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5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战略侦察机,在很多时候只适合执行特定的侦察任务。

当然,在做出重大战略判断时,直接情报只是依据之一。

上午,牧浩洋给李明阳打了电话,让他提供美国海军、特别是补给舰船与作战物资的调动情报。

当时,牧浩洋没有抱多大希望。

早在二十年前,也就是中国海军还在努力实现全核动力的时候,美国海军就已经实现了全核动力。从理论上讲,美军舰队拥有几乎无限的持续活动能力。虽然战舰携带的食品不会太多,但是也能坚持半年以上。如果进行空运补给,则能坚持得更久。在此之前,西太平洋上的美军舰队执行的作战任务非常有限,弹药消耗不是很大,也许在开赴印度洋的时候,不需要进行弹药补给。

综合之前获取的情报,可以初步判断,美军舰队在四月底之前不用回港。

当然,美军舰队肯定要进行补给,特别是补充航空燃油。要知道,舰载航空兵即便在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也要在训练与巡逻中消耗掉大量航空燃油。以美军航母搭载的航空燃油计算,至少每个月得补充一次。因为在此之前执行了战区部署任务,舰载航空兵的活动强度提高了不少,所以在前往印度洋的途中,美军舰队很有可能进行一次燃油补给,只是无法肯定在哪里补给。

事实上,也无法肯定美军是否会动用快速战斗支援舰。

要知道,只要美军刻意隐藏舰队行踪,就不会动用快速战斗支援舰,而会用其他舰船为舰队补充航空燃油。

李明阳提供的情报,也证明了牧浩洋的这个推断。

在一月三日之前,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快速战斗支援舰要么在珍珠港,要么在驶往本土的途中。

也就是说,没有快速战斗支援舰去西南太平洋。

从时间上计算,就算驶往本土的快速战斗支援舰转向,也不可能追上舰队。

如此一来,就得动用其他舰船为舰队补充航空燃油。

这下,问题来了。

要知道,西南太平洋是美国船队的主要活动海域,随时都有数百艘船只在美国到澳大利亚、或者美国到新西兰的航线上航行,而这些船只中,肯定有不少油轮。只要有一艘超级油轮装的是航空燃油,哪怕没有为战舰提供补给的输送管道,也可以用垂直空运的办法,完成补给作业。

更麻烦的是,军事情报局没有掌握这些船只的具体航行情况。

事实上,当时中国海军在西南太平洋上,总共只有四艘攻击核潜艇,而且全部在远离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海域活动。至于数量众多的全电动潜艇,因为续航力有限,根本无法前往西南太平洋。

这个时候,李明阳也在想办法。

当时,他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推论,即美国舰队去印度洋作战,会尽可能晚的进行燃油补给,确保在与中国舰队交战的时候,依然有足够多的燃油。只要这个推论成立,那么美军就不会在西南太平洋上进行补给,而会在进入印度洋之后再进行补给,而且补给地点很有可能在珀斯附近。

接下来,李明阳提出了一个更重要的观点,即美军并不是在早已策划与部署妥当之后才把舰队派往印度洋的,而是根据战局发生的重大变化做出了这个决定,因此还有很多准备工作没有到位。

这下,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要知道,最有可能为美军舰队补充航空燃油的,应该是油轮,因为只有油轮才能在不进行改装的情况下运送航空燃油。虽然其他货轮也能运送航空燃油,但是都很麻烦,而且效率不是很高。

显然,在美国到西南太平洋的航线上,油轮不占多数。

主要就是,澳大利亚对石油的需求度并不高,其电力早就由聚变核电站提供,而且没有多少化工工业。至于美国,更没有必要从澳大利亚进口石油或者其他燃油,因为美国本身就是产油国,也是化工大国。

当时,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油轮,主要运载的就是各种军用燃油。

毫无疑问,这些油轮都有相对固定的航行时刻表,而且都在军事情报局的监视之中。

李明阳要做的,就是采用排除法,找到哪艘油轮没有及时到达澳大利亚的港口,然后根据其航行信息推导出其新的目的地。

这次,李明阳很快就有了收获。

十二月二十二日,一艘三十万吨级快速油轮从长滩港出发,编入UA12船队,前往澳大利亚的伍伦贡港。结果船队在一月三日到达的时候,并没有这艘油轮。更重要的是,这艘名为“澳洲之星”的油轮,运载的就是航空燃油,只不过是提供给美国空军的,而不是提供给美国海军的。

当然,这没有什么区别,美国海军的战斗机也能用空军的航空燃油。

李明阳没有迟疑,立即启动部署在澳大利亚的谍报网络。

一月五日,谍报人员发来了一条未经证实,但是很有价值的情报,“澳洲之星”号是在即将到达伍伦贡港的时候脱离船队的。

对比美澳船队的航行表,可以判断,当时附近没有别的船队。

也就是说,“澳洲之星”号单独前往别的地方。

只是,这条情报没办法证实,因为是谍报人员从一名船队船员的嘴里套出来的,而那名船员看到了“澳洲之星”号转向脱离船队。更重要的是,这名船员是在喝醉了之后,说出这番话的。

当然,这也是当时唯一获得的有价值的情报。

因为没有更好的情报来源,所以李明阳只能死死抓住这条线索。

在断定“澳洲之星”号将前往珀斯之后,李明阳安排了一次特别侦察行动,向南太平洋派遣了一架战略侦察机。

这架由H…20改装而成的战略侦察机由军事情报局直接控制,从马来西亚出发后,按照李明阳安排的航线,沿澳大利亚西部海岸线向南飞行,在绕过澳洲之后,再向东飞行,最后从澳大利亚东面北上返航。

整个侦察行动耗时十二个小时,因为没有可靠的中转通信手段,所以李明阳只能耐心的等上十二个小时。

事实上,就算能够进行基本通信,李明阳也得耐心等上十二个小时。

原因很简单,战略侦察机的飞行高度在三十公里以上,使用高分辨率照相机与高精度合成孔径雷达进行拍照,而侦察机上没有情报分析员,所以只有回到基地之后,才能把数字照片发给军事情报局。

如此一来,李明阳等待的就不是十二个小时了。

直到一月六日凌晨四点,李明阳才拿到侦察情报,“澳洲之星”号确实在珀斯附近,而且没有进入珀斯港。

也就是说,这艘油轮在外海待命。

更重要的是,侦察机是上的一台斜向照相机拍下了美军舰队,只是拍照的时候已经是日落十分了,而且照片的分辨率不是很高。更要命的是,几张连续拍摄的照片没能完全覆盖美军舰队。

把消息告诉牧浩洋之后,李明阳根据掌握的情报,安排了第二次战略侦察任务。

以美军舰队的航速,可以大致判断出美军舰队在什么时候与“澳洲之星”号会合,也就能够准确的派出战略侦察机。

为了及时获取情报,牧浩洋让周渝生给军事情报局提供帮助。

也就是,让周渝生把那几架刚从陆军借来的超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派往印度洋,充当战略侦察机的通信中转平台。

如此一来,战略侦察机就能及时把照片的数字信息发送回来。

事实上,到这个时候,牧浩洋已经基本上断定,美军舰队正在赶往印度洋,而且规模恐怕比他之前预料的大得多。

只是,当时牧浩洋还是没有肯定,美军舰队是否倾巢而出。

从军事情报局提供的不完善的情报中,只能大致断定,美军至少出动了一支完整的三航母战斗群。

当然,这已经超过了牧浩洋之前的判断。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牧浩洋已经能够据此做出判断。

原因很简单,如果美国海军把三艘航母派往印度洋,那么留在西太平洋上的航母战斗群将失去绝对兵力优势。因为美国海军不大可能知道特遣舰队在哪里活动,所以这么做意味着承担巨大的战略风险。说得简单一些,牧浩洋完全不用理会美国海军派望印度洋的三支航母战斗群,可以把特遣舰队抽调回来,先在西太平洋上击败美国海军,再让特遣舰队返回印度洋。

如果为了保险起见,牧浩洋还很有可能再次指挥特遣舰队作战。

总而言之,美国海军在仅剩下九艘航母的情况下,没有理由分散兵力。

如此一来,只要有三艘航母去了印度洋,那就意味着,另外六艘航母就在后面,也被派往印度洋。

只是,牧浩洋没有急于做出判断,毕竟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在里面。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只有掌握了准确情报,才能做出决断。

第九十六章 瞒天过海

第九十六章 瞒天过海

没有情报,不等于就什么都不能做了。

一月六日上午,牧浩洋给龚继飞下了一道命令,让他率领特遣舰队离开阿拉伯海,尽量避开美军潜艇的主要活动区域,同时尽可能的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活动,让官兵进行短暂休整。

虽然还没有足够的情报,但是牧浩洋已经意识到,新一轮海上决战即将开始。

只是,当天下午,两份口径一致的侦察情报打乱了牧浩洋的部署。

当天上午,空军按照惯例对关岛进行了一次空中打击,海军也像以往那样向西太平洋派遣了反潜巡逻机。结果就是,在空军的轰炸机完成任务之后,发现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美军舰队,而且立即辨认出有六艘大型航母。轰炸机发出消息后不久,一架在附近活动的反潜巡逻机也探测到了美军舰队。

这下,问题变得复杂了。

要知道,在这两份情报中,有一份是目视侦察情报。

可以说,当时那架轰炸机非常幸运,在投下了巡航导弹之后,按照常规去马里亚纳群岛北面的亚松森岛附近转了一圈。事实上,这也算得上是例行巡逻,因为美军的小型舰船经常到这边来,而中国空军的轰炸机在之前已经击沉了三艘美军的小型舰船。结果就是,轰炸关岛的轰炸机都会带上几枚反舰制导炸弹,为海军的反潜巡逻机分担一些任务。当时这架轰炸机没有找到美军小型舰船,在即将返航的时候,发现了在亚松森岛南面的美军舰队,而且美军舰队上空没有防空战斗机

虽然美军战舰立即启动了防空系统,但是轰炸机还是顺利逃脱了,并且在撤离的时候呼叫了附近的友机。结果就是,正好有一架反潜巡逻机在附近徘徊,而且这架巡逻机上有一部大型对海搜索雷达。

难道,美军主力舰队仍然在西太平洋上,派往印度洋的只是三支航母战斗群?

牧浩洋很疑惑,不过也觉得有这种可能性,因为美军的目的不一定是要夺取印度洋的制海权,也许只是增强澳大利亚的防卫能力。也就是说,正在前往印度洋的美军舰队将在澳大利亚附近活动。

随即,牧浩洋又觉得不大可能。

果真如此的话,美军就没有必要劳心费神的进行海上补给,完全可以让舰队去珀斯港获取航空燃油。要知道,“澳洲之星”运载了三十万吨航空燃油,而三艘航母的油库里最多装得下两万吨。

问题是,这会不会是疑兵之计呢?

也就是说,美军不想暴露作战企图,仍然希望中国海军认为有九支美军航母战斗群在西太平洋上活动,从而使中国海军不敢把特遣舰队派往西太平洋,确保美军不在不利的情况下打一场海上决战。

牧浩洋觉得有这种可能,毕竟澳大利亚的安全是政治义务,而不是军事义务。

如果美国不得不保护澳大利亚,或者说不得不让澳大利亚政府与民众相信,美国还有力量保护澳大利亚,那么向澳大利亚派遣舰队,就是一种政治行动,因此就很有必要在军事上保守秘密。

当然,牧浩洋也有点疑惑。

要知道,美军的行动不可能长久保密,迟早会被发现,而美军在未来几个月内不可能获得新航母。

显然,一场决定性海战只需要几天,而不是几个月。

除此之外,如果是政治义务,美国舰队就应该去澳大利亚东南的港口,没有必要跑到珀斯附近去。更重要的是,这种政治行动,更应该大张旗鼓,让所有人都知道,而不是像作贼一样。

可以说,当时的情况让牧浩洋非常不解。

到了傍晚,军事情报局发来的消息,使局面变得更混乱了。

战略侦察机不但再次发现了“澳洲之星”号,而且发现了与“澳洲之星”号会合的美军舰队。照片上,九艘大型航母的轮廓非常清晰,此外还有十八艘巡洋舰与五十多艘大型驱逐舰,甚至还能看到几艘攻击核潜艇。

显然,上午与下午的情报发生了冲突。

一时之间,连牧浩洋都不知道应该相信哪一份情报了。

当时,他只想到了一点,即在这十五艘“航母”中,肯定有六艘是假的,即由其他舰船伪装成的航母。

很快,牧浩洋的这个判断被李明阳证实。

美国有六艘排水量在十万吨左右的运输船没有按时进入港口,而且这六艘运输船都是从珍珠港出发的,在此之前在港口内停靠了好几天,且停靠的不是货物装卸码头,而是海军的深水码头。

在牧浩洋有点昏头转向的时候,总参谋部的一名海军参谋帮了大忙。

分析了所有情报之后,这名海军参谋指出,美军航母全部在珀斯附近,出现在马里亚纳群岛北部海域的是“假航母”。当时,这名参谋没有提出战略上的依据,而是用了一个被牧浩洋忽视,但是却谁也不能否认的证据,即珀斯附近的美军舰队在过去两天里的航速在三十节以上,而美军的十万吨级运输船的最高航速只有二十四节。

毫无疑问,美军不可能在几天之内,为六艘大型运输船换装动力系统。

更重要的是,空军的轰炸机飞行员坚称,他看到的美军战舰处于满载状态,即吃水深度很大。

显然,十万吨级运输船在满载时,航速肯定达不到三十节。

这次,牧浩洋没有迟疑,还给了那名参谋奖赏,由中尉破格提拔为少校,并且让他全面负责海军情报。

在得到提醒之后,牧浩洋也想到了一套反制美军的战术。

晚上,牧浩洋给东印度洋舰队司令部打了电话,询问了情况。得到满意答复之后,牧浩洋再次联系了龚继飞,让他立即率领特遣舰队前往浩洋港,但是不要进入浩洋港,而是在安达曼海待命。

随后,牧浩洋把周渝生叫了过来,让他合理安排陆军的超高空长航时无人机。

当时,牧浩洋向周渝生交代了工作,打算飞往浩洋港,再次指挥特遣舰队作战。

周渝生没有反对,毕竟美军有九支航母战斗群,哪怕牧浩洋的计划很有创意,成功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可是只有牧浩洋最清楚该如何实现这份计划,以及在遇到意外情况的时候该如何处理。

至于龚继飞,还太嫩了一些。

事实上,当时牧浩洋与周渝生都认识到,美军指挥官能够想出这个瞒天过海的招数,肯定不简单。

随后,李明阳提供的情报证明了牧浩洋与周渝生的猜测。

指挥美军舰队的,应该是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弗伦奇中将,准确的说是上将,因为他在一月一日获得了晋升,只是当时军事情报局还没有获得这份情报,认为他仍然是以中将身份暂代舰队司令。在美国海军中,太平洋舰队司令对应的最低军衔就是上将,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由中将暂代。

对弗伦奇,牧浩洋与周渝生都有较多的了解。

五年前,这位长期怀才不遇的美国海军军官(当时还是上校)就写了一本书,详细阐述了在后灾难时代的海军战术,其中很多都与牧浩洋的作战思想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