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回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猛士回明-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长,咋没练呢,小子们练得可辛苦了,只是这训练方法太费衣服了。军长你得跟后勤部报告,咱们一师的服装得双份保障才行。”

    庄子固对训练倒是极为上心,新式装备如果到了一师手上不能发挥作用,他庄子固也觉得无颜去见军长和大都督。

    刘肇基没有理会庄子固对服装的抱怨。听说一师训练抓得紧,二话不说,喊上庄子固到了一师在城外的训练场。

    看着士兵们在雪地里摸爬滚打,战术动作开始有些象模象样,刘肇基暗暗点了点头。来徐州之前,在罗剑的建议下。他专门去了一趟海军陆战队,认真观摩了他们的训练,现在一师的训练方法就是在总参谋部下发战术手册的基础上,参照海军陆战队的训练确定下来的。

    看完一师的训练,刘肇基心里有了底,随即命令军参谋部通知全军团以上将领召开作战会议,大都督已经启程前往山东,那儿的战斗即将打响,河南也必须同步采取作战行动,让满清朝廷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

    就在刘肇基准备召开作战会的时候,多铎在归德的王府里豪格也在召集将领们议事。

    参加豪格军事会议的将领并不多,衍禧郡王罗洛浑、贝勒尼堪、固山额真都类,汉将“墨尔根”侍卫李国翰、统领原大西军叛将刘进忠、统领原明军叛将曾英几个人。

    从云贵被撤回河南,豪格其实心里是不愿意的,他本来就因争夺皇位之事与多尔衮水火不容,多尔衮一直在找他的麻烦,所谓“山高皇帝远”,能够离得远远的当然最好。

    不过皇太后亲自给他写一封书信,信中说大清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希望他放下个人成见,先全力挽救大清朝,其他的事以后再说,太后自己必当为他做主云云。言辞颇为恳切,豪格这才放下身架,带领大军急速回撤,终于在去年十一月底到了归德。

    多铎总算还能顾全大局,并没有一走了之,而是专门在大军走了之后还留下呆了三天,把对面国防军的情形给豪格作了详细介绍,且一再关照万万不可把国防军当成以前的明军或者大西军,豪格尽管有些不以为然,但还是很感激多铎。

    多铎不仅给豪格留下了“金玉良言”,还把自己大军中的火器全数留给了豪格,包括一百多门红衣大炮,这个很实际,尽管豪格觉得满人勇士用不着这些东西,但多铎的好意他还是心领了。

    前段时间斥侯就已经报告说驻守砀山县城的国防军似乎在作大的调动,这引起了豪格的注意,以前他只听多铎介绍他要面对的是国防军五师,五师原先是黄得功的部属,后来被扬州军改编,再配属了火器之后,其战力已经非同小可,清兵已经多次在他们手上吃亏。

    现在五师似乎已经被调走,到底是哪支国防军又换防到了这里,豪格还在等探子的消息,今天终于得到准确的消息,是国防军一军到了徐州,这消息让豪格大惊失色,国防军的编制豪格是清楚的,他知道一个军跟一个师完全是两回事。

    一军换防到徐州,肯定不是来请他豪格吃宴席的,怎么对付国防军最强大的部队,豪格一时也没有主意,着急之下,豪格这才召集主要将领,想商量出一个对策来。

    “我就不信国防军有三头六臂,肃亲王,不如让我带一万人马先去试试他们的份量?”都类作为满清勇士,虽然比不上鳌拜的武勇,但在满清也算是赫赫有名,他就对多铎交待的很不以为然。

    豪格头脑却很清醒,他知道跟国防军打仗不能靠个人的武勇,这在大清军队中已经形成了共识,豪格当然也早就知道。

    看了一眼都类,豪格冷冷地说道:“你认为你的武勇能超过鳌拜吗?鳌拜是怎么死的,你不是没听说吧?是一个妇人把他杀死的,被那个妇人只用这么大的一个火器就杀死了!”豪格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

    豪格的训斥让都类闭上了嘴,其他人一时也没了话说。

    还是尼堪打破了场中的沉默,“肃亲王,依我看来,咱们不能跟国防军正面对战,朝廷早就把以往各次的战况通报我们,其火力极为强大,如果在城外野战,其一万人能战咱们十万人。”

    “那依你的意思咱们只能依托坚城防守了?”豪格对尼堪的说法也不太满意,这纯粹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

    “肃亲王,末将以为咱们当以防守为主,但必须发挥咱们大清骑兵的优势,如果在国防军列阵后,骑兵突然快速杀出,只要地形选择好了,必能给其以重创。”

    李国翰看豪格不满意两人的说法,想了半天,给豪格出了个主意。李国翰虽是汉人,但他很早就跟随努尔哈赤起兵,算是清兵中的元老,而且他的身份跟其他汉军将领都颇不同,其实他也是多尔衮派来牵制豪格的,只不过现在大敌当前,豪格都放了与多尔衮的成见,他李国翰也不敢再挑豪格的刺。

    李国翰没想到他随便出了个主意竟说到豪格的心坎里了,听了李国翰的话,豪格一拍椅子扶手站了起来。

    “对,咱们就是要用骑兵大量杀伤他们,如果咱们四万八千骑兵能够灭了国防军一军,就是拼光了,那也是值了。”说到这里,豪格眼里露出丝丝寒光,听得罗洛浑和尼堪等骑兵将领都是浑身发冷。

    “我跟你们说清楚,此战关乎我大清生死存亡,归德若败,则河南必不保,河南不保,则两湖粮食无路可运往京城,现大清在京畿集结重兵欲与国防军主力决一死战,我们就是要为他们保障粮食通道。”豪格坐了下来,喝了一口水,这才沉声说道。

    抬头扫视了一下座下众将,豪格又站了起来,声音中开始透出一股狠劲。

    “此战以拼为主,咱们用三人、四人拼掉他们一人,都算我们胜了,若能拼掉国防军一军,则我们大获全胜。此为这次作战最为紧要之处,尔等务必谨记!尔等若死在战场上,你等家小有朝廷养着,若有畏缩不前者,必杀无赦!”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章 曲阜孔家() 
刘肇基的作战会议也在召开,只不过会议开得有点憋气。

    “豪格的意图到底是什么?是全力防守,还是要同我们决战?你们参谋部到底是怎么搞的?现在情况都没弄清楚?”刘肇基有些火大。

    其实这也不怪一军的参谋部,侦察兵早就派了出去,清兵的部署情况现在也是了如指掌,只不过早先安全部安插在清兵中的细作却因多铎大军全数调往北京都跟去北京了,豪格军中却没来得及再行安插。

    “军长,我觉得这也怪不得参谋部,他们已经尽力了。我认为不管豪格的意图是什么,其关键总是要守往归德,守住河南,现在着急的是清兵,不是我们。我们只要稳扎稳打,攻下归德总不成问题。”

    庄子固见参谋长何英被刘肇基骂得抬不起头来,在旁边劝道。

    其实刘肇基也并非真的是责怪参谋长何英,而是敌人的意图不明,心里有些焦躁罢了,现在听了庄子固的话,觉得有些道理,也就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就在刘肇基和各师团的主官们商量如何向归德进攻之时,有参谋送来了一封长信。信是罗剑写给刘肇基的,信封上的五个星表明这封信不仅是加急,而且是绝密。

    这封信是罗剑从南京出发前往山东之前写的,主要说的是战术问题。一军虽然有一师一旅更换了新式装备,但罗剑担心一军从刘肇基往下,战术观念还停留在扬州一式步枪上,这样新装备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作战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突然而至的信件让刘肇基悚然而惊,手里拿着信,刘肇基久久没有说话,陷入了沉思之中。

    罗剑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尽管刘肇基在海军陆战队学习了一些步兵战术,但这些都是局部而非整个战役层次上的。就刘肇基本人来说。还真没考虑有了这些新式装备,部队的战术思想应该怎样调整,今天接到罗剑的信,这才意识到问题还真是很严重。

    “这封信是大都督写来的。宪伯,你把这封信给大家念念,大家都要认真听,好好思考一下。”刘肇基把手里的信递给了庄子固,让他念给大家听听。

    听说是大都督来信。大家神情都严肃起来,庄子固也认真给大家念了起来。

    “暂时停止作战行动,部队开始为期半个月的战术演练,演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如何充分发挥新式装备的作战效能。”刘肇基再听了一遍信中的内容后,认真地思索了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

    “磨刀不误砍柴功”,这个道理刘肇基当然明白,现在一军处于一种转型期,不久之后全军都将全部换装,如果不把作战理念转变过来。造成作战效果不佳,那还不如继续使用以前的装备。

    “时间还是太紧了啊,兴华为啥这么着急?要是再给我两三个月的时间那就好了。”

    散会之后刘肇基对庄子固说道。其实刘肇基知道罗剑为啥着急,满清现在已经基本学会了扬州一式步枪的制作技术,只不过他们的生产能力有限,加上时间尚短,满清的军队并没有大量装备,如果再等下去,等他们大量装备了这种老式步枪,国防军数量太少的劣势就将更加暴露出来。

    刚出正月的山东。白雪依然覆盖着大地,从新沂通往泰安的官道上,一队三百多人的骑兵队伍正在快速奔驰着,马蹄踏在冻得梆硬的雪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官道两边是是稀稀拉拉的村落,有的村庄就在官道旁边,从官道上望去,几十间茅草屋中间或有几栋砖瓦房,已经快到中午时分,村庄里飘起的炊烟并不多。映入眼帘的一切给人的感觉只是萧条。

    这队骑兵正是罗剑带着总参谋部的部分参谋和卫队正在急速赶往七师。

    “大都督,前面就是泗水县城,咱们是不是进城歇息?”护卫队队长赵全拍了拍马,几步赶到罗剑的战马旁边问道,天色已经不早,如果不在泗水过夜,错过了宿头那就麻烦了,卫队并没有携带宿营装备。

    “行,咱们就进泗水城过夜,明天一早出发。”罗剑看了看天色,对赵全说道。

    赵全应了一声,在马上大喊了一声,“都听着了,进泗水城过夜。”说完一拨马头,朝另一条道路奔去,那儿就是通往泗水县城的道路。

    离泗水城十几里路,战马小跑着就到了,泗水城并不高大的城墙已经看得到,连续在马上三四天,罗剑觉得真是有些累了。

    赵全带着十几个卫兵拍马走在前头,城门前停着五六辆马车和马车边站着的人引起了赵全的注意,朝后面一抬手,卫队全都停了下来,把罗剑的战马护在了中间。

    一勒马缰,赵全慢慢走到这群人前面,“你们是什么人?拦在城门前做什么?”

    “敢问来的可是罗剑罗兴华大都督?”一位儒生打扮的人走上前来,对赵全拱手问道,看年纪大约五十出头,头上戴着一顶儒士帽,不过鬓角并没有头发露出来,倒象是光头戴着帽子。

    “你是何人?找大都督又有何事?”赵全警惕地看了一眼面前的老儒生,语气有些不善。现在南京城里大家看得起的是研究所的专家们和各个工厂里的技术人员,穿儒服的书呆子们并不被大家瞧得上眼,一天之乎者也的,啥事都不会干,这样的人在南京城里还有不少,他们的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但眼前的这位儒生看起来日子过得不错,身上的儒服棉袄的面子都是丝绸的,再看这架势,显然是大户人家的。

    “老夫乃是衍圣公孔胤植,在此等候大都督多日,望这位将军通报大都督,请大都督拔冗一见!”老儒生这话说得有些自豪,也显得极有底气。

    “眼神公?是什么东西?”赵全自言自语地说道,不过他倒不敢擅做主张,还是拍马到了罗剑身边,把情况给罗剑作了报告。

    “曲阜孔家的人?”罗剑有些奇怪,孔家的人怎么会出现在泗水。

    曲阜孔家罗剑并不陌生。在进军山东之前罗剑就关注过,作为孔子的嫡亲后裔,山东曲阜的孔家被历朝历代朝廷所重视,不管是宋朝的金国。还是元朝都对孔家优渥有加。

    而另一个时空里各种网上论坛对曲阜孔家的议论也颇多,各种观念都有,但总体还是觉得面对外族入侵时,孔家的气节是不够好的,罗剑基本也是这种观念。

    此前国防军攻占济南时。并没有朝曲阜进军,罗剑前次到山东时,曲阜还被清兵控制着,到了年前,马应魁师才从泰安朝西推进,曲阜不多的清兵全都撤走了,曲阜这才被国防军占领。

    罗剑从战报上知道曲阜已经被占领,但这个消息并没有引起他的关注,一个县城而已,跟其他县城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大都督。见不见这个‘眼神公’?”赵全见罗剑在思考,再看一眼前面焦急等待的老儒生,朝罗剑问道。

    “呵呵,他可不是什么‘眼神公’,他是大明太祖皇帝亲封的洐圣公,他可是孔圣人嫡亲的后人啊。”罗剑对赵全笑着说道。

    “啊?孔圣人的后人?大都督,我这是闹笑话了。”赵全揉了揉脑袋,不好意思地说道。

    “你小子啊,平时读书学习不认真,一天到晚就想着上战场。”罗剑笑骂道。其实这也怪不得赵全。平时秀才们都只是教读书识字,哪里会给他们讲那么“高深”的“圣人之言”。

    “大都督,那到底见不见他啊?”赵全又看了一眼老儒生,想着他是孔圣人的后人。心里觉得刚才有些失礼,这才想让他少等一会儿。

    “见就见吧,你去跟他说,让他到驿馆找我们,我跟他谈谈,在这儿等我们到底是什么意思?”罗剑见赵全着急的样子。有些好笑,才被扫盲的赵全不算是读书人,但对孔圣人的崇拜却从教他们识文断字的秀才那儿被继承了下来。

    罗剑拍马走了过去,老儒生带着一帮儒生打扮的人躬身站在路边。

    “劳孔老先生等候,只是城外并非谈话之所,请老先生到驿馆一叙如何?”罗剑翻身下马,朝孔胤植抱拳说道。

    “不敢劳大都督下马,吾等已经在泗水城准备了院子,请大都督赏脸下榻如何?”孔胤植躬身抱拳施礼之后,这才抬头说道。

    “那倒不必,城中自有驿馆,罗剑这一路都是住的驿馆,住了院子倒是不习惯。”听说他们在泗水城里专门安排了院子,罗剑心里有些不高兴,淡淡地说道。

    孔胤植还欲说话,罗剑一摆手,翻身上了马,这才掉头对他说道:“孔老先生想要指教罗某,就请驿馆一叙,否则就请回吧。”说完拍马朝城门走去。

    罗剑一行直接进了城,留下等在城门外的孔胤植等人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们的背影。

    其实罗剑对儒家思想并没有成见,反倒以前在没事的时候还研读过《四书》、《五经》,这些所谓的“圣人之言”从学术角度来看,应该是有极高的哲学价值,只是后来的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禁锢思想,这才往其中加入了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有些孔子的原意也被有意曲解,这种现象到了宋朝时已尽极致。

    要说厌烦儒家思想,罗剑厌烦的是这种被反复修正后的儒家思想,并非原始的儒家学术。

    只是孔圣人的后人却并没有将孔子的儒家思想发扬光大,从历史上来看,孔子的后人基本都是靠祖宗的招牌来混饭吃,而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也需要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