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寓言故事 法国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经典寓言故事 法国卷-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唉!有多少恺撒都将变成拉利同! 



                                                                 (远方译) 


… Page 143…

                                     死驴和两只狗 



                                            拉封丹 



许多美德应是姐妹, 

很多罪孽也该是兄弟。 

但只要有一种罪恶的念头来占据我们的心头, 

其他就接踵而至,不大错过机会。 

我这是说那些同恶习不矛盾的意识 

都能同居一室, 

至于讲到德行,人们很难见到有人 

许多优点齐集一身, 

很难看到这些优点既不消失,又在交相辉映, 

所以当一个人非常英勇的时候,他就免不了急躁易怒, 

另一个倒很谨慎,却又嫌过于冰冷。 

在动物里狗是相当的关心和体贴, 

对待主人算得上是非常的忠诚, 

尽管如此他还是又馋又傻, 

我可以举出下面两只看门狗来说明。 

他俩看到远处有一头死驴在水上漂流, 

风使它离我们这两只狗越来越远。 

一只狗说:“朋友,你的视力比我好, 

请你看看在那浩森的水面上, 

我以为看到了一样东西。这是头牛吗?还是一匹马?” 

 “咳!管它是什么动物,你理这个干吗?” 

另一只看门狗说,“反正可以拿它来填饱肚子。 

问题在于怎样去把它搞到手,因为距离太远了, 

再说我们还得逆春风游过去。 

我们还是来把这片水喝干吧。 

因为我们的喉咙本来很渴,我们一定能做到这一点, 

那时这尸体也就很快晾干了。 

我们一星期的食粮也就有了。” 

于是我们这两只狗就开始喝起水来, 

他们喝得上气不接下气,一直喝到断气。 

他们喝得那么多,以至马上就胀破了肚皮。 



人也生来如此。当他热衷于某件事, 

办不到这一说在他的头脑里就根本不会有。 

他有过多少心愿,又为此到处奔波, 

他对荣华富贵又存有过分的奢望: 

要是我能扩充疆上, 

要是我把钱柜装满金币, 

要是我去学习希伯来文,去掌握科学和了解历史…… 

所有的这一切,就是要喝的海水, 


… Page 144…

但是人还者觉得大大的不够。 

为了满足一个人头脑里的种种计划, 

人就得有三头六臂,而且我想,也许还不能完成任务, 

只落得个半途而废。 

即使是四个玛土撒拉的寿命加起来, 

也许连一个愿望也无法实现! 



                                                                 (远方译) 


… Page 145…

                         德莫克里特和阿布德人 



                                  拉封丹 



我总是非常痛恨那些庸俗的思想, 

我觉得它既轻率,又没根据,而且非常俗气, 

有人观察事物常有出入, 

他总是以自己的想法来衡量旁人。 



伊壁鸠鲁的老师对这点很有体会, 

他家乡的人都以为他是疯子,没多大知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家乡没有人能成为先知。 

其实这些人才是疯子,德莫克里特倒是个有才学的人。 

不过阿布德人的错误却越来越严重, 

他们派专使送信给 

希波克拉特, 

请他来恢复病人的神智。 

他们哭着说:“我们的同胞失去了理智, 

阅读使德莫克里特成了书呆子, 

要是他变成白痴我们就没法再看重他。 

他说:“宇宙是无穷的。” 

也许它还充满着 

无数的德莫克利特呢。 

对这幻想他还不满足,他甚至还加上他所谓的原子。 

原子说反映了他头脑的空虚,而且这还是些无法见到的虚幻的幽灵, 

而且他还测量苍穹,自己却呆在下界不动。 

他能认识宇宙,但就是不认识自己。 

有个时期他还能调解争执, 

现在他已变得自言自语。 

来吧,妙手回春的人,他的癫狂已达顶点了。” 

希波克拉特对这些人本来就不怎么相信, 

不过他还是动身了。咳,我请你看看 

命运在生活里会安排些怎样的会见! 

当希波克拉特来到的时候, 

正是这个被大家认为丧失理智和判断力的人 

正在人和畜生的身上 

探索着产生思维推理的究竟是心脏还是头脑。 

他坐在浓荫下,在小溪边, 

正在努力思索, 

许多书籍散在脚边, 

他像平时那样完全专心致志, 

以致几乎没有看见他的朋友的到来。 

他们的客套话很少,这样大家也会想到 


… Page 146…

人从来不肯说一句:“这已经够了,现在我们来享受一回吧!” 

 “我的朋友,你得赶快,你没有多少时间可活了。” 

我老对你重复这句话,因为这值得写整整一本书。 

你还是及时行乐吧!”“我会这么做的。” 

 “那什么时候开始呢?”“从明天开始吧!” 

 “哎,朋友,死神在半路上就能把你截住, 

你从今天开始就应该去及时行乐, 

你要提防遭到我寓言里狼和猎人那样的命运。” 



猎人射死了一头鹿。 

一头小母鹿经过那里,立刻和那头死鹿作伴, 

两头鹿都倒毙在草地上。 

猎物够不错的,一头斑鹿再加上一头小鹿, 

凡是知足的猎人是应该感到满意了。 

但是有头野猎,一只相当雄壮的巨兽, 

又使我们的射手起了贪心。他爱吃这种野味, 

于是地狱里又多了一个居民。 

不过这次巴赫克女神用她的剪刀剪得很不顺手, 

有学问的人都是不多说话,非常珍惜时间的。 

因此在他们之间不谈琐碎的小事, 

主要在人和智慧方面进行了交谈。 

最后谈到了道德品行, 

总之我没有必要来转述 

两人之间的言谈。 

但上述故事也足以说明 

群众的意见是可以否定的。 

我曾在某处看到这样的话, 

说群众的呼声也就是上帝的愿望, 

我真不知道究竟是在哪一点上它算是说对了? 



                                                                 (远方译) 


… Page 147…

                                     狼和猎人 



                                       拉封丹 



积蓄狂,你是个怪物, 

你对神的恩赐是视而不见的。 

在这本著作里难道我没有不断地攻击过你? 

只不过毫无效果罢了。 

什么时候你才懂得我给你的忠告? 

不论是对我或者对智者的意见, 

这位地狱女神把这头命里注定要送命的猛兽连剪几刀, 

她一使劲这才使他倒了下来。 

本来这些猎物就已经够多了。不过这怎么说呢? 

什么也满足不了一个征服者的贪欲。 

正当野猪在恢复知觉, 

刚好射手又看到一只竹鸡走在田埂上。 

和其他猎物相比这真是太微不足道了, 

尽管这样他还是张满了弓。 

这时野猪使出了他死前的全部力气, 

扑了过去,把他撕裂,报了仇,死在他的身上, 

当然竹鸡对他非常感谢。 



故事的这一部分我是讲给贪婪的人听的, 

下面的例子是针对吝啬的人说的。 



一只狼经过那里,看到了这幅凄惨的情景, 

他说:“啊,命运女神,我要为你造座圣殿。 

好大一笔横财啊!这里躺着四个尸体。 

机会难得,我得省着点吃。” 

  (吝啬的人总是找这样的借口。) 

 “我能足足吃它一个月,这真够多的,”狼说, 

 “一、二、三、四,一共四具尸体, 

要是我算得不错,这足够吃整整四个星期。 

不过过两天再开始吧。 

现在先把这张弓的弦吃下去。 

这一定是用真的肠子做的,我一闻那气味就知道准没错。” 

说着他就向那张张着的弓扑去, 

这样就使那支箭又造成了一次新的死亡, 

我们的狼肠子被射穿了。 



我又回到本题:应该及时行乐。 

两个贪食者遭到同样的下场, 

贪婪使这一个丧命, 

而另一个则又死于吝啬。 


… Page 148…

(远方译) 


… Page 149…

                                            不守信用的保管者 



                                                       拉封丹 



多谢文艺女神的恩赐, 

我能尽情赞美动物。 

也许其他一些人物, 

在我笔下不会更加出色。 

在我的著作里狼用神的语言 

在和狗说话, 

那些动物,争先恐后 

一个个扮演不同的角色, 

一些扮疯子,一些则演圣贤。 

不过常常是这样, 

那些疯疯癫癫的人倒常是优胜者。 

这种例子实在不胜枚举。 

同样我在这出戏里, 

让骗子、暴君 

和一些罪大恶极、忘恩负义的人物登场, 

此外再加上许多很不谨慎的大笨蛋, 

那么多的傻子,那么多的吹拍的人, 

而且我还可以加上 

一大群一大群说谎的人。 

圣人说过人人都在说谎。 

要是在说谎的人里 

只把出身低微的人算上, 

那么人就可能一点也不为 

人类这一缺点而感到难受。 

不过我们大家都在内, 

不管是大人小孩,我们都说过谎。 

但如果有人是这么认为, 

那我就会去支持那反面的意见了。 

而且还有人 

像伊索和荷马那样说谎, 

不过一个真正说谎的人还做不到这一点。 

通过艺术创造, 

故事写得相当美妙动人, 

再借助于诗的虚构, 

这样就给我们指出了真理。 

伊索和荷马都有著作, 

我认为这些著作应该永远流传, 

而且,要是可能的话, 

就该像他俩一样,想说谎而不说。 

不过有一个保管人是会说谎的, 


… Page 150…

这是个坏蛋又是个大笨蛋, 

他后来得到了报应。 

以下就是那个故事。 



一个波斯商人要外出经商, 

一天他把一百斤铁 

寄存在他的邻居家里。 

回来之后他问他的邻居:“我的铁呢?” 

 “你的铁?我很抱歉,我要告诉你,没有了。 

一只老鼠把它都吃光了。 

我责备我的仆人,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仓库总是会有洞的。” 

这一奇迹使得商人惊叹不止, 

不过他装作很相信的样子。 

过了几天他把这个不守信用的邻居的儿子骗去藏了起来, 

这之后又去请当父亲的来吃饭。 

父亲谢绝了。他哭着对他说: 

 “我请你别请我吃饭, 

我什么好心情也没有了, 

我爱儿子胜于爱我的生命, 

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我说什么呢?唉,我失去了他! 

有人把他从我这里拐走了。你可怜可怜我的 

苦命吧!” 

商人马上回答说:“昨晚黄昏时分,夜色朦胧, 

一只猫头鹰来把你的儿子劫到一所破房子里去了。 

我看见它驮着他。” 

父亲说:“你怎么能够使我相信 

一只猫头鹰能驮走这样沉的猎物? 

必要的时候,倒是我儿子可以逮住猫头鹰。” 

 “我不用对你说这是为的什么,”商人接着说, 

 “不过,总之我是看到了。我亲眼看到的,我就这样告诉你。 

至于我说了之后你是否相信, 

那我就管不着了。 

要是有个地方一只老鼠能够吃光一百公斤的铁, 

那么那个地方的猫头鹰 

能够劫走一个重达五十公斤的孩子, 

你又何必觉得奇怪呢?” 

于是邻居才明白了这次假失踪的真正原因, 

就把铁归还给商人, 

而商人也把他的孩子还给他。 



同样的争论也发生在两个旅行者中间, 

他们中的一个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不借助放大镜就什么也看不见。 


… Page 151…

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庞然大物。听听他们说些什么吧! 

他们说欧洲和非洲一样,有着许多怪物。 

那喜欢夸大的人说: 

 “我看见过一棵白菜,比一所房子还要大。” 

 “不过我呢,”另一个说,“我看见过一个锅,有一座教堂那么大。” 

第一个就嘲笑他。另一个就说:“慢点, 

人家造这样的锅就是为了煮你那样大的菜!” 



那个有锅的人爱开玩笑,那个有铁的人是相当能对付。 

当事物显得过于荒唐时, 

想用道理来纠正谬误确实显得太斯文了, 

这时夸大就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根本犯不上去发火。 



                                                                 (远方译) 


… Page 152…

                                       雕刻家和朱比特的像 



                                                   拉封丹 



一块大理石是这样的漂亮, 

一个雕刻家去把它买下。 

他说:“我的刀要把它刻成什么呢? 

是刻成神像,桌子还是脸盆? 



我要把它刻成神像, 

而且还要让他手里有雷电! 

啊人类!你们在他面前发抖吧!祷告吧! 

他就是大地的真正的主人!” 



这位艺术家把神像的性格 

表现得那样栩栩如生, 

使人感觉到这个朱比特除了不会说话之外, 

真是惟妙惟肖,真传神。 



有人甚至这样说, 

雕刻家刚把作品完成, 

大家看到他第一个在发抖, 

被自己的作品吓得胆战心惊。 



雕刻家确实很脆弱, 

在这一方面古代的诗人也不示弱。 

面对着自己创造出来的神的怒和恨, 

他真吓得六神无主掉了魂! 



从这一点来说, 

雕刻家也是孩子, 

孩子者在担心,老一股劲地想: 

别人千万别来惹怒自己玩的娃娃。 



人的思想决定人的感情, 

崇拜偶像的错误 

也就从这里产生, 

在很多民族里也常见到这种错误思想的踪影。 



对待自己的幻想 

人们总是那样热狂, 

皮格马里翁创造了一个美女像, 

结果她就成为他爱恋的对象! 


… Page 153…

每人都极力想使 

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 

人对待真理是那样淡漠, 

而对幻想却又那样炽热! 



                                                                 (远方译) 


… Page 154…

                             牡蛎和诉讼者 



                                 拉封丹 



一天,两个朝拜圣地的旅客在沙滩上看到 

刚被海浪冲刷上来的一个牡蛎。 

他们的眼睛死死盯住,互相用手指指着。 

至于归谁去吃可就得大动干戈了。 

一个旅客已经弯下身去,想把它拾起来, 

另一个却又把他推开,并且说: 

 “最好还是先搞清楚我们中的哪一个该有这口福。 

谁第一个看到就该谁吃, 

另一个只能在一旁观看。” 

 “要是这样来处理事情的话,”他的同伴回答说, 

 “感谢上帝,我的眼睛可真不差。” 

 “我的眼睛也不错,”另一个说, 

 “我发誓是我比你先看到。” 

 “好啊!你看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