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吕布再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吕布再世- 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吕布兴,则他们兴。

    吕布亡,他们也没得跑。

    所以在这个时候,他们站了出来,在朝堂上为吕布冲锋陷阵,摇旗呐喊。若是吕布真能封王,他两出这么大力气,又是最先站出来的鼓说之人,以后自然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异姓不得封王,这是历代先帝传下来的规矩!”荀悦坚持己见,气得快要吹胡子瞪眼。

    陈、张懒得理他,同时躬身喊道:“请陛下封大将军为王!”

    其余臣子见了,亦是齐齐躬身,口中齐呼:“请陛下封大将军为王!”

    上百名朝臣,超过八成的人都在躬身请命。

    有些人口中虽然没喊出声来,却也弯下身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见到这么多人都为吕布请命,荀悦气极,指着这些人怒声唾沫:“亏汝等平日里自诩忠良,还说铁骨铮铮,我呸!”

    唾骂完后,荀悦转身又同天子作揖,态度坚决:“陛下,祖宗之法不可违,若您要封吕布为王,老臣今日便撞死在这大殿之上!”

    相比荀悦的愤怒,刘协更多的还是心寒。虽然殿内还有一二十人站着,可却没有一个人有荀悦的胆量,敢站出来大声怒斥。

    大汉的江山,真的要到头了吗?

    刘协心生悲凉,他看向站在前方的三位重臣,怀有最后一丝期冀的问着:“太尉,司空,司徒,你们以为,该当如何?”

    “老臣愚钝不知,还请陛下定夺。”

    杨彪、王允、刘普三人同时躬身回道。

    呵,果然。

    刘协心中自嘲一笑,便不再寄希望于他们身上,整顿心情,同殿内朝臣说着:“朕倒是有个法子,或许能两全其美。”

    群臣见天子开口,便不再争论,嘴里说着:“臣等洗耳恭听。”

    “早些年间,朕便听闻,大将军与夫人严薇伉俪情深,患难与共,至今在并州境内仍旧还流传着他们的爱情故事。”

    “大将军如今已是位极人臣,封无可封,所以朕决定为严薇赐爵,封其为永安君,以此来褒扬大将军的卓越功勋。如此一来,大将军必然高兴,也不会违背老祖宗的先律,卿等以为如何?”

    刘协缓缓道来,这也是昨日韩宣所进之言。

    陈、张二人紧皱起眉头,其余诸人也没人敢说反对,唯有齐齐盛赞。

第八零二章 剑圣() 
    朝会散去,天子要封严薇为永安君的消息,不出半个时辰,便传入戏策耳中。

    戏策对此倒没有多大怨念,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要推翻旧帝国,改朝换代,其道路势必艰难险阻重重,哪有这么容易。

    更何况,吕布志向不在封王,他更想平定乱世,为大汉朝开拓更广阔的疆域。

    捎上胡车儿,戏策决定外出转转。

    岁末年底,寻常百姓都忙着在家中与亲人团年,街道上行人较少,只有凛凛的寒风吹来,嗖嗖的像是要钻进人的骨头离去。

    裹着厚夹袄的戏策紧了紧身子,别看他外面几大层衣裳套着,裹得跟个肥粽子似的,可实际上戏策的体重,已经不足百斤,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

    跟随在一旁的胡车儿体型健壮,只穿了件皮袄,丝毫不惧严寒,走起路来大摇大摆,与瘦弱的戏策形成鲜明对比。

    见戏策缩着身子微微发抖,胡车儿有些不忍:“我说先生啊,你这身子看起来虚得很啊,你又这么怕冷,咱还是翻了年再出来转吧。”

    “等到明年,黄花菜都凉了。”戏策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颜,示意胡车儿不必担心。

    “可张神医说,你应该多加休息,少劳心劳神……”

    戏策偏过头去,有些玩味的揶揄起来:“你什么时候也像妇人一般,婆婆妈妈的了。怪不得你当不了将军,只能屈居在我身边当个护卫。”

    “切,那是老子喜欢自由!”

    感觉受了轻视的胡车儿大声嚷嚷,巨大的嗓门儿,引得不少路人抛来好奇的目光。

    两人沿着大街走了小会儿,在铺满白雪的地面上留下一连串的脚印。

    “对了,近来将军的府上,可曾有什么异动没有?”

    戏策佝偻着身躯,言语淡然。

    说起这个,胡车儿正好有事情想向戏策禀报。

    昨天下午,吕篆不知从哪儿救回一名老叟,带回了府中。等老者醒来之后,得知是吕篆救了自己,又见他心地仁厚,便主动留下来做了吕篆的老仆。

    “你猜这个老叟是谁?”

    说到这里,胡车儿满脸红光,却故意卖起了关子。

    瞧见胡车儿这般兴奋模样,戏策面含笑意,“看你这般模样,估摸着那老人应该是大有来头吧。”

    “岂止大有来头,简直是名动九洲啊!你听说过‘二圣’没有?”胡车儿双眼放光,表情那叫一个激动。

    戏策对此不解,很淡定的摇了摇头。

    胡车儿拍了下脑额门儿,这才想起:“我忘了,你不是混我们这圈儿里的人。”

    “好,那洒家今天就免费就给你普及一下‘二圣’的传奇故事。”

    胡车儿兴致勃勃,也不管戏策愿不愿意听,就噼里啪啦的讲了起来。

    二圣,即指‘剑圣’王越与‘枪神’童渊。

    这两人都是成名于桓帝时期的人物,如果活到现在,少说也该有七八十岁的高龄了。

    王越,辽东燕山人,擅使剑术。二十二岁出山,白衣仗剑,三年间游走于大汉各地,挑战成名高手一百七十九人,未曾一败。

    之后,杳无音信。

    有的人说他死了,有人说他在大汉境内已然无敌,去了西域求败,留下种种传说于世间。

    童渊,河北常山人氏。

    早年间,有数千贼匪盘踞于常山作乱,童渊得知后,孤身山上,凭着手中一杆铁胆枪,于数千贼众之中,豪取贼首。

    随后漫步下山,将首级掷于市集,翩然离去。

    官府得知,征其为都尉,童渊不愿。官府不甘失了颜面,出动各地官兵进行逮捕,被童渊尽皆杀去。

    此后,童渊闲云野鹤般游走于世间,也成了一代传说。

    胡车儿说完,唏嘘的叹了口气,像是感慨万千。

    在投靠吕布之前,胡车儿就是混迹于道上的亡命之徒,对这些事迹如数家珍,说得头头是道,仿佛就像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般。

    “你这是在讲神话故事吧?”戏策听完,表示完全不信。

    “你别不信,在我们这个圈子里,提及王越、童渊,谁人不知,哪人不晓?”胡车儿哼哧起来,似是颇为光荣。

    在游侠草莽和绿林匪寇界,这二位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偶像一般的存在。

    “咱们的大公子啊,这回算是捡到宝了。”胡车儿满心欢心,赶明儿他也去大司马府上瞧瞧,传说中的剑圣,究竟有几个脑袋几条腿。

    “那你如何知道,他就是王越?”戏策有些好奇,胡车儿这两日并未去过大司马府,所以不可能见过那位传说中的‘剑圣’。

    那么,他又是如何确定了王越的身份?

    听得戏策提问,胡车儿眼中充满狂热。

    因为老人赠了把剑与大公子,剑名‘帝霄’。

    沿着大街直走,转上个两个拐角,进入到一条较为僻静的小道。

    来到校事署的大门前,戏策与胡车儿同时停下脚步,抬腿往台阶上迈去。

    得知戏策到来,王政放下手头事务,匆匆出来相迎,拱手抱拳:“卑职王政见过先生。”

    戏策微微点头,笑着同王政说道:“有些时日没见,王掾史看起来似乎愈发精气十足了。”

    王政稍稍欠身,将戏策迎进校事署内,轻声询问:“有劳先生挂念,不知先生今日来此,是否有事与卑职吩咐?”

    “我寻思着没事儿,就出来走走,恰好路过你这里,便来看看之前所说的事情,练得如何了。”戏策接过递来的热茶,吹了吹热气,缓缓先饮上一口。

    “先生,此事已经在进行实验了,卑职这就带您前去观看。”王政恭敬回答。

    “另外,你再帮我查一个人。”

    “请先生示下。”

    “王越。”

    “王越?剑圣王越?”王政脸色凝重,手指托着下巴。

    “你知道他?”戏策颇为好奇。

    王政点了点头,但凡混迹江湖的游侠,几乎无人不知这位剑道前辈。不过此人消失多年,是死是活犹未可知,查起来恐怕极为困难。

    “他如今就在大司马的府内,我想让你查查,他这些年,消失去了哪里。”

第八零三章 我要做皇帝() 
淮南,寿春。

    后将军袁术的府上。

    当年济水大战,袁术十万精兵为吕布所破,退避承匡,后又被吕布狂追数百里,直至狼狈逃回九江郡,才脱离险境。

    事后,袁术不准身边之人再提此事,以为此生最大之耻辱。

    回到寿春,袁术得知孙策投降了吕布,气得肝火大动,当即派桥蕤统兵三万,进攻孙策,结果大败而归。

    自此之后,袁术一蹶不振,再也没了争雄天下的决心,只想着缩在淮南,安心当他的土皇帝。

    前不久,听说曹操与吕布决战,袁术当众表示:曹操赢不得吕布。

    众人皆疑。

    不久后,战报传至淮南,曹操果然战败。

    帐下将军、谋士皆高呼主公英明,以为袁术深谋远虑,眼光非常人所能及也。

    袁术对此表示极为淡定,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若曹操能提前联合吾,说不定还能有九成胜算,单打独斗,曹孟德哪会是吕布的对手。”

    这番装逼十足的言论,令众人肃然起敬。

    然而诸人不知道的是,袁术自傲甚足,于他而言,连他都打不赢吕布,在这世间就没有人能够再将吕布击败。

    这便是袁术的依据。

    在淮南土皇帝的安稳日子待得久了,享于安乐的袁术又有了其他想法。

    他叫来宠信的谋士李丰,问他天命之数。

    这李丰呢,是个十足的谄媚小人,准确的说,应该是个满腹博学的谄媚小人。为了讨好袁术,他什么话都敢往外说。

    袁术既然找他讨论天命之说,李丰自然揣测出了自家主子的意思,有理有据的说了一大堆:“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以为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

    话里的意思,就是说该由袁术登基,取代汉室。

    袁术听完这话,简直高兴得飞起,眉开眼笑的重重嘉奖了李丰一番。

    第二天,袁术便召来手下文武,振振有词的宣告众人:“如今刘氏天下已经衰微,海内鼎沸,我们袁家四代都是朝中重臣,百姓愿意归附于我。既然民心所向,所以呢,我就想秉承天意,顺应民心,在淮南登基称帝,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众人听了,大多闷着脑袋,袁术的脾气他们是知道的,如今明显在兴头上,公然反驳,让他脸面往哪儿放,这不作死么?

    当然,也真有不怕死的人,比如说主簿阎象,在听完袁术这番无君无父的叛逆发言后,他直言不讳的指出:“当年周人自其始祖后稷直到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可说有他们的两分,可他们还是小心翼翼地做殷商王朝的臣子。明公您虽然累世高官厚禄,但恐怕还比不上姬氏家族那样昌盛;眼下汉室虽然衰微,似乎也不能与残暴无道的殷纣王相提并论吧!”

    听了阎象这番话,袁术没有吭声,心里却是尤为冒火。

    当皇帝的念头一旦产生,就像梦魇一般,挥之不去。

    袁术不死心,给河北的袁绍写了信,并明确表示,只要袁绍肯支持自己,就封他作大将军,兄弟两人分南北而治。

    另一边,从兖州败退的曹操,率领着残兵败将来到徐州,与驻守彭城的夏侯成功会合。

    当曹操问起徐州的情况时,夏侯面有羞赧,称步履维艰。

    昔年的织席小贩刘备,如今摇身一变,已是朝廷官方认证的徐州牧,在徐州收获了极高的民望,也得到了许多世家豪强的支持。

    而曹操呢,当年为报父仇,屠戮了十几万无辜生灵,徐州百姓对曹军那叫一个深恶痛绝。

    如此大环境下,刘备军自然是一路奏响高歌,数月间便将徐州收复大半。

    仅剩下彭城,还被曹军攥在手中。

    曹操得知,也是深感局势艰难,提笔写信与刘备,说过几日必当亲自前去拜会。

    …………

    徐州城,风雪交加。

    偌大的州牧府内,身为徐州牧的刘备坐在位置上,悠悠叹了口长气。

    他这个徐州牧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各处受制。

    徐州的世家老爷们嘴上说着拥立他为徐州之主,可实际上呢,全都把权力牢牢握在各自手里。

    刘备没有吕布那种动不动就杀人灭族的狠厉,也没有袁绍、曹操等人的强大背景。徐州的世家豪族,他轻易不能得罪,更不能去触踩他们的底线。

    毕竟他只是个‘外来人’,在徐州毫无根基。

    好在有糜家替刘备撑腰,倾力相助,否则,真的是寸步难行。

    此时,张飞大步走进,手中拿着一卷信简,嗓门儿尤为洪亮:“大哥,曹操那厮派人给你送信来了!”

    曹操?

    刘备狐疑一声,接过信简打开,缓缓浏览起来。

    “大哥,曹操那厮说了什么?是不是想约咱们干架!”张飞瞪大铜铃般的眼珠,虎须倒竖,一副摩拳擦掌的模样。

    “曹操说,过几日会来徐州城里拜会。”刘备看完之后,微皱起眉梢,告诉张飞信中内容。

    “这家伙还敢来徐州城里?”

    张飞表情一滞,粗武的脸庞上很是纳闷儿。曹操之前干尽坏事,在徐州可谓是天怒人怨,他来徐州城不是自寻死路吗?

    “你再看看这个,这是半月前,吕布派人送来的密信。”刘备从怀里拿出一张羊皮制成的卷轴,递给张飞。

    其内容是,刘备如果能够诛灭曹操,吕布愿意向朝廷举荐,表他为镇东将军。

    看完密信内容,张飞眉飞色舞,颇为高兴,大声说着:“那正好啊,有了这个,咱们也不怕外人说三道四,有朝廷在,咱们干脆就宰了曹操这混账东西!”

    若能杀死曹操,不仅朝廷有所表彰,徐州百姓也同样会感恩戴德,简直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张飞高兴无比,刘备却悄然叹了口气,事情要真有这么简单,那就好了。

    刘备虽然没有对天下格局的把控,但他同样也不是傻子。

    信中说得好听,但刘备清楚,吕布这分明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吕布忌讳曹操,所以才写信给他,想借他之手来干掉曹操,或是让他们互相厮杀,狗咬狗。

    最后,再由吕布来收这渔翁之利。

第八零四章 联曹抗吕() 
    几日后,曹操抵达徐州城。

    没有大张旗鼓,甚至连随从都没带几个,他也知道自己在徐州的名声不好,所以只是悄悄的来了。

    得知曹操抵达府前,刘备搁下手中事务,出门相迎,又命人备下酒席,设宴款待。

    “玄德公,许久未见,风采可谓是更胜当年了,哈哈哈……”曹操爽朗大笑,握着刘备的手掌轻拍起来,像极了许久未见的好友。

    刘备显然被曹操这股子热情弄得怔了一下,但他也非寻常人物,很快缓过神来,露出和善笑容:“尤记当年诸侯讨董时,唯有曹公尽心竭力,可谓大汉栋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