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贡献,实际上与资源开发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是中美共同推出了第一部与宇宙航行有关的法律。
根据后来披露的消息,当时中国已经向美国提供了外星文明存在的证据,并且说服了美国当局。也正是这些证据,让美国决定与中国组成联合体,共同从事宇宙开发工作,并且共同约束人类的宇宙开发行为。
当然,头一年发生的恐慌性骚乱,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这场波及全人类的骚乱,从本质上反映出,人类还是一个非常稚嫩的物种,根本没有应付大灾大难的集体智慧,因此在文明还处于婴儿期的时候,非常有必要由政fu出面,掌控与人类文明存亡息息相关的绝密资料,所以必须加强保密工作,让绝大部分人生活在相对安全的心理环境之中。
更重要的是,此时,中国科学家已经在重力场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当时,已经出现了完整严谨的重力场力学理论,科学家还搞清楚了激发能量与被激发能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前面已经提到,反重力场推进技术,实际上是用一种能量来激发与利用重力场本身蕴涵的能量,从而达到让物体以光速飞行的目的。这种激发与被激发的关系不是线性的,也不是简单的多元函数关系,而是一个复杂的三次六元函数,因此所激发出的能量会产生巨大波动。
有了这些理论基础,科学家很快就发现,光速的十分之一是危险的临界点。
说得简单一些,只要飞船的飞行速度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就基本上可以判断该飞船采用的是反重力场推进技术,并且能被重力场波动探测仪发现。如果不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则不易被发现。
结果就是,中美推出的第一步宇宙法就明确规定,所有宇宙飞船的速度都必须控制在光速的十分之一以内,民用与商用飞船的速度不得超过光速的二十分之一,即便是军用飞船也不得超过光速的十五分之一。
这是一项强制性法律,而且所有飞船都必须对推进系统进行相应改进。
必须承认,这是人类文明在潜在的毁灭威胁面前采取的自律行为,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自律行为。
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人类文明总共只进行了两次光速飞行。
根据事后的发展来看,这两次光速飞行并没引来毁灭性灾难,也许那些监视人类的外星文明并没有发现。
总而言之,这部法律,使人类的宇宙探索活动进入了规范阶段。
事实上,到二十一世纪末,人类的宇航活动,已经不仅仅是探索了,而是以大规模资源开采为主。
比如,在二零六六年,“千里眼”望远镜在小行星带里发现了一颗直径约莫五公里,由稀有金属矿石构成的小行星,其储备的稀有金属超过了月球与地球的总和,只是当时这颗小行星在太阳的背面。十二年后,这颗被命名为“小财神”的小行星进入近地区域,勘探与开采工作随即开始。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从“小财神”上开采的稀有金属,帮助人类完成了数十艘大型宇宙飞船的建造工作。后来,这颗小行星甚至被拖到了火星轨道上,成为了火星的一颗“人造卫星”。开采工作一直持续到二一七七年,由其提供的稀有金属,总共建造了上万艘宇宙飞船。在开采结束之后,完全被挖空了的“小财神”还被改造成了一座空间科学实验中心。
类似的宇宙资源开发活动,在二十一世纪末就非常普遍了。
当时,中美甚至打算到谷神星上建立军事基地,把谷神星打造成人类的前沿阵地。
只是,这个非常疯狂的计划在二十一世纪初被终止。后来,中美联合在小行星带上开发了一颗直径不到一百公里的小行星,在这里建立起了完整的基础设施,使其成为中美联合舰队的前沿基地,并且修建了大量工业设施。在后世,这颗被称为“基地”的小行星正是宇宙人类飞出内太阳系,前往木星、土星、海王星与天王星等巨行星的出发点,也为后来在柯伊伯带建立殖民地提供了帮助。
总而言之,中美联合体的出现,在很大的程度上加快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美联合体实际上催生了后来的宇宙人类与地球人类,是导致人类文明分裂的根源。
只是,在当时,几乎没有人知道,中美联合体的出现并非来自三合星系的潜在威胁,而是与发生在二零八零年的一件“宇宙事件”有直接关联。这起宇宙事件,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可是明白其中真正含义的人却少之又少。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起宇宙事件与陆雯的死也有关系。
要知道,在二零八零年,心脏病绝对不是不可治愈的疾病,甚至算不上疾病,因为更换心脏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了。
*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七章 警钟
根据牧浩洋留下的资料,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陆雯选择了拒绝治疗,并且希望牧浩洋也能在同样的时候,尊重生命的自然法则,而不是依靠违背了自然法则的技术手段,延长自己的生命。
最终,牧浩洋也以同样的方式,在九十八岁高龄时去世。
当然,最重要的是陆雯为什么拒绝治疗。
有足够多的理由相信,这与二零八零年初发生的一件事情有关,而这件事在当时根本没有多少人注意到。
这就是,当年年初,波江座发生了超新星爆炸。
随后,科学家就探测到,爆炸的是一颗离地球大约十点八光年的恒星,而这也是离地球第九近的恒星。
虽然陆雯已经退休,但是海德钦仍然立即把报告送了过来。
可以说,这是一次极为反常的超新星爆炸。
原因很简单,爆炸的恒星是一颗质量比太阳略小、温度比太阳略低的恒星,其存在时间比太阳短得多,推算大约在八亿到九亿年之间,而太阳已经存在四十多亿年了。在天体物理学上,这样的恒星不可能发生超新星爆炸。也就是说,这决堤不是一次自然事件,很有可能是一次外星文明出手干预的事件。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值得怀疑的原因。
在这颗恒星附近,有两条由陨石组成的小行星带,并且有两颗体积比较大的小行星,其中靠内的小行星很有可能具备供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而靠外的小行星因为太远,自然条件极为恶劣。
也就是说,在这个星系内,很有可能有一颗存在生命的行星。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不管怎么说,这个星系离太阳都很远。即便对已经掌握了反重力场推进技术的人类文明来说,到达该星系也是上百年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即便该星系内存在智慧生命,也不大可能来到太阳系。当然,这也与该星系存在的时间有关,即不到九亿年很难在行星上形成供智慧生命繁衍的自然环境。要知道,地球是在出现了三十亿年之后,才具备了供生命大量繁衍的自然环境。
最为重要的是,这此超级毁灭,很有可能与人类有关!
原因就是,在二零五六年发射的“深空”号飞船就是飞往波江座,而且就是飞往这颗恒星的。
从时间上计算超新星爆炸发生在“深空”号到达该星系后三年之
显然,如果有等级更高的外星文明在监视各个星系内的智慧生物,那么引发超新星爆炸的就是这个外星文明。
说得简单一点,“深空”号光速飞行所导致的重力场波动,使高级外星文明认为在该星系内出现了具有威胁的智慧生物。
那么,同样的灾难会降临到地球上吗?
显然,陆雯给出了肯定答复,而且认为很快就会变成现实因此在二零八零年,毅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所幸的是,灾难并没有降临到地球上。
从事后来看这很有可能与人类文明过于低级有很大的关系。
要知道,人类能够获得反重力场技术,完全是一次意外,而且是由观察与实验推动了反重力场技术的发展,在应用已经非常成熟的情况下,才得出了完整的理论,而这是完全违背科学发展逻辑的。
在正常情况下,肯定是先有理论、再有实践应用。
说得简单一些,没有牛顿的力学三定律,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天体物理学而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就不会有核武器,更不会有时空理论。在科学、特别是最基础的物理学的发展史上,理论都走在前面,只有成熟的理论才能发展出应用手段,从来没有应用手段发展出理论的先例。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在重力场领域取得的成果,绝对是一个意外。
当然,这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结果。
保守估计,如果没有那次偶然的发现,恐怕几百年之后,人类依然生活在地球上,最多只是开发太阳系内的资源。可以说,以相对论为基础的物理学,最多也就只能让人类填满整个太阳系。
要想迈出太阳系,相对论根本办不到。
说白了,这就像牛顿的力学三定律只能使人类掌握化学能源,而不可能让人类掌握核能一样。
从理论上讲,如果以相对论做基础,人类飞出太阳系的可能性为零。
原因很简单,按照相对论,即便耗光地球上的资源,也只能把一艘具备生命维持系统的宇宙飞船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而以这个速度飞往比邻星,需要四十年。事实上,能够把一艘宇宙飞船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一,并且使其在达到目的地的时候减速,已经是实践上的极限了。结果就是,人类飞往比邻星需要足足四百〓十二年,而且还得花上同样多的时间返回地球。如果把两次加速与两次减速算上,那么人类在这趟宇宙尺度上距离最短的星系航行中所花的时间大概为一千年。
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人类的极限寿命也就二百四十年。
事实上,以二十一世纪初的科技进步速度,即便要达到这个级别,人类也要花掉五百年以上的时间。
结果就是,那些监视人类的外星文明肯定觉得,人类根本不可能取得重大突破。
由此也就产生了一个结果,即外星文明并没有一直不断的监视人类,只是偶尔造访一下太阳系。
也许,在“深空”号飞出太阳系的时候,并没有外星文明在太阳系内活动。
总而言之,这是唯一的合理解释,不然人类文明在二零八五年之前就已灭绝了。
可以说,人类是幸运的,正是这些巧合,使人类文明避免了在刚刚拿握宇宙探索技术的时候就遭受灭顶之灾。
只晏,波江座的超新星大爆炸,也给人类文明敲响了警钟。
这件事,说明了一个非常普遍的道理,而且也是大部分科学家已经想到了的、却不愿意承认的道理,即在宇宙空间中,存在大量的智慧生命,其中很多已经进化到了极为高级的文明阶段,人类与之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仅仅如此的话,那不是大问题。
可是更加令人恐惧的是,陆雯提出的宇宙社会学三大定律已经得到证实,即不同的文明之间绝对不可能和平共处。
不管宇宙有多么浩大,那些通过残酷竞争而发展起来的文明,绝对不会容忍在附近出现一个有威胁的文明,也就会在发现其他文明构成威胁的时候,不惜一切手段的摧毁潜在的威胁。
毫无疑问,在宇宙中,人类是一个极其脆弱的存在。
甚至可以说,在宇宙文明中,人类极其渺小,甚至不足以引起高级文明重视。
当然,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的一方面是,人类文明至少还处于安全阶段,暂时不会引起哪个强大的外星文明来摧毁人类的兴趣。
坏的一方面是,只要人类文明发展壮大,对外星文明产生了威胁,那么一次超新星爆炸就足够毁灭人类。
有理由相信,陆雯在去世之前,肯定留下了遗书,而且不是留给牧浩洋的。
对人类文明来说,要想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联合,而且是建立在所有成员共同认识基础之上的联合,而不是通过战争获得的统一。
事实上,这也正是中国没有发动统一战争的根本原因。
要知道,绝大部分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理解外星文明存在的巨大威胁,也不可能理解人类文明正处在极为脆弱的阶段。
同样的道理,这也是中美组建联合体的根本动机。
如果人类文明必须联合,那么最强大的两个国家首先实现联合,才有让其他国家也加入进来。
要知道,到二零八零年,美国已经完成了战后重建。
虽然仍然是战败国,很多国家权力都掌握在战胜国手中,比如美国民选总统必须由占领军总司令任命,但是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美国已经超越了欧洲联邦,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大国。
事实上,欧洲联邦也拥有很强的实力,只是内部矛盾,让这个国家举步维艰。
再来看,中美在建立联合宇宙舰队之后,推出第一步宇宙法,也是为了让人类文明免于灭顶之灾。
不管人类文明何去何从,至少在二十一世纪后半页,几乎是如履薄冰,随时有可能在瞬间被更加高级的外星文明毁灭。
只是,这种鸵鸟政策,并不能使人类文明避免危险,只是推迟了危险到来的时间。
从理论上讲,人类文明迟早有一天会飞出太阳系,也就迟早有一天得与那些更高级的外星文明发生面对面的碰撞,因此人类文明必须利用有限的时间,在科学技术上取得长足进步与发展。
摆在人类文明面前的是一条艰险的发展道路。
只是,在这条道路上,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如果没有希望,人类文明也就不可能发展壮大。
对人类文明来说,只有一个希望,而且这也是人类文明最擅长的能
这个时候,一个在宇宙人类史上与足以与陆雯媲美的重要人物站了出来,而这个人为人类所做的贡献,绝对不亚与陆雯。
正文 第二百八十八章 科技大爆发
第二百八十八章 科技大爆发
这个人,就是中国籍美国科学家斯蒂文…罗素,而他还有两个特殊身份,即陆雯唯一的宇宙社会学学生,以及陆雯的孙女婿。
罗素的父母是环保工作者,大战爆发的时候,他才七岁,跟随父母旅居新西兰。大战期间,罗素跟随父母去了十多个国家,在大战结束的时候来到中国,并且定居下来,在成年后加入中国国籍。在大学的时候,罗素学的是社会学,毕业后加入陆雯的科研机构,专门跟随陆雯从事宇宙社会学的研究工作,并且在二零七四年与陆雯最小的孙女结婚,成为了陆雯的孙女婿。
陆雯去世后,罗素担负起了宇宙社会学的研究工作。
二零八二年,罗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观点:科技大爆发论。
事实上,这个观点并没有什么创新之处,因为在人类的历史上,出现了好几次科技大爆发,最近的一次就在二十世纪初,所产生的结果是把人类带入了核能、电子、信息化与基因生物工程学时代。在二十世纪一零年代之后的一百年里,人类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由科技带动的生产力大发展,超过了人类文明在此之前一万年的总和,把人类文明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上。
只是,对于科技大爆发的定性解释,还是罗素提出来的。
按照罗素提出的观点,人类的科技水平,有一个较为简单的衡量标准,即利用外界能量的水平。工业化时代之前,人类能够利用的是人力与畜力,即从事生产的主要能量主要就来自人力与畜力。工业化时代,人类开始利用化学能,并且让化学能成为了从事生产与生活的主要能源。核能时代,人类掌握了原子能,并且开始用原子能从事各类活动,其能源利用效率比化学能高得多。
当时,罗素还提出了另外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即人类的科技大爆发,总会发生在某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