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什么?”

李明阳喝了口咖啡,说道:“知道美国为什么要制造第二次朝鲜战争吗?”

牧浩洋皱起眉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也觉得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应该谈论这么敏感的话题。

李明阳也没有接着说下去,只是朝对面的大楼看了一眼。

“经济?”

李明阳点了点头,说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两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明白这个道理,西方的银行家也不例外。”

牧浩洋笑了笑,他早就想到了这一点。

“从根本上讲,二零零八年由华尔街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只有一个,即美国的金融政策严重透支了未来,背负的债务远远超过了偿还能力。即便到现在,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李明阳点上香烟,说道,“银行家不会在乎有多少人破产,只会关心能否从金融动荡中获得好处。只是,金融掠夺不同于战争,不能明着来,特别是在美国这样的民主国家,银行家也得遵守最基本的游戏规则。”

“什么意思?”

“说得直接一点,银行家必须让老百姓心甘情愿的花钱、让老百姓心甘情愿的承担巨额债务。和平时期,刺激消费、透支未来是较为明智的选择。凭借美元的霸权地位,通过政府消费来增发货币,由所有美国人、甚至是全球所有国家来偿还债务,得到好处的则是发行货币的银行家。”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李明阳的意思。

“问题是,这种模式终归有个尽头。”

“因此,需要一场战争来消化多余的货币?”

“不是消化,而是为了继续发行货币,或者说让民众心甘情愿的接受货币贬值。”

“这……”

“对一个民主国家的民众来说,什么情况下最容易接受政府的政策?毫无疑问,只有在战争威胁下,民众才会为了国家安危心甘情愿的牺牲个人利益。也就是说,当其他手段都失灵了,战争成了唯一选择。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增发的货币非常有限,美元却在短期内迅速贬值百分之五十以上。战后几年,在美元贬值拉动下,欧元、日元、人民币等主要货币纷纷贬值,反过来又拉动美元继续贬值。”李明阳笑了笑,说道,“事实上,早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就有人指出,唯一的出路就是全球主要货币同时贬值,稀释由美国欠下的巨额债务。可是在和平时期,没有正当理由,美国政府不可能让货币贬值,而且美国联邦政府没有货币发行权。二零一零年前后,新任总统推出的重组方案在国会遭到反对,增加联邦债务的提案差点被否决。以美国的金融体制,只要联邦政府没有增加债务,美联储就很难名正言顺的增发美元。”

“所以,美国需要一场战争?”

李明阳点了点头,说道:“在林德伯格两届任期的前几年,美国的绝大部分金融救市政策都以失败告终,金融环境没有任何改善,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只要持续下去,要不了几年,金融危机就会转变为经济危机。在这个大背景下,不管林德伯格怎么想,战争都无法避免。”

“这也是我们参战的原因?”

李明阳笑了笑,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转而说道:“很明显,美国输掉了战争,却赢得了经济。第二次朝鲜战争后,美国率领西方国家走出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迎来了新的黄金发展周期。”

“只是,这远远不够。”

“这就是关键,第二次朝鲜战争只是弥补了以前的漏洞,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下一次危机的根源。”李明阳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从根本上讲,只要西方的金融体制没有发生变化,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就难以避免。区别只是,在十年后、还是在二十年后爆发,以及下次解决危机的成本。”

“怎么区别?”

“看来,你对这个问题也有所了解。”

“老李,我只是随便问问。”

李明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对美国来说,缺乏的就是一个对手。设想一下,如果有一个像前苏联那样的对手,美国就有足够的理由扩充军备,也有足够的理由让纳税人心甘情愿的承担更多的税赋,也有理由在必要的时候,发行更多的美元。在这场游戏中,美国联邦政府是赢家,因为可以延迟下一场危机到来的时间。西方的银行家则是更大的赢家,因为可以通过货币贬值获得更大的利益。”

“老李,有一个问题,我想不明白。”

“什么?”

牧浩洋沉思了一阵,说道:“如果你说的没错,那么银行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危机迟早都会到来,而下次的解决成本肯定更加高昂。如果现行的办法行不通,西方的金融体系将分崩离析,银行家将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这就是更加深入的问题了。”

牧浩洋笑了笑,等着李明阳说下去。

“毫无疑问,西方的金融体系肯定行不通。即便按照最理想的方式发展下去,最终也会成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公敌。但是在短期内,西方的金融体系仍然有发展余地,比如把一个足够强大的国家当成垫脚石。”

“我们?”

李明阳点了点头,说道:“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在金融领域战败,被迫接受西方银行家的全面改造,我们将成为维系西方文明的牺牲品。在清除了所有竞争对手之后,西方银行家肯定会谋求建立全球范围的金融体系,用一个全球化的金融帝国来控制各国政治,从而控制整个世界。”

“这样的话,西方国家也好不到哪里去。”

“确实如此,但是至少比我们好一万倍。”

牧浩洋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当然,这些都是预测,到底会朝什么方向发展,谁也说不准。”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进行裁军谈判?”

“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

牧浩洋皱起眉头,似乎没有明白李明阳的意思。

“历史上,几乎所有裁军谈判都在为战争做准备。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与德国就进行了全面的裁军谈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方九国集团还签署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可惜的是,这些裁军谈判与限制军备条约都没能阻止战争爆发,反而成为引发战争的导火索。”李明阳笑了笑,说道,“是不是觉得说不通?越是说不通的事情,隐藏的问题就越发严重。”

“我们该怎么办?”

“看别人唱戏,需要的时候,上去唱几句。”李明阳灭掉烟头,说道,“要是一次谈判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让所有国家放下成见,那么战争就会成为历史,和平成为人类文明的永恒旋律。”

牧浩洋笑了笑,没再多问。

两人回到华盛顿的时候,第一天的谈判已经结束。

与李明阳预料的一样,在美国提出全面限制军备之后,俄罗斯国防部长明确提出,必须美国首先限制军备,特别是按照美俄早已达成的协议,进行更彻底的核裁军之后,限制军备才有意义。

李明阳没有预料到的是,钱德勒答应考虑削减核武器。

这样一来,裁军谈判将首先在五个核大国之间进行。只是中国国防部长已经提出,既然是全面的核裁军谈判,就应该把已经拥有核武器、以及实际上拥有核武器、或者有能力研制核武器的国家包括进来。只有在所有国家参与的前提下,核裁军才有意义,不然没有必要进行谈判。

这下,问题复杂了。

除了五个核大国,印度、巴基斯坦与以色列肯定得参加,伊朗、朝鲜、日本、德国、加拿大、巴西、南非等国也在其中。

更重要的是,需要谈的不仅仅是削减已有的核武器,还要对研制核武器进行限制。

五月三日,核裁军谈判开始。

在十五个国家参与的情况下,谈判进行得异常艰难。

接下来的几天里,牧浩洋基本上没有什么事可做。作为海军谈判代表,他只参加了几次与海基战略核力量有关的谈判。

随着谈判逐渐展开,谁也不再认为,这是一次政治做秀。

第三十章 谁更疯狂

第三十章 谁更疯狂

虽然没人把裁军谈判当回事,但是美国的积极表现,让参与谈判的国家骑虎难下。

道理很简单,在美国表达出诚意之后,如果其他国家置若罔闻,肯定会在政治与外交上遭到指责。

谈不谈得成是一回事,前来参加谈判的国家都不愿意在外交上输分。

搞得不好,被美国借机进行制裁,损失就大了。

如此一来,就必须谈论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比如由五个核大国与两个已经得到承认的有核国家进行细节问题谈判。

首先提出来的,就是海基战略核力量。

谈判还没开始,阵营就分划清楚了。美国与英国立场一致,俄罗斯与中国走到一起,法国相对独立,印度与巴基斯坦则各执一词。

立场,代表了各方的利益。

五月七日,进行第一次正式谈判时,俄罗斯率先提出,五个核大国在战略核力量上享有同等的权利。

显然,这让美国无法接受。

虽然五个核大国的地位早已得到全世界的承认,但是在具体实力上,仍然有着非常明显的差距。

比如到二零一九年底,美国有十四艘战略核潜艇、俄罗斯有六艘、英国有四艘、法国有四艘、中国承认的只有两艘。在潜射弹道导弹方面,美国有三百三十六枚、俄罗斯有九十六枚、英国有六十四枚、法国有八十枚、中国只有三十二枚。在核弹头方面,美国有二千六百八十八枚、俄罗斯有七百六十八枚、英国有五百一十二枚、法国有四百八十枚、中国只有九十六枚。

如此巨大的差距,显然不可能获得同等的权利。

问题是,如果没有同等的权利,谈判肯定无法取得任何成果。

在俄罗斯出面后,中国国防部长也表示,如果谈判中出现歧视,中国唯一的选择就是退出谈判。

这下,出现了两个解决方案。

一是不再按照同等比例削减核弹头,二是提出明确的海基战略核力量发展规划。

显然,中国更加倾向于前者。

万幸的是,来华盛顿之前,牧浩洋已经做了充足准备。

五月十日,牧浩洋代表中国海军,提出了为期十年的海基战略核力量发展规划,以此应对美国提出的削减方案。

按照这份计划,在未来十年之内,中国将建造六艘战略核潜艇。

如此一来,中国的战略核潜艇数量将增加到八艘。因为096级战略核潜艇能够携带二十枚JL…3型潜射弹道导弹,所以导弹数量将增加到一百五十二枚,核弹头的数量将增加到一千零五十六枚。如果对现役两艘094级进行改进,配备JL…3型弹道导弹,核弹头数量将增加到一千二百一十六枚。

如果不受限制,到二零四零年左右,中国的战略核潜艇数量将增加到十二艘,潜射弹道导弹将增加到二百四十枚,核弹头则将接近两千枚。即便不考虑俄罗斯,中国的海基战略核力量也足以抵消美国的威胁。

这下,美国没有别的选择了。

一千多枚潜射核弹头,足以抹平美国拥有的战略优势,也足以让美国苦心经营的导弹防御系统形同虚设。

结果是,美国必须接受俄罗斯的提议,即在承认权利同等的基础上,限制弹头数量。

谈判进行到五月十四日,五个核大国首次达成意向协议。

按照这份协议,到二零三零年,美国将把潜射核弹头的数量削减到一千八百枚,俄罗斯与中国拥有的潜射核弹头的数量最多为美国的百分之七十、英法则为百分之三十五。美国最多拥有十二艘战略核潜艇,俄罗斯与中国最多拥有八艘、英法则为四艘。此外,在协议有效期内,五个核大国将不再研制与建造新式战略核潜艇、潜射弹道导弹与潜射核弹头,并且允许缔约国进行全面核查。

毫无疑问,这份协议没有任何价值。

虽然从数量上看,美国削减了八百多枚核弹头,但是另外四个核大国的潜射核弹头数量有增无减。

五个核大国相互妥协之后,压力转嫁到了印度与巴基斯坦身上。

事实上,这也正是谈判最为艰难的部分。

虽然巴基斯坦早就表态,其战略政策紧盯印度,只要印度肯做出削减承诺,就愿意进行同等级别的削减,甚至愿意与印度一起销毁核武器,但是印度核战略不针对巴基斯坦,而是直接盯住中国。

也就是说,印度没有承诺销毁核武器,也不愿意对战略力量做出限制。

印度不肯让步,巴基斯坦自然不肯让步。

在印度不肯配合的情况下,五个核大国只能关起门来做事。

五月十七日,最后一次努力因印度拒绝而失败后,五个核大国达成了一份没有多少约束力的协议:禁止向印度提供一切与战略核力量有关的技术援助,建立针对印度的战略核力量情报沟通机制。

看上去,这份协议的制裁内容非常严厉,实际上却没有任何价值。

原因很简单:印度已经建立起了配套的核工业体系,拥有制造弹道导弹技术,也能够建造核潜艇。

假以时日,印度肯定能够建造战略核潜艇。

更重要的是,这份协议仅针对五个核大国,不针对其他任何国家,因此印度可以通过日本获得必要技术。

别的不说,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固体火箭技术,而这正是印度缺少的东西。

进行海基战略核力量谈判时,五个核大国还进行了陆基与空基战略核力量谈判,对各自拥有的战略核力量做了限制。

当然,意义都不大。

比如在陆基战略核力量方面,虽然美国主动提出销毁所有陆基战略导弹,但是俄罗斯与中国都表示反对。原因很简单,美国有强大的海基战略核力量、还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战略轰炸机,陆基战略核力量的价值并不大,而中国与俄罗斯却主要依靠陆基战略核力量,在海基与空基战略核力量发展起来,销毁战略弹道导弹,等于自行解除武装,甚至丧失进行战略反击的能力。

五月二十日,五个核大国的核裁军谈判结束。

在最后一次会议上,美国国防部长钱德勒提出了一份远景规划,即在未来的某个时候销毁所有核武器,实现“无核化”。

看上去很美好,却没有任何价值。

只要国家还存在,意识形态还存在,核武器就具有不可替代性。即便将来某个时候出现了能够替代品,对人类文明构成的威胁也将远远超过核武器。

说得不客气一点,全面销毁核武器,必将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休会两天后,裁军谈判进入第二阶段,即针对常规力量的谈判。

从五月二十三日开始,牧浩洋才忙碌起来。

作为中国海军的谈判代表,他是主要谈判参与者。更重要的是,在涉及到常规军事力量的谈判中,海军占的比重最大。

在第二轮谈判的准备会议上,美国首先承认了中国与俄罗斯的陆军实力。

显然,这是以退为进,随后钱德勒就直接提出,限制常规军事力量,应该把重点放在海军上。

美国这么做,目的非常明确。

作为陆上大国,不管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难以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构成威胁,也就没有能力跟美国进行全面对抗。现有的局面维持下去的话,美国仍然是世界主导者,中国与俄罗斯最多是地区大国。在至关重要的战略热点地区,比如中东地区,中国与俄罗斯根本没有能力挑战美国。

只有发展海军,中国与俄罗斯才能成为世界大国。

有趣的是,俄罗斯表现得更加积极。

谈判开始之后,俄罗斯海军代表就明确提出,在二零三五年之前,俄罗斯将建造六支航母战斗群,大型舰艇将达到一百八十艘。

牧浩洋比较保守,没有拿出那份疯狂计划。

即便如此,中国的海军军备建设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