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4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要严格执行牧浩洋提出的技术安全保密条款,在哪里组装的影响并不大。

十一月十二日,军事会议做出最后决定:在日本北海道地区开辟一处专门场所,负责平流层飞机的组装工作,所有参与制造的国家得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工人的招募工作,由中国负责组装基地的建设工作。

当天,牧浩洋就搭上专机返回北京。

选择在北海道,一是该地受战争影响不大,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毁坏程度比本州等地区轻微得多,二是北海道本来就地广人稀,常住居民不到一千万,受战争影响,半数以上都逃往本州,三是该地接近俄罗斯与美国,离中国也不远,在中美俄三方的远程侦察机的监视范围之内。

此外,北海道的扎幌港保存得较为完好,能够便捷的运送工程设备与物资。

十一月十三日,中国陆战队驻日部队就开始行动,第一个工程营在当天上午搭乘运输机前往扎幌。

按照牧浩洋的安排,首先得选择一处较为合适的地点。

经过三天的全面勘测,主要是动用侦察机测绘地形图,最终选择在北海道东端的钏路湿原国家公园建立组装厂。这里是平原,有足够的水资源,而且北面是前日本海军的根室海军基地,还有通往扎幌的高速公路与铁路。最主要的是,这里之前是日本的国家公园,没有常住居民。

确定下来后,牧浩洋十一月十六日赶到东京,着手部署组装厂的建设工作。

这一个多月的忙碌,让牧浩洋想起了一部在当兵时看过的电影,即预测二零一二年为世界末日的那部电影。

虽然世界没有在二零一二年毁灭,现实也没有那么夸张,地球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完全变样,但是牧浩洋从事的事情,与电影里非常相似,即人类文明在自然灾害面前,不但无比脆弱,还异常疯狂。

如果不是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这两个月内发生的事情,在平时恐怕需要十年、甚至一百年才能办到。

来到日本,这种感受更加强烈。

战争已经结束两个月,日本的社会情况却没有丝毫改变。

根据占领军的统计,两个月内已有一千四百万日本平民丧生,绝大部分死于严重的辐射疾病,还有大约同等数量的日本平民正在忍受疾病的折磨,更多的人则在毫无希望之中等待命运的审判。

名义上,牧浩洋是日本占领军总司令,所以在来到东京后,他首先处理占领军的事情。

最大的问题不是如何拯救日本平民,而是如何提振军心。在这两个月内,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官兵提交了调动申请书。庞跃龙已经据此向总参谋部提出,把占领军的部署周期缩短为三个月,以便让官兵回国休整。可惜的是,腾耀辉没有批准,因为没有足够的运输力量来运送部队。

结果就是,第一批占领军要在干满一年之后才能离开日本。

对任何人来说,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占领军最主要的任务不是占领日本,而是清理随处可见的平民尸体。

除此之外,占领军还得应付潮水般的日本难民。

就在牧浩洋的住地外面,随时都有上万名、甚至数万名平民等待救济,而占领军能够提供的帮助却非常有限。不是没有足够多的救济物资,横滨港内就囤积了上百万吨粮食,而是没有足够多的人手。

当时,驻日占领军的总兵力还不到二十万,根本不足以维持社会秩序。

所幸的是,情况正在好转。

日本临时政府已经成立,第一支治安部队也已组建,正在接受基本训练。预计在年底就将由日本临时政府负责救助行动,占领军就能从一线撤下来,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日本治安部队。

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日本的政治体制,即是否保留君主立宪制。

说得直接一点,天皇还有没有必要存在。

黎平寇早已表态,这是牧浩洋的事,中国政府在原则上不干预,由占领军总司令决定天皇的命运。

牧浩洋没有急着处理这件事,反正日本也要一年左右才能恢复正常秩序。

第六十七章 全面动员

第六十七章 全面动员

十一月二十九日,国际科学家组织向全球气候事务组织提交了一份至关重要的分析评估报告,即利用超级计算机,对粒子风暴后继影响进行模拟演算,就可能引发的全球性自然灾害做出的最终定论。

这份报告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由中美欧三方科学家起草。

与前几次提交的评估报告相比,美国科学家不再那么乐观,全球气温在两年内急剧升高已成定局,接下来的小冰河期也不再是悬念,最多只需要五十年,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物种都将灭绝,人类也难以幸免。

欧盟科学家给出的结论相差不大,只是把重点放在了小冰河期到来之后。

相对而言,中国科学家给出的结论更加详细,即在未来二十年之内,全球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将面临生存挑战,能否及时阻止气候急剧变化,关键得看未来一个月内的作为,如果没有在年底采取行动,后果将难以设想。

这一天,中国在全球气候事务组织提出,各成员国应该尽快进行全民公决,赋予政府处理自然灾害的一切权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国家动员,以战时标准来约束各国公民的社会活动。

这不是强制性措施,而是在生存受到威胁时发出的号召。

当然,这肯定与拯救行动有关。

如果不进行全面动员,就没有可能完成全部计划,也就不可能阻止灾难降临,人类文明将不可避免的走向灭亡。

也许,很少一部分人能够幸免,但是绝大部分人都会灭亡。

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灾害面前,地位、财富、智慧、权力、身世等等都没有用,如果只有百分之十的人能够幸免于难,那么没有任何人、哪怕是世界上最富裕、最有权、最聪明的人也无法保证在这百分之十以内。

对每一个人来说,百分之十都是非常小的概率。

一周之内,全球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陆续进行了全名公决,包括二十个主要工业国在内的一百八十七个国家与地区通过了决议,即在应对自然灾害时期,赋予政府进行国家总体动员的权力。

这不是战争动员,却胜过了战争动员。

在生存危机面前,任何人都得暂时放弃个人利益。

当然,进行全面国家动员,也有非常直接的现实意义,即防止全球性粮食危机对拯救行动造成影响。

要知道,因为二零三五年夏粮歉收,粮食危机已经开始蔓延。

虽然从理论上讲,全球粮食产量并不低,足以养活七十亿人,但是分配严重不合理,即发达国家的粮食浪费情况非常严重,而发展中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又严重缺粮,导致全球近半数人必须忍饥挨饿。

在和平时期,也许没人关注,或者说没有理由让发达国家做出牺牲。

可是在特殊时期,这种不合理的分配方式,显然对拯救行动具有负面影响。

比如,在美国,仍然没有进行粮食管制,如果保持二零三四年的水准,美国人均粮食消耗量将达到每年二千四百公斤,而最不发达的十个国家,二零三四年的人均粮食消耗量还不到两百公斤,美国是其十二倍。如果按照正常热量消耗计算,即每个成年人每天需要三千二百大卡的热量,那么美国生产的粮食足以养活二十亿人,除掉本国近五亿人,还能帮助其他国家的十五亿人渡过难关。

在其他发达国家,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以二零三四年为准,欧洲的人均粮食消耗量为二千一百公斤,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为二千五百五十公斤、俄罗斯为一千七百六十公斤、中国为一千四百公斤、加拿大为二千四百八十公斤,连巴西都达到了一千二百公斤。可以说,这已经不是消耗,而是浪费了。如果这些国家能够对粮食供应进行严格管制,哪怕只降低一半,也能为其他国家的近三十亿人各提供四百公斤的生存口粮。

与之相比,大部分国家的情况就没有这么理想了。

仍然以二零三四年为准,印度的人均粮食消耗量为三百七十公斤、巴基斯坦为五百二十公斤、印度尼西亚为六百七十公斤、菲律宾为七百一十公斤、墨西哥为八百六十公斤、非洲十五国仅为三百三十公斤。

可以说,只要进行严格的粮食供应管制,至少在二零三六年,粮食危机还不足以产生巨大影响。当然,前提是主要的产量大国,或者说是粮食富裕国家必须向贫穷国家提供维持生存的粮食。

进行全面动员,为粮食管制提供了基础。

十二月八日,美国正式承诺,将为所有参与了拯救行动的国家提供粮食援助,并且按照所做出的贡献,确定援助规模。

随后,中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也做出了类似的承诺。

如此一来,粮食援助成为鼓励其他国家积极参与拯救行动的主要动力。

当然,这不可能做得彻底,即产粮大国不可能拿出全部库存来帮助其他国家,甚至不会按照最低标准提供粮食援助。

原因很简单,科学家已经发出警告,气候变化只会减弱,而不会消除。

也就是说,就算能够阻止北极冰盖融化,全球气候也将变得不利于农业生产,特别是对北半球国家来说,变化无常的气候必然导致粮食大规模减产,在今后十年、甚至五十年之内都无法恢复正常。

这样一来,对于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发达国家来说,肯定得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全面动员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工业。

十二月初,北海道的飞机组装工厂就已正式动工。因为完全按照战时标准进行,所以工程进度快得惊人。按照牧浩洋提交的报告,最快在二零三七年一月底,组装厂就能完成第一批平流层飞机的组装工作。为了确保各国生产的零配件及时运到,中国海军还将对根室港进行扩建。

此时,各个国家已经按照分工,完成了所属设备的研制工作。

按照计划,十二月三十一日,在科学家对火山喷发造成的影响作出总结之后,各国将正式启动生产线。

也就是说,组装工作有往在一月二十日开始。

可以说,各项工程都在严格按照计划进行。

当时,中国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只用了一周就完成了静电吸附装置的开发工作,美国的航空工程师只用了十天就完成了机翼的设计工作,欧洲的工程师只花了半个月就设计出了机身主体结构。

这个速度,在和平时期根本无法想像。

当然,这还不是最高效率。

按照计划,组装厂投产后,每天将生产五百架平流层飞机,平均每小时二十二架,按照每三天检修一次的频率,要不到一年就能完成十万架的组装工作。此外,中国军队还开辟了第二座组装厂的场地,如果需要制造更多的平流层飞机,最快能在二零三七年三月底让第二座组装厂投产。

如果两座组装厂以最大效率开工,一年之内能组装二十万架平流层飞机。

当然,各国的生产车间也得按照同样的级别提高生产效率。

十二月十五日,在钻探工作完成了百分之八十时,四方军事人员开始进行核弹头的安放工作。

为了避免核弹头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失控,都进行了特殊处理,比如在外面裹上蒸发式绝热层。只是这也只能保证核弹头在地下存放十二天,因此必须在十二天之内引爆,不然将完全失效。

这一天,在冰岛附近徘徊的各国舰队也开始撤离。

根据科学家预测,火山喷发后,将把整座冰岛送入平流层,也将引发十四级以上的超级海啸,整个北大西洋都会受到影响,就连南大西洋都会遭到波及,不但附近的舰艇船只需要撤离,连沿岸港口与城市也得疏散。

正是如此,从当天开始,北大西洋沿岸港口里的船只开始转移。

主要避难场所是波罗的海、地中海、黑海,以及北美洲的墨西哥湾。

最大的问题,还是疏散沿海城市的居民。要知道,欧洲百分之三十的人口、美国与加拿大百分之四十的人口都居住在北大西洋沿海地区。受影响最大的是加勒比海国家,因为超级海啸很有可能吞没这些岛屿,必须进行全国性疏散。英国的情况也很糟糕,必须把所有人员撤往苏格兰高地。

所幸的是,这只是临时影响。

海啸的持续时间最多数日,因此在海啸过去之后,疏散的人员都将返回家园,要做的也只是清理海啸造成的影响。

这个时候,全面动员的效果显现了出来。

在政府的强制措施下,疏散工作进行得非常迅速。

十二月二十五日,核弹头安放工作完成,五千枚核弹头全部安放到位,四方军事人员在当天晚上开始搭乘飞机撤离。

为了确保所有核弹头同时起爆,军事技术人员对引爆作业做了精心安排。

比如,用来引爆核弹头的电线都用标尺丈量,每条电线的长度完全一致,确保所有核弹头同时收到起爆信号。

二十六日凌晨,全世界数十亿人都守在电视机、电台旁边。

起爆时间将由气象学家确定,即在气象条件符合要求的时候,才能引爆核弹头,确保能有足够多的微尘进入平流层。

第六十八章 历史时刻

第六十八章 历史时刻

二零三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格林威治时间八点十五分。

在中美欧俄四方气象学家统一意见之后,“创世纪”项目总负责人,中国首席气象科学家李金龙教授下达了起爆命令。

这一刻,必然载入人类史册,人类的命运也发生了转变。

只是,当时没有任何人感到兴奋。

“创世纪”这个名字是一名美国科学家取的,与所承担的责任、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也非常贴切。

八点十六分,设在格陵兰的地震观测站首先发出信号:起爆完全成功。

根据全球一千多座地震观测站探测到的地震强度信号,起爆释放出的能量在四十七亿吨到四十九亿吨TNT当量之间,相当于百分之九十七以上的核弹头顺利引爆,冰岛也在瞬间变成了历史。

因为爆炸释放的能量十分巨大,所以无法近距离观测/

至于在近地轨道上观测,更加不可能,因为四方之前发射的遥感卫星全部被太空垃圾撞毁,暂时无法向近地轨道部署人造航天器。

只是,仍然有不少人目睹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爆炸。

当时,在格陵兰岛、加拿大东部地区、挪威与英国北部地区的一千多名观测员都看到了爆炸产生的蘑菇云。

根据地面观测站测到的数据,爆炸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

当然,最终结论还要等几天才能得出。

四个小时之后,第一架无人飞机到达爆炸地点附近,开始拍摄爆炸场面、搜集空气中的微尘。

到当天傍晚,已有一百多架无人机赶到。

无人机搜集到的数据,均实时发给中美欧俄四方的科学机构,由四方科学家对爆炸结果进行全面评估。

接下来的几天,全球数十亿人都在等待科学家的结论。

虽然已经有迹象表明,爆炸非常成功,因为在十二月二十七日,火山灰就漂浮到了欧洲大陆上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英国、荷兰、比利时、德国北部地区、丹麦等国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一些地方落下的火山灰足足有十多厘米厚,但是在科学家给出明确结论之前,谁也不知道有多少微尘进入平流层,也就无法得知能否阻挡足够多的阳光,让北极地区的气温降低五摄氏度以上。

只有达到这个标准,北极地区才有望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全面冻结。

事实上,在三十一日之前,四方科学家就得出了结论,只是存在分歧,没有给出统一报告。

为此,四方科学家花了两天时间对分析过程进行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