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末当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明末当皇帝-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蒙古人可以通过扩大生产,来换取更多的银子,并购买到更多奢侈品进行享受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做?自然是让部落的普通蒙古人加大生产规模,把劳动力价值尽可能的压榨出来。

    如果是部落吃不饱肚子,大家都过得差不多,那也就算了。可是这些蒙古贵族们一个个享受着各种奢侈品,这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问题就来了。随着这些蒙古贵族们,变成一个个牧场主,普通蒙古人变成牧场主手下的农奴,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不就产生了。

    一旦那些蒙古牧民发现,在大明的统治下日子更好过,甚至也能时不时搞点贵族情调的时候,要消灭蒙古政权就太简单了。

    林丹汗却丝毫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他此时很满意,因为通过这次贸易,他在蒙古诸部的贵族中树立了威信。不仅赚到了银子,而且手上还有一万把钢刀和五千副扎甲,他对蒙古的统治,看上去确实是极大的稳固了。

    ps:今天就一更!

第203章:发明毛衣() 
天期二年秋月大明与蒙古,顺利完成了首次官方大规模贸易,这次规模巨大的官方贸易,显然是很难从史书上抹去的。后世的历史学家,称这次贸易,为蒙古纳入大明行政版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贸易也意味着,大明不再对蒙古进行贸易上的封锁,反而是将蒙古人拖进了商品经济的泥潭。并且用丰富的物质,腐蚀了蒙古贵族的意志。同时大明还通过贸易,从蒙古人那里成功获得了大量的马匹和牛羊,以及各种草原出产的原材料。

    蒙古人也从大明手上获得了军事装备,使得蒙古人在冷兵器军事上走向了一个新的鼎盛时期。然而冷兵器时代在大明的火器发展下,已经走远了。

    大量的马匹,甚至已经超过了6万匹的战马采购数量,那些上马是完全可以当成战马来使用的。而那些中马,勉强也能当成战马来用。

    显然这并不要紧,朝廷消化不了,可以卖给民用市场。

    此时就是皇家资本,对马匹就有极大的商业需求。首先北直隶的运输发展,那些重型马车需要很多马匹牵拉。另外采矿、冶金等生产活动,也需要很多畜力。驿站就更是需要马匹了。

    还有,民间富户对马匹也有极大的需求。

    很快这十五万匹‘进口马’,就进入市场流通环节。军方挑走了5万匹之后,其他十万匹马大部分都被皇家资本内部消化,只有3万匹下马以及1000匹上上马,以及2000匹上马被赶往大明各省分销。

    这些上上马的价格,直接飙升到了300元,上马的价格则飙升到了150元。

    大明很少有上好马匹产出。此时边境贸易又被皇家资本所垄断,而且大部分的好马都被中央军买走,能进入市场流通的好马就不多了。价格飙涨也是非常正常的,而且还是爱买不买。

    至于那些宝马级别的。数量就更加稀少了。此次蒙古人也只卖了不到100匹过来。朱由校得知贸易成功后大喜,同时将这批宝马留了大部分下来。

    这些宝马作为稀缺的资源,自然是要留下来用于赏赐有功的文臣武将。不过朱由校还是留了20匹宝马分批投入市场进行拍卖。

    价格越高越好,这样赏赐的时候,才显得有力度。

    作为皇帝,在这个刚刚组建利益团伙的时候,赏赐金钱还是没问题的。因为被吸纳进来的这些人,很多之前还不富裕。但是等他们富裕起来的时候。只是单单赏赐金钱就显得力度不够了,这个时候就必须赏赐一些皇室能抓得住的垄断资源给他们了。

    这些马匹,就是一种很好的资源。

    “怎么样,那些牲畜能处理得过来吗?”朱由校这天对杨国瑞问道,杨国瑞回答道:“那些牛羊牲畜,已经赶往北直隶各地进行陆续的屠宰、加工。以当前北直隶百姓的购买力,消化掉这些牛羊牲畜还是问题不大的。而且还可以加工成各种肉制品,行销往各省,特别是走海路现在比较方便,可以行销到南方去。”

    “还有那些皮货、羊毛。则在张家口加工成各种裘皮衣、皮具,以及毛毯、呢绒等制品。很快我们北直隶,又能有一大产业可以迅猛发展。”杨国瑞汇报道。这个时候的大明毛纺工艺,多是粗纺的呢绒,精仿技术实际上也是有的,但是没什么发展。

    北方显然并非纺织业发达的地区,而羊毛、骆驼毛、耗牛毛这些原材料多又是在北方产出,所以没那么多的行业人才。

    不过在皇家资本的介入下,如今各工厂,已经开始研发各种生产技术了。

    “朕倒是偶然想到了一种毛纺制品,那就是把那些羊毛加工成绒线。然后用针织的方式打成一件件毛衣,爱卿可以让下面的工厂去试一试。”朱由校对杨国瑞说道。

    “毛衣?”杨国瑞稍稍愣了愣。随后躬身道:“臣遵旨。”

    作为员工,更多的时候。是要抓细节的管理,这样才是一个好员工。而发展的大方向,应该是老板管的,并不需要员工去操心。这一点杨国瑞倒是很明白,但是皇帝却是经常有很好的细节思路,这方面杨国瑞倒是越来越习惯了。

    中国这种文化,道家的阴阳五行学,以及周易八卦,能把复杂得事情简化得非常简单。所以那些有文化的读书人,都喜欢抓大方向,对细节方面却是看不太上眼,这即是文化上的优势,同样也是一种缺陷。

    朱由校能够打开如今这样的局面,和重视细节是有很大关系的。

    毛纺技术的研发,以及绒线的研发,很快就被安排了下去。

    绒线也就是毛线了,这是近代才出现的东西。显然要把各种毛加工成绒线,这是比较简单的事情,区别只在于生产效率的高低。而针织技术,在中国是有很悠久历史的,春秋时期就有出土针织品。只是人家不是用绒线,而是用其他材料。

    因此毛衣这种玩意,不到一个月就被搞出来了。

    加工绒线显然是最简单的玩意,只要把羊毛加工成一条条线,这确实没有任何技术难点。

    针织方面的技术也是有的,不过更多的花样,还在组织人员摸索。说白了,就是织毛衣呗!

    很快就在两个月后,北直隶出现了第一家毛衣店。

    毛衣店即可以给量身定做毛衣,也出售各种毛线,并教那些妇女织毛衣。毛线在北直隶开始慢慢流行起来,并且开始向其他各省蔓延。

    闺阁中的少女们,学女红的时候也多了一个项目,那就是织毛衣。

    同时这一年冬季,北直隶也出现了大量的裘皮衣、皮具,以及各种草原商品。皇家贸易公司,通过垄断与蒙古人的贸易,在这年冬季赚了个盆满钵满。特别是这一年冬季的北直隶,百姓购买力明显又有所增长。以及毛线和毛衣的出现,让毛仿品逐步变成了一种大众化商品,同时还减少了一些对棉花的需求量。

    别看只是简单的毛线,然而毛纺产品成为一种大众化商品,对与蒙古人的影响显然是巨大的。大明对羊毛、骆驼毛、牦牛毛的旺盛需求,显然加速了将蒙古人拖进商品化经济泥潭的进城。

    ps:今天就一更,刚刚下午回来,晚上还要去和朋友聚会,小夏我先闪了,并向各位小伙伴报以诚挚的歉意,鞠躬!

第204章:二十万中央军() 
这一年秋天,八月二十三日,朱由校正式将五弟朱由检封为信王,遣英国公张惟贤持节、内阁首辅沈潅捧册,百官于皇极门外东庑行礼。

    朱由检已经十二岁了,确实到了该封王的年纪,但是封地方面却也没有定下,明代皇子都是先封王,等成婚之后再前往封地就藩。就在朱由检被封为信王的第二天,朱由校就把他给打发到皇城外边的十王府去住了。

    此时的朱由校是个西贝货,因此对这个弟弟并没有太多的感情。但可能是出于愧疚,或是心虚,所以朱由校选择了在物质上善待这个弟弟,朱由检搬到十王府居住后,朱由校让魏忠贤给信王送了五万元过去给他当零花钱。

    把这个弟弟打发出了紫禁城,朱由校安心多了,心里也祝愿他能安安心心,快快乐乐的享受人生,就不要来趟明末政治的这谭浑水了。等局势稳定了,再给他找个繁华点的封地,免得封到什么小城里被憋疯。

    明代的藩王衣食无忧,不过为了防止藩王发动政变,这些藩王就藩之后,就不能离开封地所在的城池半步。

    所以说这些藩王,也相当于是在坐牢。顶多能站到城墙上望望风,所以一些被封到小地方的藩王,很多都被憋得心理不健康,甚至人格都扭曲了。倒是那些被封到比较繁华的城市的藩王,心理会正常很多。毕竟一个城池比较繁华的话,吃的喝的玩的花样也多,而且城市也大不少,有很多地方能去逛荡,人格自然也就正常许多。

    当前朱由校自然不会傻乎乎的去改变这样的制度,这种混吃等屎的制度很好啊!消除了多少政变的隐患啊!

    把朱由检送出了紫禁城。朱由校算是安心了许多,马上开始抓紧军事上的动作,以图早日反攻辽东。

    一是建立骑兵。二是建立各省的守备旅,三是组建炮兵部队。

    骑兵方面再组建3万。加上辽东组建的6000骑兵,以及原先两个骑兵师,兵力将达到4。2万。

    骑兵师进行了兵力的扩充,从此前的3000人为一个师,变成5000人一个师,4。2万骑兵将组建成8个骑兵师,番号从015~023师。同时4个师为一个军,组建‘腾骧骑兵军’、‘武骧骑兵军’。李维与王国雄晋升军长,剩下2000骑兵则是军级编制。两个骑兵军只要组建出来,大明将重新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

    守备旅则是为了镇压内部叛乱,经过最高统帅部商议的方案,即在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四川六省,各成立一个守备混成旅。

    守备混成旅,即是一种混合兵种的地方守备部队,主要是用于镇压地方的叛乱。每个旅兵力5000人左右,步兵4000左右,骑兵1000左右。同时装备步兵炮若干。这样的兵种搭配,加上精良的装备,以及严格的训练。镇压地方叛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皇上,这是此次的征兵方案,此次征兵名额6。5万人,依旧是采取募兵制,优先从边镇招募,另外再从各省招募一批。”孙传庭汇报道。朱由校接过方案看了一遍,然后说道:“就按照这个方案进行募兵,不过可以从四川、湖广、江浙地区多招募一些兵员,每个师都要安排一些不同省份的士兵。增进一下友谊。”

    “臣遵旨。”孙传庭领命道。

    此次征兵主要从边军当中招募是肯定的,毕竟几十万边军就像是定时炸弹。先吸纳了其中的精华改编了再说,剩下不合格的兵员。日后在安排他们正式转业。不过军队中只有北方士兵也是不行的,也得有一批南方各省的士兵,让南北各省士兵相互了解、发展友谊,免得南北的对立情况带到军队当中去。

    南北之间的对立、仇视,是最愚蠢的行为,中国这种南北的差异,实际上就是最好的相互补充,中国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缺了哪边都不行。

    而且南方兵在北方作战,战斗力还是很不错的。就如朝鲜战争期间,辽东兵跑了不少,南方兵因为离家路途太遥远了,没有几个跑路的,同时戚家军也是以南方兵为主。

    孙传庭接着继续汇报道:“炮兵部队的组建方案是成立五个炮兵团,此前装备重型十斤炮的炮营,改编为‘战略炮兵团’,另外再组建四个炮兵团,则装备皇家军工厂研制的新式十斤炮,每个团装备野战炮七十二门。”

    “就按照这个方案执行。”朱由校通过了这个炮兵组建方案。皇家军工厂研制的十斤炮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此前镇压闻香教乱军就投入使用的1500斤级别的十斤炮,有效射程达到了3公里。这种重量极大的十斤炮,显然不太适合当成野战炮来使用,但是用来攻城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所以将组建一个战略炮兵团,专门负责攻城拔寨。

    最新研制的十斤炮,重量为466斤,有效射程为900米,作为野战炮显然是非常合适的。装在四轮车上,可以在战场上快速的转移。

    野战炮兵团同时还将装备大量马匹,不仅是用来牵引火炮,同时也给炮兵提供骑乘的马匹,也可以理解为‘骑炮兵’,进而在战场上取得足够的机动性,从而能够跟上步兵的脚步,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从这一年秋天开始,中央军区的骑兵、炮兵,以及守备混成旅都在抓紧组建,预期一年之后就可以形成一定的战斗力。

    同时皇家军校、皇家科技学院,也开始大量招生。

    最先组建出来的还是守备混成旅,直接从各个步兵师和骑兵师当中抽调兵力组建,六个守备旅被迅速派往制定省份,对地方流贼、土匪进行重点清剿。被朱由校派出去的那些步兵师,则被逐一召回京师继续训练。

    经过一番动作,中央军区很快就将拥有14个步兵师、8个骑兵师、4个炮兵团,兵力将上升到20万。

    ps:酒喝太多了,今天状态不佳,依旧估计只有一更,看一会能不能写得动。

第205章:恶心死建奴的战略() 
朱由校七拼八凑的,终于是整出了二十万大军。加上孙承宗在辽东也整编了十二万大军,以及毛文龙的东江镇的三万官军编制,加在一起,朱由校可以用于对付野猪皮的军队达到了三十五万。

    只不过这三十五万大军,一时半会是不可能全部投入辽东战场的,征兵工作都还没有完成呢!起码得训练过一年。

    一年得时间还是保守估计,毕竟此时朱由校手上没有那么多的基层军官。所以必须由皇家军校培养出足够的基层军官之后,才能算是一支比较有战斗力的军队。否则就算是有精良的装备,以及士卒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缺乏足够的战场指挥也只能算是乌合之众罢了。

    朱由校的大肆扩军,显然给北直隶的经济又添了一把火。毕竟朱由校组建的这些军队,与之前的明军是不同的。

    此前明军的军事装备都比较一般,成本比较低。另外士兵的待遇也没有这么好,不仅对军用物资有更大的需求,而且士兵每个月还能拿到一笔足以养活一家人的军饷。

    军事物资的订单,以及士兵的军饷,都能带动就业。

    中国过去的观念是战争会劳民伤财,但是此时对于大明来说,却不完全是这样的。因为人口的增加,毕竟太多人没事干了。能有足够的就业岗位,自然能够拉动经济。

    最主要的区别还是在于,此时朝廷组建军队,什么事情都花钱,并非像此前那样,规定谁谁谁一定要参与到战争活动当中,并且还不给钱。

    天启二年的北直隶经济。可谓是繁盛无比。大量的农业基础建设活动,以及公路等方面的基建活动,以及军事上的扩充。让经济呈现出了爆炸式的增长。

    北直隶的商人几乎全部都乐开花了,特别是那些抱上大腿的合资商人。因为与皇家资本合股,得到了不少市场特权,在天启二年迅速占领北直隶的民用商品市场。

    不过皇家资本对北直隶依旧没有完全消化,毕竟皇家资本刚成立两年时间,此时虽然一口吞下了北直隶,但差点就消化不良了,此时还在消化之中,暂时是没有向外扩张的资本需求。

    这天朱由校对杨国瑞问道:“我们皇家资本还要多久才能将北直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