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西汉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来到西汉末年-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白线两侧,不仅仅是石头,砖头,沙子,石灰,堆的如同小山一般,这里一堆,那里一堆。

    工匠们的帐篷也在搭建,一处处如同白花diǎn缀在绿草之上。

    巨大的木料也从马车上卸下,堆积的东一处,西一处。

    有个光头一样的人,正指挥着卸运木料,江河行远远望去有diǎn像王柯。

    江河行带着两个亲兵走到近前,一看,果然是王柯,他身后还有不少研究所的人,还有那个做铁规车的孙先也来了。

    江河行大喜,过来和他们打招呼,他们也很意外,王柯将手头活交给旁人,连忙跑过来。

    江河行问道:“王柯,我刚好有diǎn饿了,你们可有饭啊。”

    王柯有些扭捏道:“饭是有,不过,不过现在都很简陋,怕委屈了你啊。”

    江河行哈哈一笑道:“打仗时候,有的吃就不错了,还考虑什么,走,你带路,我去你那里蹭diǎn饭吃。”

    研究所帐篷有八座,正中间两个比较大,就在帐篷外面摆上白木板,下面垫些石块,作为吃饭的桌子。

    石块虽大小不一,不过桌面倒是安稳。

    王柯跑到帐篷里,搬出几个大小不一的木头来,当做椅子,江河行看了下“椅子”,看看一周研究所众人道:“你们辛苦了。”

    王柯满脸堆笑道:“和王,这真的不算什么苦,我们见到你真的比做什么事都开心。”

    一旁众人连连diǎn头,随声附和道:“是啊,和王,我们见到你都很开心。”

    这时,刚好饭菜端了上来,没什么菜,都是肉汤,饭倒是米饭。

    江河行走到饭盆前,拿起木勺,给大家一个个的盛饭。王柯连忙跑过来道:“和王,这可使不得,使不得啊。”

    江河行举着木勺,扭头看着王柯,笑道:“怎么还能累到我吗?你们这么辛苦,算是我尽diǎn举手之劳吧”,说着话,江河行将木勺举了两下,接着说道:“大家看,这才是真正的举手之劳呢。”

    王柯眼里喊着泪,依旧面带笑容对研究所人说道:“和王日理万机,今天还专门来看望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叫苦说累,只有好好做事,才能对的起和王的恩德,对的起平州供养我们的百姓。”

    江河行将饭盛好,王柯一碗一碗的端到每个人手里。

    江河行也坐到王柯搬的木头上,看看王柯又拿过来筷子,两根新折的杨树枝。

    江河行将筷子一把抓在手中,端起饭碗,低下头,用树枝扒拉着米饭和肉汤。吃了几口,江河行看看众人,都还在看着江河行。

    江河行有些奇怪的问王柯道:“王柯,这是怎么了?”

    王柯语带哽咽道:“和王,平时你和我们一起吃,都是大家一起吃好的。今天却让你受委屈,我们受diǎn苦没什么,让你受苦,我们于心何忍啊。”

    江河行很是感动,没想到研究所这帮人这么看重自己。

    江河行看说其他可能用处不大,就说道:“大家赶紧吃饭吧,等下我还有任务要大家完成,这个任务完成可能比四轮马车还有用。”

    众人一听,各个来了精神,和江河行一起,三下五除二,将饭吃的干干净净。

    刚吃过饭,王柯一边擦嘴,一边问江河行道:“和王,你刚才说有任务,比四轮马车还有用,哈哈,我们可几年都没碰到这样的任务了。快跟我们说说。”

    众人围拢上来,有人已经将刚才的“饭桌”料理干净,铺上白纸,拿来毛笔,砚台,磨好墨水。

    江河行拿过毛笔,扭头对王柯说道:“这次我们要做一台水车,我先画出图,然后细细给你们讲。”

    江河行很快将水车画了出来,又画出几个关键的部件。刮水板,水筒,他又专门画出来,仔细讲解一番。

    水车直径大约为5丈左右,16对辐条由车轴向车缘辐射构成巨轮,辐条ding端置刮水板,刮水板之间置40个长方体水筒,其下为木槽,用来引导水流。车轴固定在河坝上,河水涌入水巷,形成急流,急流冲击,刮水板受力,驱动水车转动,水筒提水,倾入水槽以完成提水分水之功效。

    众人看了连连叹服,王柯尤其激动的说道:“和王,若早有此物,我们当年青州旱灾,也不至于死那么多人了,哎。”

    说着说着,众人想起伤心的往事。

    江河行说道:“那就赶快做出来吧,以后让旱灾少一diǎn,我们也算是造福苍生了,你们说是吗?”

    江河行接着对王柯说道:“你们把这个做好之后,仔细考虑一下,这个还能做些什么,若是你们能用做其他用途,我可有奖啊。”

    众人眼睛再次围拢过来,将那图仔细看过。

    王柯过来道:“先把这个水车做出来,以后慢慢想,和王任务交代下来,大家还不忙起来。”

    众人听罢,马上散开,王柯安排下做好分工。

第三十九章 讲兵法() 
江河行看王柯他们开始忙碌,自己在这里,大家都不自在,连忙带着亲兵去军校看望那帮军校生了。

    军校的帐篷十分整齐有序,像队列一般,10个一排,一共10排,构成一个四四方方的正方块。

    现在还没有校舍,学生们有的在练习马术,有的在练习刀枪,还有50人,排成5个10人的队伍,坐在草地上,前面一个教官拿着一根白教鞭,diǎn指着身后的白木板,正在给学生上课。

    江河行走了过来,那教官看江河行走近,连忙放下教鞭,迎了过来,学生一起起立敬礼。

    江河行还一军礼,问那教官道:“你现在教些什么?”

    那教官报告道:“和王,正在讲孙子兵法,我有个请求。”

    江河行diǎn头道:“有什么请求,你尽管说,虽然现在还没有校舍,估计要过一段苦日子,再过一段就好了。有什么要求说吧,缺什么你尽管提。”

    那教官道:“和王,我不是缺东西求你,我是想让你来讲孙子兵法。”

    江河行一愣,笑道:“你教也蛮好的啊,这书无非是让他们明白,具体用,还要靠他们以后慢慢领悟。”

    那教官道:“我也是想先跟着和王学学,以后也好跟他们讲。我本来去找过张参谋长了,他说他太忙,实在没时间,他让我晚上去找你呢,这不,你来了,我就直接请求你了。”

    江河行哈哈一笑道:“张参谋长倒是会甩包袱啊,好吧,我就来讲讲。学生都有书吗,讲到哪里了?”

    那教官回答道:“学生人手一本,我想他们都看过了,毕竟这书名气很大,可要理解完全,似乎有很大困难,能用我看就更难了。现在我也是刚开始教,正讲开头呢,所以,和王尽管从头讲起。”

    江河行diǎndiǎn头,径直来到讲台上,那教官和江河行的来个亲兵都和学生一起坐在草地上。

    江河行拿过刚才教官放在台上的课本,打开看了看,都是新的白纸所抄写,很是清晰,江河行看了一会,转身冲着台下众人道:“谁完整的看过这本书的,举一下手,我看看。”

    齐刷刷的胳膊举起,全部都看过,就连江河行的两个亲兵都看过。

    江河行满意的diǎndiǎn头道:“不错嘛,看来大家都爱学习啊。不过呢,我今天要先给你们讲讲如何读书,如何学习的事。”

    江河行踱着方步,在白木板前走来走去,眼睛看着下面的学生。

    大家一副狐疑的态度,看着江河行。

    江河行接着说道:“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觉得这话不错,我们学习中就是要先学会如何思考。用什么思考呢?用理性,用事实去思考。

    有思考,学习才能有所得,不然纵使孙子兵法背的滚瓜烂熟,也不会有太大的用处。读书同样如此,也要学会边读,边思考,把各种问题想透彻。下面我就孙子兵法给你们讲讲如何读书与学习。”

    江河行说道这里,随手diǎn指一位学生,先让他将孙子兵法第一篇识计篇读一遍。

    那学生站起来,拿起书本,非常熟练的读道:“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

    江河行很高兴的赞扬道:“很熟练,看来下面也读过不少遍,表现很好,值得大家学习。”

    刚才那学生头仰的高高的,脸上浮现得意之色。

    江河行接着说道:“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认真对待。我们以现实举例,王莽此次将汉地周边匈奴也好,西域也好,我们平州也好,改换印章,改封王为封侯,这就是很轻率的将国家引入战事。你们谁还能举例,视兵事如儿戏的历史故事。”

    马上有一人举起手来,江河行一看认识,正是那少年英雄彭仲宇,diǎndiǎn头道:“小彭,你来回答。”

    彭仲宇站起来,有些不自信的反问道:“烽火戏诸侯算吗?”

    江河行满意的diǎndiǎn头道:“当然算,你回到的很好。你们以后读书就要这样,学会考虑现实中和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例子,或者反例,争取学会举一反三。”

    下面的学生很是高兴,尤其是彭仲宇,更是开心。

    江河行接着讲道:“下面孙子讲的五事七计,我先分下类别。道、天、地,将、法这五事,按照主观与客观要求来说,道、将、法三类可算作主观要求,天、地只能算做客观要求。有此可见,孙子在分类的时候是不是有疏忽啊?将主观的跟客观的混淆一谈。我这里不是做批判,我是教你们读书的时候,应该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自己所学所见去判断,而不是一位盲从。

    下面再说七计:“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大家看,这个七计是五事的延伸或说明。”

    江河行正准备讲下去,这个时候一个学生举起手来,江河行看那人十分白净,犹如秀才一般。

    江河行diǎn头道:“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说的也是我一家之言,你们有什么看法尽管说。这位同学有什么问题说吧。”

    那学生站起来,胸脯挺的很直,开口道:“和王,我觉的你说的似乎有些问题?”

    江河行还没来的及说话,那教官站起来,眼瞪着杜飞声色俱厉道:“杜飞,就你话多啊,难道和王还会有错?”

    那学生听教官语气严肃无比,感觉有些慌张,低下头来,手不断搓着衣角。

    江河行道:“我的课堂不是一言堂,大家有看法尽管提,有什么意见尽管说,只要是你认真思考的结果,我都愿意一起讨论。

    江河行一边说,一边扭头对教官道:“以后不可压制学生了。”

    那教官悻悻然的坐下。

    江河行笑呵呵的对杜飞道:“你是叫杜飞,很好,你继续讲你的看法。”

    杜飞在江河行的鼓励之下,说道:“和王,这个天地之说跟上面的五事我看稍有不同,上面的意思可以按和王之理解,其实也可以将天地看着将领的主观要求,意思是将领要懂得关于天地的各种情况。”

    江河行看看原文,觉的杜飞之理解未尝不可,连连赞叹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教官立战功一级,你教的学生有出息,肯思考。”

    那教官刚才难堪的表情一扫而空,乐呵呵的看着杜飞。

    江河行接着问杜飞道:“杜飞,那以你看这五事七计可怎么解释?”

    杜飞头一扬道:“这个五事七计,太过繁复,我看可以改为‘有道,将能,兵勇,兵多。’天地法赏罚等都可算做将领的能力,兵要熟悉操练,兵越多越好。”

    江河行道:“好你个杜飞,果然是能总结,孙子兵法的五事七计,都被你改成4diǎn了。很好,我很欣赏,未来的将军有你一个。”

    江河行一番夸奖,争强好胜的军校生们,各个开始沉思,那个肯落后于人呢,可要想有这杜飞的能力,显然有diǎn困难。

    各个学生正做无可奈何之时,彭仲宇举手问道:“和王,如果我们什么都占据,比如有道,将能,兵勇,兵多,肯定能打胜仗。但是就像我们和匈奴一般,各有优劣,比如他们兵就比我们多,地利上他们占据太多的优势,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是会胜利还是失败呢?”

    江河行看下彭仲宇,又看看台下众人,缓缓的说道:“战争无论怎么计算,想绝对的胜利都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那怕是各方面都有优势,结果也未必会真的胜利。战争不是算出来的,更多是打出来的。中间过程就需要将领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针对敌人的弱势来打,所谓扬长避短就是。

    战争是个动态的过程,双方不断的根据战场形势进行调整,一开始的优势未必能保证最后的胜利。还有战争中会有很多意外之因素,尤其是天气,虽说我们争取多了解,可不代表我们就真的就能全部预判。战争不打到最后,对于双方都是不确定性的,所以你们要慢慢体会这个过程。

    还有战争中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孙子兵法没有提,我这里跟你们说一下。”

第四十章 论战争() 
下面众学生和教官一起道:“是什么?”

    江河行看众人急切的眼神道:“实力,尤其是技术实力。举例来说,汉兵以前对匈奴人可以达到一个汉兵对付五个匈奴兵,这就是技术实力,什么技术呢,炼铁的技术。炼铁技术好,这样汉兵的弓箭杀伤力远强过匈奴兵,后来匈奴人也学会炼铁了,但是技术没有那么好,一个汉兵就只能对付三个匈奴兵了。

    我说的实力是一个国家全部实力综合,但是要转化为战场上的实力才能在战场上致胜。比如我们的四轮马车,不光能运兵,能打仗,就运输粮食来说,一辆大车甚至可以运几千斤的粮食,你们看看现在朝廷有什么东西能这样运输吗?”

    众人摇摇头。

    江河行接着说道:“这就是我们的技术实力,远远强过匈奴人的技术实力。如何转化为战场上的实力,可以作为你们的思考题目,也是未来将领必须学会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

    讲完五事七计之后,下面讲‘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你们都学过什么叫做充分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谁来分析一下?”

    众人有些困惑的想了一阵,没有同学站出来。

    江河行叹一口气道:“学兵书,要学会跟其他书一起学,我让你们学几何,不仅仅是学那些图形,更要你们学会一种思维习惯。好了,我来分析一下你们听听。”

    那教官低下头,看不不敢看江河行。

    江河行没太理睬他,自顾自的讲解道:“将听吾计,只是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所以用之必胜就错了,你们懂了吗?还有将不听吾计,这个才是充分条件,这里用之必败,是说的过去的。”

    众人有些恍然大悟,连连diǎn头。

    江河行看这里也没什么好讲的,接着讲道:“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这一段都好理解,我非常赞同他的看法,你们要争取多读,争取会背,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找到例子对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