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吕布再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吕布再世- 第4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支、两支、三支……

    插在身上的箭簇越来越多,眼前的视线也渐渐模糊起来。

    噗通!

    他记不得自己是何时坠下的马背,甚至连疼痛都变得麻木无感。

    良久,他望向上方,出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朝他讥讽似的笑了起来,然后独臂扬起了手中的刀。

    曾经的北方雄主,就此落下帷幕。

第一千零一五章 抱歉() 
袁绍战败身死,麾下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此消息一经传出,天下震动。

    而负责指挥坐镇的麴义,也因此一战,彻底响彻中原!

    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刘辩懵了好一阵子,太快了,快得他猝不及防。

    那可是整整二十万大军啊!

    居然连麴义三万人都没打过,就这样彻底没了。

    还有袁绍,失去了他这个冀州牧的冀州,仅凭那三个成事不足的儿子,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难道,天要亡我!

    刘辩茫然四顾,无力的瘫坐在帝位上,神情颓然无比。

    此时的刘备军中,公孙瓒只身前来拜访。

    入帐之后,两人各自落座。

    公孙瓒示意刘备屏退左右亲兵,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递给刘备,同时嘴里说着:“玄德,这是吕布写与我的书信,他劝我归降,并允诺我为镇北将军,继续督守幽州。”

    “你答应了?”

    刘备还未打开信简,听得这话,不禁眉头一皱。

    公孙瓒未置可否,劝起了自己的这个贤弟:“玄德,刘辩气数尽了,咱们投降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起初本想等袁绍的大军汇合,却不料袁绍忽地就死了,死得太快,叫所有人都措不及防。

    之后,麴义和司马懿南北收拢,吞噬冀州,已成定局。

    刘备听得此话,罕见的与公孙瓒动了怒气:“我的两位义弟惨死在吕布手中,如今你却叫我投降与他?我若当真如此做了,今后死了,有何面目去见我那两位义弟,还有无数遭吕布戮杀的将士儿郎!”

    “玄德,现在不是逞强的时候!你以为我愿意屈居人下?可那姓吕的有多强,你没看见?当日八员猛将围攻,尚不能将他击杀,现在袁绍也死了,正面战场,我们就更加希望渺茫!”

    公孙瓒苦口婆心,难得的与人将起了道理。

    同门师兄弟,他几乎是将刘备当成亲弟弟在对待,他不想丢下刘备,更不想将来与刘备为敌。

    偏偏刘备听不进去,冷着脸,没有作声。

    “好好好,你要实在不愿投降吕布,那咱们就向北撤!”

    冷场了好一会儿后,公孙瓒做出让步,制定起新的计划:“咱们从青州出发,绕过冀州,然后去辽东,届时你我二人联起手来,打高句丽、打漠北蛮夷、打乌桓人,完全不在话下!”

    哪怕是面对最为凶猛的异族人,公孙瓒也从未退缩分毫,可当他对上吕布,心里头却总是没底,忌惮十足。

    如果可能,他这辈子都不想再和吕布碰面。

    “伯珪兄,难道你忘了年少时,卢师是如何教导我们的么?”

    刘备非但没有领情,反而质问起公孙瓒,当年他两在卢植门下求学时,这位当代大儒的中心思想就是:仁义礼法,忠君爱国。

    可公孙瓒不信这套,他只相信,拳头大走天下,有了兵马,说话都能硬气三分。

    “卢师的话,用于太平盛世还好,可在这乱世,根本行不通。”

    公孙瓒饮了口凉水,浑不为然的说着,若非刘备提起,他早就忘诸脑后了。

    吕布现在太强,加上袁绍一死,尽管联军这边每天都在鼓舞士气,可公孙瓒很清楚,上到将军,下到杂兵,所有人的心里,其实都悬在空中,提心吊胆。

    除非能拿下一场大胜,否则,早晚必败!

    “我不会走,为了大汉江山社稷,纵使粉身碎骨,吾亦在所不辞!”刘备用不容置喙的口气说着,态度坚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玄德,你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呢!大汉朝要垮了,吕布将会成为第二个王莽,谁也救不起它,这就是它的命!”

    “可王莽还是死了!”

    刘备低喃了一声,语气里意有所指。

    如果将吕布比作篡汉的王莽,那么他刘玄德,就会是中兴大汉的汉光武——刘秀。

    “玄德,你执念太深了。”

    公孙瓒见说服不了刘备,长叹口气,准备起身离去。

    至于是降是走,他再回去好生想想。

    “伯珪兄,能否留一半骑卒给我?”

    就在公孙瓒快要出帐时,刘备忽地开口了,没有任何征兆。

    公孙瓒愣了一下,回过头来看向刘备,却也没作太多的犹疑,有些愧疚的道了声:抱歉。

    …………

    公孙瓒(?—199年),字伯圭(出自《刘宽碑阴》'1',《三国志》等文史多作伯珪,公孙瓒为刘宽门生,参与了刘宽的葬礼,碑阴为当时人甚至本人签名,故当从碑)其名与字的对应当是取自“圭瓒”一词,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公孙瓒出身贵族。因母地位卑贱,只当了郡中小吏。因其相貌俊美,且声音洪亮、机智善辩,得到涿郡太守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后逐步做到中郎将,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勇猛,威震边疆。

    公孙瓒好战,与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胡人的上司刘虞不和,二人矛盾逐渐激化。初平四年(193年),公孙瓒击杀刘虞,并挟持朝廷使者,得到了总督北方四州的授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诸侯之一。他与袁绍多次相争,初期占据优势,但在龙凑之战后,公孙瓒锐气顿减,采取自保战略,逐渐失去了部下信任,被袁绍击败。最终困于高楼,引火自焚。

    公孙瓒是在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作战中以勇猛豪迈而成名的,他善使双头铁矛,《后汉书》曰:“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白马义从后扩充成相当规模的部队,一时威震塞外,乌桓“乃画作瓒形,驰马射之,中者辄呼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可惜,界桥之战公孙瓒碰上了他一生的克星麴义,白马义从就此一蹶不振。“…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雨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这是一个典型的用弓弩击破骑兵的战例。

第一千零一六章 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4000字)() 
为……什么……

    公孙瓒倒了下去,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最信任的人,会给自己致命一击。

    “抱歉。”

    刘备低下头,眼神中带有歉意,如果不是情非得已,他也不想杀死这位待自己极好的兄长。

    随后,刘备深吸口气,眼神一狠,将锋利的短刀反手捅进了自己腰间。

    唔!

    巨大的疼痛使得刘备咬牙闷哼,鲜红的血水很快渗出,他也随之大呼起来:“快来人,有刺客,有刺客!”

    公孙瓒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吕布愣了稍许,前几日他才得知,袁绍兵败身亡,没想到短短数日间,曾经纵横辽东的公孙瓒也领了盒饭。

    以前命大的时候,战场凶险万分,怎么冲锋杀敌都死不了,可不想死的时候,偏巧就这样死了。

    狗作者,有时候就是这么爱捉弄读者。

    吕布叹息一声,询问起女婿郭嘉:公孙瓒的突然死亡,是否是校事署的暗梢下的杀手。

    郭嘉则微微摇头,直言公孙瓒本人实力不弱,又有赵云傍身,混入敌营的校事署暗谍,谁能伤得了他?

    听闻此话,吕布表情疑惑,因为传出的消息是吕布使人暗杀了公孙瓒,甚至也差点将刘备一并带走。如果不是校事署,难道是仇杀?

    或者说,是那位新天子?

    在此之前,公孙瓒朝堂上曾屡屡顶撞刘辩,丝毫不给面子,刘辩怒而使人暗杀,也未必没有可能。

    亦或者是心狠手辣的曹操……

    吕布脑海里闪过许多猜测,唯独没有料到刘备。

    刘备此人发迹艰难,这些年兢兢业业,爱惜名声,以仁义著称于世,况且公孙瓒待他如手足,所以任谁也想不到,会是他下的死手。

    想不明白,吕布也懒得在想,他问起主薄杨修,眼下各地局势如何。

    杨修平日里与大儿子吕篆交好,聪慧机敏,且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加上背后有杨家这座大山,所以吕布有意栽培。

    听得吕布问起,杨修脑海里迅速搜索起来,略作整理,便将这些时日得到的情报消息进行汇总。

    首先是淮南地区,称帝的袁术奢侈荒淫,挥霍无度,搞得百姓怨声载道,许多地方断绝人烟,饥荒之中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徐晃在军师逄纪的献策下,散播流言,致使袁术军心大乱,轻而易举的攻破了寿春。

    袁术在逃亡至江亭时,因无蜜浆解渴,大怒之下,呕血而死。

    徐晃收其尸首,葬于寿春。

    江东军团则在孙策率领下,鄱阳湖大败荆州军,斩黄祖、收甘宁,继而攻入荆州版图,刘表大惊之下,组织军队坚守,可长沙、桂阳、零陵等郡仍旧先后失守。

    随后,孙策造艨艟战舰千艘,意欲进攻江夏、南郡。

    长公子刘琦获悉此事,唯恐荆州有失,率军进行回援。

    熟料,之前与黄忠斗得难分胜负的麾下小将魏延投敌,泄露军情路线,致使高顺抓住机会,果断发起总攻,将刘琦的十万大军,杀得片甲不留,丢盔弃甲。

    而之前一路高歌猛进的张绣见势不对,在谋士贾诩的献策下,派使者向吕布求降。

    吕布遂向朝廷上书,免去了张绣之前罪责,加封宛城侯,使其继续镇守南阳,以安其心。

    至于北方战事,幽州定下之后,司马懿出兵冀北,麴义侵蚀冀南,呈南北合击之势。本来打得不可开交的袁家三兄弟,获悉父亲身死,都暂且停下手来,共御外敌。

    小公子吕骁则在增援雁门关后,出关大杀四方,将鲜卑人驱逐出境不说,更是率狼骑营,深追漠北,直奔鲜卑王庭!

    “这小子,是我的种!”

    吕布爽朗大笑,颇为自豪。

    接下来,就该看咱们这里了。

    打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做个了结了。

    吕布写下战书,令人送往敌军大营。

    刘辩接到战书,阅览完毕,急召手下文武商议,他将吕布写来的竹简握在手中,与众人说道:“众卿,吕布下来战书,约我等明日决战,如何对敌?”

    百官听得这话,大多都心惊胆战。

    当初声讨吕布的诸方势力,如今灭的灭,撤的撤,就只剩下他们这最后一股战斗力还在与吕布正面周旋。

    没了后顾之忧,吕布可以说是肆无忌惮。

    虽说刘辩目前的兵力比吕布多出不少,可这只是眼下,而且他们士卒的装备兵器,远不如吕布军的精良。要是再耗下去,等到张辽、马超、徐荣、高顺这些将领各自率领的队伍前来汇合,不仅人数优势没了,还会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

    众人缄默不语,忽有一人出列,拱手向天子说道:“陛下,吕布连斩我数员大将,士气正旺。明日决战,正好挫败吕军锐气,陛下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以壮军威。明日在两军阵前,老夫只需一席话语,管教吕布拱手而降,不战自退……”

    众人视之,乃清河名望,崔公崔琰是也。

    崔琰早年拜师郑玄,辅佐过袁绍一段时日,后来被刘辩请出,乃当代名士,尤其是在冀州清河一带,只要说起崔家,就没有人不知道崔琰。

    崔琰说得信心十足,仿佛胜券已然握在手中。

    “崔公,吕布何等样人,靠阵前数语,岂能退敌?”

    曹操紧跟着站了出来,当场否了崔琰的提议。吕布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手中染血千万,要是动嘴皮子有用,那他们何必起大军来和吕布打个你死我活。

    “呵呵呵……”

    崔琰轻捋白须,笑了一阵:“曹将军不信,明日可在阵前观战,到时便可自见分晓。”

    …………

    呜呜~呜呜呜~~

    翌日,号角声响。

    双方将士陈列沙场,旌旗飘动。

    吕布骑坐赤菟,文稷扛戟站在侧旁,左右是华雄、宋宪、曹性、马忠等众多将领依次排开,摩拳擦掌,战意十足。

    此时,敌军的前方队列向两旁散开,一名头戴儒冠,身穿蓝色长衫的老者骑马上前,只见他须发皆白,有着股读书人的浓郁儒雅。

    他来到阵前,望向赤菟马背上的威严男人,平静问了声:“来者可是,五原吕布?”

    吕布并不识得崔琰,也骑马上前几步,回了声:“正是。”

    关、张之流的一流猛将他且不惧,更何况区区一老朽。

    “久闻将军大名,今日有幸相会。”崔琰念起开场白,拱手作了个揖。

    结果吕布却不鸟他,搞得他很是尴尬。

    不管怎么说,他好歹也是一方名士,就连陛下见了,也得以礼相待,偏偏吕布如此无礼!

    竖子,全无教养!

    崔琰心中怒骂,但他想起今日之重任,忍下这股不悦,继续道来:“将军自诩汉臣,如今,大汉天子就在汝之眼前,为何不下马叩拜,反而要兵戈相向?”

    吕布本不想多费唇舌,不过既然关乎汉家正统、天子名声,有些话还是要讲清楚,只听得他朗声说道:“在本将军眼中,大汉天子只有一人,便是长安城里的陛下,尔等蟊贼,也敢自称天数?还是乖乖束手就擒为好!”

    吕布横眉斜挑,一双蛟目里云翻浪涌,气势十足。崔琰周围士卒吓得攥紧兵器,死死盯着吕布,生怕他会突然杀来。

    崔琰却不畏惧,继续道来:“自桓、灵以来,黄巾倡乱,天下纷争。降至初平、建安之岁,董卓造逆,欺辱君上。时,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吾之圣上,聪慧仁德,乃先帝遗诏所立,万姓倾心,四方仰德。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命所归也。”

    崔琰的这番话说的理所应当,联军中不少将领都跟着点起脑袋。不管崔琰这话真假与否,反正他们是信了。

    “今将军勇武、雄震四方,何乃强要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岂不闻古人曰:‘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军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尔等腐草之萤光,如何比得上天心之皓月?将军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崔琰强吹了一波己方实力,想引诱吕布投降。

    吕布嗤笑一声,这老家伙嘴皮子倒挺利索,读过的书,肯定不少。

    反正自个儿说不过他,那就干脆直接打吧!

    吕布心中定下决断。

    “哈哈哈……”

    此时,后方忽然响起一阵带有讥讽的愉悦笑声。

    只见郭嘉身骑白马,青衫在风中轻扬,白狐脸上笑意十足,好一个浊世佳公子,端的是飘逸十足。

    他望向崔琰,先是见了一礼,随后淡然笑道:“崔公,我原以为,你身为汉朝老臣,来到阵前,面对两军将士,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

    吕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