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逆水行周- 第8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税率经过调整,累计起来不会太高,牙侩的利润被适当压缩,留给坐商足够的利润,顾客能够以较为合理的价格购入商品,官府收的商税能根据贸易量的增加而上涨。

    这算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么?

    不是,利润变少,谁会高兴?

    商家如实缴税,意味着自己的收入少了一块,宛若被人割了一块肉,谁不觉得疼?

    从头到尾看,怕是只有税收增加的官府会高兴。

    而对于长安的粟特商人及其他豪商们来说,这是噩耗,意味着垄断市场获取暴利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不会有人心甘情愿接受如此命运,但不服也得服,因为“那一位”养的两个打手不好惹。

    打手之一,财力雄厚的日兴昌柜坊,打手之二,实力雄厚的黄州商会。

    这两个打手及其众多爪牙,已经控制了山南及黄河以南地区,直抵岭表交广,又有市舶司这种官商结合的官署做帮手,不是粟特商人们团结起来就能对抗的,至少在关中不能。

    那么该怎么办?

    好办,服软,加入对方。

    擅长巴结强权,同样是粟特人的天赋。

    官府要加强东西两市的管理,虽然会导致粟特商人及其他豪商们的利润下降,但从暂时拟定的税率来看,也没降到不可接受的地步,更不会让人亏本,所以,买卖继续做,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是其一,其二,有个发大财的好机会就在眼前,就不知道

    大家都是积年奸商,对于商机有不同常人的嗅觉,很快就从这厚厚的宣传资料中,闻到了利润的味道。

    见着安吐罗很淡定,几位心中不由期盼起来,期期艾艾的问:“呃不知这这指定的柜坊之中,除了必然有的日兴昌,其他的名额”

    安吐罗喝了口葡萄酒,没有急着回答,豳王居然把柜坊玩出这种新花样,让他觉得真是大开眼界。

    一个实力强大的怪物,恐怕从此就要现世,除了皇权,无人可敌。

    看看满脸期待的同胞,安吐罗轻轻一笑:“这名额,自然是现有那些财力雄厚、信誉又好的柜坊来占不过呢,若是有财力雄厚、商誉又好的商贾成立新柜坊,机会不是没有”

第一百八十二章 钱途() 
    “在柜坊开账户,记流水、查票据,新式记账法,这其实也没什么。”

    “不要说黄州西阳,就是广州番禹、鄂州夏口、洪州南昌,也是这般,商贾想要在市场里做买卖,就得按这规矩来。”

    “几位去过西阳、夏口、南昌,可都亲眼见过的,这套规矩执行起来确实比平日麻烦些,又被官府以此收税,但好处不是没有”

    “大家不要担心,不要怕让官府知道自己的流水账后起了歹心,毕竟这套规矩在西阳实行多年,也没见官府把谁当肥猪宰了不是?”

    此时此刻,长安某酒肆内雅间,李员外李方正与几位友人详谈,所说话题,是官府(市署)即将推行的一套新制度,这制度一旦实施,长安东西市内的经商规矩可就要变了。

    想要做买卖,就必须在“市”里进行,而从今往后,想要在东西市里做买卖的商贾,必须在市署指定的几个柜坊之一开办“账户”,将本金存进去作为“注册资本”。

    然后所有的资金往来,都得在柜坊那里过账走“流水”,如此一来,就会出现两套账本,商贾再想逃税,就会变得很困难。

    还有其他一系列措施,会在不久的将来推行,市署为此提前印发了许多宣传资料,分发给东西市内的商贾,所以不过数日时间,便众所周知。

    这套制度,让所有商贾都为之错愕,一时间人心浮动,不知道日后“钱途”如何。

    从古至今,商人做买卖,从不会让别人记录自己收支,大家都担心,一旦官府手里有了自己的真实账本,哪天缺钱用,就会照着流水账,来向大家“借钱”。

    财不外露,让外人掌握自己的账目,知道自己的盈利状况,这太危险了,和等着别人来砍头没什么区别。

    许多商贾觉得自己的地位本来就低,再来这么一出,日子还怎么过下去。

    这种担忧是很正常的,李方能够理解,但他奉命向大家解释这一新规定,所以只能耐心的给几位豪商做说明,消除对方的担心。

    光说大道理没有用,他特地举了两个例子。

    例子之一,就是已经实行如此制度的黄州西阳,市场秩序十分良好,各商家买卖做得红火,从没有谁被官府按着流水账去“借钱”。

    鄂州夏口、洪州南昌亦是如此。

    例子之二,就是信用,“那一位”的信用。

    “那一位”的信用之好,众所周知,还通过日兴昌柜坊得到了很好的证明,而现在是“那一位”当政,不会容许胥吏们把守法的商贾们当肥猪宰。

    自古以来,贪得无厌的当权者比比皆是,然而“那一位”信誉一贯良好,又不缺钱,有的是办法赚钱,哪里会为了区区东西市的商税,败坏自己维护多年的信用?

    李方这么一说,几位豪商好歹放心了些,不过大家很快就发现一个新的商机,那就是开设柜坊大有“钱途”。

    譬如,成为市署指定的几家柜坊之一,管理东、西市大小商贾的“注册资本”。

    柜坊这种新兴事物,许多商贾刚刚适应,却不知道竟能有如此用法,眼见着柜坊即将成为大宗货物交易的“信用中介”,许多人都动了心。

    柜坊掌握大量商家的资金,加上自己的本金以及吸纳的储户资金,以此贷给商人们,赚商人的钱,这可是暴利,比贷给平民百姓要好得多。

    想要做这种买卖,首先得有柜坊,成立一个柜坊不难,但要成为那几家由市署指定的柜坊,却很难。

    首先,柜坊的财力要雄厚,其次,信誉要好,这是最关键的。

    好信誉,千金难买,需要长期的良好表现才能建立起信誉,而一个新开办的柜坊,本身何来信誉可言?

    办法不是没有,就是这个柜坊的东家、东主,有着良好的信誉,或者让信誉良好的豪商做担保人,如此一来,才能有机会成为市署指定的柜坊之一。

    但竞争会很大,新成立的柜坊,不一定能赶上今年的好机会,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

    对此疑问,李方放出一个好消息:

    官府会加强管理里长安城内所有柜坊,柜坊必须获得许可才能正式营业,而柜坊放贷的利息有上限,不得过高,否则按高利贷处理。

    这个内幕消息听上去很糟糕,但在座诸位很快就听出了另一层意思:自此,长安城内,高利贷就没了生存之地,只有柜坊才能放贷。

    虽然朝廷不会明文规定不许非柜坊的邸店放贷,但缺钱的人们,必然会倾向于到利息较低的各家柜坊借贷,如此一来,较低的借贷利息,就能把长安城里的高利贷饿死。

    那些想放贷生息的人们,要么自己筹建柜坊来放贷生息,要么将资金存入柜坊吃利息,或者“投资理财”。

    若是往年,官府做出这种规定,实际上没什么用,因为放高利贷的人,背后靠山大多是权贵,而权贵,总是例外。

    但现在不一样了,“那一位”做了执政,手中有强兵,还有据说威力很大的新式武器,权贵们老实了很多。

    至少在长安城里是这样。

    而“那一位”荫庇下的日兴昌柜坊,财力雄厚,即便单干,在长安城里放低息贷,其他人也无法竞争。

    所以,官府整顿放贷行业,让柜坊变相垄断放贷,这倒也不错。

    但最重要的是,李方又透露,朝廷打算让市舶司从民间柜坊借贷,投资做海贸。

    做海贸的暴利,大家已经见识过了,能搭上市舶司这条船,对于商贾来说,是无法抵挡的诱惑。

    “所以,朝廷的规划很明显,打击高利贷,规范柜坊行业,让信誉良好的柜坊吸纳大量民间闲散资金,然后贷给市舶司,市舶司用做海贸的巨额利润来返利。”

    几位豪商听得默默点头,只道“那一位”真有本事,在斩断高利贷这一财路的同时,又给大家指出了另一条财路,“钱途”真的很光明。

    李方开始鼓动众人:“你们想想,市舶司这几年来的业绩如何?”

    “再想想,与其放伤天害理的高利贷,还不如借贷给市舶司,稳稳吃返利,还不低,不是么?”

    “办柜坊,即便挤不进东西市,还有市舶司,错过了市舶司,还有织造司。”

    听到这里,在场之人惊得杯子都拿不稳了:“什么?朝廷也允许织造司向柜坊借贷?”

    “没错,如今几家织造司要么正在扩大生产规模,要么正在筹建,正是大量用钱的时候,而朝廷到处都要开支,一下子周转不过来,大王呃,意思是让市舶司、织造司向民间柜坊借贷。”

    “届时,朝廷会让市舶司、各织造司派出官员,在长安召集各柜坊代表开会,公开借贷!”

    李方顿了顿,明知故问:“大家,届时愿不愿意帮忙呢?”

    “愿意,愿意!”

    听得如此惊天内幕,在场的几位哪里还坐得住,个个喜出望外。

    他们知道市舶司还有织造司都是朝廷手里最赚钱的盈利机构,办柜坊搭上这些大船,哪里怕发不了财?

    李方见着几位友人被说动,自己目的已经达到,不忘叮嘱几位:“记住,市舶司、织造司,只会向登记在册、信誉良好的柜坊借贷,放高利贷的那些柜坊,想都不要想!”

    “你们要想清楚,是违法放高利贷的钱途好,还是守法放贷,向市舶司、织造司放贷的钱途好!”

第一百八十三章 软硬兼施() 
    “让柜坊低息放贷,丞相这是疯在想什么?”

    “叔,莫要急。”

    “不是我急!谁不急?不让人高息放贷生利,丞相莫非以为大家靠着那点俸禄就能养家了?”

    “叔,日兴昌不放高息贷,不一样赚得盆满钵满?”

    “你也知道说日兴昌,天底下就一个日兴昌啊!”

    灞桥驿,即将前往山南上任的杨约,正和前来送行的侄子杨玄感抱怨着,而杨约抱怨的事情,就是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打击高利贷”。

    据说再过一段时间,长安城里的柜坊会大规模放低息贷。

    这个消息传出来后,许多人义愤填膺,杨约就是其中之一。

    放贷生利,这是许多官宦之家盈利的重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如今,财路却要被人断了。

    据说朝廷要打击高利贷,强制规定登记在册的柜坊经营放贷业务,利率有限制,如此一来,想借钱的人必然去柜坊借贷,高息放贷者的收益锐减。

    杨约觉得此举可称得上恶政,因为大家都靠着放贷生利,维持家中的巨大开支,虽然许多官员有俸禄有食禄(虚封食邑的收入),但若没了额外收入,那可如何是好?

    日常开支要钱财,维持体面的排场要钱财,迎来送往要钱财,如此巨大的开支,没了放贷生息带来的大笔收入,该如何维持下去?

    杨约知道,许多官员听说这一消息后,虽然面上不说,但暗地里抱怨不已,眼见着渐有汹汹物议,丞相却无动于衷。

    也不知丞相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作不知道。

    杨玄感见着叔叔情绪激动,觉得有些奇怪:“叔,不是有消息说,市舶司、织造司会向柜坊借贷么?把钱财存到柜坊生息,或者去办‘理财’,也是可以的嘛!”

    “这不能比啊!海贸能赚几个钱?哪里比得上高息放贷!”

    杨约抱怨着,给侄子算账:“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你可知,放贷的收益是多少么?嗯?”

    “一百贯本金放出去,过数月连本带利回来,少说都有三百多贯!两倍的收益,这还是欠债的能及时还,若是只能还利,那么每月都有不菲的收入!”

    “现在呢?你让叔叔存钱到柜坊吃利息?二分利了不起吧?一百贯存一年,连本带息,不过一百二十贯!”

    “理财,投市舶司的理财?了不起么?有高息放贷赚钱么?”

    “呃”杨玄感愈发觉得奇怪了,“叔,做海贸是暴利,利润至少十倍起。”

    杨约闻言反问:“这不是骗人的么?”

    “呃”杨玄感看着叔叔,真想说‘夏虫不可语冰’,但这不能说出口,只能无奈道:“叔,你这想法不对。”

    “海贸若不是暴利,市舶司运回来的各种海外奇珍,总不是纸糊的吧?在长安能卖出何种价钱,叔叔总该听说过吧?”

    “海贸若不是暴利,丞相何苦憋着劲给市舶司扩大编制?”

    杨约听着听着,有些将信将疑:“海贸果真暴利?那些海外野人,哪来那么多香药换市舶司运去的布帛、丝绸?”

    “叔,海外野人,就是有那么多香药,中原的产出,不要说丝绸,就是冬天到处都有的冰,运到日南以南,都能换许多香药。”

    杨玄感开始给叔叔讲解海贸为何如此暴利,虽然他也是根据道听途说总结出来的道理。

    海贸暴利,为国库带来大量收入,时值朝廷开支剧增之际,真可谓久旱逢甘露,所以,市舶司正在想尽一切办法吸收资金,以此作为本金,扩大海贸,增加收入。

    与此同时,官府准备整顿东西市,增加税收,并且打击高利贷,一时间物议汹汹,因为这断了很多官员的财路。

    杨玄感听了很多小道消息,自己总结之后得出一个判断,那就是丞相为了安抚民心(官心),在打击高利贷的同时,放开了另一条财路。

    那就是海贸。

    对于关中人来说,大海太遥远了,即便想参与海贸,也不得其门而入,只有靠着在日兴昌投资“理财”,才能和海贸沾上边。

    如今,如果传闻属实,那就意味着市舶司会敞开大门,让有闲钱或者想赚钱的人们,通过柜坊来大量参与海贸,以此弥补因为无法高息放贷而损失的收入。

    打一棍,给一颗甜枣,这就是丞相的手段,软硬兼施。

    简单又有效。

    侄子所说的道理,杨约不是不知道,但他一直怀疑做海贸是否真的暴利,现在听得侄子说了一些“行情”,不再那么激动。

    叔侄正交谈间,南面官道上,一支长长的队伍正在灞桥驿这边行进,看样子,是刚从武关道出来。

    远远看去,这支队伍马车众多,护卫不少,也不知来历如何。

    。。。。。。

    街道上,刚从小酒肆出来的宇文温缓缓走着,感受着春风,心里想着事情,方才他喝了许多“亳州马尿”,话变得多起来,思路也有些扩散,该收一收了。

    王越陪在一旁,默不作声,两人身着便服,看上去就是很普通的一主一仆,而其他侍卫分散前后,尽量不引起行人的注意,因为宇文温强调过,今日要“低调”。

    边走边想事情的宇文温,看着街道上过往匆匆的行人,忽然有些感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他要打击高利贷,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很严重的。

    因为放高利贷生利,古往今来都是最有效的敛财方式之一,不仅一般的大户、商贾放高利贷,就是满朝公卿、文武官员,也多有放高利贷的行为。

    他,打击高利贷,断了大家(官员们)的财路,这仇,可是结下了。

    是这些人道德败坏么?那倒不一定,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