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贞观闲人- 第4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定方看来不太像是很随和的人,或许常年治军,性格看起来也非常的严肃,李素这般殷勤见礼,苏定方也只是扯了扯嘴角算是礼貌性的笑过了。

    转身朝身后指了指,苏定方淡淡道:“老夫今日沾了各位老将们的光,这小子却沾了老夫的光,听说老夫今日要来拜会李县公,这小子亦心慕李县公久矣,缠磨着老夫非要跟来,老夫拗他不过,只好顺手带来了,哦,对了,他姓裴,名行俭,出身河东裴氏望族,现任左屯卫仓曹参军,这几年跟着老夫学点领兵布阵的手艺,勉强算是老夫的徒弟吧。”

    李素又是一惊。

    裴行俭,又是一位勐人啊!文武双全,德才兼备,大唐未来的中流砥柱,可谓柱石名臣。

    苏定方,裴行俭两位宿将名臣居然是师徒关系,而且一同来拜会自己,这令李素着实有些惊讶。

    二话不说,李素赶紧行礼。

    “愚弟拜见裴兄,裴兄之名,愚弟闻名久矣,今日得见风采,实在是人中龙凤”

    裴行俭显然有些老实,急忙躬身长揖回礼,神情惶恐连道不敢,接着目露疑惑之色,不解地道:“李县公听说过末将?哪里听说的?”

    李素一滞,名臣嘛,自然一出生就透着不凡,比如出生时房顶长灵芝,紫光漫天,异香满室什么的,裴行俭有名则已,但他的名气是在后来的高宗年间才挣出来的,如今的贞观年间,他还只是个籍籍无名的仓曹参军,长安城里这样的小人物一抓一大把,李素嘴贱,张嘴便是“久闻大名”,这话对李素本人来说是大实话,可对别人来说却实在有点虚伪了。

    见苏定方和裴行俭都好奇地盯着他,李素脸颊抽搐了几下,仰天打了个哈哈。

    “我观裴兄器宇轩昂,气度不凡,必非池中之物,就算如今身处潜渊,将来必有腾达之日。”

    苏定方和裴行俭飞快对视了一眼,良久,苏定方捋了捋长须,缓缓道:“行俭,孔圣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你素慕李县公之才,但人无完人,李县公这睁眼说瞎话之才,尔绝不可效之,否则必逐你出门墙。”

    李素:“”

    裴行俭看了李素一眼,忍住笑恭敬地道:“是,行俭明白。”

    李素叹了口气,今日来的这一群老杀才里,还以为苏定方和裴行俭算是好人,此刻看来,是自己太天真了。

    前堂宾主坐定,李道正也出来与李绩程咬金等老将见礼。

    李绩与李道正虽已相认,但来往并不密切,当年的那桩恩怨显然不是那么容易揭过去的,彼此心里都还有着心结,这个心结目前二人解不开,也揭不过。

    所以李道正与李绩见礼时表情很平静,丝毫没有自家人的亲密感,反倒显得有些疏离,淡淡互行一礼后,二人同时转开了目光。

    程咬金却对李道正很欣赏,没等李道正行礼,程咬金一把揪住李道正的胳膊,大笑道:“老夫也算认识你多年了,没想到当初还是走了眼,未曾发现老弟你当年也是一位响当当的英雄好汉,俺老程生平最喜欢结交的便是豪杰英才,你我之间莫论那些虚礼,来来来,与老程先痛饮三杯再说话!”

    此言一出,堂内几位老将的目光纷纷望向李道正。

    李素的名气自然是长安皆闻,后来与李绩认亲之事也是满城皆知,但这其中的内情却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见程咬金对李素的父亲如此热情的态度,众人顿时饶有兴致地纷纷看着二人。

    李道正平日蔫不出声像只病猫,憨厚木讷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然而今日堂上所坐的皆是当世名将,李道正不知怎的仿佛也激起了满腔久蛰的豪情,闻言哈哈一笑,也不矫揉推搪,端起案上的漆耳杯果真与程咬金痛饮了三杯,烈酒入喉,一滴不漏,豪迈之状顿时引来堂上诸将一阵轰然叫好。

    程咬金是个人来疯,痛饮之后高兴得不行,随即却朝李素鄙夷地瞥了一眼。

    “爹是好汉,儿子却是个怂蛋,每次与老夫饮酒偷奸耍滑缺斤短两,还往自己的袖子里偷偷倒酒,以为老夫眼瞎没看见,娃子啊,你和你爹不一样,从饮酒便能看出,你不是个实诚人。”

    一席话惹得诸将大笑,连李道正都笑了。

    李素满头黑线。

    今日一定不是黄道吉日,不然不会有一群老杀才招唿都不打便跑上门来给自己添堵

    还是舅舅心疼外甥,李绩狠狠瞪了一眼程咬金,笑骂道:“子正莫理会他,老货狗嘴吐不出象牙,你若不搭腔他便觉无趣,不再聒噪了。今日老夫等人登门,一则贺子正晋爵县公,至于长安城的那些流言蜚语,子正莫放在心上,呵呵,陛下赏功罚过何错之有?子正这些年为大唐立下的功劳世人皆知,几个文臣如跳梁小丑,由得他们蹦达,过不了多久便自会消停”

    牛进达捋须点头,沉声道:“懋功所言不错,我大唐封爵向来公正,子正力排众议,一人之力引进真腊稻种,从此我大唐的粮食亩产多了近三成,对天下穷苦百姓皆有活命之恩,此功可比开疆辟土大多了,全天下的百姓向子正磕头也是应当,更遑论以往子正造震天雷,死守西州,晋阳平乱等等诸多功劳,陛下封你为县公并不为过,只是朝中那些文臣都红了眼,嫉妒使然罢了,子正勿须理会,陛下自有圣心决断。”

    李素急忙躬身行礼受教。

    李绩接着笑道:“贺你晋爵县公是为其一,其二么,我等却是来谢你进谏之情”

    李素眨眼:“进谏之情?”

    “不错。”李绩笑容一敛,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沉声道:“前些日你向陛下进谏,请陛下立开国功臣画像,供于楼阁之上,为陛下追忆往昔征战岁月,凭吊逝去袍泽之用,此谏立心立德,善莫大焉,老夫代活着的和逝去的袍泽们多谢子正了。”

    说完李绩忽然起身,肃然朝李素长揖一礼,程咬金牛进达等诸将也纷纷站起身行礼。

    李素大吃一惊,急忙上前搀扶,口中连道不敢。

    程咬金道:“娃子莫推搪,这礼你受得起!遥想当年,我等追随陛下灭暴隋,平天下,南征北战,金戈铁马,多少曾经并肩作战的老弟兄一个个都死了,有的死于沙场,有的死于病痛,秦琼,张公瑾,老段他们一生征战,好不容易鼎定了偌大的江山,最后却没享到福,每年陛下与我等武将旧臣饮宴时,陛下都会提起他们,然后泪流不止,娃子你向陛下进谏立功臣画像,以供万世瞻拜,我等老弟兄皆承情万分,也代那些逝去的老弟兄谢你了。”

    李素苦笑道:“各位叔伯莫折煞小子了,立功臣画像确是小子进谏,但当时我只是试着说一说,小子是晚辈,只恨生得太迟,没能见到诸位长辈当年征战沙场的风采,那日见陛下独自垂泪幽思往昔,小子动了念头这才说起此事,真的只是顺手为之,不值诸位长辈一谢。”

    程咬金大笑道:“好了,老夫等也只是道声谢而已,没见咱们都是空手登门吗?情分欠大了,送礼倒落了俗套,以后娃子若被人欺负,咱们这些老家伙说话还算有点分量,倒要帮你称称他的斤两”

    李素一凛,急忙躬身道谢。

    他知道,程咬金当着众人的面说出这番话,显然用心良苦,以往李素与军方的关系向来不错,但是这个“不错”的范围比较狭窄,充其量便是程咬金,李绩,牛进达,侯君集这几位,然而今日程咬金放了这番话出去,算是代表整个大唐的军方承认并接纳了李素,日后李素的后台可就不止是这几位了,简单的说,李素将来不带一文钱周游天下,只要找到军营所在,基本能够白吃白喝白拿不说,还能挑三拣四。

    当然,以后闯祸的话,能罩他的人更多了。

    想到这里,李素不由受宠若惊,然后开始思量

    日后得闯出一个怎样级别的大祸,才对得起军方给自己提供的保护伞啊,祸闯小了都不好意思跟军方张嘴求包养求抱抱

    ****************************************************

    按惯例,客人登门,酒宴必不可少,尤其是客人属于不怎么讲道理那一类,更要小心招待,不给他们任何一个不爽便拆房子的借口。

    李素当即吩咐府中设宴,很快便有热腾腾的酒菜端进前堂。

    李家的菜和李素这个人一样名满长安,在这个做菜方式单调,只知道煮和烤的年代里,李家的蒸煎炒焖炸等各种花样繁多的烹饪方式得到了满朝上下的一致赞颂,就连李世民都不能免俗,以皇帝的身份强行派过几名御厨特意来李家拜师学艺。

    当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端上来后,这些平日养尊处优的老将们顿时红了眼,全然不顾身份和形象狼吞虎咽起来,李素和李道正目瞪口呆,严重怀疑这群杀才登门的目的,什么庆贺晋爵,什么道谢,全是借口全是套路,多半在家里饿了三天特意等这一顿

    李素默默叹息。

    登门没带礼物,还蹭吃蹭喝吆五喝六,今日果然是个诸事不宜的坏日子,注定命犯吃货。

    幽雅恬然的前堂秒变猪圈,只听得一阵猪吃泔水般的淅沥声,武将们吃喝的样子很震撼,端起盘子往嘴里一拨拉,整盘菜就这么入了肚,然后再神情从容地端起另一盘

    很快,端上来的菜肴便被众人一扫而空,看着众人意犹未尽咂摸嘴的模样,李素情知今日不能善了,擦了擦额头的汗,扭头吩咐下人照原样再给各人来一份。

    诸将对李素知情识趣的表现很满意,纷纷露出了赞许的笑容,程咬金剔着牙,眉眼一瞥,哼哼道:“你家的酒菜还算不错,可惜分量太少,明知我等食量不小,这点塞牙缝的分量端上来,是想煳弄老夫么?”

    李素苦着脸连道不敢。

    贵客临门,来者皆是当世名将,每个人在史书上都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明明应该荣幸雀跃的,可是此刻心中莫名而生的一股被强梁盗匪打劫的心情是肿么回事

    中场休息等上菜的空档,众人在前堂闲聊开了,话题不算太高尚,除了吹嘘当年多么英勇,立下多大的功劳,如何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等等,然后画风突变,毫无铺垫转折地开始说起长安城某青楼的姑娘不错,胸啊屁股啊一通品评议论,然后彼此露出只可意会的嘿嘿**笑,当然,这种伤风败俗的话题毫无疑问自然是程咬金这个老流氓先挑起来的。

    欣慰的是,李素刚认的舅舅大人还算比较高尚,并未参与如此下流的话题,趁着他们议论的时候,李绩起身将李素召出前堂,舅甥二人沿着前堂外的回廊漫步而行,一直走到一个无人的偏僻角落,李绩这才转过身望着李素。

    “晋爵之风波,你勿须太担心,眼下朝中尚有议论,但过不了多久终会平息的,晋爵旨意已下,陛下不可能收回成命,再说你的功劳摆在这里,瞎子都看得见,那些眼红的文臣们只是叫嚣几句,其实他们心中也没有底气,很快他们就会闭嘴了。”

    李素心中一暖,笑道:“多谢舅父大人提点,小甥并不担心,说实话,陛下晋我之爵本非我情愿,若陛下真想收回,我还求之不得呢”

    李绩闻言皱了皱眉:“男儿大丈夫,生于世间当立身立德,成就盖世功名以耀千古青史,你年纪轻轻,缘何常怀沉暮之气?”

    李素想了想,长揖一礼,道:“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对小甥来说,盖世功名不如家中娇妻素手奉上的一盏清茗。”

    抬头与李绩的目光直视,李素笑道:“功名是冷的,清茗是热的。”

第七百六十七章 晋爵深意() 
李素的性格和他所做过的一桩桩大事一样,可谓人尽皆知。

    满朝君臣对李素的印象都不算坏,也都愿意与他友善来往,其中的原因很多,或许因为李素为人处世亲和,也或许李素做人做事低调不张扬,当然,也包括李素的性格。

    李素的性格太懒散,对于世人所热衷的功名利禄他完全不感兴趣,因为“无争”,与大家并不存在利益冲突,所以大家都乐意与他来往,在这水既深且浑浊的朝堂里,能做到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这种程度的人,委实凤毛麟角,李素算一个。

    所有人都乐意看到李素就这么懒散下去,尤其是李世民,表面上经常斥责李素不求上进胸无大志,但如果有一天李素忽然变得勤奋进取,李世民果真愿意看到么?所谓“进取”二字,本身便带着勃勃野心的味道,作为臣子,太进取了往往不是什么好事,一门心思的建功立业,皇帝把你一升再升,从县子升到国公郡王,等到发现你的功劳连封郡王都犹嫌不足的时候,那么,离掉脑袋也就不远了,人间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神,要不你换个地图上仙界看看?

    然而作为李素的长辈,李绩却是实实在在对李素的不求上进很不满,这种不满没有任何目的性,纯粹只是对晚辈的痛心。

    “你本是世间少有的聪慧之人,有着一肚子神鬼莫测的本事,可惜你自幼生在农户家,母亲早亡,父亲也不知教导,所以你的眼光格局太小,你这身本事不知从哪里学到的,但你的性子,却实在可惜了”李绩摇头叹息。

    李素笑道:“舅父大人说得是,只是天性使然,难以改易,再说小甥这些年虽然性子淡泊,但该立的功名可从没少过,像我如此淡泊之人都能在二十多岁的年纪被陛下破例封为县公,舅父大人试想,我若再多一点进取之心,不要命似的多立几桩功劳,陛下再次破例将我封到国公甚至异姓郡王,那么,以后呢?以后我若再立功劳,陛下该如何封赏我?”

    李绩眼皮一跳,急忙左右环顾一圈,发现四周无人后,这才缓缓叹道:“若你真到了那一步,陛下除了赏你一杯鸩酒,恐怕也别无它物可赏了”

    李素笑道:“小甥酒量不好,一般不喝酒,尤其是那种要命的酒,能不喝还是不喝吧。舅父大人觉得呢?”

    李绩沉默片刻,终于点头叹道:“你是对的,木秀于林反倒不如藏拙,老夫戎马半生,近年常觉得一团和气的朝堂反不如厮杀疆场来得痛快,身处庙堂之高,愈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李素一惊,抬头惊讶地看着他,想不通为何李绩今日竟会说出这番话,里面似有深意。

    李绩笑了笑,道:“你是老夫的亲外甥,这些不敬的念头老夫只能和你说说”

    “舅父大人何出此言?”

    李绩叹了口气,道:“近年来,陛下越来越干纲独断了,尤其是李承干谋反后,陛下的性情愈发暴躁,越来越听不进朝臣谏言了,贞观九年之前,臣子进十谏,陛下通常能纳八谏,而如今所纳之谏不足当初三成,殿侍中魏征以进良谏敢直言而闻名,这两年魏征进谏却屡屡碰壁,有时候陛下甚至连见都不愿见他,魏征久抑于心,积怨而病,眼看也就这几天日子了,他是被陛下气病的啊。”

    李素抿了抿唇。

    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更不可能有完美无缺的皇帝。“雄才伟略”这种字眼向来只是史书里的修饰,所有完美的光环都是以讹传讹强加上去的,李世民也不能免俗。

    无可否认,他确实是个成功的皇帝,然而,人生的征途里,绝对不能回头看,因为甩在身后的是往事,往事太失败,不可避免的生出沮丧心,往事太成功,则生骄纵心。

    李世民如今就是回头看得太多了,当他回首往事,发现自己从登基到如今,已然创下如此清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