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吕布再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吕布再世- 第3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成败胜负,他素来看得极重。

第七四零章 逃亡() 
“孟起,咱们已经输了。”

    张辽说出这话的时候,语气显得尤为平静。

    “什么!”

    听闻这话,马超脸上的模样很是吃惊,像是完全不能接受。

    自率军进攻东郡以来,他们一路上都没好生歇过,全天候行军作战,为的就是想在主公面前扳赢上一回。

    所有人都全力以赴,怎么可能还输!

    马超想不明白。

    张辽也不瞒他,细细说着:“其实昨天主公就已经传来捷报,高顺将军,也就是你的岳父,数日前已经将济阴郡彻底拿下,其主将曹仁败退回山阳郡。所以,是我们输了。”

    亲耳听到这个消息,马超神情愕然,缓过神后,懊恼自责的语气中透着不甘:“都怪我!要是我能早一点拿下范县,就不会输给他们了!”

    右手握拳用力捶在石桌,却不料拉动了身上的伤口,使得他‘嘶’的又倒吸了一大口凉气,强忍疼痛。

    “孟起,这个不怪你,是我们作战太莽,只顾着攻城掠地,却忘了因势利导,耽搁了许多功夫。”张辽安慰着马超,本以为用武力可以让这些地方上的士族和百姓屈服,结果强行作战,反而引起了当地不少的顽强抵抗。

    至于范县,那于禁也颇有本事,守城外战俱是行家,即便徐庶去了,也没能讨到多少便宜。

    数月围城下来,徐庶连断了两次曹军粮草,坚守范县的于禁弹尽粮绝,不得不选择撤离范县,往荀彧所在的山阳退去。

    如此一来,东郡也被吕布收入囊中。

    而此时的徐州,坚守大半年的郯县城池终于支撑不住曹军的连日强攻,守城的士卒几乎死绝,被曹操拿下。

    城破之前,陶谦、刘备等人弃城往北方逃走,不见踪迹。

    曹操派手下搜遍了整个县城,没能找到陶谦等人不说,更让他恼火的是,徐州的州牧印也同时不见了踪影。

    没了这东西,很多事情处理起来,会变的相当棘手。

    曹操夺取了徐州,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抚各地的士族百姓,想办法在徐州立足脚跟。若是得不到这些士族的支持,曹操在徐州的路将会寸步难行。

    毕竟之前,他屠戮过上十万的平民百姓。

    这点是没得洗的。

    然则不等曹操着手徐州内政,便有飞马来报,说东郡、陈留、济阴、泰山等郡相继陷落,泰山贼贼首臧霸已经加入了吕布麾下。

    本就实力强大的吕布,更加如虎添翼。

    曹操听完,脸色铁青。

    如今整个兖州,就只剩下最后的山阳郡还牢牢握在手中。虽说有荀彧坐镇,但面对吕布即将汹涌而至的十几万大军,曹操也没有绝对的胜算。

    无论如何,兖州都不容有失。

    至于徐州这里,曹操留了三万军队给夏侯惇,让他肃清陶谦余党,内政恢复这块儿,则交给了满宠、董昭等人。

    次日一早,曹操整合军队,回师兖州。

    青、徐交界,某处乡间村落。

    哒哒的马蹄从远处疾驰,受尽战乱之苦的村民们如同惊弓之鸟,全都躲进了屋里,用手捂着自家娃娃的嘴巴,透过屋门仅露的一丝缝隙,往外看去。

    这是一支上百人的军队,个个骑着高头大马,看他们的模样,脸庞带血,警惕四周的同时也透着浓浓疲乏,似乎是溃退的残兵败将,看起来格外狼狈。

    但即便如此,这些人手里的刀锋,也不是普通村民手里的锄头所能抗衡,更何况在数量上,这支队伍的人数明显更具优势。

    “喂,有人吗?”

    开路的张飞粗着嗓门儿大喊了起来。

    这一行人,自然就是逃亡的刘备和陶谦等人。

    躲在屋内的村民听得张飞这一声虎喝,加上他那凶神恶煞的面孔,吓得他们胆战心惊,谁都不敢应声。

    “三弟,不得鲁莽。”

    刘备略带责斥的说了一声,然后将绑在后背上的陶谦松开,在士卒们的帮助下,安全接下马背。

    陶谦年过六旬,已是多年未战沙场,体弱孱孱,根本骑不得马。当时曹军已经攻进城内,情势危急之下,刘备只好将陶谦用布毯裹扎在背上,幸得他胯下的白马是匹神驹,一路驰骋,大气儿都没喘过。

    这使得刘备更加感恩那两位赠他马匹的商人,一个叫苏双,一个叫张世平。

    “我们是从郯县逃亡而来,在下刘备,在我身旁这位,乃是你们徐州的州牧,陶恭祖陶府君……”

    刘备大声的说了起来,言辞恳切。

    兴许是刘备的真诚打动了村民,某间房屋打开,走出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牵着一名梳着冲天羊角辫的小丫头。

    “平乡村里魁庞正,见过诸位上官。”老人躬着身子,朝刘备等人行礼拜见。

    里魁也在汉朝的官员编制之中,负责乡里百家,出任之人大多是乡里德高望重的人物。

    “汉室末胄,涿郡愚夫刘备见过长者。”刘备谦逊的拱手回礼,不管走到哪里,他都不忘提一提他的皇室身份。

    “原来是皇室宗亲,小老儿真是眼盲不识贵人!丫头,还不快给贵人磕头!”伴随着老人的话语,旁边的小丫头倒也听话,立马跪在地上给刘备磕起头来。

    “这可使不得!”

    刘备赶忙扶起小女孩,几轮言语之后,很快就和老人聊得格外投机。

    咳咳~~

    刘备在那里有说有笑,被晾在一旁的孔融咳嗽两声,心里微微有些不爽,约莫是觉得忽略了自个儿。

    刘备立马明白过来,主动介绍起孔融:“这位是北海相孔融,乃是孔圣人的二十世孙,也是当世首屈一指的海内大儒……”

    千穿不穿,马屁不穿。

    刘备的一通高帽子,让孔融心里头美得不行。

    当然,表面上孔融还是说着‘玄德过誉’之类的谦虚话语。

    随后,刘备又介绍了陶谦以及其余有名望的人物。

    在平乡村这个地界,县令都是都是顶天大的官儿了,更别说这些个随便动动指头就能压死县官的大人物了。

    “老人家,我们兵败至此,想在贵地歇息几日,不知可否?”刘备言语温和,同老人商量起来。

    老人似是有些受宠若惊,毕竟在他见过的那些‘大人物’里面,个个都是颐气指使,趾高气扬,从没见过有像刘备这般折节的英雄人物。

    老人点了点头,同紧闭屋门的各户人家喊了起来:“村民们,都出来吧,这些是咱们徐州的儿郎将士,不是坏人。”

    …………

    (前两天外公九十大寿,所以作者君回了趟老家,导致断更了两天,可能有的书友没有看见我的请假说明,十分抱歉)

第七四一章 新的徐州牧() 
数日之后,有消息传来。

    曹操领军回师兖州,只留了夏侯惇与满宠等文士在徐州经营。

    这无疑是个大好的消息。

    众人赶忙将这个消息禀报陶谦,说是收复徐州的天赐良机。

    然则此时的陶谦病卧在榻上,嘴唇干枯,面容憔悴,已是时日无多。

    听得这个消息,陶谦在病榻上想了一宿。

    第二天早上,让人叫来了刘备。

    “府君,你找我?”

    刘备推开简陋的房门,进屋之后,转身将木门轻轻合上。

    躺在床上的陶谦招了招手,示意刘备过去。

    刘备便往前走,直至陶谦面前,才缓缓坐下。

    “玄德,老夫恐怕是不行了。”声音里透着沧桑,有着一丝丝的落寞。

    刘备闻言连连摇头,安抚起来:“府君您别乱想,您的身体好着呢,整个徐州还等着您老回去主持大局啊!”

    陶谦叹长了口气,没了下文。

    刘备琢磨不透陶谦的心思,也没吱声。

    一时间,整个房间里安静得有些吓人。

    不知过了多久,陶谦再度开口时,像是在与刘备摊牌:“玄德,别演了,你不辞辛苦的带着我一路逃亡,你存的什么心思,我心里清楚。”

    “我”

    刘备急忙开口,却被陶谦摆手打断,低声说着:“你先别急着解释,我知道,你是个存有理想抱负的人,早晚不是池中之物,其实你比我更适合坐这徐州牧的位置。”

    “府君,备绝无私心!”刘备说得笃然。

    “你呀,有时候就是太重于这些虚头巴脑的名声,所以这些年才会一直四处漂泊。你看人家曹操,行事干脆利落,只要有丁点儿机会,就不会有丝毫的手软。他若像你这般为名声所累,又岂会有今天这般的地位实力?”

    “想成大事,没有一处根基怎么能行?”

    “徐州殷富,虽不比冀州、江淮等地,但也足以支撑你开创一番大业。你私下与糜竺、陈登诸人交好,你敢说没有私心?”

    陶谦的一番问话,令刘备沉默了下去,一时间难以做出完美的回答。

    “玄德,你答应我,等你坐到徐州牧的位置上,绝不害我陶家一人。如此,我便将州牧大印,交到你的手上,望你能够驱逐曹操,还徐州百姓一个太平安稳,你可否答应?”

    “府君何处此言?莫非怀疑备暗怀鬼胎!”

    刘备的脸上似是有些生气,对着陶谦当面立誓:“备纵使引刀自戮,也绝不会做那害人之事,只要有能力,我这一生都将庇佑府君家人,若违此誓,必不得好死!只是这州牧之职,恕备实不能受!”

    说完,刘备又让陶谦好生歇息,起身离开了房间。

    两日后的深夜,陶谦病逝于平乡村的乡屋小榻,享年六十三岁。

    惊闻这个噩耗,刘备套上衣服,连忙赶来。

    门口,站着糜竺、陈登等一众徐州官员,面容悲戚。

    见到刘备赶来,糜竺手捧州牧大印,大声喊着:“请玄德遵从府君遗命,就任州牧一职。”

    “请玄德公就任徐州牧!”陈登等人亦是同时大声请求。

    刘备没管,从众人中间穿过,径直推开房门走进。

    房间里,满头白发的陶谦平躺在床榻,双手交叠放在腰间,合上了眼睛,神态安详。

    或许死亡对他来说,算是一种解脱。

    刘备三两步的冲了过去,伏在榻前,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大声哭号:“府君啊!您怎么就这样撒手弃我等而去!丢下偌大的徐州,百姓们还在盼着您回去啊”

    紧随而来的众人来到门前,听得刘备这番真情实意的流露,无不为之动容。就连起初抵触刘备的陶谦手下,也是心中感慨:不想玄德,竟与主公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

    过了许久,屋内没了声音,众人推门而进,只见刘备伏于床榻,竟是哭晕了过去。

    糜竺等人赶忙过去将刘备救醒,示意他不要太过悲伤。

    腊月二十三,宜安葬、动土。

    刘备亲自抬着陶谦的灵柩,头戴缟素,一连走了七八里山路,终于在一处依山靠水的福地处停了下来。

    随着仪式的进行,灵柩放进到早已挖好的墓穴。

    士卒们开始用铁锹铲动泥土,将灵柩掩埋。

    刘备双手捶着地面,大呼老天不公,泪如雨下,哭得肝肠寸断。

    旁人看在眼里,也是分外难受。

    就连陶谦的两个儿子都有些错觉,好像埋进土里的老人,不是他两的老父,该是刘备的亲生父亲。

    陶谦下葬完后,在坟前立起墓碑。

    顕考徐州牧。镇东将军。溧阳侯。陶公讳恭祖府君生西莲位。

    此时,糜竺又在此捧着州牧印奉上刘备面前,大声说着:“这是陶府君的遗命,若玄德不肯接受,府君如何在地下安心,万望玄德公勿要推辞!”

    陶应陶商二人听得这话,心有不满,但这确实是父亲的生前遗愿,他两兄弟本事不大,却也一直都听从父亲的安排。

    所以即便心中抱怨,嘴上也没说什么。

    “非玄德不能使徐州安定!”陈登也上前劝说刘备。

    “大哥,既然这是陶府君的遗愿,您就收下吧!”关羽在身后低声说着。

    若是能够得到徐州,天下将无人不识刘备。

    刘备长长叹了口气,随后面容一改之前的悲戚,变得十分坚决,同众人拱手抱拳:“承蒙府君与诸位不弃,玄德不自量力,愿与诸位长者贤能,共复徐州!还请诸位助我!”

    众人见到刘备应允下来,纷纷抱拳见礼:“见过徐州牧!”

    刘备依次回礼,郑重的从糜竺手中接过那枚象征着全力的大印,然后捧着州牧印朝陶谦墓深深鞠了一躬。

    回想起那一天陶谦的面提耳命,刘备语气感激:“府君,您当日的教会,玄德记下了。”

    下了深山,回到村落。

    简陋的堂屋里,刘备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关于何如收复徐州的作战方略。

    但同时,刘备也有着一丝丝忧虑。他担心自己的这个州牧,没有朝廷任命,恐怕很多人都会不服。

    “主公无须担心,过几日我便去陈留走上一遭,为主公换来朝廷的任命诰书。”

    糜竺起身,语气十分肯定。

    https:

    请记住本书:。。妙书屋阅读网址:。

    

第七四二章 高处不胜寒() 
转眼又是年尾。

    济阴郡城的某处高楼上,陈卫守在外面,身披锦戎的吕布负手远眺,目光所至之处皆是白茫茫的一片,大雪遮住了花草树木,覆盖了整个北方,银装素裹,尽是雪白。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

    “也不知道先生的病好些了没有,他呀,最是怕冷的人了……”

    吕布自言自语的笑说起来,似是缩起身子、裹着大夹袄的戏策此刻就在眼前。

    身旁,无人与他共语。

    吕布悠悠叹了口气,当真是,有些寂寞啊!

    最懂自己的先生在关中休养,曹性被调去了北方,高顺又忙着军务和来年的战略规划,至于公台,很多话都不方便与他明说……

    而宋宪、魏木生这些人,吕布心中一直都拿他们当做兄弟对待,可随着地位的不断拔高,这些人渐渐的只能抬头仰望,愈发的敬畏自己。

    就连那最不守规矩的郭嘉,在见到自己时,也变得进退有度,不再像年少时那般,言语放浪。

    如今,想找个说知心话的人,竟也这般难了。

    吕布自嘲的笑了笑,笑容里裹着一抹难以言喻的苦涩。

    高处不胜寒啊!

    走下楼阁的时候,有士卒前来禀报,说是糜竺来了。

    吕布‘嗯’了一声,大概猜到糜竺所为何来,往郡守府的方向走去。

    来到府堂外边,吕布顿下脚步,里头陈宫和糜竺正在唇枪舌战。

    “说好全力袭取兖州,让曹操从徐州班师,可我们熬守到城破人亡,也不见曹操撤军,贵军难道就不想给个说法?”

    “徐州覆灭,只能说你们坚守不继,怨不得我们。”

    “陈军师,说话可要讲天地良心。你要这般说的话,五十万石粮草,恕糜某不能奉上!”

    听得糜竺语气里含有威胁的意思,吕布大步迈入堂中,目光根本不看糜竺,声音里透着威严:“区区几十万石粮草,本将军还不放在心上,传令下去,这就撤兵回师关中。”

    见到吕布进来,糜竺拱手见礼,让他感到心惊的是吕布后面半句。若是吕布真的就此退走,曹操就能腾出手来稳定徐州,这对他的计划,百害而无一利。

    “大将军就此退走,之前付出岂非可惜?”糜竺眉宇微皱,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