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人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小人物- 第2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你不是张成吗?怎么……”老翁惊讶地说不出话。

    老翁显然对作下人的张成还有些印象。

    “肖老伯,我是张成,你不要害怕,我没有恶意,我……”刚说到这里,因伤势过重,张成忍不住喷出一口血来。

    这老翁姓肖,是都尉府的一名马夫,为人比较忠厚。他见张成这副样子,暗想都尉府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连忙扶住张成,掩住房门。

    张成一把抓住肖马夫的手,恳切地说:“肖老伯,我和你虽然没有多少交情,但我知道你是个忠义的人,有件重要的事我想拜托你。”

    说着张成从怀中掏出密信,把密信的情由简单说了一遍。

    肖马夫听罢,不由呆住了。

    张成接着道:“三天之内,你必须把这封密信送出去,交给城外广安寺一位姓张的香客。肖老伯,这些人真要起兵,不知多少老百姓又要遭殃了,此事是否能让朝廷尽快知道,就全系于你一人身上,请你务必答应我。”

    望着张成眼中闪烁的充满期待的眼神,肖马夫明白了此事关系重大,张成在绝境之时托付于他,就是对他人品的信任。肖马夫蓦地涌起一股豪气,郑重地点点头。

    张成挣扎着站起来,脸上露出一丝宽心的笑容,拍着肖马夫的肩膀说:“我现在去引开那群搜捕我的官兵,千万记住要小心,不然你的性命都难保。”

    张成把密信交到肖马夫手中,一咬牙打开房门,冲入了夜幕里。

    肖马夫仔细清除着地上残留的血迹,如果让府里的人知道张成来过这里,那么张成以性命相托的事就会败露。肖马夫虽只是一个马夫,但他懂得一诺千金的道理。不管怎样,这也是为了大唐的义举。整整一夜,肖马夫冥思苦想,筹划着送信的办法。

    第二天一早,肖马夫给马喂草料,听到府里的人说,昨夜府里被盗去了一件准备觐见给皇上的宝物,徐都尉下令全城戒严,挨家挨户地搜查。后来盗宝人的尸体在城门口被发现,竟然是府里一名姓张的下人,可在他身上并未发现那件宝物。徐都尉怀疑城里还有内应,把城门都封锁了,出城要严加盘查。

    肖马夫自然知道这其中是怎么回事,他心里暗想:这下不好办了,别说带着密信出城,看眼前的情势,就算光着身子,只怕也出不了城。

    肖马夫绞尽脑汁也没琢磨出什么好办法,他叹了口气,拿着扫帚像往常一样开始清理马厩。

    这时,肖马夫看到马厩里那匹“照夜狮子马”拉下了一堆马粪。这匹宝马是徐天监的坐骑,一直跟着徐天监南征北战,徐天监珍逾性命,所以交由肖马夫单独精心饲养。肖马夫上前察看马粪,以判断宝马的健苏状况。忽然,他发现马粪里裹着一颗石子,大概是马在吃草料时不小心咽下去的,石子不能消化,又排泄了出来。肖马夫愣了半晌,眼睛突地一亮,一条计策暗暗在他心里盘算着。

第六百六十八章 坏消息() 
到了次日,徐天监来取马去校场操练,见“照夜狮子马”无精打采地立在马槽前,他把肖马夫叫来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肖马夫诚惶诚恐地回答:“这两天关了城门,没有新鲜的草料送进来,只好用陈年的草料,宝马可能因此吃坏了肚子。大人请看,昨天还拉了一夜的稀。”

    徐天监心急如焚,眼看着就要举兵起事,没有马他怎么带兵打仗,更重要的是这匹马是西域良种,日行千里,他是准备将马献给谯王的。

    徐天监见状恨恨地说:“还愣着作什么,快去叫兽医来。”

    肖马夫亦步亦趋走上前道:“大人,如叫兽医诊治,恐怕也不是三五日就能治得好的。小人祖上曾在民间偶得一良方,专治马拉稀,立竿见影。”

    “哦?”徐天监闻言精神一振道:“你有什么办法?若治好了此马本大人有重赏。”

    肖马夫笑着说:“城外有一处温水潭,一年四季潭水不冷,潭边生长着一种灯笼草,草质绵软,马吃了能除百疾。”

    “那我即刻命人多割点来。”徐天监正欲招呼跟随的亲兵传话。

    “大人,听小人把话说完。灯笼草只在潭水附近生长,借用的是潭水的温度,一旦离了潭水马上就会枯死。枯草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必须将马牵到那里啃吃鲜草。”

    肖马夫表面上虽然很平静,但心里面却紧张的不得了。

    徐天监此时一心只想着这匹“照夜狮子马”,哪里顾虑到其他,于是他对肖马夫道:“你带着出城的手令立即去,越快越好。”

    肖马夫等的就是这句话,不禁心里暗喜,刚要转过身去牵马。

    “等等。”徐天监手一摆手道:“我派两个人保护你去。”

    肖马夫当然明白,徐天监对自己还是有些不太放心,明为保护,实则监视。他唯恐露出了马脚,连忙神色自若地点点头。

    肖马夫牵着马来到城门口,崔文利正带着一群兵士严密地搜查过往的行人。

    肖马夫把出城手令交到崔文利手中,崔文利蹙着眉头问道:“什么事?”

    一名跟随在肖马夫身后的兵士附在崔文利的耳边说了几句,崔文利“哼”了一声:“现在是多事之秋,徐都尉怎么还有这种逸致,居然给马治病。”

    他一双鹰目紧紧地盯视着肖马夫,朝那名兵士一挥手,对肖马夫问道:“灯笼草能治马疾,我好像从未听说过,你是不是别有居心?”

    肖马夫神色不变,淡淡地说:“这是民间的土偏方,您是贵人,哪里会知道。要是大人觉得不妥,我去回复都尉大人,反正是都尉大人的爱马。”

    崔文利疑心虽重,但徐天监毕竟是一方豪强,况且谯王这次举兵多有倚重的地方。崔文利是聪明人,当然不好忤逆徐天监的意思。他冷笑一声:“给我仔细地搜。”

    话声刚落,兵士们已开始搜查肖马夫的身上,连马都细细看过一遍。崔文利见什么东西也没有发现,方才说:“快去快回,申时就得关城门。”

    肖马夫点了点头,接过缰绳朝城门外走去。

    走出一段路程后,肖马夫暗窥跟随的两名兵士不留神,猛地跃上马背,用手重重地击在马臀上,马顿时如箭一般向前蹿去。等两名兵士发觉时,只剩下一缕尘烟。

    肖马夫骑着马径奔广安寺,来到寺中他找到姓张的来客,说明了来意。

    张姓之人讶然问道:“那封密信呢?”

    肖马夫笑了笑,一指“照夜狮子马”道:“在它的身上。”

    那人不明所以,走上前瞧了瞧说:“在哪里?”

    肖马夫又指着马腹,对方恍然大悟,称赞道:“果然好计!”

    ……

    “什么?郑广暴死,徐天监举兵前被擒……”

    崔文利从定州逃回来之后,把得到的坏消息一一讲于了李重福,李重福听罢,重重坐在了椅子上。

    过了好一会,李重福才喃喃自语道:“又是张宝儿,这难道是天意吗?”

    当年,谯王李重福被韦皇后赶出长安,任均州刺史,他就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再重返长安。可是他心中很清楚,只要韦皇后在位一天,他就别想回去。

    在李重福最失落的时候,有两个人始终在宽慰着他。

    一个人是崔文利。

    还有一个便是张灵均。

    张灵均是一个奇人,没有任何官爵,而是洛阳城中一个普通百姓。张灵均是认准了李重福了,从李重福离开长安的那一天起,就开始追随他了。

    当初,张灵均劝李重福的话,时常响彻在李重福的耳边:“天下人皆已背离韦氏,若谯王举兵讨伐,一定会有许多人呼应的。”

    这些年来,在崔文利与张灵均的辅佐之下,李重福暗中做了无数准备。无论是京城长安,还是各州县,无论是朝廷官员,还是江湖异士,他网罗了许多人,财物兵器也积累了不少。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进行当中,可谁知,自从张宝儿似从天而降一般出现在了长安城之后,这一切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张宝儿似乎天生就是李重福的克星,他抽茧剥丝顺藤摸瓜,使得谯王暗中隐藏的势力一一浮出水面,而后一网打尽,仅仅数月时光,竟将谯王逼到了现在这般走投无路的地步。

    张灵均在一旁为李重福打气道,“谯王万万莫要气馁,最为逆贼韦氏所憎恨、连在国都居住都不被准许的是谯王殿下你,相信天下的人都期待殿下即位才对。如今形势虽对我们不利,但也不应该放弃,在下认为,现在最好的途径是举兵进入洛阳,占领此城。”

    张灵均的这一番话显然是触到了李重福的痛处。

    作为中宗李显的儿子,李重福对是否造自己父亲的反,最初还有些犹豫,但有一件事情让李重福彻底下定了决心。

    李显与韦皇后在长安城南郊祭举行天大典,各州的的刺史都来到长安来参加典礼,却独独没有让李重福来,这让他觉得很委曲。祭天结束后,李显下旨大赦天下,流放之人都得放还,这一次又是唯独不准李重福回到长安。事后,李重福上表自陈,向李显求情,说天下的苍生百姓都沾染了陛下的雨露之恩,可是我作为陛下的儿子,为何就不能够回到长安看您一眼呢?李重福说得很是凄惨,很是可怜,但是韦皇后丝毫没有被打动,就是不允许他回来。甚至连他的表奏都被韦皇后压了下来,根本就没让李显看到。

    张灵均提议举兵洛阳,也是有深意的。洛阳有根深蒂固的反长安情结,太古时代,洛水之北的这座城是圣天子的国都,现在虽然被称为大唐“东都”,但此地的住民都有历史较长安悠久的自负情结。正由于国都地位被夺,因而反长安的情结愈强。长安决定的任何事情都与洛阳无关,绝不承认,张灵均作为土生土长的洛阳人,期待的自然也是这样的感情。

    李重福看向了崔文利:“你怎么看?”

    很多时候,李重福更看重崔文利的意见,毕竟他曾经是大唐的官员。

    崔文利对洛阳并不感兴趣,倒是赞成在均州起兵,毕竟他们在均州已经经营多年,起事成功的可能性比洛阳要大的多,洛阳那里根基实在太浅。

    崔文利还没来得及说出自己的想法,张灵均的下一句话便让他改变了主意。

    “我们在洛阳也做了一些布置,若是能夺取镇守洛阳左右屯营的兵力,那洛阳就必然成为谯王的囊中之物。洛阳与均州同时举兵,可以成为犄角之势,从洛阳和均州同时进军长安,胜算可就大的多了!”

第六百六十九章 接旨() 
崔文利微微点头道:“张先生言之有理,我愿意与先生去一趟洛阳,为谯王拿下洛阳!”

    李重福见状,叹了口气道:“那就有劳二位了!”

    ……

    一队玄铁兜鍪明光铠甲的军士,在长安北郊的驿馆里凝眉伫立。这队军士虽处骄阳之下,眼神却依然如经霜带雪般冷冽。驿馆中自驿丞以下都在外院的耳房聚着,虽然闷热,却没人敢出门半步。

    守在门外、自前线返京的几十名军士浑身带着煞气,他们手中的刀似乎兀自有股子血腥味儿。

    被这群悍卒驱到耳房后,驿丞便交代手下:都老实呆着,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兼检校左卫大将军薛讷老将军便在内院歇息,谁惊扰了他,便自个儿抹脖子去吧。

    薛讷镇守边疆多年,累有功勋,长安城内对他鲜有不知的。可比起父亲来,薛讷的名声便大大不如了。

    薛讷的父亲是大唐贞观名将薛仁贵,先后为大唐征战四十余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薛讷手下的众军士也都屏息不语,自从那辆神秘的马车驶进来,直驱到薛将军卧房前,众军士便再也没回过头,马车上下来的应该是个年轻男子,但那人是谁?众军士不敢看,也不敢去想。

    薛讷满头白发,早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虽身带甲胄,但却没有丝毫的笨重之感。他亲手斟了一杯茶,端到那个年轻人面前,动作轻极静极,却又仿佛极随意。

    轻踱了几步后,薛讷这才坐下,对年轻人道:“张大人,可能是老夫孤陋寡闻,像今日这般传旨,老夫还是第一次见。”

    说话的时候,薛讷仔细打量着面前的年轻人。这个叫张宝儿的年轻人,是陛下身边的红人,薛讷虽然远在并州,可对张宝儿的作派和行事风格多少还是听说了一些。敢于和当朝首辅宗楚客叫板,单是这份勇气便让薛讷对他有了一丝好感。

    “陛下有陛下的难处,待会我会细细说于老将军!”张宝儿淡淡一笑道:“还是请老将军先接旨吧!”

    薛讷点点头,刚要起身,却被张宝儿按住:“事情紧急,那些场面上的礼节就免了吧,老将军直接接旨便是!”

    张宝儿这话真诚豪爽,颇有些军营男儿的味道,又让薛讷对对他有了几份好感。

    薛讷接过圣旨看过之后,脸色变得沉重起来。

    良久,他才抬起头来问道:“张大人,我们何时起程?”

    “明日一早!”

    “这么急?”薛讷心中一惊。

    张宝儿有些歉意道:“老将军一路鞍马劳顿,理应歇息两天的,但谯王箭在弦上,随时都可能举兵,我们若能早一些到洛阳,就多一份把握,不至于局面失控!还请老将军见谅!”

    薛讷点头道:“大局为重的道理老夫还是懂的,张大人,就这么定了,明日一早,我们就启程赶赴洛阳!”

    第二日,薛讷在驿馆等待张宝儿前来,一同前往洛阳共同主持讨伐谯王之事。可是张宝儿却没有来,而是派人给薛讷送了一封信。

    薛讷看罢,良久无语。

    安波柱奇怪地问道:“薛帅,出什么事了,张大人呢?”

    安波注是薛讷的副将,他虽然是来自西域的安国的胡人将领,但却说着一口流利的大唐话。安波注在军中以勇猛而著称,对薛讷忠心耿耿,多年来一直跟着薛讷征战疆场,深得薛讷的信任。

    薛讷长叹一声道:“谯王派人在洛阳起事,张大人得到了消息,昨晚已出发,快马赶往洛阳,欲阻止此事!”

    安波柱吃罢吃了一惊:“张大人手中并没有一兵一卒,他去了如何阻止此事?”

    “唉!我何尝不这么想呀!”薛讷叹了口气道:“他虽然从陛下那里请了圣旨,可这些人已经下决心谋反,圣旨能不能起作用还未可知呢!”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安波柱问道。

    薛讷一挥手道:“安副将,伟我命令,抓紧时间启程,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洛阳驰援张大人,但愿还能来得及!”

    安波柱接了帅令,立刻命令所有随行人员,星夜兼程快速朝洛阳进发。

    ……

    洛阳城的初夏,突如其来的一场雨令城池骤然变冷。行人早就因为大雨绝了迹,连路边店铺也早早关上了门。往日喧闹繁华的大街变得安静下来,雨水冲刷了道路,也洗净了尘嚣。

    远处传来一阵闷雷,天色愈发黑暗,雨脚也更密了,敲在伞面之上,发出如同鼙鼓一般的急响。

    大街上走来一个满面灰尘的青衫人,他边走边侧耳聍听雨声,随手将长衫下摆掖进腰带之中。

    跟在他身后的几人牵着马缰,也是风尘仆仆的模样。他们步子也还是方才的节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