流动,赚钱的机会多了,整个社会愈发的浮躁和不安定。
青年人不再像以前那样按部就班的生活,看似自由了,却带来了更多的困惑。
社会上的偶像不再是军人和劳动者,而是成了歌星和大款,旧有的秩序被打破,新的价值观还在形成之中。
林子轩没有能力解决社会问题,他拍这剧集同样是为了赚钱。
只是在赚钱的同时,他想表达一点什么。
《将爱情进行到底》说的不仅是爱情,还有青年人的拼搏和奋斗,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潜伏》这部剧说实话有点冒险,倒不是说现在不能拍这类题材,而是容易碰到雷区。
以前也有谍战剧,《潜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里面的人物更为复杂,注重内心戏。
以往的电视剧往往是正邪分明,敌人可恶可恨,穷凶极恶,好人坚强勇敢,视死如归,或者说人物脸谱化。
《潜伏》在塑造人物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剧中的人物性格鲜明,不死板。
比如老谋深算的吴站长、匹夫之勇的马奎、阴险小气的陆桥山、心狠手毒的李涯,每个人的行为处事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顺理成章,不显得突兀。
这就是对人心和人性的把握,极为深刻。
在剧情设置上悬念迭起,情节紧凑,不光是斗智斗勇,还添加了幽默和言情的元素,吸引着观众一步步看下去。
大家对这两个剧本进行讨论,《将爱情进行到底》这个本子没什么问题,虽然有些现实描写,却没有触及太多的社会问题。
林子轩确定让徐晶蕾做女主角,其他的演员倒是无所谓,年轻演员很好找。
“在艺术院校找吧,新人片酬低,听话,只要上镜就行。”林子轩决定道。
在影视剧这个行业,有时候是戏包人,有时候是人扛戏。
前者只要有个好剧本,有个好的制作团队,演员按部就班的演下去就行了,不需要太精彩的发挥,后者就需要通过演员的精湛演技来撑起一部戏。
《潜伏》就是如此,这部剧想要精彩需要找一帮好演员来扛戏。
“选角先不急,把本子送上去,等审查能通过再说。”林子轩建议道。
艺术中心的人没什么可说的,这个本子的确不好过审。
你把反派写的有血有肉,合情合理,这触及的就太深了,尤其是在谍战戏里,以前没这么拍过,对坏人就应该丑化和无情的鞭挞。
不愧是拍过《编辑部的故事》的传奇人物,大家在心里感慨。
在艺术中心,流传着不少小故事。
当初《编辑部的故事》由于讽刺现实,被华国电视台决定停播,林子轩等人趁着国家领导人视察华国电视台的当口,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如此《编辑部的故事》才得以播出,成为了经典。
《潜伏》这部剧大胆的描写了那段特殊时期的斗争故事,这是谍战剧上的一个新突破。
做旁人不敢做的事,拍旁人不敢拍的电视剧,这是大家对林子轩的看法。
实际上,林子轩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坚持,他做了两手准备,如果《潜伏》无法通过审查的话,他还准备了一部《大宅门》。
他选择的这两部剧投资都不高,但影响力不小,小投资能获得大回报。
《将爱情进行到底》采用新人演员,现代的时装戏,二十集的长度三百万投资足够了。
《潜伏》要用不少明星,布景和道具讲究,三十集的长度至少要投资六百万。
《大宅门》是一部大戏,演员众多,还是古装背景,前后延续几十年,这个项目太庞大了,要投资上千万才行。
不是说艺术中心没有钱投资,而是资源配置的问题,完全可以用这些资金拍其他剧集。
否则一旦拍砸了,艺术中心就会元气大伤。
目前,像《大宅门》这种电视剧只有华国电视台牵头,大家群策群力才能完成。
这正是林子轩没有拿出来的原因,等以后资金充足了,市场更为开放了再说。(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九章 主动性
徐晶蕾回到京城,加入到《卧虎藏龙》续集的拍摄之中。
时隔一年,再次扮演玉娇龙这个角色,她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在这部戏里,玉娇龙已经是一位母亲,虽然仍旧嚣张跋扈,性格不改,却有了更多的人生阅历,在处理事情上更有手段。
和她本人一样,这一年多的时间让她成长不少。
在拍《卧虎藏龙》的时候,徐晶蕾属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于导演的要求,对于陈导明的指点,都是如此,这是在学校养成的习惯。
国内的学校采用的还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就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太差。
好的演员不能仅仅被动接受,还要具有主动性,要思考这个角色我要怎么演,而不是别人告诉我怎么演,要有自己的想法。
当自己的想法和导演的要求出现偏差的时候,可以和导演协商。
像姜闻和陈导明就是这样的演员,他会告诉导演我觉得这样演不错。
于是,很多人就认为他们难搞,你老老实实的按照导演的要求拍戏就好了,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干嘛,浪费大家的时间。
在影视圈里,被动接受的演员占大多数,具有主动性的演员不多。
或者是因为不想挑战导演的权威,或者是觉得无所谓,反正是拿钱拍戏,怎么拍都行。
徐晶蕾这一年来,如果说学到了什么,那就是演员要有主动性,要主动的参与到角色之中,我觉得这个角色应该怎么演。
在拍《卧虎藏龙》的过程中还不明显,那毕竟只是一部武侠剧,发挥的空间不大。
到了拍《小城之春》的时候,她才有深刻的体会。
每次站在一旁,看着陈导明、王志闻和俞菲鸿三人为了一个站位,一句台词不停尝试的时候,她觉得这才是塑造人物。
田状状给了演员极大的发挥空间,他没有说你应该怎么演或者你不应该怎么演,他只说了这个人物的基本状态,你们自己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来。
徐晶蕾刚开始不太适应,她扮演的戴秀虽说是个配角,出场的次数可不少。
这部戏毕竟就五个角色,还是生活在一座宅院里,总是要碰在一起的。
戴秀天真烂漫,向往外边的世界,倾慕从大城市回来的青年医生,是个很单纯的角色。
徐晶蕾觉得这个人物的内心没有可挖掘的东西,只要配合好其他演员就行了,但张国粒给她上了生动的一课。
张国粒扮演的仆人老黄,戏份还没有徐晶蕾多,可每次出场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作为仆人,他对少爷忠心,为少奶奶惋惜,对家里的客人照顾周到,尽到仆人的职责。
仅仅是忠心就有好几种表达方式,耐心劝说,独自叹气,为少爷熬药,把药渣倒在后门,从这些细节中,就能看出仆人的心意。
这就是表演的层次感,富有变化。
和优秀的演员合作能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在文艺片里,演员的表演被放大,每一个神情都像是定格一样,演的好不好观众一目了然。
所以,想磨练演技就拍文艺片,想赚钱就拍商业片。
徐晶蕾眼下还没有太长远的打算,她要过两个月才毕业,毕业后应该会签到好梦公司,成为好梦公司的一员。
林子轩和她谈了未来的规划,《卧虎藏龙》是其中的重点。
这部戏没有意外的话会有上千万美元的投资,导演很可能是宝岛的李桉,作为电影学院的学生,徐晶蕾自然知道李桉是谁。
那是一位在好莱坞获得成功的华裔导演。
国内的电影人在谈到好莱坞的时候往往是两种态度,一种是渴望,不少导演都有冲奥的决心,想要拿到奥斯卡奖。
华国国内每年选送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几乎都是那几位大导演的作品。
张亿谋的影片入围过奥斯卡,却遗憾没有获奖。
还有一种是鄙视,看不起好莱坞商业电影,这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
总体来说,国内的媒体和圈内人都对奥斯卡抱有期待,演员都想到好莱坞转一圈。
在八十年代,国内不少女演员前往好莱坞发展,就是一种证明。
李桉作为一位在好莱坞站稳脚跟的华裔导演,自然会引起关注,大家想弄明白他成功的要诀是什么,为什么他拍的片子能够被老外接受。
有关李桉的研究这两年在国内并不少见。
但大多数研究者把李桉的成功归结到他在西方学习的电影知识上,认为咱们只要派学生到美国的电影学院学习,研究他们的电影制作模式,就可能复制李桉的成功。
这就有点一厢情愿了,要是真那么容易,国产电影早就有救了。
徐晶蕾清楚如果真是李桉来执导《卧虎藏龙》,对她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她的优势在于扮演过玉娇龙这个角色,还有林子轩的支持,可到时候会不会由她来演玉娇龙还很难说,李桉对她不满意怎么办?
徐晶蕾看了《卧虎藏龙》电影版的剧本,在这个剧本里玉娇龙的戏份减掉不少,增添了李慕白和俞秀莲的戏份,三个人相当平均。
可在这三名演员里,她的演技是最弱的一个。
按照林子轩的计划表,她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来准备这个角色,在这段时间里,她要把自己变成玉娇龙才行。
作为导演,张纪钟能明显的感受到徐晶蕾的变化。
当初拍《卧虎藏龙》的时候,徐晶蕾的表现并不好,电视剧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