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吕布再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吕布再世-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某天,东郭先生赶着毛驴,背上一口袋书籍,要到中山国去谋求官职。

    走至途中,一只带伤的狼窜到面前,哀求说:“先生,我现在正被猎人追赶,他用箭射中了我,差点要了我的命。求求您把我藏在您的口袋里,将来我肯定会好好报答。”

    东郭先生知道狼是会害人的,但他看这只受伤的狼很可怜,考虑了一下说:“我这样做会得罪猎人,不过,既然你求我,我就一定想办法救你。”

    说着,东郭先生让狼蜷曲了四肢,然后用绳子把狼捆住,尽可能让它的身体变得小些,以便装进放书的口袋中去。

    不一会儿,猎人追了上来,发现狼不见了,就问东郭先生:“你看见一只狼没有?它往哪里跑了?”

    东郭先生说:“我没有看见狼,这里岔路多,也许狼从别的路上逃走了。”

    猎人相信了东郭先生的话,朝着别的方向追去。

    狼在书袋里听得猎人骑马远去之后,就央求东郭先生:“求求先生,把我放出去,让我逃生吧。”

    东郭先生性情仁慈,经不起狼的花言巧语,把狼放了出来。不料,狼却嗥叫着对东郭先生说:“先生既然做好事救了我的命,现在我饿极了,你就再做一次好事,让我吃掉你吧。”

    说着,狼就张牙舞爪地扑向东郭先生。

    东郭先生徒手同狼博斗,嘴里不断对狼喊着忘恩负义。

    正在这时,有一位老农扛着锄头路过。东郭先生急忙拉住他,向他讲述自己如何救了狼,狼忘恩负义要伤害自己的事,请农民评理。

    可是狼却一口否定东郭先生救过它的命。

    老农想了想说:“你们的话,我都不相信,这只口袋这么小,怎么可能装下一只大狼呢。请再装一下,让我亲眼看一看。”

    狼同意了,它又躺在地上,蜷作一团,让东郭先生重新用绳子捆起来,装进了口袋里。

    老农立即把口袋扎紧,对东郭先生说:“这种伤害人的野兽是不会改变本性的,你对狼讲仁慈,简直太糊涂了。”

    说罢,抡起锄头,把狼打死了。

    故事讲完,其中的寓意再也简单不过。

    大汉朝在危难时刻收留了匈奴人,还赐予他们土地,供其物资,就和故事里的东郭先生一般,仁慈宽厚。匈奴人则是那头中山狼,在濒临灭亡之际求救于汉王朝,等到度过了劫难,便开始养精蓄锐,到了如今,已经开始显露出狰狞獠牙。

    须卜骨都侯自然听明白了吕布话里的意思,但他装作糊涂,发表着自个儿的意见:“本王疏略,未曾听过这个故事。然则在本王看来,这狼委实太蠢,既然出来了,又何必为了讲所谓的道理,再钻进去,简直愚不可及。”

    “左贤王,不觉得这头狼和你很像吗?”吕布冷不丁的问了个刁钻问题,意味深长。

    须卜骨都侯为之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吕将军又在玩笑了,我匈奴儿郎虽是狼的后裔,却也不会做那恩将仇报之事。”

    “左贤王胸怀坦荡,断然不会干那悖逆之事。”吕布打了个哈哈,活络起肩膀,看向须卜骨都侯笑意愈甚:“更何况,还有我这个大字不识的农夫在,什么狼来,我都一锄头给他薅了。”

    最后这一句话里,藏着有恃无恐的威胁。

    须卜骨都侯自然听得出来,不过却也没再多说些什么,马鞭一扬,勒马调头带着两万骑卒,往回走了。

    行至两三里外,回头已看不见汉军踪影。

    “大人,难道我们就这样回去了吗?”换上衣衫的呼衍曷面色阴沉,语气里满是不甘。

    这个平日里看似挺机灵的家伙,怎么这时候蠢得跟猪一样!

    须卜骨都侯是越看越来气,当场一巴掌将呼衍曷从马背呼了下去,望向呼衍曷以及那些被赎回的士卒,怒骂嘶吼:“废物,一群废物!”

    憋着的火气在这一刻完全爆发出来,道旁手臂粗的树木应声而响,被锋利的刀刃拦腰斩断。

    “吕布,我要你死!”

    须卜骨都侯赤红着双目,仰天怒吼,面色狰狞至极。

    身后将士看着他们的左贤王如同发疯一般的狂奔乱砍,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声,唯恐惹祸上身。

    纵马一连砍断了十几棵树木,须卜骨都侯心里的那股怒气,才算泄去不少。

    他将手里砍卷刃的弯刀随手扔掉,灰褐的眼眸抬起,招来心腹将领,细细吩咐于他:“你快马回去,取二十条上好的狐裘衣,外加三十箱珠宝玉器,去洛阳找我们的人。让他想办法见到能够给汉朝皇帝通话的人物,告诉他,吕布在并州一日,我匈奴便永无安宁!如果事成,本王愿再加五十箱,以为回报。”

    天色已暗,返途的吕布令士卒打起火把,将道路照得亮亮堂堂。

    “头儿,为什么不杀了那些匈奴人?”曹性蹭上前来,其他的将领也都侧耳倾听,显然有这种想法的远不止他一个。

    如果鲜卑人敢不答应,大不了就是干。

    他们在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激烈厮杀的准备。

    吕布看了眼曹性,之前同左贤王相对时的张狂霸道不在,俊朗的面庞上透着一丝落寞,微微叹息:“死者已矣,就算杀了那些匈奴士卒,死去的羌民就能活过来吗?死去的人不会复生,活着的人,却还要继续谋生”

    “再者说,我也不能把须卜骨都侯逼得太过,狗急了还跳墙呢,更何况是匈奴位高权重的左贤王。”

    “那咱们就跟他们打啊,难道还怕了他们不成!”曹性浑不在乎的说着,并州儿郎没有怕死的种。

    吕布抬手赏了他一记板栗,疼得曹性‘啊哟’直叫。

    好不容易并州才安定下来,让州内的百姓们都好好歇歇吧。

    不知从何时起,吕布的视野和思维发生了转变。

    以前他只想着怎么带队伍打胜仗,现在他更注重于一场战争会耗费多少钱财,会让多少百姓人家再度流离。

    还是先生说得对,能动嘴皮子解决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动刀动枪呢?

    看着前方的高挺背影,不明所以的曹性挠了挠头,大喊了声:“头儿,等等我!”

第三二零章 你家将军,可曾纳妾() 
村落里,羊毡篷内的大长老尚未就寝,村中住着的各户人家,也都还亮着烛火。

    今夜注定难眠,闻知匈奴来犯,吕布带着汉家将士出去已有两个时辰,迟迟未归,恐怕是遇上了大麻烦。

    大长老抬头望了眼天上的几粒黯淡星辰,问向身旁族人:“几时了?”

    “回大长老,亥时了。”族人恭敬的回答起来。

    又等了稍许,静悄悄的四周依旧没有任何动静,大长老叹了口气,吩咐下去:“让各户都带好家当物件,准备走吧。”

    吕布的未归,使得大长老不得不做出最坏打算。如果吕布没能让匈奴人退走,那以匈奴人的性情,定然不会放过他们。

    还是早走为妙。

    村中的羌民们很快聚集在了大长老面前,拖家带口,手中拿着火把,眼巴巴的望向前方这个族内最具声威的老人。

    他们好不容易才适应安定下来的生活,如今又要远走他乡,心中自是一百个不情愿。可匈奴人随时都可能入寇他们村子,性命和安稳,自然是前者更为重要。

    清点完村中人数,大长老带着羌民们走出村落。

    然则刚走至村口,前方马蹄声轻稳踏来,数不清的火把在黑夜中散发出通红的光芒。

    “大长老,你们这是欲往何处去?”吕布拍马上前,主动询问起来。大半夜的不在家中睡觉安寝,反倒带着全村百姓往外走,这是要闹哪样?

    “吕将军回来啦!”

    “是吕将军啊!”

    “吕将军打败匈奴人,我们不用在往别处逃了!”

    “”

    羌民们得见吕布,顿时欢呼高喊,紧绷的神经也随之松散下来。

    吕布能够带着将士们安然无恙的回来,就说明这场仗是赢了。

    大长老在族人的搀扶下,走上前来,枯老的干巴脸皮上有着一丝羞赧:“说来惭愧,老朽迟迟不见吕将军归来,以为此事有了变数,便擅作主意,想将族民们带往安全的地方,暂避匈奴。”

    吕布了然,大长老有这种想法,也是人之常情。

    羌民们的目光中满怀期冀,吕布自然不会让他们感到失望,当着所有人的面,朗声说着:“你们皆是我大汉子民,吾身为一方将军,定当护汝等周全。关于先前的事故,我已向匈奴索要粮食十万石,用以赔偿。”

    十万石!

    羌民们顿时炸开了锅,在这个饥荒遍地的年代,十万石粮食够他们整个羌族,吃上一个多月了。稍微节制一点,熬过这个冬天都不成问题。

    吕布要将这十万石粮食全部赠与羌族,这是羌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能够赶走匈奴人,他们已经很满足了,哪敢还有其他奢望。

    在他们看来,吕布提起索要到了十万石粮食,也应该是纳为己用,充作军粮。

    而如今吕布却说,要将那十万石粮食,赠与他们,这是何等的慷慨!

    一时间,所有的羌民都愣在了原地,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将军宽厚!将军仁德!

    这是所有羌民发自于内心深处的共同呼声。

    “从今日起,我羌族儿郎愿以将军为尊,赴汤蹈火,义无所辞。”

    大长老挣开族人的搀扶,跪在吕布面前,双手抱拳,沧老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子铿锵。

    匈奴来犯,强取豪夺戮杀族民。值此危难之际,只有眼前的青年挺身而出,不仅解去这场灾祸,还为他们索来了十万石粮食。

    甚至从头到尾,他都没有提过半点要求条件。

    以前总说汉人奸诈狡猾,可也有忠肝义胆之士,不是吗?

    “将军为尊,义无所辞!”

    “将军为尊,义无所辞!”

    羌民们见到大长老跪下,也全部跪于泥土道上,崇敬的望着这位汉家将军,大声的呼吼起来。

    吕布赶紧从马背跳下,扶起面前老人,望向那跪满道路的羌民,大声说着:“诸位羌族勇士,快快起身。吕某不过只是恪尽职责,护国安民,当不起大家一拜,千万莫要折煞了小子。”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之前在北地郡嘴皮子都快磨破,大长老也没点头吱声,如今本意只是想借机威慑匈奴,却不料意外的得到了羌人的效忠。

    嘴上说着谦和的话语,内心的底处,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欢喜。

    人群中的少女抬眼望去,前方和大长老攀谈的高挺男子笑容纯和。

    秀美的桃花眸中,悄然间,满是星辰。

    在村落驻歇一晚,第二天清早,吕布便要率军返回郡城。

    为防匈奴人耍赖,吕布特意将魏木生留在了这里,并拨给他两千骑卒。

    如今吕布麾下将校倒是不少,能打的更多,但要说可以统筹全局,独自带兵的将领,除了高顺,也就只有魏木生可以担当大任。

    张辽倒是可用之才,但毕竟才年满十五,仍需磨砺。

    对于吕布的指派,大长老再无微词,就算吕布不派人驻留,他也同样会主动请求。

    经过匈奴人的侵寇,大长老也看明白了许多。这个世道,不管何时,永远都是实力至上,哪怕你想讲道理,也得先有让别人听话的实力才行。

    在羌民们感恩戴德的目光中,吕布领着队伍,缓缓远去。

    直到数千道身影消失于视野,大长老才收回目光。

    他看着身旁留下的青年将领,如是闲聊家常般的笑说起来:“魏将军可真是年少有为,不到而立之年,便已成为军中校尉,今后前途必定不可限量。老朽若有冒犯的地方,还请多多担待。”

    夸赞的话人人都喜欢听,魏木生也不会例外,大长老这般和气,他也拱了个手:“大长老言重,某不过斥候出身,承蒙将军照拂,才委以校尉之职。”

    要说前途,当初张懿就许过魏木生将军一职,要知道那时候的吕布还仅仅只是个校尉而已。面对如此大的个人利益,魏木生却选择了留在吕布身旁,甘当下属。

    时至今日,他也从未有过后悔。

    “吕将军雄武不凡,想来也应该纳了不少妾室吧?”大长老看似随意的问着。

    魏木生很实诚了摇了摇头,如是说着:“我家将军只有一位结发妻子,如今诞有小女,尚未纳娶妾室。”

    “不应该呀,以吕将军如今的地位身份,怎会没人上门提及纳娶之事?”大长老纳闷儿说着。

    如果换作曹性,此时肯定会吧啦吧啦的讲上一大堆。但魏木生不一样,他已经敏锐的嗅到了一丝阴谋的气息,眼前的老人可不是寻常羌人,乃是羌族的大长老。

    念及此处,他不由生疑起来:“大长老问这个作甚?”

    老人眼中睿智的光芒一闪而过,笑着回了声:“随口问问。”

第三二一章 小铃铛,你爹爹回来了() 
五原郡,吕家小院。

    院子里铃铛声清脆,严信从屋内拿出胡凳,摆在门口左旁,坐于其上。

    这位五原郡里的大忙人,今天难得的有了闲暇的时光。

    小家伙在两名婢女的看护下,在院子里使劲儿的跑趟趟,腰间衔挂的铃铛,叮铃叮铃。

    严信看着活泼的小外甥女,心情显然也是极好,拍了拍巴掌,等到小玲琦看过来时,笑着伸出手去,招了招:“小铃铛,来,舅父抱抱。”

    小玲琦‘阿噜’一声,很快又将脑袋偏了回去,继续自乐无比的在院里跑动起来。

    “这么小就喜欢满院儿的跑,我看小铃铛将来,准像他的父亲。”没能得到小家伙的青睐,严信收回手掌,望向在院里给花苗除草的小妹,笑说起来。

    “夫君是个温柔的人,像他才好。”严薇剪去杂草,起身将秀发挽回耳后。提及自家夫君,她的笑容里,满是幸福小两口才独有的甜蜜。

    小妹能够安稳幸福,他这个当兄长的,自然也跟着高兴,更何况如今还添了个这么可爱活泼的小家伙。

    “小铃铛,你爹爹回来了!”严信见小玲琦一个人玩的不亦乐乎,也起了玩心,逗起了这个小外甥女。

    正蹲在地上戳泥土的小家伙听到‘爹爹’这两个字眼,黑溜溜的眼珠里顿时迸发出闪亮的神采,偏过小脑袋望向开着的院门,紧接迈起小腿,踉跄着小脚往门口跑去。

    “小妹,父亲昨天来信,让我们今年回上党团圆。”严信讲了起来,从当初决然离开严家,严薇便再也没有回过严府。

    二老年岁已高,总不能每回都让他们千里迢迢的赶来五原吧。

    这不是子女应尽的孝道。

    “我得问了夫君才行,他去我才能去。”严薇轻声回复,从小玲琦的周岁礼后,她也有大半年没见过双亲,平日里,也只能靠书信传递问安。如今她成了吕家的媳妇儿,出嫁从夫,回不回上党过年,还得吕布说了才算。

    很快,小家伙气鼓着腮帮子走了过来。

    生气都这么可爱,严信乐得哈哈大笑。

    此时,院门外响起了奔跑的马蹄声。

    正生闷气的小家伙眼睛忽地一亮,随即又迈着小步,转身摇扭起被厚袄裹得臃肿的小身板,叮叮咚咚的往门口跑去。

    到了院门口,小家伙已然看见了那匹火焰色的大马。

    无奈院门的内门槛于她而言实在太高,小家伙趴在门槛上,也仅仅只能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