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吕布再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吕布再世-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学着汉人礼仪,朝吕布敬重的抱了个拳。随后才转身回头,往着叛军的方向走去。

    胜负已分,羌族叛军那边哑然失落,而城楼上的汉军却是万分欢喜,咚咚咚的击起了战鼓。

    可谓是,一雪前耻。

    心里那股发泄而出的畅快劲儿,就一个字,爽!

    皇甫泽高兴之余,却有些惆怅的说着:“唉,刚刚怎么不杀了他啊,多好的机会,可惜了真是。”

    有这种想法的,远不止他一人。

    皇甫嵩瞪了这个没出息的堂侄一眼,望向场中仅剩的那道高挺背影,眼中带有欣赏。

    吕布此子,将来必成大器!

    “好一个杀人诛心!”

    抚着墙垛的董卓低念起来,与其杀了房当瓦奴,不如让他带着畏惧和恐慌而活。凭他在羌人军中的声望,也可以警醒到那些其他的羌族首领。

    想到此处,董卓望向吕布的背影愈发的欢喜贪婪,脸上诡异的笑容更如是吃人的恶魔。

    他甚至看都没去看那些躺在地上的冰凉尸身,死了几个不入流的羌将,于他而言,无甚紧要。

    房当瓦奴的落败,使得叛军之中,一时间无人再敢上前挑战。

    中间的战场之中,除去吕布孤零的身影,也就剩下几匹无主的

第二六一章 说客() 
李儒听到这番话后,心中愈发不喜,却也没有表现出来。当面不好拒绝,于是再找托词道:“主公,我同此人不熟,冒然前去拜访,恐适得其反”

    不待李儒将话说完,董卓就摆手打断了他,“诶,贤婿,你说这话就让我有些不悦了,你什么时候有让我失望过,交给你才放心,去办吧。”

    董卓如此的信任,李儒心里不免高兴了些许,细细一想,还真是这样。

    为了不辜负董卓信任,李儒决定来个祸水东引,朝着董卓作揖回禀道:“儒以为,李稚然曾去并州协助叩击鲜卑,又与吕布相熟,不妨让他去当这个说客,也好开口一些。”

    董卓想了想,觉得提议不错,拍板道:“好,那便让他去办。”

    李儒接令躬身退下,低着头的脸上笑容阴冷。就算此事办砸,也是李傕不力,跟自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倘若真让他拉来了吕布,那自己也有份举荐的功劳。

    不过

    如果吕布想踩着自己上位,那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李儒如是想着,快要退至门口时,他似是想起了什么一般,低声问道:“主公,你说吕布放走了房当瓦奴?”

    重新躺回榻上的董卓也没多想,“对啊,怎么了?”

    “没事,随口问问。”

    李儒看似随和的笑着,心中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这家伙,会不会想当羌胡之主?

    不过在一切没有确定之前,李儒也不会冒然张口胡说,万一是自己多想了呢?他可不想引起董卓误会,更不想在董卓心里留下妒才的低劣形象。

    退到门槛,李儒才直起身来,转身而出,隐于暗中的瞳孔缩成米粒大小的圆点,神情阴骘。

    每当有这种眼神出现的时候,就是这条毒蛇吞吐起蛇信,想要噬人。

    亥时初刻,城内半数的灯火熄去,挂于天空的明月已经升得老高。

    长安城的某处房院外,站在门口的李傕,想要骂娘。

    李儒这个杀千刀的,居然出这样的馊点子,让自己去说服吕布来归顺董卓。

    今天当说客?

    将来有需要,是不是还要去当男宠!

    李傕也不是好脾气,心里窝着火,上阵杀敌他还行。耍嘴皮子,李儒都不上,他去了九成九都是自讨没趣。

    虽然和吕布没有太大交情,但起码共同并肩作战过,性格也多多少少了解一些。他那性子,能投靠董卓才怪,而且董卓目前的中郎将职位,也比吕布高不到哪去,人家肯来投效,才是见鬼。

    此事如若没成,董卓固然不会因此给自己下罪,但肯定会低看不少。

    想及此处,李傕就越发深恨起李儒。这厮仗着主公宠信,完全不把他们这些出生入死的将士放入眼里,呼来喝去颐指气使。

    如果不是碍于董卓的威严手段,早就狠狠教训了这个他们表面尊崇的首席谋士。

    这也为日后董系势力的瓦解,埋下了巨大隐患。

    收回思绪,李傕深吸口气,平复心境,轻叩府门。

    铛铛铛铛铛铛

    大门打开,一名凶恶的汉子探出头来,上下瞅了李傕一眼,显然没认出这位未穿甲衣官饰的校尉将军,遂没好气的问了句:“作甚!”

    要是别的小兵冲他这般口气,李傕肯定上去就是两个嘴巴子。但想到此行来意,他只能忍着火气,拱手问上一声:“吕将军可曾睡下?”

    “你找我们将军?”

    得知此人来意,看门的汉子神情缓和不少,问明李傕来意姓名,说了声‘稍等’,就跑去通报去了。

    李傕来访,吕布微微有些意外。从鲜卑之后,两人再无任何交集,如今突然登门拜访,肯定不会只是见面叙旧这般简单,李傕也不是那种文绉性子的人。

    皇甫嵩给他找的这个临时居所,可能不够奢华,但却足够宽敞。

    吕布让士卒放李傕进来,不管他来意如何,总归是在打鲜卑人的时候,帮助过自己。

    凭这一点,就列不进敌对名单。

    李傕很快到了,手上拎着两大包健补的药材,当见到坐于堂中的吕布时,稍微酝酿下情绪,拱手大笑起来:“吕将军,许久不见,依旧是这般勇武。听说今天城下连斩六名敌将,威破敌胆,大助我汉家声威”

    李傕说得滔滔不绝,吕布却没有继续听下去的想法。他对这类奉承委实没有太大兴趣,顺带揶揄起李傕:“李将军,以前你在并州那会儿,可不是这样。”

    被吕布当众揭穿,李傕不由老脸一红,将手里东西放于左侧案桌,“作战劳累,给弄些了补品,可以舒筋活血。”

    “有劳挂念。”

    吕布道了一声,且不说这药材价值几何,但心意起码比送金银珠宝要好。

    他看向李傕,笑着说道:“你年长我岁余,我唤你一声稚然兄,你也别老是吕将军吕将军的叫,呼我一声奉先就行,如何?”

    李傕闻言先是一怔,随后眼中神色略微有些变化,显然这番话无形之中赢得了这位董系心腹将领的极大好感。他抱拳朝吕布应道:“那就恕某托大了,奉先。”

    吕布笑着点头,请李傕落座后,随后寒暄起来:“稚然兄,近来如何。”

    李傕微微摇头,叹了口气:“还是老样子。”

    两人洽谈了小会儿,李傕终于将话题拉入了正轨。

    他试探性的问道:“不知奉先今后有何打算?”

    吕布沉吟起来,似是在琢磨这个问题。

    李傕趁机说道:“吾主董仲颖,雄才伟略,又极其厚待部下,可谓当世之明主,奉先若肯”

    “是你自己的意思,还是董中郎的意思?”不等李傕说完,吕布就出声打断,声音里略微透着些清冷。

    “这”李傕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脑子里急思起应对之策。

    见到李傕这焦急模样,吕布已然知晓答案,他拍了拍李傕肩膀,示意他不必紧张,“承蒙董中郎抬爱,不过某已有了决断。等打完这场仗,就会辞官隐退,带着妻女安居乡野,过闲散的平淡生活。”

    李傕随后又提出一连串的丰厚条件,吕布皆是笑而婉拒。

    最后实在没辙,李傕叹了口气,起身告辞。

第二六二章 逛长安() 
“他真是这般说的?”

    深夜的长安城里,百姓们酣然入梦,仅有少数的房屋里,还亮着黯淡的烛光。

    董家府宅中,李儒尚未就寝,仍在案前埋头处理要务。

    首席谋士不好当,董卓手下大大小小的事情,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包揽运筹,

    也亏得他有大本事,将所有事情规划得有条不紊,累是累了些,但他就喜欢这种董卓事事都要垂询于他的躬和态度。

    站在他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从吕布那里回来的李傕。

    事情没完成好,他可不敢去触董卓的虎须,只好跑来禀明李儒,希望他能在董卓面前说说好话。

    李儒也不抬头,专心处理着手中事务,似是并未太将这位李将军放入眼中,甚至连回答都显得无比的敷衍:“放心,怎么你也是主公爱将,哪会轻易受罚,若能帮你说上话,我肯定帮你。”

    李傕赶忙道谢,说将来必当厚报。

    李儒对此没有任何回复,尴尬的李傕只好出言告辞,退出了屋内。

    等到手里的事情忙完,李儒搁下笔杆,自言自语了一声:“难道真是我多想了,或许他根本就没有入主羌胡的想法?”

    摸了摸上唇髭胡,李儒起身伸个懒腰,吹灭案上火烛,于黑夜之中闪过一抹精光,嘴角挑起的诡异笑容,阴险至极。

    妻女?

    呵呵。

    …………

    翌日上午,吕布带着陈卫和魏木生两人,走在城内宽阔的长安大街上。

    大清早的皇甫嵩就差人来请吕布前往府邸议事,说来也怪,昨天还气焰嚣张的叛军,今天一早居然就没了踪影,不知去往何处。

    城内的将军们俱是摸不着头脑,以为这是叛军的诱敌之计,决定暂且按兵不动,多派些斥候出城查探情报。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手头没有军务处理的吕布决定去城内逛逛。

    好歹长安也曾是大汉朝的故都,其繁华锦盛可想而知。

    闲游逛街,穿将军的甲衣肯定惹眼,而且还会带来诸多不便。吕布回去换了身便装,看着那些渴望巴巴的狼骑营汉子,最终还是心头一软,也让他们换上常服。

    难得有闲暇时光,那就一块儿好好放松放松。

    狼骑营的汉子们闻之大喜,动作敏捷堪比山中猿猴,三下五除二的就脱去衣甲,套上了各自的日常装束。

    入城之后,更是如鱼跃大海,吕布才刚一转眼,身旁就只剩下了陈卫和魏木生两人。

    他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些个家伙。

    狼骑营战力彪悍无需多言,然则这些莽汉却没几个干过正当营生,全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上到顺手牵羊,偷鸡摸狗,下到吃喝嫖赌,砍人放火。在干烂事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天赋异禀,基本上就没有他们不会的玩意儿。

    如今手头藏有几个闲钱,自然是手痒难耐,想要挥霍潇洒一番。

    吕布待这些生死兄弟极好,他曾说过,只要不干天怒人怨的事情,闯了祸,都替他们担着。并且每月都会按时发给他们不少饷钱,这是在其他军营里没有的事情。

    至于别营的士卒,也没多大想法。

    现在这个世道,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能奢望朝廷发放饷银。就算朝廷肯发,上面层层盘剥,也轮不到他们手里。

    长安城很大,庄严宏伟,与东都洛阳的繁华相比,多了几许肃重庄严。

    纵横城内的街道宽逾十丈,两旁建有官员府邸、民舍房屋,其中最宽的主道更是宽达四十丈余。站在主道的中央面向城内,张开双臂,就仿佛拥抱了整座长安城。

    东汉史学家班固就曾作有《两都赋》来盛赞长安之锦绣繁华,然则长安城虽大,皇家苑地却足足占了整座城内面积的三分之二。皇权天授,神圣不可触犯,即便皇帝不在这里,也不是普通百姓可以随意踏足的地方。

    所以偌大的长安城内,吕布能够逛的,也仅有西北角的那片市集。

    “九市开场,货别隧列,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阖城溢郭,旁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这是班固在《两都赋》里对长安市集热闹场景的一段描写。

    西北市集分为东、西两市,中间由一条直通横门的支道隔开,以东便是东市,以西就是西市,简单而且好记。

    吕布站在道上,往左右两旁先后望去,黑压压的一片,人头耸动。虽没有班固所言的那般夸张,不过人流量也确确实实够多,再加上今天是半月一次才有的大集,故而人数比平日里起码多出十倍有余。

    吕布先迈步入了东市,因为这边人数显然较西市要少上许多。直至在东市逛上小半晌后,依旧两手空空的吕布,才明白其中缘由。

    东市这边靠近贵族高官的府邸,商旅所贩卖的多是些高档商货,除去一些带有本土特色的奢侈物品,连西域传入的水果、美酒、骏马,也是应有尽有。

    又逛了两炷香的功夫,除了长上不少见识以外,吕布的手里仍是空空如也。

    他觉得有些口渴,便在一处汉人经营的瓜果摊前停下脚步,由长木横置的板面上水果繁多,胡瓜、甜瓜、香果、石榴……

    这些水果看得吕布三人口舌生津,虽说在并州那个穷苦地,一样都没吃过,但总归是见过不少。唯有一样,吕布盯着瞅了半晌也没认出是个啥来。

    那是一串长有翠绿色的椭圆粒水果,据摊主介绍,名字叫作‘蒲陶’。早在博望侯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就带回了大汉。不过这种果物稀少,别说普通人家,就算中下级别的官员都很难接触得到。

    吕布问了价钱,摊主的回复果然令他感到咋舌,一串小小的蒲陶,竟然价值数千钱。

    身后魏木生眼馋,不由试探性的问了声:“可以先尝一颗试试吗?”

    “不行不行,吃了就得给钱。”摊主见吕布三人不似富贵模样,连忙摇头。像这样的土包子,他见的多了,无非是来瞧个热闹,想尝尝鲜,干吃不买。

    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第二六三章 木钗与铃铛() 
“给我来三根胡瓜吧。”

    吕布咽了咽发干的喉咙,递给摊主百二十钱后,拿起三根胡瓜,分别递给了身后的陈卫和魏木生。

    走之前,他仍不忘瞥了眼板摊上蒲陶。

    别看吕布如今是个将军,一年俸禄相比普通人,的确多上不少,但要拿来买蒲陶尝鲜,那就真的成败家玩意儿了。

    更何况,他手上的确没有闲钱。

    贩马的生意在苏双张世平的奔走下,赚得盆满钵满,走卖私盐还未大肆进行,不过照他岳父严老爷子的意思,利润肯定比贩马还高。

    如此多的钱财在手,吕布却依旧穷得叮当响。

    练兵、置甲、兵器、粮食、抚恤……

    没有一样是不花钱的,而且样样都是大开销,更多的时候,还在入不敷出。

    “将军,你说都是解渴的瓜果,怎么价钱就差那般多呢?”魏木生望着手中通体幽绿的胡瓜,想起方才被那摊主低看,心中略微有些不爽。

    汉王朝抑商,致使商贩的地位极其低下。

    魏木生如今好歹也是个校尉,身份比起那商贩,不知要高到哪里去了。他狠狠咬下一口,胡瓜在嘴里咀嚼打转,发出脆嘣脆嘣的声响。

    “可能就像战马的良劣,有好有坏吧。”吕布也咬了口胡瓜,咀嚼的同时,给出个合乎常理的回答。

    两人都吃得有味儿,唯独作为吕布亲卫的陈卫倒没急着动口。由于那胡瓜表层冒有不少的细小毛刺,他先是用手上下套弄起来,兴许是左手使枪惯了缘故,这一套动作搞得很是熟手。

    待到那些毛刺尽除,他才张大嘴巴,在猛然咬下的那一刻,余光瞥到的魏木生浑身一个冷颤,只觉胯下一凉。

    兜转小半圈后,吕布出了东市,剩下的那些摊铺他也懒得再逛,这里面的东西基本不适合他。

    本想给薇娘买个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