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在他国文学的所有领域内业已表现得非常充分的新颖性,并将其普遍化了呢?当然不能忽视所谓国语自身的特殊性。因为内心已经具备了那种想法,近期我几乎没有写进行全面形式实验的小说。我当然认为,试图以新文体颠覆统治意识形态的作者们的努力有充分的意义和价值,也许他们能取得比我现在想象的还要大的成果;只是对此我不能抱完全的信任态度。我同样能充分理解对这些作者施行攻击的另一些作者的立场;但这并不是说,我是一个不熟练的中庸论者,而是说近来我关心的是另一些问题。
我也相信新文体的力量,但是我想通过小说不断地唤起语言自身的挫折。我的小说以对话为中心,拒绝全面性的想象,以此抵制全能视角的虚伪意识。我的语言在行进中重复受挫,并以此体现现实的挫折,进一步是以颠覆语言参与社会的变革。这句话也可以说是一种极端的异说。所以对我而言,实验已经结束。我又把实验结束的绝望状况,在接受层面上予以实验性的再现。我会采取所有类型的小说形式和理念,同时也怀疑所有的一切。我使自己不断受挫,这样我也许能通过虚弱的自己,体现所有意识形态的虚弱性和随意性。但到目前为止,对所有这一切我都有所保留。就像前面说过的,因为我正处在行动之中,所以方向性和实践性至为重要,却不需要过早的判断。这个问题就说这些吧。
也许,我现在所说的想法,跟刚才谈论过的作者们的情况处在同一轨道上,只因为立场稍有差别,就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通。但这并不重要。我只是想把我的立场明确地表达给读者,而不是想和谁做比较。回首望去,我感到非常羞愧,因为我在不能确信的情况下,说了太多的话。我可以推知这些话里有包括跳跃和夸张等无数理论上的错误。如果真是这样,我真诚地希望读者能指出来。我会虚心接受,并把做出相应修改作为我最大的快乐。事实上,我一直在修正我说过的话,这表明我还有某种自我改良的余地。话大概只能说到这里了,尽管心情仍然错综复杂。
其实,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一章都称不上是小说。而且到目前为止,我也没有想说这是一部小说的意思。从一开始我就预料到,这部小说里一定会出现这样的章节;接着我想,对像茧子一样被裹在小说里的这一部分,应该持有一颗博大宽容的心;但是我无意,也不能强求读者。
现在我怀着经历重大关头的心情。按目前的计划,这一章正处于《赤身与肉声》的中央。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让这部小说呈现出新的局面。原本想写得短一些,尽快结束的这一卷,不知不觉中已经写满了将近一百张稿纸;不过,这并不只是件令人尴尬的事情。就这样写到了第五章,我好像在进行一次长时间的深呼吸。每次我都用一个框架来限制它的长度,但又在这一框架内争取最大限度的自由,为此而惮精竭虑。另一方面我又觉得,我无需千篇一律地保证每卷一百二三十左右的页数。这是因为,此前所有已有、固有的,换句话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绝对不会以想当然的方式来接受这一章的话语姿态。因此,我不得不让一些段落尽可能的简短,而又在另一些段落中做充分的展开。当然,执着于长度或分量的变化,使之完全成为某种意图性的行动也不行;但在小说本就充满意图的情况下,怎么区分哪里是意图性的,哪里不是意图性的呢?这不是我所能判断的。对我来说,只能随时随地把自己翻来覆去,真挚地、深刻地接近那些问题,并使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这部小说结束,此外没什么道理。关于那些过程自身的意义,已经在前面仔细地回忆过。
这样一来,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穿过墙壁,而回到了小说中的人物。当然,我并不是从一面穿到另一面,或者是回到了另一面,但是总之,现在我可以再一次确认,那道墙壁已经不复存在。这一章马上就要结束,过几个月在炎热的夏天里,我会开始写下一章。到了那时候,我也许会试一试在喝醉的状态下写作,也许不会;而且那一章可能非常短,或者是比较短。我会一边大汗淋漓,一边几乎是光着身子,就坐在现在这个位置或者是坐在其它什么地方,像穿着红舞鞋跳舞似的写下去。在一篇创作札记里我曾经这样写道:
“近来经常为执著于写小说而懊悔。因为每当我开始写新的小说时,都会被我或许正穿着童话里的红舞鞋这一错综复杂的疑问抓住。如果对要写什么感到不知所措是从外部让我痛苦的话,那么为什么要写的质问所引起的困惑就是内部的。就是那些里外的敌人,让我想起我的小说的存在。当然,把我写作的状况比喻成既然穿上了红舞鞋,就一直要跳到死的少女的状况,从各方面讲都可能有点勉强,但是,我确实感到,写作时对某些章节,或者是某些语词的统治力在动摇,而正是在我自以为拥有对它们的信任时,就会出现红舞鞋的形象。每
当此时,我甚至会怀疑,我的小说本质上是不是红舞鞋的化身?到了这种地步,关于红舞鞋的奇闻,就不再是因为无法脱掉鞋而无法停止跳舞的悲剧性的宿命,而是对因为不能摆脱跳舞的少女正穿着红舞鞋的意识了,换句话说,因被惯性的力量所支配而感到晕头转向的眩晕症引发了我的痛苦。”
我写这篇札记的时候,根本没想过写什么连载小说的事情。尽管如此,写作过程中每当我抬头看一眼对面的墙壁时,就能看到那里浮现出红舞鞋的形象。从那时到现在,两年过去了,我一直在写这部连载形式的小说。我已经穿上了红舞鞋。我正在违背写作完全是自由的、自然的这一基本的自我信条。但这也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我不可能分成几个地方发表这部小说。现在我不得不遵循某种异说的理论,把因为我正在写连载小说,所以我可能是穿上了红舞鞋的自我意识,更加积极、具体地搬到现实中来。也许这是对写作的自由感和自然感的另一个层次和另一个角度的接近,也许这种状况是自己推翻了自己,而无法达到异说的顶点。这是不是有点像为了试验捕鼠器的性能,就把自己的手放进去做实验呢?如果认为把手放进去是最好的方法,那就要做好接受痛苦的心理准备,然后果断地去尝试。
刚才我的语气恐怕又显出傲慢了。平时我总认为,和因为谦虚而缺少诚意相比,出于诚心诚意的傲慢或挑剔更为可取。在这部小说里我也这么想,并非只有谦虚才是美德。在某种程度上,为了读者,我也要变得傲慢或放纵。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我不仅是这部小说的作者,还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如果我只表现出谦虚的姿势,那么作为小说家的自我,就会过分萎缩作为主人公的自我。就此而言,我想把小说写得更周密些的想法,也不是正面的想法。因为,周密会限制人物的自由。诚然,从小说一开始,我就一直在心里盘算这个问题,但现在我却无可奈何地放弃了这一想法。
全面回顾一下本章的写作,我对打字时指尖被强烈反弹的感觉记忆犹新。只要按了键盘,手指就马上弹上来。这种现象看起来像是手指依照惯性在动,但也可以说,是打字机在推我的手指。这使我无法摆脱打字机在拒绝我的手的感觉,所以心里既别扭又歉疚。现在这个瞬间也一样。我的心情也不太愉快。但是我不想再深究这种陌生的感觉了,因为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仍要与打字机打交道。也许某一天我能更准确地对我手指的感觉做出判断。
这次我超过了将近半个月的截稿日期。我打算明天一大早就把原稿拿到邮电局,用特快专递寄到杂志社。现在我打算闭一会儿眼睛。这部小说已经写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季节转了一圈,而我在哪里呢?
回顾一下前面几章的内容,觉得有必要再次慎重考虑几个断语,有些意图需要更加清晰化,还要增加几个头绪等等。即便因此要多浪费些纸张,也要补上那些空白。但是,马上就展开这方面的作业,只会把因为不熟练而产生的不足之处再次生硬地暴露出来而已;况且,这部小说从一开始就没有追求形象的完美,或者是向那样的方向发展。我现在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读者们的宽容、默许和谅解,一边多少有些厚颜无耻地佯装不知,另一边远远地绕过这些问题,然后开始讲稍微不一样的故事。
可能有一些出乎意料,但是从现在开始,我要写关于我的习惯和爱好的故事。事实上我之所以想到要谈论习惯与爱好,是因为在很久以前我受别人的委托写过有关这方面的若干文章,之后也断断续续地想过这方面的事情。并且我期待着,当这部小说因受到障碍而挣扎不前的时候,重新选择某个主题,是不是多少能实现一点所谓轻松写作的想法,尽管事实上我对此一点把握都没有。反正我现在的心情非常轻松,那感觉就好比作为说话的对象,陪伴着一个从未走过那条路的朋友,一起走在我已经走过多次因而非常熟悉的路上。
首先,我要声明,我希望不想所谓的习惯或者爱好也能生活。因为那些东西会在我的心里唤起不便的感觉。对我而言,“习惯”一词就算是根据社会统一观念归为好的类型,也带有否定的语感。如果这样的说法大体成立,那么可以说大部分的人们尽管会被生活欺骗,但至少在意识上也不想习惯性地生活,而希望在每一瞬间都努力追问当时的状况及其本质意义。问题是我并非限于追问,还要荒唐地执着,其最终结果是陷入被害意识之中。我有对每件事情都要进行分析的趋向;换句话说,就是在其延长线上,拒绝习惯性的东西。我喜欢把我习惯性的、老一套的东西,分析性地找出来,然后通过重新分析来使之解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那么容易被拒绝和解体的。我们称之为习惯的东西是在我们力量所能及的范围以外。在某种意义上,每一个瞬间我们都在与叫做习惯的实体进行斗争。
更何况,习惯最初产生的根本动机,早已被排除或者隐匿不见,只用它的皮贴在我的身上,在连我也不知道的情况下,阴险地变成了我的皮肤组织。然后就那样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成了一种惯性的、基本的东西,使反省行为变得无力,换句话说,使能抖掉习惯的意志本身变得虚弱。如果这里的习惯是所谓的恶习,它所带来的不便与损失,会让某个人警醒并起而克服之,而好习惯通常会得到称赞与奖赏。但是对我而言,连那样的好习惯也不想拥有。我希望在这一生当中,尽可能地拥有最大限度的多样性,时时刻刻得以更新。为了达成这一
目标,应该首先得到自由,然而,习惯却必然会妨碍自由。当然,我们人生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相连的,因而前一瞬间影响后一瞬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因此而理所当然地接受这一点,稍有不慎,前一瞬间就会统治后一瞬间。严格地说,我们生活的某些部分是被前一个瞬间吞噬掉的;说得再夸张一点,我们将被那一瞬间永远埋没掉。就此而言,养成习惯就是停留在过去,所以习惯本身就是死亡。但,是不是可以认为,习惯也有其自身的发展呢?现实地说,人类到底怎么才能从习惯中得到自由呢?明确一下,现在我所说的是关于固执的习惯,因此,每当我自己意识到某种习惯,或者是别人指出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习惯时,我都会感到吃惊。换句话说,在那一个瞬间我会感觉到,明明是我心里的东西,比如说,寂寞而残忍的动物性,却悄悄地爬出了我的身体之外。但是,我也知道,有一种明明是想扔掉,却怎么也扔不掉的习惯。那种无奈与束手无策又是我们人生的根本状况,所以我们也只能赤手空拳跟它们展开战斗。在这种情况下,也许战斗中就存在着自由。仔细分析一下,不管是努力克服刚刚养成的习惯,还是针对不容易扔掉的习惯而展开战斗,二者之间几乎没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现在,为了促成故事的质变,我要开始进入关于爱好的话题。我想假设,真正意义上的爱好与习惯并非相似,而完全是对照性的。爱好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持续的积极的反省行为,还可以谋求自身的变化,因此它不应该掉到习惯,尤其是固执性习惯的层次。对此理所当然地不能失去警戒心。所以,当我开始热衷于某种兴趣活动时,为了不被那种习惯陷进去,为了不被卷入它的机制中,我会努力使自己向其他的快乐敞开身心;而且,我的兴趣大都是普遍性的,并且停留在日常的层次上。也许,那些在某种兴趣上被认可为专家、或自称是专家的人,会认为像我这样的态度不过是一个还没有具备忍耐资质的懒惰的初学者的自我狡辩而已。在他们看来,在门前徘徊与深入其里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差别。虽然刚才我使用了“认为”一词,但这并不是说,他们是误会了,或者是弄错了。显然,他们那样看并没有错。连我自己也经常能感觉到那种差异;我想说的是,深入到某种东西的内部,可以看到在外面往往看不到的东西,而且经常是不可避免必须面对的东西。对一个初学者来说,这并非是一件他所渴望的、令人愉快的事情。
情况就是这样。事实上我几乎没有什么能拿出来谈论的响当当的习惯或者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我必须就我为什么会涉及兴趣和习惯的话题,而且还要继续写下去的理由做一个说明。那就是,我想说的不是习惯和爱好,而是我自身的趣味。我的趣味可以说是扔掉习惯和创造兴趣,这跟我的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说得简明一点,我爱驱使触发我写作的某种东西。此时的那个某种东西,当然是指多样的、复合性的、有着好几条声带的存在总体;而我之所以要写,是出于对某种东西的茫然的爱情。当陷入了爱的情感之中,而且某种东西正向小说形态发展的时候,我不想事前做确切的构思。对我而言特别重要的是,在每一个瞬间里那些无定型的东西获得形态的过程本身。当几页笔记变成小说时,有许多选择的余地;一旦选好了,它就会向最可望的方向前进,而我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启发自己。正因为如此,选择的瞬,不管是在之前还是之后,始终具有价值的有效性。所以我在拒绝习惯性、排斥其自身机制的前提下,通常会把选择的余地一直保留到最后一瞬,然后彻底地、完整地利用他们。现在我感觉到我所使用的语言再一次变得晦涩,对此我也无可奈何。看来在价值层面上,我首选的不是既容易,又温和的阅读方法,而是能被正确阅读的方法。现在我正在重新确认这一点。总之,最终我的宗旨就是:写作时扔掉习惯并创造兴趣,拜托给写作瞬间能动的想象力。这样坚持下去,说不定就能发现一条实现所谓正直的想象力的道路——这既茫然、又无辜的“说不定”。
写作时,我总是怀疑,是不是在黑暗里到处都埋伏着各种类型的陷阱。既然如此,不仅不能写过于单纯的文字,而且也不能过于狡猾;不能过于谦恭,也不能过于阴险。这不仅是为了写作者本身,同样也是为了读者。如果把作者和读者暂定为恋人关系,那么在所爱的人面前,他当然不能显得狡猾或阴险,留下一个纯真和谦虚的印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