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吕布再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吕布再世- 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孩儿见过父亲。”此时,靠后位置的吕骁上来见礼。

    吕布这才发现,原来小儿子也在帐内。

    吕骁的手臂仍旧缠着绷带,作为父亲的吕布却无甚担忧,他问过诊治的医郎,吕骁这只手臂是在遭受巨力之后,小骨脱节,医郎已经接上,休养时日便能痊愈康复,并无大碍。

    “还疼吗?”吕布问。

    吕骁摇头,表示问题不大。

    “这回是你运气好,下回撞见了,打不赢就躲,知道吗?”

    虽然嘴上这般严厉说着,吕布却打心眼里感到骄傲,要知道,吕骁今年才十岁啊!

    即便是自己,十岁那年,也远不如儿子的这般天赋。

    “下回,我不会再输了!”

    父子二人似乎没在一个频道。

    “你小子还敢犟嘴!”吕布作势要打,吕骁立马缩回了姐姐后面躲着,只探出个小脑袋观望形势。

    小铃铛当然是要护着弟弟,她这一张开手臂,腰间悬佩的宝剑立马便引起了父亲的注意。

    吕布让女儿拿给自己看看,小铃铛倒也听话,将佩剑递了过去。

    长剑出鞘,剑鸣清脆。

    “好剑!”

    吕布伸出食指弹在剑身,发出由衷的赞叹。

    此剑材质应为玄铁所铸,刃如秋霜,透着淡淡的寒光,比起他腰间所佩的天子剑,也相差无几。

    看到剑身上面的“倚天”二字,吕布表情明显愕了一下,这居然是曹操所铸的专属佩剑。

    当年,曹操在兖州站稳脚跟之后,意外获得了两块玄铁,于是便在郡城征集了大量的能工巧匠,经过不分昼夜的锤打锻造,终于造出了两柄神兵,曹操命名为:青釭、倚天。

    青釭剑杀人,倚天剑震威。

    没曾想,震威用的倚天剑,居然会流落到小铃铛的手里。

    ps:

    请记住本书:。co

    

第七七三章 懵逼的吕布() 
“小铃铛,这剑你是从何处得来?”吕布询问起自家女儿。

    小铃铛未作多想,如实回答:“是弟弟送给我的。”

    吕布遂将目光挪移到吕骁身上,后者却是将头一偏,不想同父亲说话。吕布知道小儿子的憨傻性子,他若是不想开口,就算拿铁棍撬,他也不会说的。

    算了,还是以后问问别人吧。

    吕布将剑收回鞘内,还给了小铃铛。

    随后,吕布找了个位置坐下,笑问起女儿:“以前你可是只关不住的小豹子,怎么现在变得这么听话了?”

    在长安城的时候,吕府内安排了那么多的护卫,小铃铛都能带着弟弟翻墙逃出府外玩耍。如今一座小小军帐,居然能让小铃铛安心待在这里,着实有些神奇。

    小铃铛神情沮丧,向父亲认错道歉:“爹爹,孩儿知道错了,都是我不好,任性妄为,才害了仲达哥哥”

    吕布瞧见女儿那泫然欲泣的可怜模样,心有不忍,便说起来:“司马懿他是大胆,不遵公台之令,擅自带你出营。不过,念在他拼死与敌将相搏救下你,这回就算功过相抵了吧。”

    得到父亲的保证,小铃铛破涕为笑:“以后,女儿定当勤习武艺,遵守军营军纪,以父亲为榜样!”

    小铃铛信誓旦旦,吕布拿这个女儿也是没有办法,无奈笑着:“你呀,以后少闯点祸,我就阿弥陀佛了。”

    数日后,吕布穿起甲胄站在训练场地,正督守士卒训练。

    有主公亲自巡视,操练的士卒们愈发卖力,每出一式,口中必喝‘杀’字,看起来气势十足。

    吕布对此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偶尔遇到个别愚笨的士卒,他还会过去亲自指点一二。平易近人的态度,令士卒们大为感动。

    曹操死去已经有些时日,再有小半月,就该是下葬的日子。

    古时候,不管是娶亲纳妾,还是动土送葬,都得有所讲究,得挑准了日子才行。

    吕布很清楚这点,所以也没再差人去搦战曹军。他并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儿,等曹操入土为安之后,再与曹军展开最后的决战也不迟。

    没了曹操,即便此战赢了,也觉得心里有些空落,索然无味。

    此时,一名传话的士卒在陈卫耳旁轻声几句。

    陈卫听完,快步过来禀报:“主公,长安城的使节到了。”

    吕布眉头微沉,‘嗯’上一声,离开训练场地,很快便来到了接待使节的营帐。

    营帐内,一名青年男子着侍中官服,头戴玉簪,眉宇清朗,看起来颇有几分英气。

    见到吕布进来,青年起身作礼:“下官刘晔拜见大司马。”

    吕布点头算是回礼,也趁机打量起此人,在脑海中搜寻一番之后,确定以往在长安城内从未见过。

    然则,侍中不比寻常官职,秩比两千石,乃是时常侍奉和能够见到皇帝的重要职位。

    此人年纪轻轻就能坐到这个位置,要么是天子宠信,要么就是有着极大的家世背景。

    刘晔。

    吕布心中念叨一声,不动声色的问着:“司空公刘普是你什么人?”

    “正是家父。”刘晔谦逊回答,眼底闪过一抹惊讶,没想到吕布这么快便猜出了他的身份。

    怪不得,原来是刘普的儿子。

    这一脉可是正儿八经的皇家宗亲,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

    吕布心中有了底,问起正事:“你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啊?”

    帐内没有外人,刘晔退了两步,弯腰躬身再度作礼:“陛下知道大司马在外作战辛苦,故特意命下官带了美酒食物,来犒赏三军将士。”

    原来是犒军来了。

    弄清楚了刘晔来意,吕布也没多余的话与他可言,遂摆了摆手:“本将军知道了,刘侍中跋山涉水,远来辛苦劳顿,要是没有其他事情的话,可以先下去歇着了。”

    在吕布的逐客令下,刘晔似乎并没有要走的意思,他从怀中掏出一份羊皮图纸,双手递向吕布:“临走前,先生让我将这份图纸带来,交由大司马。”

    听得这话,吕布神情为之一怔,刘晔口中的先生,应该指的就是戏策。

    难道说,这个刘晔是自己人?

    吕布目露疑色,将信将疑的把图纸接了过来,在桌面打开一看。

    图纸上面所绘制的内容,应该是一种器械,至于具体是用来做什么的,吕布不是工匠出身,所以也就不太懂这里面的门道。

    收起图纸,吕布转过身看向刘晔:“先生还说了什么?”

    “先生说,此图交到高将军的手中,如法炮制,不日便可攻破昌邑。”刘晔如实答道,没有丝毫隐瞒。

    “此图是先生所绘?”

    吕布颇为好奇,当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旋即笑了起来,在这世上,除了先生,还有谁有这本事和能耐。

    熟料刘晔却摇了摇头,“此图非是先生所作,而是出自于一个名叫马均的少年。”

    听得不是戏策所绘,吕布不由的有些动摇起来:“这个真能破城?”

    高顺在昌邑与荀对阵数月,双方互有来回,高顺屡次发起强攻,仍旧没能攻下昌邑城。吕布还准备等解决了荷山这里的曹军主力,然后再去与高顺会师,解决剩下余党。

    “大司马不妨一试。”刘晔面带笑意,对此似乎颇有信心。

    吕布觉得试试也好,遂叫来陈卫,令他安排人手,将此图快马送往山阳。

    随后,吕布又问起了朝野上下的一些大小事情,虽然平日里多有书信情报,但远不如当面询问来得真实。

    刘晔逐一回答完后,看向吕布:“大司马,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既然是自己人,吕布也示意他无须忌讳,但说无妨。

    刘晔便真的毫无忌讳的说了起来:“实不相瞒,下官夜观乾象,见炎汉气数已终,天子帝垦隐匿不明;而大司马所对应的乾象,极天际地,耀眼寻常。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汉室相传四百余年,延至当今陛下,气数已尽,衰败在所难免,大司马武慑四方,又得万民爱戴”

    刘晔在原地滔滔不绝,吕布是真的一脸懵逼,好似不敢置信。

    堂堂刘姓皇室,居然出了个二五仔?

第七七四章 想当皇帝吗() 
关于代汉而立的想法,吕布以前从没想过,现在也依然如此。

    “住嘴,此话大逆不道,你我同为汉臣,今日我权当没有听过,以后不准再言!”吕布厉声喝斥,好在帐内没有第三者,否则,他势必要将刘晔给关押起来。

    刘晔见吕布态度坚决,感到惋惜的叹了口气,拱手辞别:“此乃天意,请大司马好生斟酌,下官告辞。”

    刘晔退出营帐,没过多久,吕布也随后走了出去。

    巡视军营的时候,吕布遇见了四处晃悠的郭嘉,遂将刘晔的事情同郭嘉说了。

    听完吕布所言,郭嘉大笑起来,怪不得戏策会重用此人。

    “十年前,天降异兆,有帝星起于洛阳,非在皇宫,而起于城北。时有术士曰:汉室将崩,新帝降世……”

    郭嘉慢说起当年往事,那一夜,整个洛阳城中,不少人都亲眼目睹了整个现象。

    为防江山易姓,先帝刘宏下令将士强行禁城,大肆捕杀怀有身孕的孕妇和刚刚降世的婴儿,一时间,致使洛阳城内哀嚎之音不绝于耳。

    当时,夫人严薇怀胎数月,靠躲进暗道才侥幸逃脱一劫。也正是那一次,伤了腹中胎气,以至于后来临盆之后,小儿子吕骁的脑子一直都不太好使。

    “你真不想当皇帝?”

    郭嘉神情玩味,问得简单直接,他与吕布之间,除了主臣,还是翁婿。既是一家人,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避讳可言。

    吕布的回答,同样干脆利落:“不想。”

    出乎郭嘉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古今以来,多少人为了那个位置抛头颅洒热血,先有春秋战国,后有楚汉争雄,兄弟反目同室操戈的事例,同样也不在少数。

    “是怕遗臭万年,还是怕被那些酸儒们戳着脊梁骨骂?”郭嘉白狐脸上神情戏谑,眼睛眯成了一轮浅浅的弯月,笑意十足。

    以吕布手里握着的权势,半个汉王朝都掌握在他手中,替汉而立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只是现在仍有许多人都还对汉王室抱有幻想和希望,贸然将其摧毁,遭受骂名势必难免。

    然则,吕布是怕担骂名的人吗?

    显然不是。

    所以,郭嘉对此才会格外好奇。

    见到郭嘉刨根问底,吕布很坦然的说了起来:“当皇帝有什么好,一生困居于宫殿樊笼,每天都有堆积如山的奏折,大事小事不断。我这个大司马啊,就已经当得够呛,带兵打仗我还行,要我治国,我不是那块料。”

    吕布很有自知之明。

    另一边,派去给高顺送信的骑卒,很快便抵达山阳郡内,成功面见了高顺。

    身穿将军甲的高顺浑身散发着威严气势,看着送信的李黑,沉声问道:“主公唤你来此,可是菏泽大营出了意外?”

    “回高将军,菏泽大营一切安好,主公让我把这个交于你,说是可以助你破城。”李黑从怀中掏出羊皮卷,递交到高顺手上。

    高顺将信将疑,他率军从菏泽大营东征,一路上几乎鲜有敌手。唯独在最后的曹军大本营昌邑城,遇到了从军以来最为难缠的对手——荀彧。

    纵使高顺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攻破城池。

    他汇合了周边的张辽、方悦、臧霸等将,手下兵马合在一起足有五万余众,而守城的荀彧也有两万兵马。

    期间,高顺发起过数次强攻,然则荀彧的守城手段颇多,本方将士还没攻上城墙,就先阵亡大半,导致士气大跌。

    高顺也用过其他诸如‘里应外合’‘瞒天过海’等计策,可无一不被荀彧识破,有时候还被他用来将计就计,若非高顺稳重,估计现在已经伤亡过半,被荀彧击退。

    数月下来,双方互有来回,各有死伤。

    正因为对荀彧的了解,所以仅凭一张羊皮卷,就能破城,高顺多少有些不信。

    李黑退下之后,高顺坐在位置上打开了羊皮卷。只见上面绘制着密密麻麻的图案,其中关键之处,还特意备有文字,说明其中机巧。

    高顺细细看来,不觉间已然入神,待他看完,已是凌晨深夜。

    收好羊皮卷,高顺出帐巡了趟夜营,心中很是激动和亢奋。若是真能造出此类器械,攻破昌邑城,便是指日可待。

    翌日清晨,高顺派人找来张辽与方悦。

    “高将军,这么急着找我二人,可是有大事发生?”张辽手按着腰间佩剑,进帐之后直接询问起来。

    高顺不置可否,先对张辽旁边的方悦吩咐起来:“方悦,从即日起,你派士卒去东北方向的蚝山,不分昼夜的去开采石头,尽可能的多运些大石块回来。”

    面对高顺颁布的命令,方悦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上回挖来的石头还剩那么多,怎么又要开始弄石头了?”

    初来这里的那会儿,高顺用投石机攻城,然则效果甚微,所以就剩下了很大一堆石头,垒成了一座小小阵地。

    想要石头,直接把那儿推平了,不久有了么?

    高顺似乎猜到了方悦的心思,摇头说着:“那些石头不够,我不叫停,你们就一直挖采,直到我喊停为之。”

    还不够?

    方悦更是纳闷儿:“高将军,你该不会是想告诉我,想在这里造房子,安家落户了吧?”

    话里带有几分戏谑,高顺却没有开玩笑的心思,严肃吩咐:“你只管执行命令即可。”

    高顺是此行主帅,方悦肯定拗不过他,更何况他对高顺还是多有敬佩,便点头说了声‘是’,出帐带着本部兵马,出发挖石头去了。

    方悦走后,高顺将桌面上的羊皮卷交到张辽手中。

    张辽快速浏览一遍,也没太懂这其中的要害,疑惑询问起来:“高将军,这是你所绘制的器械?”

    高顺摇头,说明了羊皮卷由来,然后同张辽吩咐:“文远,你现在听好了,我要你按照图纸上的工序,秘密督造出一百架。这件事情,只能是你知我知,不得让其他人知晓,包括军中的诸位将军。到时攻破昌邑城,定当记你大功!”

    听得高顺如此郑重的语气,张辽也知道此事不容马虎,抱拳笃声应下:“领命!”

    

第七七五章 决战在即() 
数日后,昌邑城中的州牧府内。

    身为后勤总指挥的荀彧正浏览着各地传来的情报,眉宇时而微皱,兖州境内除了这座昌邑城和个别的县地外,几乎全部落入了吕布手中,可谓是身处绝境。

    不过即便如此,荀彧也坚信,胜利终将属于他们。

    此时,李通走入堂内,拱手禀报:“荀令君,方才探子来报,说有支上千人马的队伍,往耗山方向去了。”

    耗山?

    荀彧低念一声,脑子里迅速搜集起一切关于耗山的情报,口中问道:“可知他们此行目的?”

    李通微微摇头,如实回道:“据探子所言,这些敌军士卒大多带着大锤、錾子等工具,看样子像是要开采耗山的石头。”

    “会不会是高顺又想用投石机攻城?”堂内的毛玠说出自己的看法,毕竟在这之前,高顺就用过投石机,虽然收效甚微,但保不准他还会再来一次。

    “应该不会。”荀彧轻抚短须,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

    与高顺交战数月,荀彧或多或少对此人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