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前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装甲部队就没有取得过重大胜利,更别说在一场战斗中打垮一个以军装甲旅了。
根据埃及公布的战报,在这场战斗中总共击毁了一百二十七辆、缴获八辆以军坦克。
因为双方的机械化步兵都没跟上来,所以没有装甲战车受损。
如果从战果上看,这绝对是迄今为止,埃及装甲部队成立之后,在坦克战中取得的最为重大的一次胜利。
当天下午,纳杰夫就发表电视讲话,高度表彰了装甲部队与第三装甲师。
别忘了,纳杰夫曾经在装甲部队服役了十多年,还是一名装甲兵指挥官,对装甲部队有很特殊的感情。
留下步兵打扫战场后,埃军坦克纵队继续向奈赫勒推进。
下午…左右,埃军抵达奈赫勒城外,开始进行炮火准备。
损失了绝大部分坦克后,以军全面退守城区,把剩余的十来辆“梅卡瓦4”型藏在了城镇建筑物中。
因为步兵没有跟上,所以埃军没有急于发动进攻。
奈赫勒是一座规模很小的城镇,常住居民不到两千,只有几百栋建筑物,而且大部分居民都已逃走。按照埃军前线指挥官的想法,先进行覆盖式炮火打击,摧毁建筑物后,再发动地面进攻。
这么做,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与以军打巷战。
要知道,在近距离巷战中,“梅卡瓦4”型也是不小的威胁。
埃军损失的五辆24式,都是在近距离战斗中,被“梅卡瓦4”型的穿甲弹打穿,其中两辆在极近的距离上被正面击穿。如果遭到侧面攻击,即便在两千米外,“梅卡瓦4”型也有足够大的威胁。
收到前线战报,戚凯威震惊不已。
…四十五分,戚凯威给第三装甲师的指挥官下达命令,务必在天黑前打下奈赫勒。
要知道,第三装甲师的任务不是打下奈赫勒,而是攻占塞迈德。只有打下塞迈德,埃军的处境才会有所改善。虽然歼灭第六零零装甲旅,是个了不起的胜利,但是与战略上的得失比起来,这点战术上的胜利根本算不了什么。如果不能抢在以军前到达塞迈德,后面的主力部队就很难展开。
在戚凯威的催促下,第三装甲师在四点三十分左右发起进攻。
前两轮进攻,都被以军打退。
第一次进攻遭遇失败还有情可原,因为步兵没有跟上来,只能由坦克发动冲击,在突破以军防线后,没能站稳脚跟,被以军打了回来。第二次进攻失败,彻底暴露出了埃军的素质问题,即步坦协同严重不到位。
等到第三装甲师组织第三次进攻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夜间七点左右,第三装甲师突入奈赫勒城区,出人意料的没有遇到抵抗,甚至没有发现以军防御部队
随后,埃军指挥官才搞清楚,以军在六点三十分撤退了。
这个时候,从埃拉特出发的两个以军装甲旅已经抵达塞迈德,而且获得了足够的时间部署防御阵地。
第十九章 第二战线
第十九章 第二战线
二十五日凌晨,第三装甲师先头部队抵达塞迈德附近。
这次,以军没有主动出击,而是留在了防御阵地上,仅用远程火炮招呼了千里迢迢赶来的埃及军队。
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从埃拉特出发的两个以军装甲旅都是标准的预备役部队,官兵在战争爆发前才接到动员命令,配属的主战装备也都是库存货,主要是封存的“梅卡瓦3”型主战坦克,只有少数“梅卡瓦4”型主战坦克。虽然在进行了现代化改进后,“梅卡瓦3”型也配备了一百二十毫米滑膛炮,在火力上与第四代“梅卡瓦”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在其他性能,特别是防护能力上仍然差了很大一截。此外,这两个旅的官兵全部来自预备役,坦克手每年只训练三次,素质远比不上常备军。
在第六零零装甲旅遭到重创,几乎损失了所有主战坦克之后,以军自然不敢冒进。
问题是,第三装甲师也不大可能立即打下塞迈德,因为躲在建筑物后面的“梅卡瓦”仍然有十分巨大的威胁。
更重要的是,经过奈赫勒的战斗,第三装甲师已经损失了近二十辆24式。
准确的说,包括坦克战在内,战斗损失只有十一辆,还有七辆在行军途中出了故障,另外一辆则是在进入奈赫勒的时候压上了以军埋设的反坦克地雷,导致行走机构受损,不得不拖回坦克厂进行大修。
此时,第三集团军已经全部渡过苏伊士运河,第一集团军的先头部队也已到达舍特。
出于保存实力,特别是宝贵的装甲力量考虑,戚凯威在二十五日凌晨下达命令,让第三装甲师留下前锋监视塞迈德,主力撤回奈赫勒,另派第十三步兵师前往全速增援,顶替第三装甲师围攻塞迈德。
这次,戚凯威没有明确命令在什么时候打下塞迈德。
当时,他跟第十三步兵师的指挥官通了电话,直接下达了作战命令,即在围攻塞迈德的时候,必须留下足够发动反击的预备队,并且在包围圈西面设置防线,以积极主动的进攻阻止以军从塞迈德向西推进。
显然,戚凯威并不指望埃军能够及时打下塞迈德。
根据他在回忆录中讲述的当时的决策过程,如果第三装甲师在天黑前打下奈赫勒,他就会命令第三集团军首先攻占塞迈德,然后派遣一支装甲部队向埃拉特方向突击,迫使以色列国防军在后方留下足够多的预备队,再集中第一集团军与第三集团军从奈赫勒北上,寻找以军主力决战。
果真如此的话,埃军将毫无悬念的打赢这场战争。
可惜的是,埃军没能及时攻占奈赫勒,也没能及时到达塞迈德,因此无法对埃拉特构成直接威胁,也就无法迫使以军分兵。结果就是,如果埃军主力从奈赫勒北上,肯定会在三号公路线附近遭遇以军主力。更重要的是,以军的兵力规模肯定不会少到哪里去,埃军很难获得兵力优势。
没有兵力优势,埃军有把握打赢决战吗?
戚凯威接下来做出的部署,表明他对埃军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二十五日清晨,天快亮的时候,埃军在第五站发起反击,首先派出一支装甲部队沿一号公路南下,攻占大苦湖南面、由一个以军步兵连控制的第七站,打通前往舍特的道路,然后出动两个师的兵力,轮番沿着二号公路向东推进,扩大埃军的防御圈,同时摆出了战术穿插的架势。
第七站附近的战斗算不了什么,以军早就退却了。留下一个连守卫第七站,主要就是阻止埃军利用一号公路,不让埃军在运河东岸会师,拖延埃军主力沿一号公路北上的速度,争取更多的时间。
可以说,这个步兵连就是以军的“弃子”。
根据该连唯一幸存的以军士兵回忆,在安排任务的时候,旅长亲口告诉他们,不会有任何增援,也没有撤退的机会,他们必须在阵地上坚持到最后一刻、战斗到最后一人,他们的表现将决定以色列的存亡。
必须承认,这支来自第二步兵旅的连队在战斗中表现得极为英勇。
一百多名以军官兵,面对两个营的埃及军队,在没有有效反坦克手段的情况下,足足坚持了四个小时。战斗开始后不久,连长就在前沿阵地上被一没炮弹炸死了,五分钟后副连长阵亡,在埃军发动第二次进攻的时候,两名排长与三名副排长阵亡,在最后一场战斗中,全连最后一名军官,即一排长抱着集束手榴弹与一辆埃军坦克同归于尽。全连所有官兵都战斗到了最后一刻,在打光了子弹之后,用埃及阵亡士兵的步枪继续战斗。在最后关头,五名受了重伤的士兵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包围过来的几名埃及士兵同归于尽。唯一被俘的以军士兵是在被炮弹震昏之后失去了知觉,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被埃及士兵用绳索绑在了担架上。
不管这四个小时是否重要,以色列官兵用视死如归的行动解释了军人的价值。
真正的关键在二号公路上。
虽然埃军的突击力度远远比不上以色列国防军,特别是在突击的坚决性上,两个步兵师的表现不是很理想,但是埃军主动发起进攻,而且目的性非常明确,仍然给以色列国防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要知道,如果让埃军把突击打起来,以军防线就将崩溃。
为了稳住防线,必须粉碎埃军的突击行动。
当天上午,双方在第五站东面大约四十公里处,打响了开战之后,西奈半岛上第二次大规模坦克会战。
因为这次双方都投入了机械化步兵,所以严格说来应该是装甲会战。
埃军主力是第十四步兵师,以及第二集团军的第二十八步兵师,以军主力是第二步兵旅与第四零一装甲旅。
与头一天的战斗相比,埃军没能再次占到便宜。
第二步兵旅,即“吉瓦提”旅与第四零一装甲旅都是常备部队,前者的主力是一百二十二辆“梅卡瓦6”型主战坦克,后者的主力是一百三十八辆“梅卡瓦5”型主战坦克。因为第二步兵旅是机械化步兵部队,所以还有两百多辆装甲战车,第四零一装甲旅则有一百多辆装甲战车。
相反,第十四步兵师与第二十八步兵师都不是主力装甲部队。
第十四步兵师的主力是一百一十八辆04式主战坦克,而第二十八步兵师的主力是一百二十四辆99改式主战坦克。从性能上讲,04式介于“梅卡瓦6”与“梅卡瓦5”之间,而99改比“梅卡瓦5”稍微差一点。在装甲战车方面,两个步兵师总共拥有近六百辆,拥有足够的兵力优势。
事实上,埃军的优势就在兵力上。
两个步兵师总共有二万余名官兵(第十四步兵师在守卫第五站的时候,遭受了较为巨大的损失,伤亡了两千多名官兵),而两个以军旅的总兵力还不到一万人。问题是,埃军没有预备队,而以军有足够的预备队。
可以说,这场装甲会战基本上势均力敌。
因为输不起,所以以色列首先出动空军,希望通过空中打击弥补兵力不足。埃及空军也随即出动,为地面部队提供掩护。
当时,埃及空军还首次执行了战场支援任务。
从装备结构上看,埃及空军应该有不错的对地打击能力,因为J…10与J…22都是多用途战斗机。可是在这场战争中,埃及空军的主要任务是争夺制空权,掩护地面部队,而不是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结果就是,几乎所有J…22都被用来执行防空任务,只有少数J…10用来执行对地打击任务。
可以说,埃及空军打得很被动。
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埃及空军的最大问题,即缺乏自信心,并不认为自己有能力挑战以色列的空中霸权。
如果埃及空军打得更加积极一些,埃及陆军的日子将会好过得多。
当然,自信心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战斗,以及在战场上击败对手,才能得到解决。
正是双方空军加入,让这场装甲会战打得更加激烈。
到了当天中午,以色列国防军不得不动用预备队,向前线增派了两个装甲旅。
下午两点左右,在以军预备队到达后,埃军停止了突击,然后在空中力量与远程炮兵的掩护下撤回第五站。
突击行动没能达到目的,但是给以军敲响了警钟。
如果不重视第五站方向上的埃军,以军肯定会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尝到苦头。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作为西奈半岛战场上最关键的作战力量,“吉瓦提”旅一直留在第五站附近,没有向东运动。
以军至少在该方向上留下了五个旅,而且都是常备部队。
当然,这也与戚凯威随后做出的部署有关:当天下午,戚凯威就命令运河西岸的四个埃军预备师开赴第五站,而且这四个师全部换上了第二集团军的番号,并且动用了第二集团军的部分主战装备。
也就是说,以军发现的时候,认为是第二集团军主力到达了第五站。
这样一来,以军就不得不盯住第五站,防止第二集团军在侧翼开辟第二战线。
第二十章 保持沉默
第二十章 保持沉默
二十五日白天的战斗结束后,埃以决战的战场已经形成。
到了当天晚上,出现了第一个停战机会。美军四支航母战斗群到达地中海之后,中国海军的两支航母战斗群也进入了亚丁湾。也就是说,中美在中东地区附近各部署了四支与六支航母战斗群。
以当时的情况,只要中美出面干预,而且态度足够强硬,战争就会结束。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这个时候停战,中美都能保住面子,毕竟埃及陆军已经在西奈半岛上发起反击,重创了以色列国防军,而以军仍然在西奈半岛上作战,并没有遭遇决定性的失败。如果在这个时候停战,以色列肯定得主动撤离西奈半岛,而埃及也会承诺恢复到战前状态,即从西奈半岛撤军。至于北面的叙利亚,因为没有攻入戈兰高地,根本不会对停战产生影响。
问题是,中国与美国都没有发出停战信号。
原因很简单,不管是埃及、还是以色列,都有进一步扩大战果的机会,而且在双方看来都离胜利不太遥远。
对以色列来说,如果能够歼灭突入西奈半岛的埃及军队,就能占领西奈半岛,然后在极为有利的情况下与埃及签署停战协议。即便不能永久性的控制西奈半岛,也可以用来作为谈判筹码,迫使埃及在政治、外交与军事上做出妥协,获得更为稳固的周边环境,也获得更加长远的和平。
对埃及来说,如果能够在西奈半岛上击败以色列国防军,不但能够收复失地,还能进一步威胁到以色列本土,协助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即便叙利亚军队非常不济,没能打下戈兰高地,埃及军队也可以攻入以色列,以土地换土地的方式,迫使以色列交出戈兰高地,甚至能让以色列承认巴勒斯坦。达到这个目的,不但能拉拢叙利亚,组建“埃叙轴心”,还能让埃及成为阿拉伯世界的盟主。
可以说,双方都有冒险的理由。
只是,起到关键作用的并非纳杰夫的个人野心,也不是埃及的民族意志,而是由牧浩洋提交给黎平寇的一份情势分析报告。事实上,这份报告由戚凯威提交,在牧浩洋与魏成龙审议后转交给了黎平寇。
在这份报告中,戚凯威明确提到,有足够的把握在西奈半岛上击败以色列国防军。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戚凯威绝对没有夸大其词。
虽然埃及军队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二十三日与二十四日的表现,已经证明由牧浩洋协助搞的军事改革已经收到成效,埃及陆军的作战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埃及空军也走出了前几天的阴影,开始发挥更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埃及陆军的两个主力集团军已经进入西奈半岛,算上预备役部队,总共投入了近三十万官兵,而以色列的作战部队只有二十万左右,而且只有一个王牌旅与七个常备旅,其他都是预备役旅。从战场形势来看,埃及陆军仍然掌握着内线作战优势,后勤保障的难度比以军低得多,可持续作战能力超过了以军,因此有更大的韧劲。
综合这些因素,只要不在指挥上犯错误,击败以军的难度并不大。
有戚凯威坐镇,指挥上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忽略。至少在前两天的战斗中,戚凯威的命令都得到了落实。
只是,这份报告存在一个严重缺陷,即戚凯威没有提到击败以军后的问题。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在西奈半岛上取胜之后,埃及军队该何去何从?
按照魏成龙的分析,戚凯威没有提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避免让黎平寇在做出政治决策的时候受到影响。
要知道,就算埃及军队能够在西奈半岛上击败以军,也不见得能够攻入以色列。
原因很简单,随着战线向东退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