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吕布再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吕布再世- 第4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吕布若是此时去往河东,兖州势必大乱!

    一时间,吕布脑海里思绪万千,闪过无数的念头。

    “父帅,孩儿不才,愿领兵北击匈奴!”关键时刻,作为吕府长子的吕篆站了出来。

    虽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但吕篆这些年,也通读过不少兵书,再加上近些时日一直跟在父亲左右,增长了不少的见识。

    眼下蛮夷大举入侵,值此国难之际,父亲抽不开身,作为长子,吕篆义无反顾。

    “老爹,我愿随阿兄一起,杀光这些异族人!”与儒和的兄长相比,经历过战场厮杀的吕骁身上明显杀气腾腾。

    吕家的两位公子都表态了,堂内的将领们自然坐不住了。

    “二位公子金贵之躯,岂能涉身犯险。末将自投效主公以来,从未有过尺寸之功,此番蛮夷南侵,末将不才,愿率军前往!”

    任职黑山校尉的眭固站起身,面向吕布抱拳。

    在他身边的张青牛亦是站了起来,与眭固同进同退。

    黑山军自投效吕布以来,经过改编训练,战斗力远非往日的普通贼寇可比。只是他们加入吕布麾下有些时日,至今却还未参与过一次大战,此番自然想大显身手,露一露脸。

    “你们这些家伙懂不懂规矩。”

    华雄嚷嚷起来,仗着老资格老辈分将眭固两人往旁边一摆,挺着他那悍拔的身躯,朝吕布拱手请命道:“主公,让某带兵去吧,某只需三千骑,保管把他们杀得溃不成军!”

    黄忠、马超等人不在这里,单论战斗力,最强的便是华雄。

    “主公,末将亦愿带兵前往!”

    余下的管亥等将,亦是拱手抱拳。

    吕布见状,往下压了压左手,示意众人安静。

    随后,吕布的目光落在了两个儿子身上,作为吕家的血脉,虎父无犬子,吕布不希望他们只是温室里的花朵,所以趁着这个时机,也该历练历练他们了。

    “青童、蛮儿。”吕布唤上一声。

    吕篆、吕骁两兄弟对视一眼,同时向前踏出一步,抱拳喝道:“孩儿在!”

    “我予你们一万黑山军,外加狼骑营,集合完毕之后,即刻奔赴河东、西河两地,阻击匈奴人的南下计划。下次见面时,为父希望能够见到于夫罗的首级。”

    吕布看向渐渐长大的两个儿子,眼神里寄予深深厚望。

    “孩儿领命!”

    吕家两兄弟异口同声,饶是平日里静心无争的吕篆,此刻声音里也掩饰不住兴奋,更别说嗜战好武的弟弟吕骁了。

    “父帅,狼骑营给了我们,您怎么办?”兴奋之后,吕篆平缓心境,略显担忧的问向父亲。

    狼骑营乃父亲麾下最强骑兵,不管是手中兵器,还是穿戴的甲盔,亦或是胯下雄骏战马,皆是清一色的顶级配置。毫不夸张的说,光是每年供养狼骑营的物资开销,都足够养活一支近十万人的步卒军队了。

    再加上狼骑营每年都会从数十万军营将士中,选拔悍卒进行填充。

    战斗力简直爆表!

    这些年,狼骑营一直追随在吕布左右,几乎形影不离。

    换做旁人,吕布还真舍不得把狼骑营交出去。

    可儿子不是外人,虽然他俩一个聪慧,一个勇武,但毕竟是第一次带兵打仗,只有狼骑营跟着去了,吕布心里面才能踏实。

    就算有个万一,以狼骑营如今的战斗力,哪怕面对十余万敌军围剿,也能硬生生的杀出一条血路。

    除了狼骑营,吕布还特意为两儿子指派了军师。他微微偏头,看向左手边正处于思索状的陈宫,笑说起来:“公台,你足智多谋又老成持重,此番就劳烦你随我这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同往了。”

    话里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陈宫随同,出谋划策。

    吕布都这样说了,陈宫还能说些什么,遂点了点头。

    主公如今视野开阔,行进有度,早已非当年那个需要自己万事操心的莽夫了。

    如此,陈宫也可以放心离去。

    用过晌午,狼骑营和一万黑山军集合完毕,由狼骑营副统领李黑率领,以及归顺的眭固、张青牛、白饶等几名校尉率军同行。

    任城外,芳草萋萋。

    吕骁骑在他的黑色大马上,背上是一柄巨大的重剑,想到即将在辽阔的原野上与匈奴人激战,他显得尤为兴奋。

    相较之下,吕篆则冷静许多,牵着战马跟在父亲身旁,一路聆听着父亲的经验之谈。

    “主公,三军将士尽已到齐。”

    李黑、眭固等将领在清点完各自营下的人数之后,过来向吕布禀报。

    “青童、蛮儿,你们两给我好生听着。此去河东,凶险未知,遇事要多与军师商量,多多听取军师的意见,不准只凭意气用事,听见没有。”

    临别之际,吕布虎着张脸,不忘再三叮嘱。大儿子还好说,小儿子可皮得很,一旦犯犟,八匹马都拉不住他。

    两兄弟点头应下,答应得无比干脆。

    另一边,陈宫也向前来送行的诸多谋士拱了拱手:“我不在时,就有劳诸位,多多辅助主公了。”

    留下的谋士们亦是点头,嘴上说着‘公台兄放心’‘早去早回’之类的话语。

    出发!

    时辰已到,伴随着出发的命令下达,吕篆神情郑重的向父亲作了一揖,随后翻身上马,勒转马头。

    呜呜~呜呜呜~~~

    城外送行的号角声响起,长长的队伍,开始向北方行进。

    望着两个儿子渐行渐远的身影,吕布此时的心中,有股说不出的挂念,他本想大呼一声,但终究是忍住了。

    青童、蛮儿,为父等着你们凯旋!

第九四二章 明明白白公孙瓒() 
泰山郡以南,东阳城。

    城内的议事厅内,身为盟主的刘辩端坐正堂,左右下方坐着曹操、公孙瓒、刘备以及一些负有名望的士人,伫立在他们身后的护卫,皆是世间难觅的猛将。

    曹操身后,站着恶来典韦,虎痴许诸两大猛人,而刘备身后,关、张两兄弟形影不离。

    至于公孙瓒的身后,则是一名身穿银甲白袍、相貌不俗的亲卫将领,只见他手按腰间一柄暗青纹路的佩剑,说起这把剑,还是当初救援徐州时,斩杀曹操爱将夏侯恩所夺,名曰‘青釭’。

    此人曹操自然认得,乃‘常山赵子龙’也。

    按理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可曹操毕竟不是寻常人物,他那日见赵云冲阵之勇猛,早已起了爱才之心。此番相见,曹操倒也大气,直接将青釭剑赠与了赵云。

    可即便如此,也没能换来赵云的好脸色,毕竟当年曹操屠戮徐州十几万百姓,搞得人神共怒,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没得辨!

    刘辩粗略的扫视了一眼下方,参与议事的人物差不多都到齐了,他便清了清嗓音,与众人说来。

    “诸位,方才收到情报,鲜卑人卷土重来,寇犯并州边境,匈奴人进犯西河,意欲从河东南下,吕布已经调出一万军队由他的两个儿子统帅,北上增援。”

    堂内诸人听得这个消息,神色各异,有人欢喜,有人面露凝重。

    “盟主,现在有蛮夷替我等牵制并州,此乃天绝吕布也!吾以为,当趁势与吕布交战,将此国贼诛于马下!”

    一名年过半百的华服老者起身,以手中拐杖重重杵地,下颌白须一颤一颤,说得义愤填膺。

    堂内不少人皆点头称是。

    “崔公言之有理,这的确是上苍给予我们的庇佑,想助我们一举击破吕布!”

    刘辩眼底闪过一抹阴谋的笑意,嘴上说得尤为笃定。

    鲜卑人为何南下,匈奴人又为何叛变?

    相信在座诸人之中,没人会比刘辩更清楚其中缘由。

    吕布带兵打仗多年,又是公认的‘世间第一’,骁勇善战,绝非易于之辈。刘辩很清楚的意识到,在没有绝对的优势面前,想赢吕布,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他才一直在等,等一个机会,将吕布彻底压死在兖州,永世不得翻身。

    袁绍的二十万大军已经压进东郡,南阳郡守张绣也不负所望的击败了阴袭的张鲁,并将吕布爱将张辽击伤,正朝着兖州方向高歌猛进。

    荆州军与高顺对峙,短时间内,高顺也难以回援吕布这里。

    至于袁术,刘辩从一开始就没指望他能干成大事,只希望袁术军能够多撑一会儿,也好为他们这里争取更多的时间。

    眼下蛮夷入侵,牵制住了吕布并州的所有兵力,这样一来,能够增援兖州的兵马,就只剩下了最后的关中大本营。

    可若是此时关中也乱了呢?

    刘辩鬼魅一笑。

    “盟主,某以为此时不宜开战。”

    此时,一道粗豪的声音打断了刘辩幻想。

    众人看去,其人身长八尺余,体格壮硕,相貌堂堂,身穿赤色武将袍,头束银簪,乃是有着‘白马将军’之称的公孙瓒。

    “哦?”

    刘辩略显诧异,瞳孔微缩,随后他望向公孙瓒,摆出一副虚心请教的谦虚模样,出声问道:“公孙将军有何高见,不妨说来听听。”

    众所周知,公孙瓒乃一介武夫,带兵打仗倒是挺彪,尤其是他麾下的白马义从,战斗力也是强得一匹。可要说到出谋划策动脑子,公孙瓒还真是不行。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初公孙瓒和袁绍大战,几乎是一路碾压着袁绍在打,用后世的话说就是,飞龙骑脸怎么输?

    可结果呢,愣是在大优势的时候,遭到袁绍无情翻盘,使得公孙瓒不得不退回幽州。

    公孙瓒也因此遭到了许多人的诟病,笑他头脑简单,目光短浅。

    此番公孙瓒出言,众人便等着看他笑话。

    面对众人质疑的目光,公孙瓒却也不怵,掀动衣摆起身,朗声说道:“恕我直言,鲜卑人也好,匈奴人也罢,通通都是入侵我大汉的蛮夷。

    咱们跟吕布打,即便斗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也是咱们汉人自个儿的事情。

    而如今,鲜卑、匈奴人掺和了进来,这就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战争,而是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存亡!

    我公孙瓒自认是汉家儿郎,若非今日与吕布已势不两立,否则,吾必将亲率精锐之师,驰援并州之危!”

    “然则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汝等却想着利用异族人南下,趁人之危攻伐吕布,恕某不愿苟同!”

    家国大义面前,公孙瓒明明白白,声音洪亮。

    总之一句话:我们都是汉人,安内必先除外!

    打吕布可以,但必须在等到把这些异族人通通赶出汉朝疆域之后,再打不迟。

    公孙瓒掷地有声,此番慷慨陈词,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深思。

    “公孙将军,俺老张挺你!”

    豹头环眼的张飞粗大嗓门儿吼上一声,在他旁边的绿袍红脸关二哥也同样投来了赞许的目光,眯起丹凤眼,伸手抚动着下颌垂有三尺长的美髯须。

    典韦、许褚等人虽未作声,却也觉得公孙瓒说得在理。

    男儿立世,当堂堂正正,趁人之危,非大丈夫所为。

    眼见不少人倒向了公孙瓒,刘辩的眼眸中多了两许寒意,但他这些年经历忐忑,所受之苦更是数不胜数,心性早非当年洛阳城内的怯懦少年。

    他脸上保持着笑意,问向左手边的曹操:“曹将军,你以为呢?”

    一向行事果决的曹操,破天荒的迟疑了。

    眼下无疑是发动攻势的大好时机,但曹操也怕击败了吕布,会导致河内、河东延伸至北边并州的各地,军心大乱,从而使异族人南下,给大汉朝带来更大的祸乱。

    见曹操也沉默了,刘辩只好将希望寄托在最后一人的身上,他望向那位从始至终都未发一发的徐州牧,声音温和:“皇叔,你觉得呢?”

第九四三章 以正汉统() 
大耳垂肩的男人起身,在他的身上,自带着一股平易近人的温和气质。

    自从四股兵马汇合以来,各军的将士们私底下多有摩擦,作为统军的将领,难免会因为口角争上一争。唯独他,与谁都没有红过脸。

    “盟主。”

    刘备唤了一声,众人的目光便落到了他的身上。

    “自大汉开国以来,北方的蛮夷便时有南侵。驱胡逐虏,此乃是我等义不容辞之任,然……”

    刘备语气一转,沉吟说道:“如今我等身处泰山郡南,受吕布所制,纵使有心驱逐蛮夷,恐也难以发挥,鞭长莫及。私以为,唯有先破吕布,方能再图蛮夷!”

    刘备说得冠冕,任谁也找不出这其中的漏洞。

    他的想法与公孙瓒恰巧相反,他认为只有稳定了内部,以后才能积极抗击胡夷的入侵。

    “皇叔言之有理,吾亦是认为如此。”

    刘辩提着的心总算放了下去,他可不愿白白错过这个大好时机。

    而且,刘备既然站在了他这一边,肯定也会不留余力的想办法弄死吕布。否则,一旦吕布缓过气来,再想对付,可就难了。

    “那我们下一步该当如何?”堂下有人轻声问道。

    刘辩不假思索,便给出了答复:“既然蛮夷南下,我们便可以打出驱逐蛮夷的旗号,要求借道兖州。吕布断然不会答应,我们可借此为名,痛斥吕布惘顾家国大义,让更多的人来唾弃吕布。”

    “那吕布若是肯借道呢?”

    肯借道?

    刘辩哼哼冷笑两声,那便用‘假虞灭虢’之计,半途攻向吕布,杀他个措手不及。

    “主公,啥是假虞灭虢?”身躯巨大的典韦挠了挠头,面容困惑,小声问起坐在前面的曹操。

    曹操回头,见典韦正挠头憨笑,便与他说来。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

    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

    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大臣。

    大夫荀息献计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一定会答应借道。

    晋献公起初有些舍不得,荀息便又接着说道:“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

    晋献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样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

    后来,晋国军队借道虞国,不仅消灭了虢国,也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这便是‘假虞灭虢’的典故。

    典韦似懂非懂,却也没有接着再往下问。

    “等会儿我便写书信给吕布,要求借道兖州。我倒想看看,这道,他是借,还是不借?”

    刘辩嘴角带笑,仿佛看见了吕布为此而头疼发愁的模样。

    没过几日,刘辩宣告天下,打出‘抗击胡虏,驱逐蛮夷’的旗号,要求借道兖州,率军北上。

    看着手中传来的书信,吕布合上双目,用两根手指衬着额头左侧,脸上露出凝重。

    刘辩不捣乱就算好的了,他会那么好心出兵北上?

    吕布又不是傻子,刘辩显然是想以此为由,图谋兖州。

    可若是不借道与他,难堵天下悠悠之口,刘辩保不准会趁此借题发挥,他占据着民族大义,在民间和士人的舆论上定会获得极大支持。

    “主公,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