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她的绰号,唤做“石鼓墩”,家里人叫她“吉官”或“五妹”。
大姐比她长八岁,四姐比她长二岁,第五个女孩出世,家族中都没有当她一件事,
只有眼梢上带带。没有被看重,她倒也自在,只要按时上饭桌就行了。
她盯住几个姐姐,做她们的“跟屁虫”,放学后就跟着她们。
在她眼里,大姐二姐最使她艳羡,她们已经是豆蔻年华,穿着玫瑰红苹果绿的旗袍,
衣襟上绣着白花,她们乌黑的短发钳烫得一轮轮的,头发上的那一轮轮的波浪形,就是
那些钳子钳出来的,其时只有上海有家电烫的理发厅,上海以外,就都是用钳子烫出来
的。
姐姐们还用彩色的缎带束发,太阳照着,缎子一般的黑发泛着乌金似的光亮,小吉
官心里羡慕得不得了。这使她常常做梦,梦见钳子夹着她的发,发出嗤嗤的声音,梦见
自己的身材像姐姐一样修长,穿着缀小花的旗袍,当然,手上戴着白纱手套。
春日在田埂旁的小溪里,有着密密麻麻游动的小蝌蚪,手伸到水里便可捞到,吉官
和四姐把它们养在碗里,看它们活泼泼地游动,一看几个钟头。过些日子,它们的尾巴
逐渐缩短,身躯变大,后来长出四条腿,跳出碗外跑了,到了夏天,后园池塘里一片蛙
声,四妹五妹知道它们都是她们的俘虏,开心得不得了。
3、乘船摇船是件大快乐的事
其时,从相王弄直到南园中间一大片草地,点缀着四棵老树,夏日环坐在它们华盖
一般的绿荫下,真是舒坦极了。
草地上植着些杨柳紫薇,栖着些黄莺芙蓉,有几处大小池塘,浮着菱叶和开着荷花。
五姐妹就在这片草地上疯嬉:老鹰捉小鸡,踢毽子,跳绳。
大姐二姐戴着白手套,伸张着白藕似的双臂,上下翻飞作翅扇,唱着:“飞呀,飞
呀,飞得高飞得低,一飞飞到我们的花园里,园里开红花多美丽……”
小吉官和四姐也学样学唱,身心都快乐得一齐飞起来了。
乘船摇船是件大快乐的事,同学里有会摇橹的,有会扭浜的,很多家里有船,放了
学,从烧香桥上船,一直摇到沧浪亭,乘船的把双脚放在河水里拍打,一边唱着刚从学
校里学到的歌曲,真是惬意极了。
路过藕塘,摘片荷叶遮住毒太阳,既凉快,又好玩。有几次大姐二姐也乘船玩,小
同学们感到很荣耀,让她们站在船头上,微风吹拂着她们围在颈项里的薄纱巾,惹得岸
上的行人一齐行注目礼。八月采菱,菱塘里浮着木桶,小学同学里的家长一边拨开菱叶
找菱角,一边把桶里采撷到的红菱抛给塘边观看的小吉官们,小吉官们把肚皮都撑满了,
打着嗝,嘴里冒出菱的清香,在晚饭桌上勉强扒了几口就溜了。
相王弄隔壁尚书里坐落着彭氏旧宅。
苏州在清代出了廿二个状元,祖孙状元及第,则仅彭氏一家。
明末至晚清,彭氏先后出了十三名进士。述其显者,如:彭定求(会元、状元、国
子监司业,以理学称)、彭宁求(探花、左春坊左中元)、彭启丰(会元、状元、兵部
尚书)、彭绍升(翰林、散文家)、彭蕴章(会试亚元、武英殿大学士)等。
常熟翁同于咸丰六年考取状元时之会试总裁即为彭蕴章,蕴章殁后,翁同亲撰
之墓志中,自称“门下士”。尤为可贵者,彭氏家族诗礼传家,清廉自守,除尚书里宅
第外,未置别业。
尚书里的彭氏第宅,有相当规模,为苏州城里数得上的巨宅之一,第宅位于葑门之
内砖桥西南,凡十全街南侧,西始尚书里,南抵南园水田。
4、轿厅就是小孩子的游乐场
尚书第内部,分两个部分。东为旧宅,称“旗杆里”,初建于明进士彭蓼蔚,至其
子彭敬舆建成,门前照墙设有夹石旗杆,内有“味初堂”、方厅、祠堂、“环荫厅”及
一些住房,最后面有花园、柴房。西系新宅,为彭启丰所建,称“尚书第”。第一进为
门房,中梁高悬青底金字“尚书第”门额,门前另设照墙,墙中间有一大型木栅门,下
面临河就是水码头,有十余级踏度斫,第二进为轿厅,西北墙木架上插着一排标有官衔
红底金字的“行牌”。在小吉官童年,这些行牌上已满布灰尘。东面墙上,小吉官还见
到几顶轿子,其时已东倒西歪,这个轿厅已成为彭家等儿辈的游乐场。过天井,第三进
为大厅和三层楼房,四进为二层楼房,第五进为一排平房名为“东井轩”,再过走廊天
井第六进为一排平房,名为“兰陔堂”,最后一进有一个小厅堂,上有佛楼。
到吉官童年时,尚书第中除彭氏家族外,已经住了十来户外姓人家,彭家已式微,
租赁出一些住房也可补贴家用。
当时是祖父汉三公和父亲彭士元统治着这个宅第,这个时期,有些大家庭,家长治
家极严,家庭间压着封建、宗法两块大石,演出一幕幕的悲剧。但在彭家,汉三公和彭
士元很是开明,治家宽松,只要儿孙辈不嫖不赌不偷不盗,就一概采取不干涉主义,所
以,彭家五只花蝴蝶得以在宅内室外自由飞舞,彭家小男孩也得以享受童年的种种乐趣,
彭家宅园内也常常充塞着孩子们的欢笑声。
彭家在冬日或雨天里,轿厅就是小孩子们的游乐场,拍橡皮球,玩捉迷藏,大一些
的男孩还在这里扯响铃。夏秋斗蟋蟀,输家要赔上蟋蟀盆。冬春玩洋老鼠,白毛红眼的
洋老鼠关在铅丝网里,喂以干枣和药材铺中买来的红花,它们会耍踏水车和上楼梯,围
观的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每逢其时,厅堂屏风后就探头探脑露出几张脸,这是寂寞的
姨太太们在观赏。她们出神地看着,若是有男人进宅,她们就像老鼠进洞一样快速地把
头缩进屏风去。小吉官至今记得一张美丽的脸庞,梳着漆黑的发髻,发髻上缀着白兰花,
听姐姐们说,那位姨太的绰号叫“鹊鼎”,就是乌鹊桥头的一只鼎,是那一带出名的美
人,她就像西方贵妇看歌剧一样着迷似地看着孩子们嬉戏,那也许是她生活中唯一的乐
趣,也许是孩子们的嘻笑声使她忆起了童年往事。她招手让小吉官过去,纤纤玉手扶着
小吉官的肩,小吉官感觉出了手的震颤。
5、姐姐常常唱的歌叫《可怜的秋香》
大姐二姐已经是大小姐了,不参加孩子们的嬉闹,她们常常吟诗写字,小吉官记得
大姐在扇面上写下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唐诗,字漂亮极了。
月夜,两姐妹在后花园吹铜箫,后花园有假山、亭子和池塘,范围很大。孩子们常
到园里玩,
小吉官有一次孤身一人进去,不免感到害怕。
墙外是菜畦、草地和灌木丛,有时可以看见墙内外野鸡扑扑地飞,男孩们吓唬小吉
官,说晚上不能去后园,里面会有奇异的响动,还有黄鼠狼乱窜,黄鼠狼的眼睛是绿色
的。小吉官知道大姐二姐常常进后花园,对着月亮吹铜箫和唱歌,便壮着胆跟着两个姐
姐进园去,既兴奋又害怕,二姐的铜箫吹得比大姐好听,有一次二姐告诉她,那只曲子
叫《春江花月夜》。
姐姐常常唱的歌叫《可怜的秋香》,小吉官也跟着唱会了,那歌词是:
暖和田里的太阳,太阳,太阳,
太阳它记得,也照过金姐的脸,银姐的衣裳,她照过幼年的秋香,
秋香你的爸爸呢?秋香你的妈妈呢?
太阳每天都在牧场上,
她呀,牧羊,牧羊,可怜的秋香。
《可怜的秋香》这首歌当时很流行的,曲调简单又宛转,很抒情,有点凄凉的意味,
对着月亮唱,真是情调极好,小吉官加入姐姐们合唱,唱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露水打湿
了衣裳。
还有当时最流行的歌,叫《特别快车》,歌意是指男女从相识到结婚十分快捷。歌
词有:
盛会筵席开,宾客齐来,红男绿女,好不开怀……
音乐像火车轮子滚动,节奏很明快,唱的时候心情会很欢乐。
还有一首歌,叫《卖花》,小吉官在小学的舞台上表演过,她左手挽着花篮,右手
执着纸花,唱道:
每天早晨,迎着春风,姑娘手提花篮去卖花,
一路跑,一路唱,花儿飘幽香。唱到末一句,台下的家长们都一齐拍手。
小学名为“彭氏小学”,是彭氏家庭义庄办的义学,彭望洁的父亲彭士元当校长,
葑门一带的学生特多,如今葑门一些老人很多是当年的小学生。
6、那时的功课很有趣
小吉官上学十分方便,穿过家里备弄的侧门便到了学校。
学校的门厅里供着一尊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塑像,门厅里黑触触的,孔子拄一根乌
黑发亮的拐杖,有两个小吉官高。
小吉官每天路过这里,想起父亲曾吓她说拐杖专打不乖的孩子,心里七上八下,不
知道夫子会怎样看待她。她仰望着夫子漆黑的眸子,生怕那根拐杖会打将下来。
出得门厅看见升起不久的太阳,她的心就像离巢的小鸟直冲碧空,开始度快乐的一
天。
那时的功课很有趣,语文老师尽管把戒尺打得劈啪响,但只拿教桌出气,从不责打
学生。他朗诵《木兰辞》,一口兰青官话,拿腔拿调,念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还跷起兰花指做了个梳妆的姿势,惹起一片笑声。
小吉官最喜欢上音乐课,音乐老师是无锡人,有点娘娘腔,他教了小学生很多和他
们年龄不相称的外国歌曲,小吉官只感到这些曲调很优美,数十年间,她在悲伤或烦恼
或欢乐时常常哼这些曲调,一直到老。
当彭望洁的女儿长大时,有一次听到她妈妈在哼《夏日的玫瑰》,奇怪地问妈妈何
时学会的,彭望洁把学到的歌曲一支支唱给女儿听,才知道她童年时学的竟然都是世界
名曲。
由于当时没有决定人的命运的高考和无穷的压力,因而也就没有摧残儿童的鞭子一
般的课外作业,下午两节课后,便是鱼入大海的自由天地。
小吉官照旧做两个姐姐的跟屁虫,玩够了,疯够了,回得家来咕噜咕噜牛饮般喝茶,
四个姐姐凑了钱,招呼道:“喂,吉官,去,到转桥头,买三包五香豆,两包长生果,
十只咸子酸,剩余两个铜板算是脚步钱,奖励你!”
小吉官答应一声,飞奔而去,一边嘴里不停念叨:“三包五香,两包长生果,十只
咸子酸!”
转桥堍是个集市,有好几家糖食店吃食店,那时黄包车从桥顶下来,车夫要用很大
的力气方能刹住脚板。转桥北堍有家“春华茶馆”,汉三公有时牵着小吉官去听评弹。
四个姐姐常常委任小吉官当采购大员,她从不辱命,认真完成采购任务,这次她采
购完,手里紧握两个铜板,在烘山芋摊梅花糕店前转来转去,拿不定主意,待到小肚皮
里装了梅花糕,飞奔回家复命,五姐妹分摊,你一粒我一粒,分剩几颗花生豆子,大姐
使劲摔到院子里去,以示公平,这一果断举措,赢得了姐妹们的心,每一摔,四个妹妹
必然报以尖声吹呼和热烈掌声;每一摔,大姐的权威性就提高一分,小吉官永生永世也
忘不了大姐扬手时脸上漾起的红云和头上飞荡的乌发。只是小吉官嘴馋,她每次都紧盯
住五香豆和长生果飞去的方向,待到无人时到草丛里一颗颗拾起,以免暴殄天物。
7、知道两人常常在外面约会
那时大姐订了一份上海的电影画报,经常露脸的影星有阮玲玉、胡蝶、王人美等,
阮玲玉之死,引起了五姐妹的悲伤,画报上说阮的死因是“人言可畏”,小吉官和四姐
不大清楚是什么意思,但大姐二姐显然很激动,泪水湿透了两块绣花手帕。小吉官很喜
欢看中国劳来哈台韩兰根和殷秀岑的戏照,画报到手,先看有没有瘦皮猴和殷胖子的滑
稽戏。她也知道当时著名的男角如金焰、高占非、赵丹、梅熹等很会演戏,大姐说他们
“演技高超”。还有严华,是明月歌舞团的,不单会演戏,还会作曲和唱歌。
西宅里的华士叔眉眼间有些像严华,英俊潇洒,华士叔很喜欢“石鼓墩”,小吉官
也时常和华士叔说说话。外面太阳暖烘烘的,华士叔却喜欢在阴沉的厅堂上踱来踱去,
华士叔穿得很时髦,有时穿哔叽的学生装,有时穿浅灰的华丝葛长衫,格子纺的内衫翻
出在袖口上。最气派的要数他穿着一身米黄色西装了,小吉官认为穿西装的他可以压倒
严华,只是弄不透他在厅堂上踱方步所为何来?有一次,小吉官似乎猜对了几分,那一
天厅堂上没有其他人,小吉官主动倒茶给他喝,华士叔却顾不得喝茶,眼睛直勾勾地望
着西厢楼上的窗棂。小吉官顺着他的眼光看去,楼窗间有一条缝,露出蓬松的电烫发和
一双俏眼,那俏眼中射出火一样的眼光和华士叔的眼光赤朗朗铰在了一起,小吉官认识
她是借住在彭家的房客安徽大小姐。大小姐长得很美,和华士叔很匹配,华士叔避开别
人,却不避小吉官,窗里飘飘荡荡落下一张纸条,他叫小吉官拾来给他,他写了信,包
着石子,抛到窗子里去,他做了这一切,就心满意足地走了,临走朝小吉官眨眨眼,小
吉官开心极了,心里发誓要为华士叔保密。小吉官知道两人常常在外面约会,也没有跟
姐姐们说过。这样过了年把,阮玲玉自杀后,不知怎么搞的,有一天,整个宅子像失了
火似的大乱起来,小吉官听到姐姐们大声议论,说是安徽大小姐投环身亡了,小吉官不
懂什么叫“投环”,二姐拍她一记头皮说:“笨吉囡,投环末,就是上吊!”小吉官问
为什么要上吊,大姐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说:“人言可畏呗!”大姐情绪激动时习惯双手
交叉抱于胸前,这天她显然太激动了,眼里闪着泪花。
安徽大小姐亡故后,宅子里请了道士来打醮消灾。宅子里笼罩着一片愁云,亏得不
久便是廿四夜送灶,厅堂上燃起了大红烛,灶上神龛里请了新的灶神,供过菜落团子和
糖元宝后,就举行旧灶神的送别仪式,讲究一些的,为灶神爷置备了竹制的车马。俗话
说吃人家的嘴软,何况嘴已被粘粘的瘪嘴团和饴糖元宝封住,即便天天见着私弊夹赃和
种种腐败现象,玉皇大帝问起,也只能说好好好。
8、压岁钱是小把戏们最实惠的东西
焚化灶神,有的在天井里,有的在家门口,由家里的男孩执行。相王弄里到处是手
擎燃着的灶神飞奔呼喊的孩童,伴随着震耳的鞭炮声,揭开了过新年的帷幕。喜庆的气
氛终于驱走了安徽大小姐的阴影,华士叔从此不再在厅堂里踱步。华士叔不仅人长得漂
亮,而且多才多艺。在五十年代初期,彭望洁在《人民画报》上见过彭华士摄的艺术照
片,足足有两个版面。
廿四夜后,宅子里到处披红挂彩,门厅里挂起四盏大红灯笼,环形厅上挂着几盏走
马灯。供桌上请出喜神,喜神就是祖宗神像,正中一幅大红喜字,是咸丰帝赐给彭启丰
的御笔。
小把戏们感兴趣的,是吃食丰富了:咸子酸、五香豆、长生果、橘红糕、料红橘不
用到转桥头去买了,厅堂上的果盘里有的是,厨子阿福忙着蒸糕、做南瓜团子、煎春卷、
做芡食莲心汤,用蒸笼蒸糕,厨房里成天弥漫着热烘烘的水汽,小吉官最喜欢印糕,有
菱形的、心形的、梅花形的。阿福蒸的糕在早餐桌上要吃好几个月,二月二吃撑腰糕,
三月三吃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