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吕布再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吕布再世- 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故而,本来一个月就能出秦岭,结果愣是走了两个多月,才走完这条长达六百六十里的谷道。

    数百年前,汉高祖刘邦去汉中,派张良烧焚子午栈道后,直到平帝元始五年,王莽才下令修凿子午道,并设置子午关。

    很多地方,只有亲身去过、切身感受了,才会知道那里地势的错综复杂。

    子午道崎岖难行不假,但同时也的确是通往长安的便捷之法。

    吕布在此留了个心眼,准备换上心腹前去驻防,就怕将来会有人偷过子午道,兵进长安。

    这点,不得不防。

    长安城西,面对城池正中的直城门处。

    宽大的城门洞下,站有大量身穿朝服的官员,虽不是满朝群臣,但九卿以下的官员,大多在此。

    天公不作美。

    今儿的天气似乎格外炎热,官员们额上的汗水从未间断,站在城门底下,就像身处蒸笼一般,偶尔吹来一阵风,满满的热气,快要将他们蒸熟。

    尽管气候如此暑热,然则官员们却不敢有丝毫怠慢,站在门口,探长脖颈望向远方。

    晌午时分,遥远的地平线上,浮现出一抹黑色的小点,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变大起来。

    城头上眺望的士卒大声呼喊,喜出望外:“是温侯,温侯回来了!”

    城洞内的官员听得喊声,顿时恢复了精神,不少靠着墙壁打盹儿的官员也霎时惊醒过来。纷纷走出大门,站在护城河以外的平地上,头顶着的骄阳烈日,静静等候着吕布的归来。

    这么大热的天儿,也真是难为了他们。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天空中的炎日,似乎还有升温的迹象。

    饱受暑热的百官们叫苦不迭,擦拭着额上汗水。在他们心底的千呼万唤中,吕布骑着马率领三军将士,缓缓抵达了城下。

    “我等恭迎温侯凯旋。”

    在此候着的官员们躬身行礼。

    吕布望去,这些官员中熟人不少,有大舅哥严礼、曾经的司空丁宫、长安令张沅,还有不少给他私下送过厚礼的熟悉面孔。

    他骑在马背,并未下马,同这些个官员抱拳说着:“布何德何能,竟能劳驾诸位顶着烈阳,在此等候。”

    “温侯乃英雄人物,试问天下谁人不知?此番平定汉中,又伏诛逆贼苏固,稳固我大汉江山,挽天下于将倾,此乃我大汉之幸,社稷之幸也!吾听闻此事,喜不能寐,故拙作诗赋一首,以歌咏温侯之凌云气魄……”

    滔滔不绝的说完之后,丁宫又饱含情感的念起了自己所做的诗赋,将吕布夸赞得是天神下凡,举世无双。

    就算是芝麻大点儿的小事,他都能给你吹个亘古第一功出来。

    “马屁精!”

    不少官员心中怒骂,明面上依旧笑脸相迎。

    丁宫站在人群最前,也就意味着这些人中,他的官职最高。

    从三公的位置下来之后,丁宫充分发挥起了以往的尿性,果断投靠了最具潜力的吕布。

    吕布那时候正愁朝中无人,丁宫主动投上门来,他哪有拒之门外的道理。

    抛开丁宫墙头草的属性不谈,一个接连做过光禄勋、司空、尚书台的人,能会是一个只知阿谀奉承的小人?

    当然不是。

    吕布二话不说,当即向朝廷奏表丁宫为大司农。

    大司农的主要职责,主管全国的赋税钱财,是汉王朝的中央政府财政部。凡国家财政开支,军队的用度,诸如田租,口赋,盐铁专卖,均输漕运,货币管理等都由大司农管理。

    有了丁宫负责这些,并州、西凉这些个地方的私盐流通、铁器买卖,都不必再偷偷摸摸,而是可以打着朝廷的旗号,正大光明的进行贸易。

    反正有丁宫帮忙做账。

    事实证明,丁宫的确处理得很好,滴水不漏。

    在官员们的拥戴下,吕布进入长安。

    麾下的士卒则让曹性带回了军营,他们一路上早已是疲乏不堪,也该好生歇息歇息了。

    去皇宫面见了天子,君臣谈论一番之后,吕布辞别天子,回了自己府苑。

    几个月的时间不见,小铃铛似是又长高了许多。

    见到父亲回来,姐弟三人皆是欢欢喜喜的跑了过来。

    吕布很是宠爱的蹲下身躯,好在他手臂较为宽阔,左手抱两儿子,右手抱着女儿,走起路来也是四平八稳。

    当娘的严薇见了,则是连忙朝儿女唤道:“小铃铛、篆儿、骁儿,你们快些下来。爹爹才刚回来,身体疲惫着呢,你们莫要顽皮。”

    吕布微微摇头,看向严薇的目光温柔,示意妻子不必担心。

    “爹爹,你有胡子了,我帮你拔下来!”

    小铃铛惊呼一声,满眼雀跃,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说着就动手扯了起来。

    她一拔,吕布便疼得龇牙。

    两个儿子见状,自是不敢落后,伸起小手,薅起了那短短的胡渣。

    吕布哪会让他们得逞,顺势将儿女往怀中一收,用略硬的胡渣摩擦起他们的小脸儿,蛤剌得儿子和女儿一边躲避,一边‘哈哈、哈哈’的乐个不停。

    陈宫站在吕布身后,不发一言,他对情感之类的东西看得较淡。

    此刻在他眼中,只有迎面走来的那位瘦弱文士。

第五二八章 言论天下() 
    “策,见过将军。”

    戏策上前,拱手施礼。

    吕布将儿女放下后,摆了摆手,看向戏策满脸带笑:“先生,你我又不是外人,何须如此客气,走,咱们进去说话。”

    到了堂屋,吕布、戏策、陈宫三人各自落座。

    “先生,我不在长安这段时日,可曾有大事发生?”这是吕布最为关心的事情,他去了汉中几乎就和长安这边断了联系,两地的消息传递速度实在太慢。

    戏策看向吕布,回答起来:“将军,关中一切安好。”

    这几月的时日里,招贤馆蒸蒸日上,吸纳了不少的学识之士。一些能力较为出众的人才,已经开始安排官职。当然,直接弄上朝堂为官,眼下还不太现实,大多补位的都是些中下层官员的职位。

    培养党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放稳长线,慢慢来。

    “那各地诸侯可有动静?”吕布又问。

    戏策点头,同吕布详细讲解起来:“两个月前,袁曹联军攻破洛阳东面和东南的虎牢、轘轅两关,兵抵洛阳。董卓与之交战,大败而退,据守城中,双方对峙至今。”

    在此期间,袁绍、曹操手段层出不穷,流言、蛊惑、招降等计谋齐出,搞得董卓军士气大降,精神萎靡。

    不甘心坐以待毙的董卓亦派人前去偷袭粮草,想效仿当初虎牢关之计,断去袁曹补给。结果袭击不成,反中曹操之计,去往的数千将士,尽数折没。”

    吕布听闻此事,目光中透着些许赞赏:“曹操这家伙,可狡猾得很呢!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想断他粮道,可就难了。”

    说起曹操的时候,陈宫皱起眉头,笃然说道:“此人心狠手辣,非君子也!”

    “哦,公台认得曹操?”

    听得陈宫发言,吕布来了几分兴致。他知道上一世的陈宫曾在曹操手下干过很长一段时日,并且为曹操谋得了兖州。后来曹操东征陶谦,陈宫又将自个儿引进了兖州,并帮助自己多次击败曹操。

    那么,这一世陈宫和曹操又是如何相识?

    陈宫遂说起昔日为中牟县令时,因缘巧合下救过曹操一命,弃官同他逃亡陈留。然则曹操在途中杀了故人吕伯奢一家,致使陈宫对其印象大改。尤其是杀人之后的那句‘宁我负人,休人负我’,更是让陈宫对曹操失望之极。

    宁我负人,休人负我。

    吕布念叨两声,心中似是有所感悟,这句看似无情的话语,实则包含了一代枭雄的铁血气魄。

    “我比曹操如何?”吕布问向陈宫。

    “将军高义,戎马平夷,立有战功无数,又将天子百官救出于董卓虎口,上不愧对天子,下施惠于百姓。乃大汉之肱骨,社稷之栋梁,非曹操所能比之。”

    陈宫回答得正气浩然,在他心中,也确实如此。

    吕布对这个答案很是满意,他顺着又往下问:“那如果有一天,我和大汉之间,你只能选其一,你会选谁?”

    陈宫面露难色,显然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在他眼中,吕布是值得效力的明主,而匡扶汉室,又是他这一生的理想。

    若要二选其一,实在难以抉择。

    “哈哈哈,公台,我同你玩笑的呢!”

    陈宫给不出明确答案,吕布反而大笑起来,鼓励的说着:“你我皆为汉臣,这一世,当努力振兴汉室,平定天下贼寇。”

    听得此话,陈宫面色激动,眼中重燃起希望,暗道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从位置上站起,拱手果断应道:“宫愿誓死追随将军,复兴大汉!”

    吕布笑了笑,让他坐下。

    除去袁曹对董卓施压之外,朝廷也曾下令让高顺趁势出击,东出函谷关,围攻董卓。

    “高顺去了?”

    吕布面色略显凝重,关于此事,他一点也不知情。

    戏策微微摇头,笑着说道:“高将军并未出关,我事先支会了一声,让他称病不出。”

    陈宫对此皱眉,显然不认可戏策这种欺瞒圣听的做法。

    吕布则没说什么,他现在手中有并州、西凉、关中、汉中等地,羽翼逐渐丰满,已经有实力与董卓正面一战。

    至于为何朝廷要下令高顺出关,吕布用脚都能想到。无非是天子百官之前在洛阳的时候,受尽了董卓轻慢,如今有此机会,自然是想着要落井下石,一鼓作气的弄死董卓,发泄心头之恨。

    如今吕布回来,相信过不了几日,朝廷便会下令,让他率军出征,讨伐董卓。

    董卓的事情暂且搁置一边,吕布看向戏策,继续问道:“还有什么事吗?”

    戏策在脑海中抿了抿,脸上有了笑意:“大事倒是没有,不过有两件小事,倒是颇为有趣。”

    “说来听听。”

    “其一,益州牧刘焉上表,自称病重,将不久于人世。盼在西去之前,能再见一见三个儿子,望朝廷批准。”

    按照族谱来排,刘焉还是当今天子的叔祖辈。

    刘焉当年受命入主益州,刘宏只让他带了三儿子刘瑁同行,剩下三个儿子,全部留在了洛阳,说是朝廷要好生培养,实则是扣为人质。

    如今刘焉的三个儿子,各有职位在身。大儿子刘范,任职中郎将;二儿子刘诞,担任治书御史;小儿子刘璋,奉车都尉。

    “批了吗?”

    “还没有。”

    “唔~”吕布略作沉吟,有了决策:“明天让他们三兄弟来我府上,我要见见他们。”

    “好的,将军。”

    在此之前,刘焉还有精力攻打汉中,怎么会突然间就病危了?还有,这么重大的事情,安排在益州那边的斥谍,不可能没有消息传回。

    病危的消息,估计八成是假的。

    这头老鬼!

    吕布心中暗骂,脸上却是神色不变:“还有一件事是什么?”

    “荆州牧刘表密奏,言刘焉暗地里制作銮舆(天子所用的车架)千余辆,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

    戏策清瘦的面庞上笑意愈盛,作为接壤毗邻的刘表,狠狠参了刘焉一本。

    这对皇室宗亲,倒是有趣得很。。

    a

第五二九章 刘璋() 
    “有确凿的证据吗?”

    戏策摇头,若是有了真凭实据,哪还会用密奏。

    按照族谱往上追溯,两人皆是鲁恭王刘余(汉景帝第四子)之后,刘表还算是刘焉的大侄子儿。没想到这个大侄儿一出手,就是奔着要刘焉的命而来。

    既无确凿证据,那就暂且记下。

    如果这事是真的,将来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带兵讨伐刘焉;若是假的,那么就给刘表一个诽谤造谣的罪过,令他交出荆州牧的位置。

    不管此事真假与否,皆是有利无弊。

    “郭先生,怎么不进去听呢?”

    堂外,严薇端着茶水走来,望见贴着墙壁偷听的青衫少年,有些狐疑的问了起来。

    被发现的郭嘉赶忙直起身子,面色微红的轻咳两声,死不承认道:“谁要听了,我只是路过而已。”

    说着,迈开步子背起手儿,故作潇洒的离去。

    “将军,恕我直言,郭嘉此人行事放浪,目中无人。平日里毫无半点规矩礼仪可言,留在将军府中只会给您脸上抹黑,请您将他驱逐出府,另作安排。”

    兴许是性格截然不同的缘故,从初见时,陈宫对郭嘉的印象就颇为不好,相处一段时日,更是好感全无,将他当作狂士。

    “奉孝是个洒脱的性子,真性情,绝无半点冲撞将军的意思,请将军见谅。”戏策则是替郭嘉打起了圆场,毕竟如今的郭嘉正值年轻气盛,锋芒棱角俱是还未打磨光滑。但郭嘉的天资,绝对堪称是天纵之才。

    “戏先生!”

    陈宫的声音陡然提高几分,正色严词的辩驳起来:“照你这般说来,那是不是以后每个人都可以恃才效仿,眼高于顶。若真是这样,恐怕外人会说,将军府上的人,乡夷成性,不懂教化礼数。”

    “那公台兄的意思是,在下也是泛泛之辈咯?”

    戏策压下眉梢,他听得出来,陈宫的话里颇有指桑骂槐的意思,毕竟郭嘉平日里同他关系最好。

    “好了好了,都别争了。”

    吕布出来打起圆场,手心手背都是肉,帮哪边都不好使。

    …………

    翌日,按照昨天所作安排,刘焉的三个儿子来到了吕布府上。

    “我等见过温侯。”三兄弟拱手行礼。

    “知道叫你们来做什么吗?”吕布背对着三人,声音低沉。

    刘范三兄弟心中‘咯噔’一下,皆是有股不好的预感。难道说,前些时日联合袁术密谋偷袭长安的事情,被发现了?

    想到此处,三人额发间的汗珠越发浓密起来,滚过脸颊,啪嗒啪嗒滴在地上。

    吕布转过身来,见三人汗水岑岑,还以为是天气太热的缘故,也不疑有他,出声说了起来:“前几日得到消息,你们父亲刘焉病危,他上书朝廷,想让你们其中一个回益州看望。故本将军今天召你们前来,就是想问问,你们有谁愿意去往益州?”

    三人得知并非是要问罪后,皆在心底呼了口气,暗自庆幸着不是此事就好。但他们立马又反应了过来,什么,父亲病危!

    “温侯,下官愿回去探望父亲!”

    大哥刘范和老二刘诞异口同声,只有岁数最小的刘璋傻愣愣的站在那里,双目无神,像是失了魂魄。

    “大哥,此事你就别同小弟争了,朝廷诸多大事,还指望着你去处理!”老二刘诞劝说起了大哥刘范。

    刘范丝毫不为所动,从眼中挤出两滴泪水,做出心痛无比的模样:“二弟,我作为长兄,这个节骨眼儿上,若不能在父亲身前尽孝,又与禽兽何异!”

    “温侯,下官愿辞去中郎将一职,请您务必让我回去,再见老父一面!求求您了!”

    说着,刘范给吕布跪了下来,砰砰砰的磕起了响头,令人动容。

    “我也愿辞去身上所有职务,若是不能侍奉在父亲跟前,我余生何安!余生何安啊!”刘诞亦是不甘示弱,大声嚎啕起来,就跟刘焉已经死了似的。

    他们兄弟二人的心思,大同小异。

    父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