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回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猛士回明-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

    马阁部府上这两天上门的人真不少,有些人是上门打探扬州军大胜的具体情况,有些人却是上门求官来了。

    现在朝中不少衙门散官遍布,侍郎、御史满天飞,都是挂着虚职,现在听说扬州军收了不少地盘回来,都是削着脑袋想去争个实缺。

    至于这两府毗邻清兵占领区,大家都没有太多的担心,有扬州军在,多铎的几十万大军都被打得所剩无几,还怕守不住这些地盘?

    要在平时,马阁部肯定脸都要笑烂,但现在马阁部却觉得苦恼不已。

    原因是这地盘是扬州军打下来的,扬州还有个大都督在,如果是史可法在,量他也不至于拒绝朝廷任命的官员,这大都督可就说不定了。

    这送上门的金银珠宝,马阁部实在不愿意再让它们走出府门,让儿子马銮在前院应付着上门的客人,自己在后院苦思着主意。

    马阁部现今并不象当初那样可以做整个朝廷的主了。

    现在阮大铖这个昔日最好的盟友,自从女儿丽娘去了以后,仿佛对当官更加投入,没事就到宫里找皇上,皇上是喜欢戏曲之人,阮大铖之能正是长于此,因此皇上对阮大铖似乎越来越信任,这不最近宫里就有风声传出来,说皇上欲让阮大铖担任吏部尚书。

    马阁部当时被这个消息给惊呆了,负责官员考察任命的吏部尚书乃是朝中最具实权的部门,自从张煌言请辞以后,吏部一直被马阁部牢牢把持着,不曾放松一点。

    阮大铖虽然是自己的盟友,但最近似乎与自己已经不太亲近了,不知道这中间有没有那淮扬大都督的原因,即使阮大铖还是当初的阮大铖,这吏部尚书的位置也是不能放出去的。

    苦思冥想的马阁部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淮扬大都督罗剑调离扬州。

    不过这罗剑立了这么多大功,让他再换到其他位置似乎说不过去,那就只有把他调到朝中为官,调到朝中给他安置个什么职位才合适呢?马阁部又为难了。

    倘若调至朝中为大学士,以其天使之名,其笼络人心之能,又有阮大铖等人相助,又恐自己首辅之位不保。

    若只任其为虚职,恐扬州军那帮悍将也不会答应,依靠江北四镇起家的马士英对兵权重要性的认识比谁都深刻。

    正在马阁部左右为难之时,接到下人来报,右都御史李沾求见。

    马阁部一听,心想这李沾恨罗剑入骨,不知他又有什么办法来对付罗剑,倘若能有个一石二鸟的主意就好了,想想让下人把李沾带进了府中花园里。

    李沾一见到马士英就感觉到他的焦躁不安,又见到许多停在其府外的车马轿子,李沾脑袋一转,明白马阁部因何烦恼了。

    “阁部,扬州军大获全胜,淮扬大都督罗剑功劳甚大,不知朝廷欲如何奖赏?”李沾今天就为这事来的,开门见山给马阁部提了出来。

    马士英一听,李沾果然是为了罗剑的事来的,但似乎他没有这么好心,估计他都恨不得罗剑被多铎给杀了,哪里还会为了罗剑的封赏来找他?

    “是啊,这次扬州军的获胜,也让朝廷彻底安心了,其功甚大,如何封赏,我这里不也正为难吗?”马士英打着哈哈,只想听李沾可有什么“高见”。

    “以沾之见,不若任命其为东阁大学士,不入内阁似乎不足以酬其功啊!”李沾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马阁部的表情。

    “这…卫国公如今在扬州甚得人心,如若调他入朝,恐扬州民众不愿哪。”马士英打着哈哈。

    “阁部说其甚得人心沾却觉得有些过了,前两天还听说侯方域已经弃他而去了,且听说他在扬州对官员甚是严酷,很多官员对其也有不满之意啊。”李沾说的这些倒是不假。

    听到李沾这么一说,马士英心里有了一些松动。

    极善察颜观色的李沾马上看了出来。

    “阁部可是担心其在朝中笼络人心,坏了朝纲?沾以为其言其行与朝中官员尽皆格格不入,如何能笼得人心?阁部还记得高子犹否?”李沾见马士英有些松动,赶紧接着说道。

    高宏图高子犹是以前的内阁首辅,后来被马士英撺掇李沾及刘孔昭等人硬给挤兑得请辞了,李沾的意思是罗剑入朝以后可用同样的办法来对付他。

    “使其入阁倒无不可,只是扬州众军将领倘若不愿,扬州必乱啊!”马士英一听李沾的话,顿时放下心来,又提出另一个他所担心的问题。

    “这个阁部更不必担心,黄得功等人跟随其时日尚短,如何甘愿对其言听计从?对这将领,沾还有一个办法。”

    “哦,还有何办法?”马士英迫不及待地问道。

    “可派人前去扬州各军游说,使其忠心朝廷,必不会使罗剑入阁一事受阻。”李沾的办法就是对扬州军分化瓦解,只要这些将领们不说话,谅他罗剑也翻不起风浪来。

    “谁人可去扬州?”马士英问道。

    “宫中秉笔太监高起潜原久在军中,在军中颇有人脉,由他前去游说,不知阁部认为妥否?”

    高起潜是崇祯皇帝深为信任的大太监,以前就在卢象升军中为监军,其对卢象升见死不救,这事传闻甚广。

    高起潜在北京城破之前就已经逃到南京,寓居了一段时间后被任命为京营提督,后弘光帝为酬谢卢九德拥立之功,把京营提督给挪了出来,让高起潜到了宫里,说是秉笔太监,其实没啥权力,宫里权力如今被张执中、田成等以前福王府老人把持着。

    “不若命其为扬州军监军,也是仿先帝常例,你以为如何?”马士英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只是他考虑得更为彻底,这样高起潜到了扬州,也可名正言顺地找各个将领游说了。

    “阁部高见!此策甚妙。”李沾赶紧高帽子送上。

    二人又商量半天,终于为了不同的目标达成了一致意见,至于罗剑离了扬州,万一清兵再次南下,扬州能否守得住,这不在二人的思考范围。

    第二天马阁部就接到扬州罗、史二人呈上的奏折,说是要任命袁继咸和路振飞为安庆和凤阳两府府台。

    马阁部接到奏折,心中大恼,这官员你们就任命了,还要我这首辅兼吏部尚书干啥?这纯粹是断人财路,马阁部对这类断他财路的人向来是深恶痛绝的。

    马士英进宫去见了皇上,并不是呈上扬州的奏折,那奏折被他甩在家里,他来是为了罗剑入阁和高起潜去扬州监军的事情。

    胖皇帝朱由菘现在过得非常舒心,每日里听听曲子,看看歌舞,再临幸几个宫里新选的漂亮宫女,别提多美了。

    马士英求见时,他正在跟阮大铖商量一个新曲目,如何才能演得更加动人,如果不是太胖,朱由菘都想亲自去给戏子们示范。

    马士英进宫拜见皇上后,看了一眼阮大铖,淡淡地说了一句“圆海兄也在啊”,转身就朝皇上把他与李沾计议的事情禀报了。

    胖皇帝朱由菘却不是傻子,当即说道:“卫国公立此大功,如此封赏当无不可,但是倘若清兵再次攻来,何人能守住扬州?”

    “请皇上勿忧,如今扬州军已经练成,高公公前去监军,他又是个知兵的,扬州还有督师在,谅清兵也不敢南下,卫国公立此大功,不如此封赏不足以酬其功啊!”马士英赶紧给皇上宽心。

    阮大铖在旁边听了也不说话,只在心里暗暗冷笑,卫国公费了老多心血才把扬州军练成,如今你却想来摘桃子了,只是你摘的恐怕不是桃子,恐怕是只刺猬,要扎手的。

    有心给扬州卫国公提前通报一下消息,仔细一想,还是让马瑶草去碰个大钉子为好,把派人通知扬州的心思压了下来。

    “如此,就依先生所奏。”朱由菘急着编练曲目,没心思跟马士英磨叽,赶紧答应了下来。

    等大太监高起潜带着上百个锦衣卫来到扬州时,罗剑正在组织军中将领们开会。

    这次秋季作战持续时间一个多月,经历了三四次大的战役,扬州军固然取得了极大的战果,但在战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很多,总结和反思十分必要。

    参加会议的人很多,足有三十几人,除了各师主官、副职,参谋部的几个主要参谋也来参加了,刘为民和陈子龙也被罗剑让人从瓜州给喊回来了。

    陈子龙还一肚子不高兴,说他现在哪有时间参加什么会议,炼钢厂的事情正忙得不可开交,罗剑给他说了半天好话,这才让他安心坐下来。

    理着光头的李本深对参加这种会议倒是十分好奇,他的部队已经从盱眙到了扬州,已经开始了整编整训,李本深对这事很上心,这关系到他能否当上三师师长,成为大都督嫡系的问题。

    会议才刚刚开始,卫兵就进来报告说,朝廷派了监军来扬州了,监军还带来了圣旨,让大都督带人前去迎接。

    罗剑甚至没问监军是哪个,挥了挥手,让卫兵出去了,对任民育说道:“请时泽兄去接待一下可好?”

    任民育是特邀参加这个会议的,这次作战他也为后勤保障出了很大的力,作为扬州领导层的一员,罗剑特别邀请了他参加。

    史可法想张口说什么,想想又算了,除了李本深和杨副总兵有些诧异,众将领们都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

    黄得功甚至嘟囔了一句:“打仗的时候不见人影,现在倒跑得快。”

第一百二十七章 作死的高起潜() 
没管监军来的事,扬州的军事会议继续照常进行。

    由于提前打了招呼,各师的将领们都是提前做了功课,按照编制系列挨着个发了个言,就连李本深也发言把他们清兵中遇到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李本深无意中提到满清朝廷让洪承畴去了湖北,这个情况引起了罗剑的警觉。

    历史上即便没有洪承畴前去湖北,湖南的局势已被清兵弄得糟糕无比,现在再加上极有韬略的洪承畴,何腾蛟是无论如何应付不下来的。

    但是目前扬州仅能自保,想到对湖南提供更多的支援却是不能。

    只是此次军事会议的主要议题不是讨论以后的战略方向,罗剑也就没有更多深入的思考。

    罗剑感到满意的是几个师的主官都非常明确地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都认为这几场战斗胜得侥幸,只是对如何解决问题,大家都还没有太多的办法。

    对清兵作战,归根结底最大的难点是要对付清兵的骑兵,有些步兵能够利用一些阵形较好地对骑兵进行防御,但这些防御阵形对士兵的素质要求极高,况且防御毕竟是被动的,扬州军总不能老是防守,不断地向敌占区扩张才是扬州军的根本任务。

    罗剑心里明白,历史上骑兵真正退出历史舞台是在机械化部队成形之后,即便是二战期间,骑兵以其不受地形限制的机动能力,仍然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至于用猛士车和步枪打退清军骑兵,罗剑知道这是清兵出于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加上缺乏应对的经验所至。

    罗剑突然想起清朝末年的八里桥之战,英法联军对付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所用的康格里夫火箭,心里动了一动,在会上他并没有说,这事下来得跟小刘商量才行。

    会议正在进行,卫兵又进来报告说监军来了。

    罗剑有些恼火,如此重要的会议反复被打断,心里有些责怪任民育,把人带去安顿好不就是了,干嘛非要直接带会场来?

    高起潜觉得自己的第二春又来了,当马士英找到他时,他还觉得诧异,他是先帝宠信的内官不假,但在这弘光朝似乎并没有人买他的账,好不容易成了京营提督,却很快被换下来了。

    高起潜很不甘心,想想当初崇祯年间自己那是何等风光,即使是内阁首辅杨嗣昌对自己也是恭敬有加,监军领军在外时,一帮武将对自己那是言听计从,如今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了。

    当马士英把意图跟他说了以后,高起潜理所当然地动心了。

    高起潜在宫里虽然只是个挂名的秉笔太监,但消息还是颇为灵通的,扬州发生的事情也在他的关注范围,对那个“天使”大都督也早有耳闻,如果那个人还在扬州,实句实在话,他是不愿意来的,连皇上都不跪的人,能指望他对一个监军有多敬重?

    现在他是带着圣旨来的,圣旨上说得十分明确,为酬谢淮扬大都督罗剑的功劳,任命其为东阁大学生,从速到南京就任。

    只要这人走了,对付扬州军所谓的悍将,自己有皇上的钦命,应付起来自可游刃有余,实在不行还可分化瓦解。

    马阁部也没让自己空着手来,这朝廷给扬州军的饷银、粮草都要经过自己的手,也就是说扬州军的财政大权如今在自己手上,还怕这些武将不听命?

    至于督师史可法,高起潜觉得更不在话下,一个手上没有兵权的文臣,又不被皇上信任,还不是任由自己揉捏?

    高起潜来的速度很快,路上一点没有耽搁,一来马阁部催得急,二来他也想尽快让大都督离开扬州,这才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到扬州。

    以后自己就是扬州的主人了,这扬州官员和武将迎接的事不能马虎了,这关系到以后自己在扬州的威信,更何况自己还带有圣旨,钦差的身份也是不得了的。

    基于这些想法,高起潜在瓜州下了船就让锦衣卫快马通知扬州,让扬州城做好迎接的准备。

    没有等到盛大的欢迎场面,看到扬州东门外只有任民育带着两个差役在等着,高监军心里开始不痛快了。

    看到高起潜脸色不好,任民育也不太在意,只是告诉他大都督和督师正在召集将领们召开军事会议。

    高起潜一听,心里更不痛快了,这人都在啊,出来迎接一下本监军怎么的了?开会就不能推迟点开吗?

    任民育要带他去驿馆休息,高监军不干了,直接要去会场,任民育拦都拦不住。

    高起潜带着锦衣卫就直接往大都督府里走,却被门口的赵全给拦住了,死活不让他进,气得高起潜七窍生烟,还是任民育上前说了几句,赵全这才命卫兵放行。

    高起潜狠狠地盯着赵全,象是要把他记在心里,赵全却冷冷地看着他,根本不屑一顾。

    高起潜可能觉得跟一个粗鄙的武夫较劲失了身份,冷哼了一声,朝大都督府里面去了。

    高起潜没想到了参谋部外面又有卫兵拦住了,心管有锦衣卫前头喊了话,说“监军到!”,但卫兵似乎没听到,又是任民育上前说了几句,卫兵这才进去报告。

    站在门外等着的高起潜实在无法忍受了,没等里面通报的卫兵出来,上前几步就朝会场里走去,门口剩下的一名卫兵上前拦他,被高起潜身后的锦衣卫给拉开了。

    卫兵急了,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竹哨拿到嘴里就吹响了,随着急促的哨音,好几队扬州军从不同地方快步跑了过来。

    会场里罗剑和众将领一听哨音都站了起来,“怎么回事?”罗剑开口问道。

    坐在离会场门口最近的六师副师长田雄伸着脑袋看了一眼,说道:“是监军硬闯进来了!”

    罗剑眉头锁成一团,心中实在是恼火之极,军事会议是极严肃的场合,这都被人硬闯,真是乱了套了!

    “什么监军?放他进来!”罗剑沉着声音说道。

    田雄赶紧走到门口,让卫兵把高起潜放进来,高起潜进来时,后面几个贴身的锦衣卫想跟着进来,被赶到的赵全给拦住了。

    “大家都坐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