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身上涂上蜂蜜,任由虫蚁啃噬
两名都头的惨死,极大地激发了两军将士的仇恨,他们从盲目自大中清醒过来,迅速调整战术,认真对待那些待宰的“牛犊”。
战争的天平慢慢发生倾斜,这回是向着有利于李茂的一方。
李茂紧急向两军下达了不准杀俘虏的命令,但结果却不甚理想,森林作战困难重重,没人愿意携带俘虏,增加自己的累赘。抓到俘虏后的惯常做法是先挑断手脚筋脉,然后剥光衣裳,捆在树上,再全身涂上蜂蜜
郑孝章明白李茂严令不得杀俘的原因绝非同情心泛滥,而是为煤铁矿解决劳动力不足,他建议组建一支人马随军接收俘虏,同时颁布赏格,前方将士每交付一名俘虏,记二等功一次,奖励若干财物。
李茂批准了这个建议,一支名为“捆奴队”的特殊军队在特务系统内迅速组建完毕,并立即开赴前方,随两军将士行动,接收俘虏,鉴别俘虏,把俘虏押解去龟甲山。
源源不绝的劳动力极大地促进了煤铁矿的发展。
元和六年端午节,龟甲山冶炼厂出产的第一块钢锭系着红绸送到了东州经略府,李茂率全体属吏盛装出迎,如接贵宾。
经严格鉴定这块钢锭为一级品,品质完全达到了长安内军器坊用料要求。
内军器坊专为皇家打造兵器,用料之考究天下闻名。
李茂抚摸着这块冷森森、泛着幽蓝毫光的钢锭,笑得嘴巴也合不拢,当即下令用这块钢打造二十把匕首,赠给军中高级将领,称之为“元匕”。
第478章 第一座兵工厂()
“有了铁,有了钢,我们还要创办兵工厂,你们说说这兵工厂应该摆在什么地方。”
“从使用的角度看,自然是摆在新设立的东州城或河对岸的高州城里最为便利,生产出来的军械直接入军料院兵器库,根据需要再划拨给各军将士。”
“从龟甲山到东、高两州地理遥远,运输不便,倒不如就摆在龟甲山镇,那里有煤有铁又有人力,能大大降低成本。”
众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李茂一时也下不了决心。
倒是在主持兵器制造的人选上没有大的争议,众人都推举郑孝章领衔,郑沛具体负责。郑孝章领衔的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调用人财物资源,他具体主管军料院,军器使用的情况他最清楚,可以视使用情况而组织生产。郑沛不仅善于炼铁也是有名的兵器行家,他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无人可以替代。
李茂赞同二人搭班子,又提议常木仓做顾问,常木仓在兵器方面也很有研究,现在名声大噪、威力非凡的连发机弩就是他的杰作。
经过慎重考虑,李茂还是决定把兵器厂主体设在龟甲山,称之为第一军械所,而将连发机弩等精细兵器的制造放在河西的高州城内,称之为第二军械所。
高州是座新城,驻军较多,便于保密和侧卫安全。
这年的盛夏,李茂带着金道安、郑孝章、高丙等人去了龟甲山,目的是在那里建造一座新城。分布在辽东草原上森林里的大中小部落都不会攻城,高大厚实的城墙可以有效遏制他们的骚扰,筑城费用虽然高昂,但相较收益来说还是十分划算的。
在胡南湘的陪同下,李茂仔细察看了周边地形,煤矿、铁矿占地广且分散,用一座城池把他们围起来显然是不现实的。
但军械所占地面积不大,在周围筑一道高墙以策安全并不困难。
李茂选定了一处易守难攻的小山沟,对郑孝章等人说:“一所就设在这,在山口筑城拱卫,另在山坡上筑造一座城堡,用于藏人和保护重要物资。”
高丙却有不同看法,言道:“山谷那边有个山洞,土人叫无底洞,洞内空间开阔,藏人和储备物资都很便宜,倒不如在洞口外修筑一座城堡以卫洞口,洞口安装一道铁门,以防万一。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材料,最重要的是便于集中兵力防守。”
李茂问郑孝章等人的意见,郑孝章道:“辽东地广人稀,兵力不够用,重兵防守一座工厂的确不划算,我赞同老高,压箱底的家伙藏进山洞里,铁矿石、铁疙瘩让他们搬去,走不多远,我们的兵马就能赶到夺回来。”
“不过”郑孝章又道,“无底洞这个名字不大好听,是否可换个名字?”
胡南湘道:“煤铁不怕他们抢,但厂房却怕火烧,若是蛮人蛮劲发作放起火来,咱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李茂问道:“湘南打的一手好算盘,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胡南湘道:“还是从大处着眼,在通往矿区的各要道设置据点,矿区内多设**阵,将核心要害隐藏起来,即便让蛮人进来了,也像钻进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无处下嘴。”
李茂见众人没有别的意见,便总结道:“这里是辽东的心脏所在,不能一有风吹草动人就躲进山洞里,那样虽然安全却无人起到支应整个辽东的任务。在山口筑城,守护军械所的安全,矿区内多设堡垒,加强内卫,即便有人混进来也无法搞大破坏。那个无底洞也要利用,用作最后的避难所和存储成品军器。当然无底洞的名字是有些不大中听,我看就改作藏兵洞。别人藏兵马,我们藏兵器。”
郑孝章也改了主意,豪气地一挥手:“那就通盘规划,把龟甲山打造成铁甲山,任他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李茂笑道:“郑总管豪情万丈,我们就都有信心了,不过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着眼长远和全局进行规划,再一步一步实施,不焦躁,不懈怠,步步为营,把事情做好做扎实。把龟甲山打造成铁甲山,披着铁甲的心脏。”
阴郁的天忽然放出光明,辽东的盛夏并不炎热,天更是蓝的不像话,李茂登上龟甲山制高点俯视分布着山谷里的矿井、工厂、城镇,心里顿时涌起一股豪情。
他深吸了一口气,告诫自己不要急躁,腰稳住阵脚,今日的局面来之不易,万不可头脑发热。待心绪平和下来,他又问郑孝章和高丙规划几时能作出来,郑孝章和高丙商议了一下回答一个月,李茂道:“太匆忙,这个不急,这种纲领性的东西务求精确可行,毛躁不得。不过扼守矿区入口的石堡和藏兵洞仓库可以立即着手营建。”又问这两处工程完工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高丙心里默算了一下,回答说:“五百人,八个月。”
李茂道:“八个月太长,我要你五个月就完工,我再调一千五百人给你。工程要按照最高标准来建,这里是我辽东披着铁甲的心脏,万万马虎不得。”
李茂又问郑沛龟甲山现有多少人,郑沛答:“驻军五百,工匠三百,随军家眷一千八,普工四千八,正以一个月八百人的速度在递增。”
李茂道:“‘牛刀行动’还有两个月就结束了,算起来龟甲山这个地方将来要屯驻我们一万人,我们规划的五个州看来不够用,在此另外添设一州如何?”
郑沛笑道:“树大招风,不图那虚名也罢。”
李茂呵呵一笑,增设州县的话题到此为止,驻军一万,必设一大将统领,李茂想给郑沛讨个官职,他自己既然都无所谓,李茂也就熄了这个念头。
郑沛说的对,树大招风,东州和高州设立后,各方对他的敌意空前高涨,李茂已经下令暂缓设州,当然条件成熟的地方设县还是有必要的,先夯实基础,以待时机嘛。
李茂回高州前召集驻龟甲山的军政将领集会,明确郑孝章地区军政最高首长的地位,明确郑沛最高技术首长的地位,提升胡南湘为龟甲山镇城局使,协助郑孝章处理地方政务,又增调第二师一个营和第三师一个营进驻龟甲山。
有了煤铁,这年的代盐铁券的发行量骤然猛增了一倍,精明的商人发现,使用代盐铁券这个东西非但十分轻便省事而且还有经济上的实惠。
辽东的盐铁院不止一处,在每处盐铁院都可以随时取现,怀里揣着一张代盐铁券走到哪都能换到所需的盐铁,这省去了运输之苦和被劫的风险,实在是方便的很。
而且精明的商人很快就发现了代盐铁券里深藏的一个秘密,他们算过一笔帐,假设说市价五张羊皮换一斤好钢,五张羊皮换铜三两,一张一斤代盐铁券换好钢一斤,却只需二两七钱铜就可以买到。
如此换算先用羊皮去换铜,再拿铜去换代盐铁券,再用券去换铁就要划算的多。
知道了这个窍门后,代盐铁卷就不再是一张普通的存单,它突然间拥有了自己独立的价值,它可以脱离盐铁独立存在单独流通,在精明商人的背书下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没有人担心代盐铁券会爆贬至一文不值,因为谁的生活中都离不开铁器和盐,只要盐铁院存在,它的价值就不会动摇。
辽东的盐铁院越建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信誉越来越好。
盐铁院的靠山是辽东经略府,经略府的靠山是安东军,安东军兵力十万,他们成功驱逐了契丹人,在辽东已是霸主,他们的地位无人能撼动,而且他们还有一个更加强大的靠山――大唐。
“这个东西的好处是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适当调整市场物资供求和价格,以极低的成本获取我们所需的物资,而且在手头周转不灵时还可以一解燃眉之急,方法很简单就是印白票注水,但要注意平衡,千万别水漫金山把自己给淹了。”李茂在核心决策小组上公布了他力推的代盐铁券的用意,众人至此方才了然,原来是可以点纸成金,免费使用人家的东西。
“每一张代盐铁券都须有我、书丞、孝章、木仓和曾真的亲笔签名,缺一不可,每份代盐铁券都需加盖盐铁院、经社部和经略使印章,设置唯一编号和防伪标记,编号和防伪标记由曾真登基备案,供有司调阅查询。”
李茂的话说完,与会众人都向书房女助手投来讨好的一瞥。看来将来要想做点手脚必须先过她这一关。
第479章 预做准备()
每天一早,李茂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听取常木仓关于天下、辽东和周边的情况汇报,辽东地理偏远,消息蔽塞,对天下大势的掌握有个时差,大约是十天左右,消息来源有两个:长安的陈数和淄青的铜虎头。
与对关内的迟钝不同,对辽东尤其是控制区内,李茂的信息渠道已经十分丰富而通畅,在可能直接影响辽东的几大势力中无论盟友,李茂都有高效可靠的信息来源,这要花费很多心力和财力,但李茂认为这是值得的。
“刘济的讨伐计划因为营州朱氏作梗而被迫延期,迭剌部南线军力已经开始回防,正向梁丹河一带运动,此地集结的兵力已经超过三万,我们推测可能要对喀山部动手,时间可能是在入秋。”
“看来有必要给我们的盟友提个醒:迭剌部是狼,不是落水狗。狗只会对人狂吠,狼却是要咬人的,且口口见骨,要出人命的。”
“喀山部趁刘济和契丹对峙之机,兼并了奚人的几个部落和一些散民,和森林野室韦人也打成了一片,如今可是兵强马壮,可否让他们跟契丹人碰一下,试试斤两?”
李茂摇摇手:“万万试不得,梁丹河那一带地势开阔平坦,适合大兵团骑兵作战,契丹人要解决后顾之忧,必是雷霆一击,雪碧华他们扛不住的。一旦喀山部覆灭,契丹就没了后顾之忧,到时候不是刘济寻他麻烦,而是他要去寻刘济麻烦。”
“幽州城高池深,契丹人不会讨到便宜。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于我有利。”
“那岂不是便宜了朱洄?营州一旦和契丹人联上手,绝非我辽东之福。”
常木仓道:“我这就通报雪碧华。”
李茂道:“让秦墨亲自跑一趟,他不是还说雪碧华是个女人吗,让他去鉴定一下嘛。”
一向不苟言笑的常木仓也咧嘴笑了起来,他的副手秦墨不知从哪得到的消息,认定了室韦喀山部首领兼六部盟主雪碧华是个女儿身,还说她是猛盾的私生女。
这个爆炸性的消息让秦墨在特务系统内声名大噪,一时无人不识秦总管的大名,消息传到李茂耳朵里,李茂令其到卑沙城出了趟远差,以避避风头,维护形象。
军械所的第一批兵器出厂时,李茂公布了他的近期扩军计划:将原来的内河水军扩大五倍,实现以辽河为轴,控制整个辽东平原的战略设想。
东、高两州夹河而建,辽东汉人的主要据点都分布在辽河两岸和沿海地区,打造一支强大的内河水军迫在眉睫,有了这样一支不败舰队,东高镇的势力向北可以直插契丹人腹心,向南可以与沿海的海盗集团取得联系,这不仅对贸易有利,更能在战略上取得有利态势。
如此光复辽东指日可待,李茂的这个辽东经略使也才能名副其实。
打造水军必须得有船,造船不仅要钱要物更要有成熟的技术支持,辽东船厂现有的力量只能制造小型内河船只,满足短途运输和巡弋河面,所拥有的战舰尚不能对契丹人的木筏、室韦人的独木舟和汉民堡垒的战舰取得压倒性优势。
千里辽河除了东高镇一段,还处于群雄争霸的阶段。
此前李茂派秦墨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去卑沙城找桑容帮忙,桑容则劝他向淄青求助,卑沙城只能修理海船兼制造一些近海辅助小船,对大型内河舰船并无制造经验。
论造船能力,大唐的泉州、广州、润州、登州都是实力雄厚,经验丰富。泉州的福船,广州的广船天下闻名。润州主要制造内河船只,登州两者兼备,以大型远洋船只为主,制造内河舰船的经验也很丰富。
润州太远,且无熟人,李茂把目光投向登州,他给苏卿写了一封长信,希望得到妻子的帮助。苏卿很快回了信,她建议李茂向长安求助,李师道对李茂在辽东的崛起十分忌惮,借辽东地矿图外泄事件处置了好几个铜虎头管事,现今铜虎头对跟辽东交往持审慎态度。
若没有铜虎头的配合,想从登州船厂挖取合适人才绝非易事。
苏卿的信就像一封公文回函,写的干巴巴的,李茂读过偷偷地哭了一回。
登州的路走不通,那就只能舍近求远,是直接派人到润州去高薪挖人,还是绕道长安借天子之手达成心愿,这个问题上李茂力排众议,选择了后者。
辽东的事业已小有规模,藏在深闺不见人显然已不现实,是时候和长安恢复关系了。
李茂给远在长安的林英写了封信,请他转交宋王李结,再由李结转呈天子李纯。在长安左右龙骧军被改组为龙骧营并入神策军后,林英的权势未降反升,一跃成为龙骧营的绝对当家,现在是天子面前红的发烫的人。
李茂若求助于他人,难保他不从中作梗,而直接把信写给他,相信他会认真办理。
林英读了李茂写给他的书信,一连读了三遍,读完发了会呆,才把信封里夹着的另一封信拆了,这封信是李茂让他转交给宋王李结的。
李茂给李结的书信里还藏着一封信,注明呈达天听,林英犹豫了一下,到底没敢拆视,他只看了李茂给李结的书信,看完后封存,派人送给李结。拆封之间做的天衣无缝,外行人根本看不出来。
李结曾游历天下,在江南盘桓多日,对润州的船场并不陌生,看过李茂的求助信后,他召来熟悉船场的幕僚先做了一番功课,这才进宫面见李纯。
唐初,皇室诸王在朝中和地方担任官员的现象十分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