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那些事儿- 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王思政悄悄在河东修筑工事的时候,高欢的眼睛依然盯在河南一带,他把东南道行台和河南行台合并,以侯景出任河南大行台,这个安排,等于把河南地全部交给了侯景,侯景成了河南事实上的土皇帝。

    但是,侯景一直并不是让人多么放心。沙苑大战之后,侯景曾经想领三千健儿趁宇文泰新胜不备偷袭长安,高欢曾经动过心,但是高欢的妻子娄昭君却劝阻了高欢;因为,连娄王妃也已看出侯景不是令人放心的人,抛开行动的风险不说,即使侯景一击成功,也不过是把黑獭换做了侯景,对东魏并无半点好处。侯景绝非肯久居人下之人,只要给他提供了条件,他的野心一定会膨胀的。

    但是,高欢还是把河南交给了侯景,河南对于高欢来说,战略地位太重要了,宇文泰图谋关东的路线基本首先锁定洛阳,而梁军北伐河南地又是最重要的缓冲。

    高敖曹阵亡后,在东魏这些勋臣猛将中,能经营一方且独挡一面的人也只有侯景了。

    不过,高欢也知道,侯景虽然精明过人,但至少目前对自己还是忠心不二的,何况,在河南地的行政划分上,自己早已留了后手,河南地的刺史督将大都是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侯景不反,他们是侯行台的得力助手,侯景倘若真的图谋不轨,他们又会成为牵制侯景的重要力量。

    侯景自然也明白这些,为了表示自己忠心,他把妻子老母留在邺城独自踏上河南地赴任,对此,高欢很满意,一个人打拼为的是什么?

    让父母过好,让子女沾光,一个光棍拼杀一生有什么意思啊?沙苑大战后,宇文泰乘机夺去了河南地的荆州等地,后来洛阳一场大战,东魏方面又夺回来大片领土,不过,荆州依然牢牢地握在西魏的手里。

    西魏方面对此也很重视,如果荆州再丢了,相当于西魏彻底丧失了河南地。河阴大战之后,洛阳已经几次易手。西魏人终究是洛阳的过客,来去匆匆。侯景将自己的大行台安在豫州,目的就是稳定河南地的局势,洛州和豫州一南一北,对整个河南地形成关门之势。

    高欢希望依靠侯景将西人赶出河南地。侯景自己当然也想做统一的河南王,所以自接任河南大行台之日起侯景就一直在准备着。公元540年正月,侯景率军出三嵵,目标直指西魏的荆州。

    三嵵镇在鲁阳西南十九里,名高平城,属于西魏控制区。而鲁阳东北十七里的鲁城则属于东魏。侯景军出动的消息传到长安,宇文泰立即以独孤如愿为安抚大使经略三荆地区,李弼和独孤如愿各自率领五千骑兵出武关救援荆州,侯景见西魏出动了这样两个厉害较色,明白西魏对荆州的态度。只好撤兵。

    李弼、独孤如愿各自回军。几个月后,夏州刺史刘平发来了急报,柔然忽然大举进犯,前军已经到达夏州边境。坐镇华州幕府的宇文泰立即命各野战军团集结在沙苑地区,严密监视柔然人的动静,同时命刘平在夏州以北的河西地区点火烧草,草没了柔然人的战马只能啃草根了,以此阻止柔然骑兵南下。

    柔然骑兵声势浩大。西魏境内一片恐慌,人们窃窃私语,我们的皇帝刚刚废皇后迎娶了柔然可汗的公主。本以为可以享受几年太平日子,没想到这么快柔然人便卷土重来了,这是为什么?

    宇文泰屯军沙苑,根本没有考虑柔然人会长驱直入威逼长安的可能,但长安的公卿百官可不这么想,皇帝下令长安戒严进入战备状态。右仆射周惠达亲自布置长安守卫。计划在大街上修筑防御工事做打巷战的准备,并派人通知雍州刺史王罴来商量。

    老将王罴根本就不理会右仆射的命令。他轻蔑地对使者说:倘若蠕蠕人到了渭北,我王罴帅乡人就破了。不用劳烦国家兵马,天子城中用得着如此惊扰吗?周家小儿胆子未免也太小了!这时候,一条留言不胫而走,在长安流传开来。传言说柔然兴兵的原因是因为郁久闾皇后对皇帝不满意,所以娘家人来为她撑腰。

    皇后之所以不满意是因为皇帝仍然跟废皇后眉来眼去。当初,元宝炬从大局出发,牺牲了发妻乙弗氏,事实上,皇帝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同乙弗一直很恩爱,他们在十六年里生了十四个孩子,两人一直没闲着。

    迫于柔然的强大压力,乙弗后出家搬出正殿,但郁久闾后并不满意,无奈,乙弗后又搬到镇守在秦州的儿子武都王元戊家里。元宝炬仍然念着旧情,不时派人到秦州问候,并捎话让乙弗后把头发留起来,总有一天,会有那么一天,我会接你回宫。

    这些事情不知怎么传到了郁久闾皇后耳内,皇后大为震怒,把消息传到柔然王庭,柔然可汗这才出兵进犯。流言传到皇帝这里。元宝炬大怒:那里有出动百万之众为一个女子的?

    虽然理是这个理,既然有人这么说,我要不给个交代,还有何颜面见众将帅!大统天子一咬牙,下诏令乙弗自尽。乙弗对自己的命运并没有太多的伤感,政治和婚姻连在一起,很少有幸福的家庭存在。

    乙弗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只是对使者说:愿至尊千万岁,天下康宁,虽死无恨。乙弗从容自尽。好一个贤德皇后!柔然至夏州后便退走了,是不是郁久闾后的示意,我们不得而知。西魏再一次恢复了平静。冬十一月,上邽传来消息,大将军念贤病故了,这是自去年寇洛在东雍州刺史任上去世后又一个重量级人物的去世。

    念贤资格比较老,属于武川群雄父一辈的人物,早年因为参与诛杀卫可孤而升为别将,一直做到骠骑大将军加仪同三司,孝武帝跟高欢摊牌的时候启用为中军北面大都督,后随孝武帝入关。

    念贤到了关中,所见都是旧相识,宇文泰对他也很尊重,把陇右最重要的秦州交给他,后又拜太师、大将军、都督河、凉等七州诸军事、河州刺史,不久入朝为录尚书事,河桥之战因为不战而退,朝廷上下风言风语不少,宇文泰虽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但为了给大家一个交代,免除其朝内职务,出为都督秦渭原泾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

    念贤再次作牧陇右,虽然业绩平平,但基本保证了一方平安,为宇文泰看好了西大门,使宇文泰没有后顾之忧,然而,念贤突然作古了。宇文泰必须决定,空出来的位子由谁接任。

    西魏目前的版图主要分为关中、陇右两大块,陇右地区汉人和胡人杂居,又西邻吐谷浑和北接柔然,属于最难管理也最容易出事的地方,作为长安的大后方,陇右绝对不可以出问题,所以坐镇陇右的人必须文武兼备,能打能治。

    陇右与长安犹如河南与晋阳的关系,宇文泰遇到了高欢同样的问题。权衡再三,宇文泰决定把这个担子交给河内郡公独孤如愿。独孤如愿经营洛阳、抚慰三荆都显示出他有较高的政治素质。

    很快朝廷诏令下,独孤如愿以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的身份赴上邽上任了,这一纸任命相当于宇文泰把半个西魏交给了他,可谓位高权重。(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六章【下诏书】() 
独孤如愿和宇文泰的关系很微妙,两人是发小,过去关系一直很铁,但六镇大乱之后各奔前程,宇文泰跟贺拔岳征讨关中,独孤如愿跟了贺拔胜成为荆州派的大将,多少年后再次相见的时候却已成为竞争对手,现在虽说主仆名分已定,但要说独孤如愿一点想法都没有也是不可能的,论能力独孤如愿同宇文泰不相上下,两人差的只是机会而已。

    独孤如愿在西魏挂名朝廷中口碑不错,忠孝不能两全之际他毅然选择了忠,曾经让孝武帝元修感动得热泪盈眶。

    后来在荆州为侯景所逼远投梁朝,宇文泰对此是有看法的,但一切已经过去了,现在,独孤如愿是宇文泰麾下的得力干将。荆州派的老大贺拔胜已经俯首称臣,独孤如愿这个老二又能如何,现在只有对宇文泰忠心才能在西魏这片天下混,独孤如愿是个明白人。

    因而,如今两人关系似乎已经恢复了过往的亲密。为了建立更亲密的关系,两人还为孩子订了娃娃亲,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在成年后将娶独孤如愿的大女儿。

    独孤如愿开始了陇右建设,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的第一把火是审案,只有让民众感受到自己是个好官才能赢得大家的信任。念贤统治秦州,不过总大纲而已,加上年龄的缘故,也没有精力对属下的官吏们严加管理,所以秦州治下积压了不少冤案。

    独孤如愿决定从平冤狱入手,他在秦州贴出告示,让大家放下思想包袱,有冤的喊冤。有屈的叫屈。独孤如愿动真格了,对治下枉法的官员们该抓就抓,该杀就杀,很多人沉冤昭雪,一时秦州人民奔走相告:青天大老爷来了。

    第一把火烧红后。独孤如愿针对秦州一带胡汉杂居,百姓不懂礼仪,容易受到煽动的现状,把以礼教教化百姓作为第二把火,把劝课农桑作为第三把火。三把火烧完,陇右地区便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远近流民数万家听说陇右有个好领导,纷纷前往归附,陇右开始富裕起来。

    对于陇右的成绩宇文泰是满意的,为此他特地为独孤如愿赐名信。从此独孤如愿从此成为独孤信,独孤信实在是历史上大大的名人。因为他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周明帝、隋文帝、唐世祖而获得史上最牛的老丈人的称号。

    独孤信还是史上有名的大帅哥。按照遗传学的观点,物种的繁衍具有杂交优势,譬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就成为世界上品种最好的水稻,表现在人类身上,超级美女以混血儿居多。北朝人大多为混血儿,不同民族杂居婚配,所以,北朝是出产帅哥的时代。史书也往往不厌其烦地称赞他们的英俊挺拔。

    倘若举行一次北朝男模大赛,独孤信一定会进三甲。在秦州没多久,独孤信便成为陇右人民的偶像。甚至他的穿着打扮都成为陇右的流行风向标。同当下的超女快男一样,独孤信在当时也拥有大批粉丝,他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有一次,他外出打猎,眼看天色将晚,为了赶在城门关闭前回家。便纵马如飞,不知是风的作用还是马的颠簸。不觉间帽子歪了,于是。在秦州大街上,人们纷纷驻足侧目:哇,好帅啊!几天后,独孤信出门后不禁呆了,大街上到处是歪戴帽子的人,一问才知道大家都是跟自己学的,不禁哑然失笑。歪戴帽子竟成为秦州的时尚,这就是偶像的力量。独孤信在陇右如鱼得水的时候,长安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郁久闾后难产而死。过去医学水平低,生孩子风险很大。本来只是一个意外,但东魏方面就此抓住机会,展开了凌厉的外交攻势,非要诬陷是西魏人害死了柔然公主,并翻出了当年西魏以宗室疏族女子冒充公主的故事。高欢的人告诉柔然头兵可汗,你们和长安压根就不像亲戚,要真是亲戚,你到长安去串门,宇文黑獭又是烧草又是屯兵,摆明了不欢迎你们。

    元宝矩在柔然的压力下处死了自己深爱的结发妻子,这才多久,柔然公主就惨遭毒手,这些事能没有关联吗?头兵可汗被说动了。

    从此,柔然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同西魏撕破脸皮重新成为西魏的边患。如此一来,西魏处于四面楚歌之势,北有柔然,西有吐谷浑,南有萧梁,东有高欢,战争的危险随时都可能降临。在这种巨大压力之下,宇文泰制定了两手抓的战略,一手抓军队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他要闯出一条富国强兵的道路。他能成功吗?问:打胜仗靠什么?

    答:君王的英明,主帅的智谋,将士的勇敢。事实上,这三方面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了另外一样照样不成,打仗看上去是士兵们在搏击,实质上上拼的是交战双方的经济实力。战争实在是个烧钱的机器,现代战争中扔颗炸弹几百万进去了,古代也是这样,俗话说人马未动粮草先行,战士吃饭战马喂料,需要动用民夫和牲口运送粮草,死亡人员还要抚恤金,伤员还要医疗费,打胜了还要赏赐,部队官兵的工资还没算上,怎么算都是一笔惊人的支出。要想打胜仗先得把后勤保障搞好,国家得有钱。

    对此,宇文泰头脑很清醒,所以发展经济成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关中跟人家山东比起来,人口稀少,土地贫瘠,老天爷还动不动给来点旱灾什么的,别说富起来,就是解决温饱问题都不容易。

    对此,宇文泰头脑很清醒,所以发展经济成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关中跟人家山东比起来,人口稀少,土地贫瘠,老天爷还动不动给来点旱灾什么的。别说富起来,就是解决温饱问题都不容易。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要想发展生产力,就要改革生产关系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要素,为生产力的发展扫平障碍。

    宇文泰虽然没学过这门课。但他也看到了西魏政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选官制度注重门第,结果没有真才实学的花架子去做刺史、郡守,另一些刺史郡守来源于战功的奖励,让武人们放下武器去坐堂理政,还真够难为他们的。

    让这样一些人之行富国安民的国策。那不是笑话吗,国家政策再好,恐怕结果也会成为歪嘴和尚念经,歪了!还有,高门豪族依靠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影响着国家政策。暗地里挖着国家的墙角,他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却往往靠他们的代言人将国家赋役转嫁给小民。

    要改革必然会有阻力,既得利益者一定会为维持现状而想法设法反对。不过,现在国内形势对宇文泰相当有利。

    零星的稽胡叛乱先后被李远、于谨、侯莫陈崇、李弼平定,独孤信也扫平了赤水蕃王梁仚定。国内形势稳定,宇文泰的威望日高,他要想做什么事,公开反对的人几乎没有了。改革势在必行。谁来主持呢?

    改革的重担只有西魏的经济学家苏绰可以担当。于是,宇文泰以苏绰为大行台度支尚书、领着作,兼司农卿。这个职位相当于财政部长、文化部长兼农业部长,西魏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是本,三农问题在今天都是每年位列一号文件的首要问题,宇文泰相当于把国家经济命脉托付给了苏绰。苏绰开始在西魏行富民强国之法。

    苏绰殚精竭虑,针对西魏的国情。制定了一些列的改革措施,比如对官员进行精简。那些吃皇粮不干活的一律裁掉,又设置二长管理百姓。军队不打仗的时候搞搞屯田,补充一下军队的口粮,减少一点百姓的负担。

    苏绰将自己的治国思想写成报告递交宇文泰,宇文泰阅后转给魏文帝以诏书的形式颁布后在全国施行,作为官员入职培训的必修课,学不好这一课,官就不用当了。这就是历史上着名括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六个方面。第一条:先治心。

    (拿今天的话就是加强思想政治修养。)苏绰认为,刺史、郡守、县令这些人作为地方上管理百姓的宰守,代表朝廷治理地方,其地位等同古代的诸侯。

    前世的帝王们曾经说过只有贤良的宰守们才是与帝王共治天下的人。

    在一般人看来,居于朝堂内的高官们与帝王共商国是,他们才是与帝王共同治理天下的人,其实,帝王们对这一点也很清楚,朝中的公卿百僚们各司其职,制定国策,监督百官,对于国家都很重要,但是无论朝堂上制定了什么样的政策,最终还要靠地方官们来落实,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