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媒体恐怕也不会放过这个噱头,这对电影倒是一个免费的宣传,不过是负面宣传。
众人权衡利弊,难以做出决定。
冯晓刚决定让舒琪先过来试镜,现在争论没有意义,如果演技不行那就算了,要是她适合这个角色,再讨论后面的事情。
林子轩尊重冯晓刚的意见,他只负责提出人选,最终用不用舒琪让冯晓刚自个来决定。
几天后,闻隽和舒琪来到京城。
林子轩在已经开业的饭馆招待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冯晓刚和姜闻,大家边吃边聊。
“林总,你这两年的生意做大了,拍的片票房那么好,以后还要多照顾。”闻隽客气道。
三年前,林子轩和姜闻到香江拉投资的时候,为了一百万美金费尽心思,现在他们自己就能做这么多的投资。
闻隽是看着《阳光灿烂的日子》艰难拍完的,也是看着林子轩和姜闻一步步走过来的。
内地的电影行业发展很快,尤其是民营的影视公司,善于学习,不保守,前景广阔。
香江的电影行业却在逐渐萎缩,在好莱坞大片的冲击下,一旦失去海外市场,光凭着香江本地的市场根本养不活那么多的电影公司和电影从业人员。
“和你们的电影没法比啊,年前那部程龙的动作片在国内拿了八千万票房,是我们的好几倍。”林子轩客套道。
“香江眼下也就阿龙的电影能撑门面了。”闻隽感叹道,“他那部片光是投资就快上亿了,主要还是北美的票房,不然根本收不回投资。”
几个人谈着电影行业的内幕,回忆着相熟的人物和故事,当然少不了在威尼斯电影节拿奖的时刻,这是值得吹嘘的资本。
夏宇在青岛上学,马上就要高考了,宁菁成了国内当红的明星,拍戏很忙。
舒琪穿着很朴素,淡妆,话不多,更多的是静静的听着。
试镜在好梦公司进行,小芸这个角色有点活泼,也有点温柔,而且,在京味电影中,演员的表演要自然和生活化,不能太严肃和拿腔捏调。
当然,由于小芸在新加坡生活多年,难免带有稍许的港台腔。
什么时候说话要拿捏一下,这就需要演员根据剧情自己来把握了。
剧本里有个情节,韩冬绑架了小芸后,小芸刚开始挺害怕,但还是识破了韩冬的真面目,知道这就是一个胆小怕事的老实人,也就不担心了,反客为主起来。
“你能好成什么样我不知道,你坏成什么样我可清楚了。”小芸如此说道。
这是两人的第一次互相了解,也是试镜的内容。
试镜的时候,葛尤过来了,想看看搭戏的演员,在以后拍戏的过程中,一个有表演经验的演员和一个没表演经验的演员差别大了。
事实上,在这部片子里女主角小芸的戏份并不重,更多的是韩冬和阮大伟的对手戏。
葛尤来给舒琪对台词,让舒琪更容易进入状态。
看到葛尤,舒琪有点紧张,眼前这位毕竟有着戛纳影帝的光环,如果有港台演员拿到戛纳影帝,那在港台就是顶尖的明星了。
这就好像一个小演员突然要和大影星演对手戏一样。
为了这个片子舒琪做了不少的准备,她知道转型的困难,不想一直被人当成是脱星,要抓住这个机会改变在电影圈子里的处境。
她既然能接拍**片,说明在表演上很放得开,这点紧张很快就过去了。
舒琪深吸一口气,稳定情绪,开始了试镜。(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九章 不温不火
试镜的结果还行,舒琪的演技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堪。
在内地的演艺圈里,对于这种拍**片的女演员不怎么待见,大家普遍认为电影是艺术,是高尚的,而**片是低俗的。
男观众的态度很奇怪,一方面是猎奇,想看类似的片子,另一方面则是在心里鄙夷。
林子轩和冯晓刚商量了一下。
目前他们接触的港台女星,稍有名气的女星片酬极少低于五十万的。
有些明星还会附加各种条件,比如要住星级宾馆,拍片的时候要有车子接送。
她们还要带助理一起过来,如果拍摄时间超过档期要额外支付片酬,在拍摄期间生病要回香江治疗等等。
相比较而言,舒琪的片酬低,态度诚恳,没有额外要求。
冯晓刚这人一向精打细算,觉得用舒琪更划算一点,反正这个角色的戏份不重,虽然不是花瓶,却也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
他们写这个人物的时候就考虑到港台女星的演技问题,没敢给她们太多高难度的挑战。
这和《不见不散》不同,葛尤和徐繁那是真正的对手戏。
再说了,即便被媒体知道了舒琪拍过**片,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宣传,兴许观众还会被这个噱头吸引进影院也说不定。
这年头,不怕被人骂,就怕没人理。
这部叫做《没完没了》的电影在六月份开机,舒琪需要尽快的熟悉一下京城的生活节奏和语言环境,以前京城的生活节奏很慢,现在逐渐的变快了。
说到语言环境,在试镜的时候,葛尤的语速不快,很稳定。
这其实是京城人说话的习惯,不紧不慢,给人一种就算是天塌下来也不着急的感觉。
舒琪要能配合这种节奏,或者用另一种语气节奏做出回应,这样演起戏来才有味道。
在看电影的时候,观众有时候听着影片里两人的对话很舒服,有时候又感觉很别扭,这和演员有没有把握好台词的节奏有关。
想要做到这一点,不用舒琪上一个京城方言的语言培训班,只要平时多聊天就行了。
语言习惯就是在聊天的时候慢慢养成的,通过聊天,为了让对方明白自己在说什么,两个人会不由自主的调整各自的说话节奏。
这部片子好梦公司出资200万,艺术中心出资200万,京城电影制片厂和华宜广告公司分别出资50万,总共投资500万。
演员的片酬和幕后人员的薪酬就用掉了100万,冯晓刚仍旧是拿票房分成。
王钟军在仔细考虑后拿了50万试水,成为《没完没了》的投资人之一。
像这种小额的投资人在影片拍摄的过程中没什么发言权,只能获得最后的票房分成。
从京城电影制片厂只投资50万可以看出,他们对冯晓刚的新片并不看好,他们觉得这种京味电影的套路你都用两次了,观众买账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由于有了葛尤的参演,票房应该不会太差,这是他们投资的原因。
就算是赚的不多,也能赚钱不是,还能继续和好梦公司保持良好的关系。
韩三评觉得如果好梦公司明年再重复这种京味电影,京影厂就不会投资了,观众不是傻瓜,总要有点新的东西出来,要找到新的赢利项目。
否则好梦公司只能是昙花一现,三人最终分道扬镳。
到那时候,他会把葛尤和冯晓刚给招揽过来,把葛尤的票房号召力发挥到最大的程度。
这同样是京城电影圈子里很多人的看法,那种一招鲜吃遍天的做法在电影行业并不流行。
这两年好梦公司出了风头,赚了钱,但要是一直拍这类电影恐怕很快就会赔本。
一个是其他影视公司会模仿,也拍这样低成本的喜剧片,也在贺岁档上映,大家拼个你死我活,还有就是观众看多了会厌倦。
他们羡慕好梦公司有个葛尤,葛尤现在可是国内票房号召力最高的男演员之一。
在电影的筹备阶段,《卧虎藏龙》在华国电视台第八套节目晚八点的黄金档播出。
这个频道刚开播没几个月,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大,老百姓习惯了观看华国电视台第一套的节目,就算有陈导明做主演,在播出初期也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只有娱乐类媒体象征性的报道了一下,报道的重点放在了陈导明和夏宇身上。
这是夏宇拿了威尼斯影帝后第一次出演电视剧,值得媒体的关注。
《卧虎藏龙》在华国电视台播出后,京城电视台和浙省的电视台相继播出,浙省电视台购买这部电视剧是因为俞菲鸿的缘故。
这部电视剧最先红起来的正是俞菲鸿,她的古装扮相实在是让人惊艳。
只要看了这部剧的观众都会对她有印象,国内这两年流行戏说历史剧,其中有不少古装扮相的女演员,要么美艳,要么清纯,各具特色。
俞菲鸿扮演的俞秀莲是华国传统女性的代表,性格含蓄内敛,观众很容易接受。
她的演技同样值得肯定,在和陈导明对戏的过程中不落下风,把俞秀莲对李慕白那种埋藏在心底,欲言又止的感情表现的恰如其分,克制隐忍。
两人的对手戏是本剧的一大亮点。
至于夏宇扮演的罗小虎和徐晶蕾扮演的玉娇龙,只能说是完成了各自的任务。
徐晶蕾还好些,因为是女主角,发挥的空间很大,越往后演的越好,尤其是最后远走大漠的结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比较而言,夏宇在四个人中就不那么抢眼了。
这和他年纪太轻有关,没有表演经验,在感情上也没有生活经验,感情戏表现的不太好。
《卧虎藏龙》只有十五集,华国电视台不到半个月就播放完了,随着其他地方电视台的陆续播出,这部剧引发了不小的热议,在武侠小说的读者中更是如此。
他们会议论电视剧里的演员和原著里的人物是否符合。
俞菲鸿被认为是扮演俞秀莲的最好人选。
陈导明扮演的李慕白儒雅是够了,可总觉得不够生活化,玉娇龙算是合格,没有读者想象中那么美艳绝伦,罗小虎的存在感最弱。
总而言之,这部剧虽然没有引起轰动和火爆,却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只能说是不温不火。(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章 十年磨一剑
虽然《卧虎藏龙》这部剧集没有火爆起来,不过并不影响前传的拍摄工作,从香江回来的张纪钟在京郊的怀柔影视基地低调的开机了。
这部电视剧叫做《卧虎藏龙前传》,而不是《宝剑金钗》或者是《剑气珠光》。
林子轩想把“卧虎藏龙”这个概念推广出去,不想弄太多名字让观众产生混淆,观众想到李慕白或者俞秀莲的时候就会想到“卧虎藏龙”。
这部剧集是两部小说的合集,三十集的长度,投资五百万。
这个投资在目前国内的电视行业算是中等规模,民营资本的进入让电视剧的投资像滚雪球一样的越滚越大,甚至超过了大部分国产电影的投资。
主要是社会上的一些知名企业参与了进来,这些企业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他们发现一部热播电视剧所产生的影响往往要超过在电视台打的广告,所以对于那些有大明星参与拍摄的影视剧,各大企业都会投资赞助。
比如刘晓青主演的有关一代女皇的剧集,投资超过千万,由玉柴集团提供赞助。
随着电视剧的火爆,玉柴集团不仅收回投资,还获得了丰厚的盈利。
还有去年李保添和张国粒主演的戏说历史剧,四十集的长度,投资是六百万,在国内就卖出了一千四百万,还不包括在港台地区的收益。
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电视剧产业,影视文化成为了一个新的投资热点。
文化产品中蕴含的经济价值被企业家们发现,形形色色的影视文化传播公司应运而生。
很难统计目前到底有多少家这种文化公司,光是京城恐怕就有上百家。
它们一般是在经营范围广泛的实业公司、广告公司和咨询公司当中,或者挂靠在国有文化单位、事业单位或企业下面。
它们的名字以“合拍”或“协拍”的方式排在国有影视单位的后面,这是因为现在只有国有影视制作单位才拥有影视作品的出品权和发行权。
好梦公司也是如此,《卧虎藏龙》的制作单位是艺术中心,好梦公司只是合拍。
在《不见不散》的片头,第一个制作单位是京城电影制片厂,第二个制作单位是艺术中心,好梦公司只能排在第三位。
这就是民营影视公司的现状。
不管怎么样,只要能赚钱排在第几位关系不大,然而,投资有风险,入行需谨慎,并不是所有投资影视制作的企业都能盈利。
按照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统计,在去年全国生产制作的七千集电视剧中,能够盈利的只占百分之二十,还有百分之二十持平,剩下百分之六十都或多或少的亏本。
真正能大赚特赚的只有不到百分之五。
即便是艺术中心投资的三百五十集电视剧,也不是每一部都能赚钱。
这里面原因很多,一个是民营影视公司跟风拍摄严重,不注重自身创作,只盯着市场。
市场上流行什么就拍什么,从室内剧到历史戏说剧,从情景喜剧到系列剧,越拍越长,形成了一窝风现象,去年制作的七千集电视剧里戏说历史剧占了三分之一。
第二个是影视市场的混乱,管理缺失,明星漫天要价,制片人和导演往自己腰包里捞钱。
拍一部戏到底花了多少钱,谁都不清楚,没有一个严格的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
第三个是收回投资难,版权意识淡薄。
即便是把电视剧卖出去了也不见得能收回投资,有的地方台违规播出,没有法律意识。
比如说一部电视剧只卖了十家电视台,却有八十家地方电视台在播出。
省级的电视台不会如此,但那些二三线城市的地方台根本不管那一套,他们连没有版权的电影都敢在电视上播出,更何况是电视剧呢。
你难道还要告他们么?
不仅劳心劳力,就算告赢了也赔不了多少钱,有那个时间不如再拍一部电视剧呢。
目前的电视剧市场虽然火爆,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鱼龙混杂,粗制滥造。
林子轩管不了那么多,他是从艺术中心出来的,在电视剧制作上讲究的是正规化,他本身就是制片人,清楚其中的门道,想要骗他很难。
他和各地的电视台都有关系,不担心收回投资的问题。
这就是内行人和外行人的区别。
有了《卧虎藏龙》的铺垫,林子轩觉得这部明年播出的前传应该会具有一定的热度。
到了后年,会拍摄《卧虎藏龙》的后传,同样是三十集的长度,给这个故事一个大结局。
经过三年的打磨和宣传,这个系列会被观众所熟知,到时候就能推出大电影计划了。
和电视剧对应,《卧虎藏龙》这个武侠系列至少能拍出三部电影,每两年拍一部,六年时间打造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电影系列。
主要还是第一部影片,只要第一部电影成功了,以后的两部就不愁投资和票房了。
从小说到电影,以后还可能改编成游戏和动漫,要用掉十年时间,这正是十年磨一剑。
在其他人认为好梦公司的贺岁片没有发展前景,这个公司可能解散的时候,林子轩已经给好梦公司找到了新的盈利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着不小的困难,但有挑战不是坏事,只要能解决掉就行了。
张纪钟从香江交流回来,和林子轩谈了感受。
光看香江的武侠片,也能研究出香江电影人的拍摄手法,大家都是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