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吕布再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之吕布再世-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丁原双手支撑起下巴,陷入了深思。

    伍囿说得没错,如果连一个小小的将官都镇不住,今后还如何在并州立足。

    刺史无插手军中事务的权力,对军中将领也不能直接降职或者罢免。

    这就有些头疼了,他看向站在下方的伍囿,垂询道:“伍家主,你可有法子?”

    老家伙眼珠一转,等的就是这句话。

    只见他沉思片刻,故作为难道:“办法倒是有一个,就是不知道使君肯不肯用。”

    丁原让他说来听听。

    伍囿顿了口气,缓缓说道:“在使君的辖区范围内,可不仅仅只有汉人吧。”

    丁原立马会意,接口道:“你是说匈奴人?”

    “没错,近几年匈奴愈发猖獗,已经不太将汉家官员放在眼里。上一任的度辽将军王耽,也就是死在了匈奴人的手里。”

    “百姓们肯买吕布的帐,匈奴人就未必。我们只需从中小小的挑拨两下,激起匈奴人的怒火,然后将矛头罪过全指向吕布就行了。”

    “鲜卑人十几万人马都奈何不了吕布,匈奴人就行?”丁原反问一句。

    “使君若不放心,咱们还可以联络周遭山野的强盗恶匪,让他们去五原郡纵火杀人。一旦死伤数十上百号百姓,使君您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责问吕布,将其缉捕问罪。”

    伍囿说得头头是道,为了针对吕布,他可谓是煞费苦心。

    就算吕布武艺高强,没死在匈奴人手里,也早晚会落到丁原手中,到时管教吕布吃不了兜着走。

    他却不知,匈奴左贤王见到吕布,也得点头哈腰。

    “使君,某觉得不可。”

    一名高高大大的青年路过堂门外时,恰巧听到伍囿这番言论。他见丁原神色有些意动,果断走了进来,抱拳劝说道:“擅自挑起双反战事,乃是玩火的行径,很容易会导致引火烧身,甚至是玩火自焚,还望使君慎重。”

    “你说得没错,就算本刺史不喜吕布,也绝不会像张懿那般,勾结外族人。”

    丁原恍然醒过神来,厉声斥责让伍囿滚出堂外。居然会出这种小人下三滥的伎俩,若不是眼前青年提醒,他可能就要跳进伍囿的坑里了。

    一失足乃是千古恨。

    他可不愿当张懿那种千夫唾骂的罪人。

    伍囿表面唯唯诺诺的退出了堂外,实则心中恨极,他恨吕布,更恨丁原。

    这种只在暗地里使坏的人,最为可怕。

    丁原将事件原委说与了青年,随后问道:“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理?”

    青年略一思索,便回答起来:“回使君,以卑职看来,吕布如果真如伍囿所说的那般作恶多端,州郡百姓们又为何会屡屡称赞,难道仅仅只因为他驱走了鲜卑人?”

    “更何况凡事也不听只能一面之词,此事真假若何,使君只需差上几名官吏,去当地查证一番,即知真相。”

    青年说完,丁原依旧未定主意。

    他知道丁原在犹豫什么,便又说道:“以使君之开阔心胸,难道就容不下一个吕奉先?”

    丁原终于开怀大笑了起来,“好你个张稚叔,什么时候也学会了溜须拍马。”

    青年微微笑着,他因勇武过人,而被丁原纳为武猛从事。

    对那个飞将军,心中亦是向往已久。

    青年走后,从后面屏风里走出个中年文士。

    他朝着丁原说道:“使君不是愁没有机会结交严张两家吗?吕布就是最好的桥梁,他既是严家女婿,又被张仲老将军所看好。”

    “既如此,你何不认他做个义子,把严张两家牢牢栓在你的战车上。”

    丁原听闻此言,眼中升起雀喜的光芒,忍不住高兴的拍了下手掌,道了声:妙极!

    午膳之时,日常打秋风的戏策,掐准了时间出现在院子门口。

    他张着脑袋望向屋内,明知故问道:“将军,我猜你家定是来了贵客,大老远的我就闻见了香气。”

    吕布黑着脸走出门外,朝戏策说道:“来都来了,进来坐吧。”

    裹着厚厚几皮袄的戏策露出个狐狸得逞的笑容,麻溜走到屋内,向严老爷子和严信见完礼,寻了个位置坐下。

    这世上只有两人,吕布应对起来是束手无策,薇娘和戏策。

    一个是心疼舍不得,一个是真没办法。

    在吕布看来,戏策天生好脑子,又通读古籍韬略。按理来说,就应该有读书人应有的情怀和志向。

    然而相处了大半年,吕布发现自己错了,还错得很离谱。戏策不仅没有丁点儿远大志向,甚至还又懒又馋。

    六个人围坐在两张拼凑起来的木桌旁,桌上已经摆了好几钵汤菜。

    在严老爷子说了声不必拘礼后,戏策首先舀了半碗肉汤,他轻轻呡上一口,霎时间眉头都快沉到鼻梁,忍不住道了声:好酸!

    吕布也尝了一口,舌尖上只传来微微的酸感,哪有戏策那么夸张。

    不过薇娘似乎很喜欢喝。

    “你在卖马?”

    严老爷子将口中苜蓿(muxiu)咽下,冷不丁的问了一句,这些事情自然逃不过他的耳目。

    吕布点头,也没准备隐瞒。

    不过严老爷子接下来的这番话,倒是令吕布有些受宠若惊了,“雁门关以南的诸郡未受战火波及,你急缺钱的话,可以问我要,也可以将马卖给他们。”

    吕布‘嗯’上一声,便没了下文。

    老爷子夹起一块肉片,不经意的放入严薇碗里,又问向吕布:“听说你向匈奴人要了朔方以北的土地,是看上青盐泽和金连盐泽两块盐地了吧?”

    “什么盐地?”嚼着瓜菜的吕布对此满脸问号。

    老爷子见吕布不认,立马来了脾气,将竹著重重往桌上一拍,“你还要同老夫装傻不成!”

    屋内的气氛瞬间寂静了下来。

    这时戏策用胳膊肘捅了捅吕布,小声埋怨道:“我就说这事,哪能瞒得过你双目如炬、耳听八方、明朝秋毫的老丈人。”

    戏策马屁拍得溜,却把吕布给整懵了,他心中满是纳闷儿和疑惑:朔方北地不是要来养马的吗?

    戏策同吕布的小声话语传入严阚耳中,听得老人是心中舒畅万分,他瞬间觉得这瘦骨小子,倒也是颇为顺眼。

    “严公您有所不知,将军他面皮子薄,拉不下脸开口,我就明说了吧。”

    戏策重新取了双竹著递给严阚,“没错,将军就是准备捣鼓那两片盐地。只是干这行我们没有经验,但您老有啊,我寻摸着,干脆咱们合伙,如何?”

第二百章 河内董卓() 
并州以南,与西河相毗邻的河东郡内。【。m】

    今天是腊月三十,一个充满喜气的节日。

    河东郡的郡守府里,早已是张灯结彩,挂满了红绸。

    “小少主,你慢点跑。”十几名婢子口中急切的呼喊着。

    跑在前边的是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清澈活泼,穿着赤锦色新衣裳,呼啦啦的跑着,根本不管身后那帮笨手笨脚的仆从婢女。

    小女孩一口气从里三层外三层的宅院里跑至府门外边,门口仆卫见到小女孩出来,立马弯腰躬身。

    印入绚烂眼眸中的,是空空荡荡的霜冷街道,期待雀跃的眼神渐渐灰淡下来。

    小女孩似乎很是失落,坐在朱漆门槛上埋着头,仅露出头顶像圆圆耳朵一样的双髻,任婢女们如何劝说,也不肯起身回去。

    心里一遍又一遍的气恼着:“大骗子,以后再也不理你了!”

    少顷,清冷的街道上传来缓缓而又闷沉的马蹄声响。

    三百劲装甲士开道,一辆豪气十足的马车停在了郡府门口。

    车帘掀开,走出个身形如熊的戎装男人。

    小女孩抬起头,灵逸的眸子里闪过一抹亮丽的欢喜,但她很快又将脑袋埋了下去。

    “哎呀呀,我的小祖宗,这大冷天你怎么坐在门槛上,可别冻伤了身子。”雄魁男人嘴里碎碎的念着,快步走到府门。

    小女孩气哼一声,并不搭理眼前这个多少人做梦都想攀附巴结的权势人物。

    男人姓董,单名一个卓字。

    他少年时成长于凉州,好任游侠。曾于田间耕地时,拾到一把刀,刀上面没有文字,四面隐起作山云文,斸玉如泥。

    到了青年,董卓已是臂力过人,常年身配两套弓箭,随时可以左右开弓,混迹于各个地界,挥斥方遒,无所畏惧。

    那时的他是一个“义”字当头的热血青年,人生信条就俩字:仗义。

    他经常跑到羌人辖区内混个脸熟,凭借着堪比出老司机的口才,赢得了众多豪强大佬的好感。

    桓帝末年,任职羽林郎的董卓跟随“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共同讨伐叛乱的羌人。战场上,董卓勇悍彪武,表现十分亮眼,在众多将领中迅速脱颖而出。

    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董卓连连升迁,平步青云,官至河东太守,朝廷为此还专门赏赐了他九千匹细绢。

    面对朝廷丰厚的赏赐,董卓摸着自己的良心,说了一句:“为者则己,有者则士。”

    立功的虽然是自己,但赏赐则全部属于将士们。

    这番表白过后,三军将士一帮糙老爷们儿感动得无以复加,恨不得立刻为了他浴血疆场。

    董卓的运势很好,也很不好。

    在他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最喜欢的儿子,殁了。

    自此之后,董卓性情大变,躁戾嗜杀,好在儿子还留下个满月的孙女。

    也就是坐在门槛上的小姑娘,董白。

    可以说乃至整个河东,就只有小姑娘一人,不惧董卓。

    小姑娘独自生着闷气,董卓掰开孙女的小手,讨好的说着:“是谁欺负咱们家的小灵犀了,跟阿翁说,阿翁帮你出气。”

    仆从婢女们扑通扑通的跪倒一地,颤慄着身子,惶恐至极。

    “就是阿翁你,明明说好了前天回来,结果我等啊等啊,一直都等不到。”小姑娘鼓起腮帮子,气鼓鼓的说着。

    董卓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了起来,目光里满是疼爱:“好好好,是阿翁错了,阿翁错了。”

    他抱起董白,任由她揪着自己茂密的络腮胡。

    “阿翁,你快叫他们起来啊,跪在地上会着凉的。”小姑娘声音甜润,特别善意的提醒起似乎忘记了这件事的阿翁。

    没有董卓发话,那些跪在地上的仆从哪敢起身。

    董卓瞥了眼这帮家仆,让自己孙女坐在门槛受凉,就已经是他们罪过,哪能轻饶。

    奈何小姑娘都发话了,董卓也只好作罢。

    他抱着董白跨过门槛,挥了挥手。

    一众仆从婢女,如蒙大赦。

    早在半年之前,董白曾患了场冷热病,因仆人搞混汤药,加剧了病情。致使董卓大怒,将四十余名相关之人,尽皆处死。

    走进府中,堂内候着个蓝袍布履的中年儒士,相貌清瘦,下颌处有两寸长的短须。

    “见过主公。”

    他本是董卓女婿,却从未叫过一声岳丈。

    董卓朝他点了点头,“你我不必拘礼,坐吧。”

    他将小姑娘抱坐在自己腿上,同李儒间的密谈,董卓是从来都不避讳她的。

    “羌人那边怎么样了?”董卓逗着小孙女,看似随和的问了一句。

    不过董白却不太喜欢这个姨夫,他总是给阿翁出许多坏主意,而且就算笑起来,也十分阴寒,令人后背生凉。

    李儒成竹在胸,如实回道:“羌人那边已经联系好了,只待主公令下,他们随时都可以动手。”

    前不久,朝廷派来使臣,诏令让董卓担任并州刺史。

    董卓找来女婿一商量,以李儒的智谋眼光,不难看出这其中猫腻。

    董卓在河东的权势日益庞重,基本上已无人能够辖制,这已经威胁到了许多世家大族的利益。

    因此,自然有人想将董卓调离河东,让他远赴并州,当个有名无权的州刺史。

    董卓在李儒的建议下,称病不出,又上奏朝廷,说身患重疾,不能下地行走。

    朝廷差人来探望之后,那人收了董卓重礼,回去自然是“如实以报”。

    遂免去了董卓行程,州刺史也才落到丁原头上。

    那些将董卓视为眼中钉的人,一计未成,肯定还会有后招。

    董卓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主,既然你不让我在这里安心的当个土皇帝,那我也必须给你们添点麻烦,让你们遭遭罪才行。

    “让将士们先过个好年,一切等过完年后,再说吧。”

    董卓宠溺的抚揉起孙女乌黑的秀发,河东郡守的位置虽然不错,但待得太久,难免想再往上挪挪。

    说来可笑。

    他董仲颖今天四十有三,权赫一方,奉承讨好他的人数不胜数。但真正能够说上心里话的,却是一个不肯叫自己岳丈的女婿,和一个未满八岁的女孩。

第二零一章 未来的大佬们() 
冀州,巨鹿郡内的某处山村。【。m】

    三名身穿破旧道袍的男人,在百姓们感恩戴德的再三挽留中,踏上了新的行程。

    前方的道路崎岖,三人相互扶持,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泥泞道上。

    左右两名道人相貌平平,方脸坍鼻,并无出众之处。唯有中间那人,手中持有九节杖,头上虽已斑白大片,但几缕薄须飘飘,颇有仙人之姿。

    他创立太平道,号大贤良师。

    “大兄,你真的想好了?”排行老二的道人心中犹豫了许久,忍不住开口问道。

    另一名道人的态度却是与之相反,笃定的说着:“二兄,有什么好想的,这可是大兄毕生的心愿。”

    老二唤张宝,老三名张梁。

    他们同中间这名老道人,乃是至亲的骨肉兄弟。

    老道人提起踩进深水凼里的右脚,在迈出左脚之际,他看向身后的两个弟弟:“你们怕了吗?”

    张宝摇头,张梁亦摇头。

    “如今算算,自我起初传道之时,延至今日,已有十五载矣。”

    老道人掐指算了算,饱含风霜的脸庞上布满沧桑,他久久叹息了一声:“十五年,可真是快啊,仿佛只是一个眨眼,我便老了。”

    十五年间,他奔波于各地郡县,施符化咒救人无数,被百姓们奉为仙师,挂画像供奉于堂。

    利用施符救人之机,他不忘向底层百姓宣扬太平道的教义,反对剥削敛财,教人弃恶从善。

    这赢得了大量百姓的好感与拥戴。

    短短十余年间,太平道的势力从一个县府,发展到如今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教内徒众多达数十万。

    已有撼山之力。

    “我救得了患病的百姓黎民,却独独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汉王室。”老道人感慨万千,摇头说着:“它已经腐烂到了骨子里,没得救了。”

    所以,必须推翻了它。

    纵使不为自己,也要为这天下苍生讨个说法。

    他约好各地渠帅,在三月初五这天,行大义之事。

    早在他传道之时,就事先将各地信徒按照区域,统一整合成组织,名为“方”。总共设有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方首领称“渠帅”。

    天空中猛地划过一道闪电,继而响起惊雷。

    老道人仰望着昏暗苍穹,神情忽然暴躁起来,他以九节杖指天,愤然怒吼:“苍天已死!苍天已死!”

    距此地较为遥远的南方,吴郡富春县内的一户宅院里。

    有名英气勃勃的小男孩正使着一杆木制长枪,在院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