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吕布再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吕布再世-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想起自己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想要逃走,马超不禁有些脸红。

    吕布用行动告诉了他们,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数量,只是个笑话。

    走过南边的飞凤阙,吕布进入到了皇宫之中。

    然则今天的皇宫再无往日的威严肃穆,就连巡守的宫中卫士也不见了踪影,到处都是闹腾腾的一片,宦官和宫女卷着各式各样的金银玉器,相互抢夺,四处奔逃。

    “怎么回事?”吕布上前拉住一名正欲外逃的宦官,纳闷儿问道。

    “温侯饶命,温侯饶命!”

    那宦官见是吕布,以为吕布要将他缉拿定罪,当即跪下砰砰砰的磕起了响头。

    吕布皱眉,根本懒得管他这些琐碎小事,再次问道:“我且问你,宫内到底出了何事?”

    一路走来,没见到皇宫守卫,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回禀温侯,武卫将军狄获带着宫内的卫士去了嘉德殿,正和那里的虎贲营打得不可开交。”宦官见吕布没有要问罪的意思,小心翼翼的回答起来。

    狄获是董卓手下的步军将领,对董卓忠心耿耿。因此董卓将他提拔到武卫将军的位置,负责统领宫中禁军卫士,并监视天子的生活日常。

    听得狄获在跟虎贲营交手,吕布面色一沉,心中道了声:李儒这厮,好敏锐的嗅觉,好快的动作。

    脚下步子加快,带着身后三人,快步往嘉德殿的方向而去。

    临近嘉德殿,兵器交戈的碰撞和士卒的怒喊厮杀,渐渐传进了耳中。

    到了嘉德殿的外门,血水已经流到了吕布脚下,望了一眼宫殿广场上的局势,双方正在激烈火拼,势同水火。

    狄获这边占了人数的优势,大概是虎贲营的两到三倍左右。虎贲营人数虽少,却是骁勇的精锐,即使敌众我寡,也仍旧在奋勇相斗。

    士卒接连不断的倒下,昔日白璧无瑕的广场上,点缀着斑驳的猩红血迹。

    吕布回头看了眼高阳三人,语气较为和缓:“你们陪他们耍耍,我去面见陛下。”

    双方势均力敌,正好给这三个小家伙练手。

    想要提升实力,光靠观战和领悟是远远不够。唯有实战,才是提升实力最为有效的手段。

    从三人脸上反映出的表情来看,似乎颇为兴奋。

    “头上兜盔插有黑羽的是虎贲营,没有的就是董卓的人。”为了避免误伤,吕布告诉高阳他们如何分辨敌我。

    高阳三人点头应下,同吕布道了声‘我们去了’之后,提着各自手头的兵器,加入到了战圈之中。

    吕布也不担心,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如果都应付不了,那就真的枉费了他们之前的悉心教导。

    迈开步子,吕布目光望着前方紧闭的嘉德殿门,沿着正中的大道,步步往前走去。

    双方将士激斗正酣,然则在瞧见吕布之后,皆是面色剧变,都在尽量的避开这樽煞神。

    他们都晓得吕布的厉害,也听说过吕布的威名。知道挡不住,索性都不前去阻拦,因为去了也是螳臂当车,白白送死。

    如今的吕布,到底站在哪一方,谁也搞不清楚。

    偶尔有一两个不长眼的自恃武力,挥动兵器来找吕布麻烦,吕布便舒了舒筋骨,顺手送他们去见了阎王。

    没费多大气力,吕布走到了嘉德殿外的大门。

    他在门前正了正衣衫,回头看了眼仍在厮杀的双方将士,手掌往前一推。

    嘎吱~

    那扇紧闭的殿门,应声而开。8)

第四八一章 臣提议,迁都长安() 
    嘉德殿,烛光阴暗。

    摇曳的光影下,台阶之上的帝位处,七岁天子靠在近身侍宦的怀中,瑟瑟发抖,稚嫩脸庞浮现出本能的害怕。

    殿内下方,站有数十名汉室朝臣,他们的脸上同样布满了忐忑,刀剑声、厮杀声,在紧闭的大门外此起彼伏,清晰可闻。

    抛洒的鲜血溅射到窗纱,添上一抹刺眼的猩红。

    “陛下莫怕,有老臣在此,哪怕豁出这条老命,也绝不会让贼子伤您分毫。”昔日的老太尉崔烈说得斩钉截铁。

    在他身旁的杨彪亦是点头。

    他们两家在得到吕布的通知之后,迅速行动,联合了一大批私下反董的官员,加上两家的门生故吏,共同前来保驾。

    入夜,狄获带人来请天子移驾,好在有魏长林领的虎贲营及时赶到,双方厮杀在一起,如今也不知胜负如何。

    所有人都在心中祈祷,祈祷虎贲营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倘若输了,这殿内所有的人,甚至是天子,可能都难逃一劫。

    就在诸人焦灼不安的时候,响起了一声木头转动带起的刺耳声音。

    嘎~~吱~

    门开了。

    站在门口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个身躯高挺的男人,穿着武将袍,头戴紫金冠,神俊的五官,以及棱角分明的面部轮廓,无一不彰显着他的特有气势。

    温侯,吕布。

    崔烈和杨彪同时松了口气,这一次他们都赌上了整个家族的命运,输了就不复存在,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所幸,他们赌赢了。

    “温侯,是温侯啊!”其余的臣子激动的欢呼起来,杨彪和崔烈提前同他们打过招呼,故而也都知道吕布已经弃暗投明,是友非敌。

    吕布在众人的目光中踏进嘉德殿内,往前走到殿内中央,抱拳向天子请罪:“陛下,臣救驾来迟,请陛下责罚。”

    “吕卿快快平身。”

    天子刘协见到吕布,顿时心安了不少。当初吕布出谋划策,救出了他的兄长刘宏,刘协在心里,已经将吕布当做了好人。

    “谢陛下。”

    吕布直起身来。

    外边的厮杀依旧,群臣现在却不再担心,毕竟有大名鼎鼎的飞将军坐镇殿内,外边的小打小闹,根本算不得什么。

    “温侯,不知现在洛阳的情形如何?”卫尉杨彪出声询问,这也是殿内许多人的共同心声。

    “杨公,本将军的军队已经攻克城南,东西两边的各处城门也得到有效控制。就只剩下城北的谷门和夏门,臣已经派出两千骑去援助,相信不出半个时辰,就能彻底攻占下来。”

    吕布说得铿锵有力,同时也是胸有成竹。

    按辈分,吕布和杨廷同辈,唤杨彪一声杨公,也属正常。

    百官们互相品味着这个消息,嘴里念叨着‘好啊好啊’,脸上有了笑容,总算是把提着的心,重新放回了肚内。

    殿外的厮杀声渐渐小了下去,未几,担任虎贲中郎将的魏长林从殿外走进,甲胄上染满了粘稠的血水。

    “陛下,殿外作乱的贼子已经全部拿下,贼将狄获为温侯麾下的马超所杀。那些士卒也俱已被俘,请陛下定夺。”

    魏长林大声禀报起来,他也没有想到,实力稳压自己一头的狄获,居然会死在一个少年的手中,而且还是一对一的单挑对阵。

    吕布也是后来才知道,魏长林是崔家的门生,在袁术卸任之后,又换了好几任新中郎将,然则都没坐热屁股,就纷纷垮台离任。最后还是崔家动用了关系,将魏长林推到了虎贲中郎将的位置。

    这也是在关键时刻,崔家能够调动虎贲营来救驾的重要原因。

    关于殿外那些作乱的士卒,刘协一个七岁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从叛乱起,他整个人都一直处于一种懵圈的状态,要不是吕布到来及时,他估计会被惊吓到大哭起来。

    “魏中郎将,这点小事还用请教陛下么?当然是全都杀了,犯上作乱,罪当灭族!”光禄大夫石吝高声说道。

    “可据卑将所知,主犯只有狄获一人,其余将士都只是听命行事而已,实属无奈,还请陛下圣断。”

    魏长林替那些被俘的士卒说起情来,他们都是宫中的守卫,不少人都与魏长林相熟。

    全部处死,终究心有不忍。

    “中郎将,你怎么也起了这妇人之仁,不杀他们,何以警示天下?”

    “就是,天子圣威,岂容他人冒犯?”

    “要是先帝还在,早将这些人车裂分尸了!”

    刚刚还是一群忐忑不安待宰的羊群,如今局势逆转,个个竟变得比豺狼还有凶狠,甚至变本加厉。

    群臣越说越激烈,恨不得亲手杀了那些作乱的士卒,以泄心头之恨。

    面对群臣的争吵,刘协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将目光投向吕布,询问起他的意见。

    吕布也确实有话想说,见到天子投来垂询的目光,抱拳说道:“陛下,臣提议——迁都长安!”

    此话一出,嘈嚷的殿内瞬间陷入死寂,针落可闻。

    百官们同时将目光投向了吕布,根本没想过吕布会突然提出迁都的事来。

    “温侯何出此言?”

    “难道说,温侯的军队守不住洛阳城?”

    “温侯莫怕,以你之骁勇,只需坐镇坚守小半月。待到关东诸位义士杀进虎牢关,如今亲我,便可高枕无忧矣。”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叨起来,殿内又恢复了嘈杂之声。

    倘若单单对付董卓,吕布倒也不怕,怕就怕关东诸侯找他麻烦,所以才要实行迁都。

    殿内不少朝臣都在盼着关东诸侯入关,他们大多都有熟识的友人或者是族中的子弟,在联军中担任职务。所以想要等到诸侯入京勤王,趁着封赏之际,好借机捞上一笔。

    吕布正欲回答,却有人先他一步出列,朗声说着:“诸位臣工,且听我一言。近日街市有童谣: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吾细细思之,‘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

    “天运合回,此乃天意所降,陛下唯有迁回长安,方可无虞。”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也算是间接的替吕布解了围。

    吕布就说怎么声音听着熟悉,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果然是个老熟人。

第四八二章 迁都之争()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昔年吕布的上司,也是如今的三公之一,司空丁宫。

    至于他是怎么混进这嘉德殿的,吕布无从得知。

    此人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做事从来不顾自己名声,只讲存己保身。

    刘宏在位时,丁宫谄媚过十常侍,在十常侍灭亡之后,他又转投何进。后来董卓入京,要废少帝刘辩,无人敢出来做这大逆不道之事,也是丁宫站出来,当众宣读了废帝的旨意。

    如今,吕布执掌了洛阳,丁宫自然该为自己的下一步做好打算。

    所以在他见到众人难为吕布时,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出言替吕布说话。这也算是将他墙头草的本性,发挥到淋漓尽致。

    “关中残破零落,前些年又遭羌人为祸。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还请陛下三思!”

    侍御史王允首先说了起来。

    早在之前,王允还私下宴请过吕布,认为吕布勇健无谋,故而想要招揽用以铲除董卓。酒宴开始的时候还好,后来不知道哪里触怒了吕布,使得他骂了声‘滚’,怒而离席。

    自那以后,王允再没主动找过吕布。

    如今吕布居然反戈一击,脱离了董卓阵营,这是王允所没能想到的。

    不过要迁都长安,王允肯定不会答应,他的两个侄儿可都是在联军之中任职。就等着入京勤王时,好给他们太原王家显摆显摆。

    “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吾昨夜与观气丞长谈,他告知于我,大汉旺气实在长安,应劝陛下迁都西往。”丁宫摇了摇头,如是回道。

    王允看向丁宫,心中略一盘算,正面得罪这位司空,没有好处,便不再答话。

    早些年前,王允得罪过大常侍张让,被诬陷勾结蛾贼,遭到下狱治罪。

    牢狱之中,王允想明白了许多,出狱之后,他收起了往日的正直脾性,变得精于算计。

    董卓入京祸害天子、残戮忠良,王允为了能够除掉董卓,可谓是卧薪尝胆。他先不动声色的顺势归顺,在加入董卓旗下之后,又尽量迎合,有时甚至不惜矫情曲意,偏违原则,来换取董卓信任。

    在他心中,大丈夫能屈能伸,为达目的,忍一忍又有何妨?

    王允没再反驳丁宫,现任的太尉黄琬接着站了出来,同样表示不宜迁都:“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

    “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据有崤函之险,靠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营造宫室,不须月余。诸位大人,难道连这点眼光都没有吗?”

    丁宫哂笑。

    “若欲迁都,恐百姓骚动不宁矣!”司徒荀爽亦是出言反对。

    “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

    丁宫人品不咋地,但嘴皮子可以,只身舌战众人,满朝群臣愣是没人说得过他。

    作为发起此次行动的领头人物,崔烈和杨彪一直没有开口,显然是事前已经知晓此事。

    吕布可没心思在这里听群臣磨叽,他朝向天子抱拳说道:“陛下,难道您还想再受董卓胁迫吗?”

    董卓回来见到洛阳陷落,肯定会大发雷霆。

    回想起那张满脸粗犷腮胡、狰狞可怖的面庞,刘协打了个哆嗦,连忙摇头,近乎请求的同吕布说着:“朕不愿再受董卓胁迫,吕将军你快些带朕离开这里,朕什么都听你的!”

    听得这话,群臣叹息连连。

    天子这一句话,基本上可以说是落锤定音,大局已定。

    有了天子这话,吕布再无顾忌,转身朝着群臣朗声说道:“诸位臣工,我知道你们不愿迁往长安。既如此,本将军也不强求,愿意留下的就留下,不愿留下的,就请赶紧回去收拾东西。一个时辰后,同本将军汇合动身,去往长安。”

    众人听得这话,又是一惊,吕布居然走得这么急!

    顿时,有不少人请求起来:“温侯,夜幕已深,可否明日再作启程。”

    他们家大业大,一个时辰哪里搬得完那些金银玉器。

    吕布可不管这些,他府上也有不少宝物珍玩,带的走的就带,带不走的要么砸了,要么就找个隐蔽地方,掩藏起来。

    再等一晚上,是断然没有可能。

    一晚上的时间,足以令洛阳这边的消息传到董卓耳中。

    时不我待,必须争分夺秒!

    吕布将天子的护卫工作交给了魏长林,本来是想交由杨廷负责,只是迟迟不见杨廷身影。那就只好交给魏长林了,既然是崔家的门生,应该问题不大。

    这使得魏长林受宠若惊,毕竟当初无知,顶撞过吕布。没想到吕布竟如此大度,将天子的安危交由自己,这是一种何等的信任!

    “末将定不负温侯所望!”魏长林抱拳,回答得笃然无比。

    吕布点了点头,也没再多作吩咐,带着三个小家伙往宫外走去。

    魏长林目送着那道离去的挺拔身影,肃然起敬。

    出了皇宫,吕布没走多远,便撞见了带兵前来的高顺。

    有了侯成、郝萌的两千骑军作为内应,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顺利攻破了北边的谷、夏两处城门。

    高顺领着军队浩浩荡荡的入了洛阳城,见到吕布之后,高顺面容羞赧,跪地抱拳请罪道:“主公,末将无能,没能擒得李儒,让他跑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