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吕布再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吕布再世-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将军,我的借你!”

    吕布话音刚落,又一名青年士卒起身,将身旁的‘吕甲刀’扔给了吕布。

    ‘吕甲刀’是戏策当初给起的名字,这群大字不识几个的粗汉们不懂其中意思,但也觉得念起来颇为气势。

    吕布随手接住扔来的兵器,朝那青年士卒善意的点了点头。

    这张面庞吕布记得清楚,就是当初在城中第一个问他,能不能参军的那个青年,叫做李封。

    能够坚持到现在,很好。

第四十四章 难题() 
吕布和姜冏的比试很快就落下帷幕,比试结果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却又在情理之外。

    所有人都以为吕布会以狮子搏兔的姿态,快速击败姜冏,然而事实上两人斗了足有五十余合,最终吕布以一招“起刀式”挑飞了姜冏兵器,随即又一记重劈,刀锋在姜冏额发二尺处生生顿住。

    吕布固然未出全力,但姜冏所展现的实力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众所周知,吕布的招牌兵器是那黑杆银锋的方天画戟,没曾想使起刀来也这般威风堂堂。

    招式还是平日里练的那些招式,甚至连吕布使出的每一招名字,汉子们都能快速准确的念出,但相同的兵器,相同的招式,在吕布使起来,竟然就多了一份大气势。

    经过观摩这一战,士卒们心头大都有了不少的收获和领悟,这些收获弥足珍贵,却又难以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说明。

    战斗落下帷幕,戏策起身拍了拍衣衫上的尘灰。

    “戏策,这太阳还没落坡呢,你这是要去哪儿?”

    曹性颇为好奇的问了起来,以往戏策都会在一旁看士卒们训练到天黑,然后在军营里进了食再走,今天倒走得有些早了。

    戏策眺目望向云中郡的城廓,回了一句:“反正无聊,去城中转转。”

    石板铺成的街道上,戏策独自一人,披着老旧的外袍,微微佝偻身子,如六旬老翁步子缓慢。

    铁匠铺和锻造铺几乎遍布整座城池,走到哪儿都能听见一阵“噼里砰砰”的打铁声,还有鲜卑人身上的手脚铁链拖在地上,发出‘哗啦啦’的脆耳声响。

    戏策嘴角露出微笑,对自己治理下的这座城池颇为满意。

    此时,从街角的对面有道急匆匆的身影疾奔而来,看样子是想要出城。

    而戏策恰好认识此人,于是开口喊了起来:“郝军侯,你这么火急火燎的是要去哪儿?”

    只顾往前冲的郝萌一听这声音熟悉,停住步子,四下张望了一番,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戏策身上。

    郝萌小跑上前,对戏策见了个礼,知道戏策是自己人,以手遮嘴,压低声音说了起来:“刚刚收到前线斥候传来的战报,鲜卑人于前天清晨就开始猛攻雁门关,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日落。”

    戏策对此有些纳闷儿,按理说鲜卑人应该及早动手了才是,怎么会拖到前天,才开始发动进攻。

    “双方伤亡如何?”

    这才是戏策最为关心的问题。

    郝萌也不隐瞒保留,全盘托出,“为避免被鲜卑人发现,我们的人也不敢靠得太近,不过目测应该是一比三左右,鲜卑人光一天就伤亡了将近两万人。”

    “什么!”

    这个几乎堪称智计无双的青年,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震惊的表情,郝萌说出的答案跟他心中所推算的,差了很大一截。

    雁门关墙高城坚,加上还有老将军张仲亲自坐镇,纵然鲜卑人有上十万的军队,但他们依旧采用落后的部落制度,只擅长在平地草原上作战,攻城的话应该只会是用人海战术才对。

    如果是人海战术强行攻城,那么按照自己的正确推演,第一波攻坚战,伤亡比例应该是一比六才对,最不济也是个一比五,怎么可能会是一比三!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戏策眉头紧锁,如何也想不通彻,眸子的深处似有怒涛在急剧翻涌。

    戏策的神情着实吓了郝萌一跳,不止是郝萌,几乎军中所有人都没见到过戏策真正认真起来的样子,这个相貌普通的青年平日里总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从未有过动怒,也从未有过较真,仿佛所有发生的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然而就在刚刚,在这个青年的脸上流露出了震惊,还有紧锁的眉头。

    郝萌下意识的以为是自己说错了什么,小心翼翼的问道:“先生,你怎么了?”

    戏策深吸口大气,将心境稍微平静了些许,略微有些怀疑的问向郝萌,“那些鲜卑人可有攻城器械?”

    郝萌点了点头,再次回答起来:“井阑、云梯、冲车等器械都是有的。”

    听到郝萌的这番回答,戏策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鲜卑人能够将损伤比例压制到如此之小,到底是自己漏算了一条。

    在汉朝,铁、盐、兵器都是被官方朝廷严格控制的交易,更别说是攻城器械之类的重要军事物品。

    单凭鲜卑人现有的资源和技术,应该还造不出井阑之类的大型攻城器械,然而鲜卑人却已经用来攻城了,那就说明了一点,有汉人私通鲜卑,而且职位不低。

    日防夜防,到底是家贼难防。

    戏策在心里叹了口气,自己这一念之差,极有可能会彻底导致整个战局崩盘,致使雁门关失守,鲜卑人入关南侵,整个并州尸横遍野。

    到那时,戏策估计就真成了千古罪人。

    如今只能将一切希望寄托于张老将军身上,希望他能再阻挡鲜卑人十五天,等到吕布的骑军练成,一切或许都能得以逆转。

    戏策将郝萌拉至一旁,吩咐道:“这事暂时先别告诉将军,免得让他分神。如果问起来,你就说鲜卑人一直按兵不动,等待最佳的攻城时机。”

    “这……”

    郝萌有些迟疑,毕竟隐瞒上司的罪名不小。

    “怕什么,出了事情,一切由我来顶着!”

    戏策眼中透出果敢,要是这时候让吕布知道的话,以他那冲动的性格指不定能干出什么事来。

    既然戏策都这么说了,郝萌也只能点头应允,随即又说了起来:“但现在还有个更大的难题摆在眼前。”

    戏策眉头不自觉的微微上挑,“什么难题?”

    郝萌本来就是想去找戏策求助,如今戏策主动发问,他干脆就一口气的全说了出来:“城中已经无肉可食,而士卒们的训练强度又大,如果没肉食补充,他们的身体很快就会承受不住。四周数十里的山林中,野物也被咱们的人猎了个七七八八,如今两千多张嘴等着要食物……”

    屋漏又逢连夜雨,麻烦的事情还真是如同缠人的小鬼,一个又接一个。

    “实在不行,就只能宰杀战马了。”

    郝萌一咬牙,狠下心来给出了最后的办法。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谁又愿意去宰杀这些朝夕相处的战场伙伴。

    “绝对不可!”

    戏策立马就驳斥掉了这个馊主意,倘若战马都用来充腹,那将来还怎么去驰援雁门关。

    “那可该怎么办啊!”

    郝萌的眉头都快愁成了一条直线。

    “如今,只剩下一个办法……”

    戏策将身上的衣衫紧紧的裹了裹,语气中不带有任何人性的情感,朝郝萌冷声的命令着:“去,牵三十头鲜卑人来。”

    (抱歉,上传晚了,因为文件丢失了一次,只好重新写过,司马迁重写史记那酸爽,居然让我给赶上了。感谢书友就不说憋死你的打赏)

第四十五章 吕字旗下狼骑营() 
雁门关的战斗如火如荼,云中郡的残酷训练也未曾停歇一天。

    期间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雨水,这场比预计来迟了一个月的春雨,雨点不大,却‘哗啦啦’的足足下了两天。

    有道是,春雨贵如油。

    这场雨水对北方的百姓们来说,无疑是老天爷的特殊眷顾。从去年的六月开始,整个北方就没有降下过一滴雨水,久旱成灾,各地饥荒四起,世家豪族储有粮食,却从不拿出来救济灾民,任其四处流散。

    如今这一场春雨下来,少不了让多少枯死的庄稼,重获新生。

    有人欢喜,有人愁。

    鲜卑三王之一的步度根无疑就是愁的那个,在折损上万儿郎过后,不少先锋士卒已经攻上了雁门关城楼,但由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甘霖,致使步度根不得不暂时停止进攻,让已经疲软的雁门关守军得到了喘息之机。

    雨天作战弊端太多,步度根纵使想要快速拿下雁门关,此时也不得不暂息旌旗。

    鲜卑的智者扶图禾倒是沉得住气,在他眼中,雁门关已是囊中之物,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

    五月十三,还有四天便是夏至,北方的天气依旧温和凉爽,丝毫没有夏天将至的灼热,反倒像是中原地区的阳春三月。

    然而这一天,注定了会被史官执笔载入史册。

    寅时末刻,天空中蒙蒙一片,云中郡的演武场中已经聚集了上千士卒。

    士卒们内置白衣,外披墨色轻甲,衣甲整齐,左手牵一匹战马,马背上挂有一柄六尺余长的吕甲刀,一张硬弓,两筒各二十支的箭羽。

    整个演武场听不见一丝声响,千余名士卒静静伫立原地,仿佛是一樽樽被石化的塑像,任由清风拂面。

    极为诡异的一幕。

    一道模糊的身影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中,尽管看不清相貌,但过于高挺的身材实在太过惹眼。

    吕布顺着台阶拾级而上,遮过脚踝的黑色军靴踩在台阶上,发出窸窸窣窣的轻响。

    数千道目光齐射那道身影,随着吕布的脚步逐渐靠近演武台,士卒们的眼神从平静转向炙热,再由炙热彻底变为了狂热。

    当吕布踏上演武台,缓步走到台子的最前方俯视众生时,原先寂静的演武场一瞬间达到了沸腾的最高度。

    “将军!将军!将军……”

    士卒们放声大喊,右手的拳头在空中挥舞,浑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

    “他们疯了吗?”

    远处观望着演武场的灰衣男子微微沉眉,对这些士卒突然的亢奋很是不能理解。

    他叫崔绪,几十天前还是被鲜卑人俘虏的战利品,在城中充当苦力。

    再往前推,他曾是上一任五原太守崔寔(shi)的侄子,只不过运气不好的被鲜卑人给抓来做了奴隶,却又运气不错的在城中遇到了戏策。

    戏策脸带笑意,不入军营,永远都不会懂得这些士卒对具有极高武力吕布的崇拜,在一旁为其解释起来:“他们只不过是找到了人生的信仰,就像你的叔父于你一样。”

    崔绪姓崔,朝堂上有个九卿之一的崔烈也姓崔,冀州还有个世家依旧姓崔。

    以戏策的头脑,不难猜出其中的猫腻。

    崔绪的父亲是崔家的旁支庶出,向来不受崔家重视,而崔绪同样是他父亲纳妾所生,身份就更为卑微。

    整个崔家只有一个人对崔绪好,这个人就是崔寔。

    崔绪五岁那年,崔寔被朝廷任命为五原郡守,带着崔绪一同到了偏远荒凉的五原郡,远离了富饶的冀州故土。

    当时的五原经济文化落后,百姓生活极苦。

    五原适于种麻,但当地百姓不懂种植技艺,也不会纺织,冬季无衣御寒,便在屋里堆满细草,睡卧其中。

    崔蹇到任后便开始教民种麻、纺织、裁缝技术,使人民生活得以改善。

    后来,在整个五原郡提起崔寔,哪个人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一番。

    五原郡地处边塞,那时候的北方霸主还是匈奴人,经常侵入五原郡杀人抢物,吏民屡屡逃荒避乱。为了稳定边塞,崔寔整顿兵马,修筑城防,亲自率军北击匈奴,使其再不敢侵扰。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深受百姓爱戴,击退匈奴的英雄,死后整个崔家却无一人为其安葬,唯有一个十余岁的少年,以手刨土,刨了一天一夜,双手十指鲜血四流,才将崔寔葬入墓穴。

    “总有一天,我会让崔家偿还一切!”

    崔绪的语气平淡,像是说着一件极为平常的小事,不带半分怒气,因为多年的颠沛生涯使得他明白,冲动和暴躁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崔绪随后又看向戏策,有个问题他始终想不明白,“戏策,你为什么会想要帮我对付崔家,难道你以前也与崔家有过恩怨?”

    “崔家这种小打小闹交给你就成了,我要对付的可整是一只庞然大物!”

    戏策眼中透出一抹亮光,却也没作具体说明,现在吕布手下一个文士都没有,这崔绪虽算不上才智卓绝,但跟了崔寔这么些年,耳濡目染之下倒也学了几分本事。

    演武台上的吕布做了个安静的手势,整个演武场瞬间又恢复了最初的沉寂。

    吕布很满意底下士卒们的反应和表现,望着这台下一千三百名士卒,的的确确的一千三百名,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全都是由他一手带出来的。

    训练有多艰苦,吕布知道,即使是下雨天,也必须全部出去进行训练,也真是难为了这么一群汉子坚持到了现在。

    微风徐徐,朦胧的天空正渐渐的被光明所占领。

    约定的二十五天时间,吕布只用了二十三天,所以昨天特地给这帮汉子放了一天假,让他们不用训练,尽情的放纵一次。

    事实的结果却是让包括吕布在内的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这群汉子似乎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习惯了早起,习惯了马背上的劈砍,也习惯了晚上抱刀和(huo)甲而睡。

    吕布闭上眼睛享受着风的轻抚,深吸口气后,睁开眼睛声音陡然提高了好几度,“我再问最后一次,有没有人愿意退出?”

    此去雁门关九死一生,吕布并不想强迫别人陪着他去送死。况且这么多天的训练,吕布和他们之间,已经建立起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情谊。

    “没有!没有!没有!!!”

    士卒们一连大吼了三声,战意激昂。

    “好,不愧是我并州的男儿!”

    吕布见无一人退出,心中为他们骄傲之余,也为自己能够有这么一帮兄弟誓死追随而感到自豪。

    此时,曹性在下面仰着脑袋,朝吕布大喊起来:“头儿,我听说古时候那些名将出征,所率的队伍都会取一个有气势的名字,像秦朝的战钺铁骑,楚霸王的踏燧烽军等等,你要不要也给弟兄们取一个?那样才能显得咱们的威风不是。”

    “对对对,曹军候这个提议好!”

    “将军,起一个吧!”

    “咱们都是把命豁出去的人了,万一运气不好下了地狱,将来到了阎王爷那儿,怎么也得报个响当当的名号才行。”

    “………”

    台下的士卒们跟着起哄起来,原先安静的场面此刻倒像是各种行商走贩来往叫卖的市集。

    吕布为此苦笑不已,平日里叫曹性多看书他不肯,这时候他倒是冒充读书人,也不知道那什么战钺铁骑、踏燧烽军,是他临时杜撰的,还是确有此事。

    不过,这个建议倒是不错。

    “曹性,那你说说,取个什么名字好?”

    吕布的话一出,所有人又将目光齐齐投向了曹性,看他能给出个什么霸气十足的名字。

    曹性在军中是出了名的老油子,脸皮厚,纵使被这么多人瞪着,也丝毫不怵,抬头挺胸如同骄傲的公鸡,壮着胆子朝吕布说着:“天下第一军,头儿,你看怎样?”

    这算哪门子名字?

    吕布哑口无言,俊逸的脸上哭笑不得,看来指望曹性这个没读过书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