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吕布再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吕布再世- 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住手!”

    吕布提着袁术而来,虎喝了一声。

    袁术手下那帮将士见主公被擒,很快便停止了反抗,放下兵器投降。

    一来是的的确确打不过,二来,是怕袁术有个好歹。

    将士们识时务,吕布也没过多的为难他们,让他们就地驻扎,不得滋事。而吕布则要带着袁术入京,听候天子发落。

    袁术不想入京,可如今被吕布所擒,不去也得去了。

    吕布率着麾下将士返程,擒得了袁术,倒也不那么急了,慢悠悠的往长安方向而去。

    途径杜陵县郊的时候,在大路上行进的吕布勒住马缰,前方有十余名百姓正往这边逃来,一边跑一边还时不时的回头,面色惊恐。

    吕布对此怀有疑惑,拍马上前,询问起其中的一名老者:“老伯,何事如此慌张?”

    老人怔了一下,见眼前的将军雄姿英发,神俊不凡,他下意识的就要跪下,口中呼道:“小老儿拜见将军。”

    吕布虚空抬了抬手,“老人家不必多礼,我观你们面容惊慌,可是前方出了什么大事?”

    老者见吕布身后大军重重,气势威武,又听得吕布语气和善,心中为之踏实了不少,回禀起来:“将军,前面树林中,有一伙子强盗正在拦路抢劫,小老儿也是舍弃了行囊盘缠,才侥幸逃得一劫。”

    关中稳定,并不意味着彻底太平。强盗贼匪这些,不管是在哪个州郡,如何清缴,都是无法彻底根除的一种毒瘤。

    说得好听,是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说得难听,就是些落草为寇的亡命之徒。

    既然撞见了,还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吕布肯定不能坐视不理,他当即唤了一声:“曹性,你马上带人去把这伙强盗给清理了,顺便看看还有没有据点之类的存在。如果有,也一并端了。”

    曹性领命,点了五六十名狼骑营的莽汉,径直往前方去了。

    对付这种小毛贼,自然轮不到吕布亲自出马。

    小半个时辰之后,曹性得胜归来,顺带救出了那些被困的行人,以及收回的盘缠也在吕布的意下,尽数还于这些百姓。

    百姓们对此自是感恩戴德,一个劲的赞扬吕布仁义无双。

    仁义?

    吕布自嘲一笑,或许也只有对待这些底层百姓,他还存有那么一点点的怜悯之心。

    离去的百姓中,有名青年引起了吕布的注意。此人穿着打扮俱是贫寒,双手拖着一具棺木,步行的速度尤为缓慢。

    曹性见吕布颇有兴趣,过去主动说了起来:“头儿,这小子可机灵着呢!我去的时候,那些个强盗正准备杀他。谁料这小子不仅不怕,反而朝那些强盗拱了拱手,说‘各位好汉,你们拦路抢劫,不就是为了劫财吗?穷小子我身无分文,只带了一具棺材,你们抢我有什么用呢?’那些强盗听了,还真就放了这小子。”

    “叫他过来。”吕布吩咐一声,觉得此人有几分面熟,一时间却又想不起究竟在哪儿见过。

    青年被带了过来,不等吕布开口,他先向吕布躬身行礼,显然是认出了吕布的身份:“京兆杜陵人杜畿,拜见温侯。”

    “你认得我?”吕布审视起杜畿,愈发的觉得眼熟。

    杜畿点头,恭声说着:“早些年在长安市集的时候,与温侯有过一面之缘。”

    “长安市集?是你!”

    吕布霎时间想了起来,当年马腾在长安卖柴火的时候,吕布出手相救,杜畿就跟在司马防的身旁,并当众审理了京辅都尉等人,还了马腾清白。

    难怪说看起来有些面熟。

    回忆起来的吕布又问:“你不是到郑县当县令去了么,怎么会回杜陵?”

    杜畿回道:“母亲故去,特意回来守孝。”

    死者为大,死在外地的人们,总是希望能够埋在故乡,好求个落叶归根。

    吕布望了眼天色,有些晚了,便寻思着去杜陵歇息一晚。

    杜陵县县令得知吕布驾到,赶忙带着差吏衙役出城相迎,并腾出府衙,供吕布歇息。

    用过晚膳后,吕布在县衙巡视了一圈,发现本地居然累积了不少的诉案,迟迟没有结案。

    “这是怎么回事?”

    吕布微微皱起眉头,他虽然不懂如何处理这些地方上的政务,但这是县令的职责所在,囤积了这么多的案子没结,就是县令失职。

    县令听得这略带责备的口气,心里头咚咚直跳,惶恐中带有一丝委屈的说着:“温侯,这些都是张三李四的繁琐小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下官着实断不清啊!”

    吕布随手捡了一卷竹简查看,还真如县令所说,上诉的双方各有道理,难以判断取决。

    “我倒是有个人选,或许可以帮你破了这些案子。”

    吕布面带笑意,想起了下午遇到的那位青年。

    翌日,县府。

    在家守孝的杜畿来到县衙门口,早晨官府有人来家中通知自己,说是温侯传他。

    “你就是杜畿?”看守官府大门的衙役瞅了杜畿一眼,不冷不热的盘问起来。

    “正是在下。”

    “进去吧,温侯在里面等你。”

    杜畿走进县堂,堂内除了几名衙役,哪有吕布的身影。

    正当杜畿狐疑纳闷儿之时,一阵嚷嚷闹闹的声音从外边传来,如似市井喧嚣。

    杜畿看去,许多百姓嚷嚷着走进了县堂,手里攥着各式各样的东西,鸡鸭、簸箕、田产……争吵不休。

    “这簸箕是我用来筛面粉的。”

    “胡说,分明是我用来打渔的!”

    “这是我的!”

    “我的!”

    外面吵闹不休,府堂后面的房间里,吕布闲散的坐着,县令陈庸虚坐半边席位,在一旁作陪,两人中间摆放着一张棋盘。

    吕布执黑先行,落子如平常。

    “温侯,这么多的案件,此人真能一天审完?”陈庸跟着落子,语气略显好奇。

    吕布对此同样没有太多的底气,他只记得当初杜畿在长安市集断案时,条理清晰,确实有两下子。

    故而,他也想趁此机会,考校杜畿的实力。

第五四七章 叔父,翁翁什么时候来接我?() 
    县府大堂。

    杜畿等了半晌也不见吕布传唤,堂内这些个村民嚷嚷得厉害,如同几百只鸡鸭叫唤,嘈杂的声音着实吵得人头疼。

    “别吵了!”

    杜畿出声想要制止这些个村民,然则他们仅仅只安静了刹那,瞅了一眼杜畿,便又继续争吵起来。

    实在忍不下去的杜畿走到县令的位置上,拿起惊堂木往案桌上一拍,‘咣’的一声,口中喝斥:“安静!”

    他之前在郑县当过县令,那股子县官的威严随着这一声惊堂木响,从身上散发出来。

    堂内百姓们一见杜畿这架势,顿时叫屈连连:“请县官大老爷为我们做主啊!”

    杜畿这时候也没得选了,既然县官没来,那他就只能越俎代庖先替他处理了。他看向堂内百姓,面容肃严:“一件一件的说。”

    时光流逝,一个时辰的光阴很快过去。

    府衙后堂的对弈也迎来了尾声,在吕布吃掉陈庸的一大片棋子之后,这位杜陵县令拱手投降。

    “温侯棋艺举世无双,下官拍马难及也!”陈庸退席而拜,发自肺腑的称赞起来。

    吕布笑了笑,这个马屁并不高明,但听着却很舒心。

    他自个儿的棋艺,自己清楚,远远称不上高明,只是比起初入门时好上一些罢了。对弈期间,连他都看出破绽的地方,陈庸却视而不见,大意落子。

    摆明是刻意讨好。

    吕布也没责怪,让陈庸起身。

    此时,有差吏来报,脸上压抑不住兴奋之色:“县尊,那姓杜的小子真是神了,一个时辰不到,就把那些案件,全都解决完了。”

    “都断完了?”陈庸面色惊讶,似是不敢置信。

    他一直都解决不了的案件,居然会被一个小子给快速处理完毕,还不到一个时辰?吕布现在还坐在这里,这不是明摆着打自己脸吗?

    差吏很是笃定的点了点头,他见县令大人不信,便稍加详细的叙述起来:“卑职亲眼所见,他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全无分毫差错。就连那些个村民,在得到判决之后,也都叩首拜服。”

    “温侯,这……”陈庸面色尴尬,不知该做何解释,亏他之前还说这些案子如何如何难办,如今算是彻底被打脸了。

    吕布瞥了眼陈庸,见他诚惶诚恐的模样,便知道他心里在担心些什么。无非是害怕自己罢了他的县官之职,让杜畿顺势顶替。

    不过吕布的心思可不止这么简单,既然杜畿有如此才干,让他当个县令,未免也太屈才了。

    他看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陈庸,好言相抚道:“陈县令,你在杜陵任职几年了?”

    “回温侯,五年了。”

    吕布‘唔’了一声后,略作停顿,微微点头:“杜陵这里你处理得还算不错,不过此地的安全防患还有待加强。好好干,争取明年往上挪挪。”

    陈庸身躯一怔,眼中浑是不敢置信。他本以为吕布会狠狠斥责自己一番,然后治一个疏于职守之罪,没想到吕布居然会出言肯定自己。

    如今这个世道,当官的有几人不想往上爬,有了吕布这句话,陈庸基本上也算是快要熬出头了。

    “下官定当竭尽全力,替温侯管理好杜陵这片地方。”陈庸大声说着,到了站队的时候,他也主动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陈庸上道,吕布便没再多说,拍拍衣衫,从位置上起身,出了后堂。

    来到县府大堂,吕布从后面转身而出,鼓掌赞道:“好好好,好一个铁口神断,本侯果然没有错看于你。”

    杜畿主动上前,躬身行礼:“小民拜见温侯。”

    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那些争吵的百姓,都是吕布刻意为之,是专门用来考校他的本事。

    吕布走至杜畿近前,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你是个有本事的人,对本侯来讲,有本事的人就应该物尽其用,为国效力,好干出一番大事。你,可愿替朝廷办事?”

    面对吕布的拉拢,杜畿也不矫情,拱手回道:“愿听温侯差遣。”

    有的当官是为钱财,有人当官是为权势,杜畿则是想要光耀门楣,恢复祖上荣光。

    吕布见杜畿回答得爽快,脸上亦是颇为高兴,同他说着:“等你守孝期满,便来长安找我。”

    杜畿点头应下。

    随后,吕布收整兵马,重新朝着长安出发。

    临走之际,吕布叫来陈庸,让他平日里多帮衬着些。

    陈庸小鸡琢米的点着脑袋,表示明白。就算吕布不说,他也同样会照拂杜畿,毕竟杜畿已经应下了吕布的邀请,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隶属于同一阵营。

    回到长安,吕布将麾下将士发放军营,至于袁术,则是交由了廷尉府进行审理。

    原先的廷尉卿被灭满门,新上任的廷尉则是个名叫‘邱连’的人物。此人是丁宫早年的门生,在丁宫的耳濡目染下,也是颇懂为官之道。

    回到府邸,吕布迈过门槛,走至庭院的时候,女儿和董白正蹲在地上,逗着黑球球。

    “小铃铛。”看着女儿天真活泼,吕布宠溺的喊了一声。

    正给黑球球梳毛的小铃铛听得这道熟悉的声音,猛地回过头来,在望见那无比熟悉的身影后,一对灵韵十足的大眼睛里透着无比的惊喜,起身一路奔跑而来,欢欢喜喜的冲进了父亲怀抱。

    “爹爹,玲儿好想你。”靠在父亲怀中的小铃铛学着黑球球讨好时的动作,用小脑袋往父亲身上蹭了蹭,撒起娇来。

    相较于小铃铛的自由自在,他那两个弟弟吕篆、吕骁,就很是愁苦了。

    两兄弟今年满了两岁,作为吕家的大公子和二公子,将来肯定是要继承这偌大家业的。

    于是严薇特意请了先生来教兄弟二人识字,这位教书先生,吕布也认得,就是招贤馆的‘许靖’。

    大儿子好学,许靖教过的汉字,他基本一遍就能记下,而他那个弟弟则是贪玩好耍,要么是在案桌上玩秋虫,要么就是发呆流口水,别说识字,就连最基本的数数,都数不到二十以外。

    看着小铃铛在吕布怀中调皮撒娇,董白心里很是羡慕,她走上前去,满怀期冀的小声询问起来:“叔父,翁翁他什么时候来接我?”

第五四八章 从今天起,我叫吕白() 
    听得这番询问,吕布心中竟不由的升起了几缕酸涩。

    抱着小铃铛的他蹲下身来,将女儿放在地上,伸手轻轻揉了揉董白的秀发,声音尽量温柔的说着:“白儿,你翁翁之前做过许多错事,朝廷派他去了很远的地方赎罪,可能要很久很久,才会回来接你。”

    董卓残暴不假,但他对这个孙女,即使是外人,也能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那份宠溺和疼爱。

    得知翁翁短时间内不会来接自己,董白略显沮丧的‘哦’了一声,眼中期冀的神采渐渐黯淡下去。

    她是个很懂事的姑娘,也知道翁翁之前做过许多不好的事情,所以她也愿意等下去,直到翁翁来接她回家为止。

    董白的认真,令吕布唏嘘不已。

    随后,他想起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同董白说着:“白儿,以后你不能姓董了。”

    “为什么呀?”小姑娘对此茫然不知。

    吕布便耐着性子,目光深邃的同她说了起来:“因为你翁翁以前得罪过很多的人,现在翁翁已经失势,他们想拿你来作为要挟,进而逼迫你的翁翁。如果你不想翁翁受你拖累,那你就要改姓,并且忘掉以前的事情。”

    董卓伏诛,麾下诸将逃的逃,散的散,其族人基本上被诛杀殆尽,如今和董卓存有直系血脉的人,也就只剩下了眼前的董白。

    吕布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公然收留董白。这事要是传了出去,被天下人士人唾骂不说,而且还会失尽民心。

    可如果董白不姓董,他就能够护她一世周全。

    董白见吕布面色肃穆,又说得如此严重,一时间有些慌神,不知该如何是好。

    毕竟她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以前都是翁翁顶着天,让她无忧无虑的成长。如今翁翁落难,她不想让翁翁还要为她担忧。

    吕布见董白略显不安,将双手搭在她小小的肩膀上,语重心长:“白儿,从今天起,你便是我的义女,改姓为吕,你可愿意?”

    董卓于吕布有恩,收留董白也算是作为之前的回报,而且他们一家子,也都很喜欢这个乖巧懂事的小姑娘。

    董白犹豫了一下,小声问着:“等翁翁回来,我就能改回原来的姓吗?”

    “当然。”

    得到吕布承诺的小姑娘松了口气,很认真的点了点头,语气果决:“嗯,好。从今天起,我就叫做吕白!”

    吕布点了点头,随后去了南苑。

    严薇正在料理庭院中的花草,吕布上前将她轻柔的揽入怀中,温柔的说着夫妻间的情话。

    温存了小会儿,吕布去了议事大堂,找来了戏策和陈宫,将收董白为义女的事情同二人说了,并且就此询问二人的意见。

    陈宫之前一直恨恶董卓,如今听得吕布要收董卓的孙女作为义女,自然是一百个反对,极不赞成。

    吕布知道陈宫性情如此,也没责怪,看向戏策问道:“先生,你以为如何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