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对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日本的F…2与F…16是孪生兄弟,或者说是在F…16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大部分后勤保障设备都能通用,日本飞行员也能尽快熟悉这种战斗机,从而大幅度降低了使用费用。

问题是,F…16早已落后,连美军都不再使用了。

再过两年,最后一个F…16中队就将从美国空军的作战部队中退役,今后只能在假想敌部队见到这种战斗机了。

这下,问题严重了。

第七十三章 关键装备

第七十三章 关键装备

美国不是没有合适的作战平台,只是肯定不会卖给日本。

这就是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

不管是老掉牙的B…52H、还是曾经风靡一时的B…1B、肩负起战略打击重任的B…2A,都是非常理想的对海打击平台,能够携带数十枚反舰导弹执行作战任务,甚至能使用射程高达数百公里的远程反舰导弹。

可惜的是,钱德勒就算疯了,也不会把这些轰炸机卖给日本。

只要美国不打算把东海冲突发展成世界大战,就绝对不会在战略武器上做文章,不然中国将变本加厉的发起反击。

钱德勒不答应出售轰炸机,喜田多一郎又不想要退役战斗机。

问题显得非常突出。

只是,双方都清楚,如果不能为日本空中自卫队组建一支足够强大的打击力量,再有力的军事援助也无法扭转战局。

谈到最后,双方不得不各让一步。

喜田多一郎接受了钱德勒的折中方案,只不过是临时解决方案,即以极为低廉的价格购买美国空军的F…16C/D,最初六十架不做任何改进,意向采购的六十架则按照Block60批次的标准加强作战能力。

按照喜田多一郎的要求,美国空军将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移交第一批六十架,并且在一周之后交付第二批六十架。

随同第一批六十架战斗机一同飞往日本的,还有美国空军的七十二名飞行员。

此外,美国空军还将派遣十二名教官,在接下来的一周之内,让曾经飞过F…2的日本飞行员掌握F…16的操作技巧。

显然,这不是喜田多一郎想要的最终解决方案。

为此,钱德勒不得不做出让步。

按照喜田多一郎的要求,美国空军对第五批次的F…22A进行改进,而且按照FB…22的战术标准进行改进。

当然,这些改进仅局限在火控系统上。

虽然美国空军已经接收了第一个中队的FB…22,但是这种飞机被定性为战术轰炸机,不在外贸清单之中。

从性能上讲,FB…22甚至超过了很多国家的中程轰炸机,比如中国的H…6。

按照美国空军公布的性能指标,FB…22在携带九吨弹药的时候,作战半径高达二千七百公里,能够从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起飞,轰炸中国腹地的军事目标。如果进行两次空中加油,作战半径能达到四千五百公里,足以覆盖整个中国。与载弹量、航程等相比,FB…22最突出的还是隐身能力。作为在F…22A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轰炸机,FB…22的隐身能力明显超过了B…2A,能够突破绝大部分国家的防空系统。

把这种轰炸机卖给日本,等于挑起世界大战。

钱德勒不是傻蛋,只要走出这一步,战争就会失去控制。

以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立场,如果日本获得了打击中国战略目标的能力,中国将毫不犹豫的把战争扩大到国家层面上,直接轰炸日本的军事基地,甚至动用战术核武器摧毁日本的战略报复能力。

只要中国轰炸日本本土,美国就得把成千上万的士兵派上战场。

美国直接参战,那就不是局部冲突了。

只是,喜田多一郎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非常强硬,即日本必须获得一种足够先进的进攻性飞机。

钱德勒不得不在技术文献上玩手段。

他答应出售的是F…22A的改进型号,而不是FB…22。

事实上,FB…22与F…22A与很大的区别。除了机身的主体机构基本一致之外,这是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作战飞机。比如FB…22的机身长度比F…22A增加了三米,采用了无尾式全翼身融合升力体机构,不但没有垂直尾翼,连水平尾翼都没有,完全依靠矢量喷管与副翼控制航向。

这种独特的结构,让FB…22没有任何空战能力。

没有采用B…22的代号,而是在前面加了一个F,也只是为了证明这是一种战术性质的轰炸机,或者说是更强调打击能力的战斗轰炸机。

也正是独特的结构,让F…22A不可能改进成FB…22。

美国空军的FB…22都是重新生产的,而不是在F…22A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就算能改,也要花很大的功夫,肯定无法在短期内交付使用。

为此,美国提供的,实际上是配备了FB…22火控软件的F…22A,即通过改进软件系统来增强F…22A的对海打击能力。

至于其他方面,基本上与F…22A没有区别。

可以说,钱德勒不但是一名出色的军人、精明的情报家,还是一名很有头脑的商人。

在这笔合同中,美国不但没有吃亏,反而大赚了一笔。

通过出售FB…22级别的F…22A,不但能够卖掉更多的F…22A,还能在改进火控软件上大赚一笔。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笔合同,足以证明F…22A的先进性能与改进潜力。

如果今后还有别的国家希望获得具有强大打击能力的F…22A,那么由日本出资改进的战斗机就是最佳选择,获益的却是美国军火商。

显然,美国军火商不可能向日本支付专利使用费。

完成意向谈判后,喜田多一郎把接下来的事情交给了外交人员。他没在华盛顿停留,当天就启程返回东京。

只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喜田多一郎搭乘的专机起飞后不到两个小时,记者就获得消息,驻扎在关岛的F…22A机群集体飞往横须贺航空站。随后,一些记者获得内幕消息,美国国防部已经与数十名飞行员签署了志愿合同。

这下,美日之间的秘密军事写就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了。

美国联邦政府没有等着记者发难,而是在钱德勒与喜田多一郎签署意向合同之后,立即公布了相关消息,即作为日本的盟国,虽然美国没有义务帮助日本参与涉外战争,但是有义务确保日本的战略安全,因此将按照《共同防御条约》向日本提供一批军事装备,并且派遣军事人员帮助日本掌握与使用这些装备。

东京时间三十日夜间,美军飞行员驾驶的第一批十二架F…22A到达日本。

接下来二十四小时之内,还有四个中队的四十八架F…22A、五个中队的六十架F…16、一个联队的八架E…3G、一个中队的四架EC…135到达日本,而更多的F…22A与F…16将在接下来的一周之内陆续到达。

必须承认,美国尽心尽力。

在不用流血的情况下,协助日本打下去,美国能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问题是,在这些军事援助中,缺乏一些至关重要的东西。

其实,在与钱德勒谈判的时候,喜田多一郎就知道,仅仅加强空中力量无法确保日本战胜中国。

当时,喜田多一郎提出从美国购买潜艇。

可惜的是,美国只有核潜艇,而按照《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美国不可能向任何国家出售核潜艇。

如果美国把核潜艇卖给日本,哪怕日本拥有建造核潜艇的技术实力,后果也无法想象。

说得简单一点,只要美国这么做了,中国就有理由把核潜艇、甚至是核武器卖给任何一个关系良好的盟友。

核武器泛滥的话,最大的受害者不会是中国。

问题是,美国没有常规潜艇。

喜田多一郎不是傻蛋,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即以美国的名义,从德国或者法国购买常规潜艇,而且是现货。

钱德勒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可是办不到。

原因很简单,德国已经表明立场,不支持交战中的任何一方,别说卖现货,连“期货”都不会买给日本。法国的原则性没有这么强,答应出售潜艇,可是只能卖“期货”,即按照订单销售。等到潜艇在造船厂下水,战争恐怕早就结束了。再说了,日本能建造潜艇,建造的话,没有必要购买其他国家的潜艇。

当时,答应出售潜艇的只有加拿大。

问题是,加拿大的几艘常规潜艇是二手货,即英国海军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支持者”级,不但性能严重落后,日本海上自卫队也不熟悉英国潜艇,不大可能在获得潜艇后立即形成战斗力,而加拿大又不肯派遣军事人员参战。

这件事,最终不了了之。

只是,日本需要的不仅仅是潜艇,还有水面战舰。

当时,喜田多一郎也提出了从美国采购水面战舰,只是他的胃口太大,而钱德勒的要价又太高。

喜田多一郎想要得到的是美国最新式的战舰,特别是“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

可惜的是,美国海军现役的“朱姆沃尔特”级只有四艘,剩下的要么在船厂建造、要么在码头上舾装。更重要的是,这是美国海军最新式的驱逐舰,甚至算得上是世界上战斗力最强大的驱逐舰。

显然,美国海军不会把箱底货拿来出售。

钱德勒只答应提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与第二批次以前的“伯克”级驱逐舰,而且提出,日本海上自卫队装备的“金刚”级与“爱宕”级驱逐舰与“伯克”级同平台,主要装备与“提康德罗加”级相似,因此很容易掌握这两种战舰,从尽快形成战斗力来看,自然应该采购这两种战舰。

为此,钱德勒的要价非常高。

即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已经服役了二十四年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售价也是当初造价的三倍。因为“伯克”级仍然是美国海军的主力战舰,而且在短时间内无法被其他战舰取代,所以要价更高。

最终,这笔买卖没能谈成。

除了要价太高、战舰太旧之外,还与日本海上自卫队没有受到重创有关,毕竟四支护卫群有四十艘大型战舰,还有多艘两栖战舰,日本海上自卫队对装备的需求强度远远比不上空中自卫队。

只是,喜田多一郎并没想到,正是缺少了这些至关重要的装备,日本为这次军购花费的数千亿美元很快就将沉入浩瀚的东海。

第七十四章 战争狂人

第七十四章 战争狂人

喜田多一郎带着军购成果回国的时候,日本国内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三十日上午,在喜田多一郎出发后不久,小林光一电令荒川太郎返回东京,当面陈述交战情况。

不是小林光一做得过分,而是荒川太郎太没担当了。

按理说,他应该主动向首相汇报交战结果,而不是在战斗结束后独自躲起来,更不是把责任丢给木村小次郎。

当然,小林光一也想借此机会解除荒川太郎的指挥权,任命新的指挥官。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随后发生的事情。

二十九日的交战情况被新闻媒体披露后,特别是中国国防部公布了确切的战报后,日本国内的社会秩序再度恶化。在小林光一电令荒川太郎返回东京的时候,右翼组织成员已经走上街头。

虽然随后防卫省新闻发言人公布了一份掺了水的战报,暂时平息了民愤,但是右翼组织的行动,给内阁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小林光一非常清楚,必须有人出来背黑锅。

既然是在空中战败,这个责任自然得由荒川太郎承担。

下午,荒川太郎在面见了小林光一之后,返回防卫省,通过数百名记者,亲自向日本国民谢罪。

也就是这个时候,发生了谁也不想见到的事情。

一名混在记者中的右翼极端份子在极近的距离上,用一把小口径手枪连续向荒川太郎开了五枪,才被安保人员击毙。

结果是,荒川太郎当场毙命。

对小林光一来说,这不是什么坏事。

虽然把责任推到一个死人身上不是件光彩的事情,但是以当时的局势,尽可能的把责任归咎于荒川太郎,不但能够稳定士气,还能化解内阁政府遭遇的危机。更重要的是,小林光一不再需要为更换空中自卫队的指挥官犯愁。

刺杀事件后两个小时,小林光一正式任命今井利村为空中自卫队司令,晋升上将。

这个任命,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小林光一平息了国内动荡,特别是来自国会在野党的指责。

原因很简单,今井利村并非凡人。

早在两年前,小林光一着手整顿防卫省的时候,今井利村就是空中自卫队中将,而且是司令官的头号人选。

与荒川太郎相比,今井利村是个不折不扣的军人,而且是一个热衷战争的军人。

正是这个原因,让他跟小林光一的政策背道而驰,最终败下阵来,没能成为空中自卫队司令官。

纠其根本,还是今井利村的一些言行超过了小林光一的容忍限度。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今井利村就是日本将领中,鼓吹积极参战的主要人物,还一度大放厥辞,想借此向内阁施压。更重要的是,今井利村一直把中国当成日本的头号敌人,认为中日肯定会爆发全面战争,日本要想成为举足轻重的全球性大国,不但要正面来自中国的威胁,还要在战争中战胜中国,并且利用战争的胜利果实,征服中国,为日本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如此激进的言论,别说小林光一,即便是好战的首相也会退避三舍。

不管日本与中国会不会爆发全面战争,在当时的情况下,任何过激言论,都会使日本成为出头鸟。

说得简单一点,有多大的能力说多大的话。

在日本还不具备与中国全面对抗的基础实力之前,故意在言论上开罪中国,显然不利于日本的长远发展。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

早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今井利村就一直主张建设独力的军事力量,甚至提出改变军事力量的称呼,组建国防军。

在具体事务上,今井利村充分利用了空军中将的身份。

比如,在F…X战斗机项目上,日本在二零一二年就确定采购F…35A,还与洛马公司签署了意向合同,即在洛马公司提供包括F…135发动机的生产专利等条件下,日本将获得优先采购权,并且在国内进行组装。结果在今井利村的干预下,日本空中自卫队又搞了一个“自研战斗机项目”,委托三菱重工,利用美国提供的一些技术,特别是YF…23的技术,单独研制重型制空战斗机。

当然,这件事也因为美国答应出售F…22A没有搞成。

只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即今井利村大言不惭的背后是在为利益集团,特别是三菱、富士与三井等涉足了军火行业的财团服务。

别的不说,今井利村妻子的本姓就是岩崎。

军人与利益集团扯上关系,显然是一大忌讳。要是让今井利村掌握大权,恐怕日本内阁将不得安宁。

小林光一执政后,大幅度调整了日本的对外政策,积极与中国改善关系,显然让今井利村的言论没了市场,更让这个好战份子失去了发展空间。结果就是,在任命空中自卫队司令的时候,小林光一选择了更听话的荒川太郎。

在这个时候启用今井利村,算得上是小林光一的政治妥协。

原因很简单,国会里的议员,半数以上也是为财团服务的。

只有稳住国会,小林光一才能坚持其基本政策。

要是国会倒戈,小林光一就得搬出首相府。

当然,小林光一这一招也非常高明。

如果今井利村上去后扭转了战局,民众在记住他的时候,也会记住是首相提拔了这位能干的将领。如果情况恰好相反,小林光一可以把责任推给今井利村,借此让国会在其他重大问题上做出让步。

不管怎么说,提拔今井利村不是小林光一的本意,而是国会议员施压的结果。

必须承认,如果没有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