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西汉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来到西汉末年-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我只是希望代郡能平安啊。”

    江河行问道:“代郡还有什么亲人吗?”

    张凯道:“兄弟,你知道的,搬来的再多,也不能全部搬来啊,有些老人家七老八十的,总不能把他们也送上车吧,一路的车马劳顿,岂能是他们能承受的。有老人家,就有人在家照看。虽说这几年,我们没少往那边送东西过去。可是大乱一起,我就怕”张凯说不下去,捂着脸,抱着头,苦苦沉思。

    张凯一番话,说的大家,都在想匈奴人会如何做。

    江河行转头对**道:“派人紧盯着匈奴那边的反应。”

    **出去安排了。

第九十九章 做准备() 
江河行看了看马援道:“马援,这事你怎么看?”

    马援站起来道:“王莽非常之不智啊,怎么能如此乱来。无论对我平州,匈奴,西域,益州等地来说,路途遥远,那边打仗都非要倾国之力来打。不是我们这些地方很强大,而是路途遥远,纵然有百分之力,在战场上只能展现一分。可能王莽没有想到会引发大的战争,或者说各地的不服从。若是想到会同时树敌这么多,他还会这样吗?刚才**说封各地为王,不符合古代之制度,不知道他想过没有,这些都是这么多年形成的,形成此局面,后面总有不少原因的。要想改也许只能一个一个来,那有他同时树敌这么多的。”

    马援说着,转头问徐朗道:“徐师父,我对王莽了解不多,你久在朝廷,我想问问你,他是真的很信天命吗?”

    徐朗拈着胡须笑了笑,挥挥手,示意马援坐下。马援坐下之后,徐朗缓缓开口道:“上次在安武,我与和王闲聊,讲起王莽,和王说王莽有个特diǎn非常明显,那就是书生气。这个我也是印象分明,那就是相信书,尤其信古书。他将古书所讲视为天经地义的道理,以前有太皇太后,还有众位汉室重臣制约,还没闹出大乱子,以后可就难讲了。其实还有一个大家没注意到,就是王莽特别相信天命之论,当然不是他一个人,不少朝中大臣都信这个,要不然也没有这么多人劝他登基了。每一次天有吉兆,王莽都会升官,这个是他跟别人不同之处,也就是如此,他肯定比别人更加坚信天命之说。再说,天命之说,也正是董仲舒所大力宣扬,自武帝之后,汉朝文武视董仲舒为圣人般,因此天命之论符合圣人之说,更是不会有人反对了。”

    徐朗讲完,马援站起来道:“刚才我听**所讲,这次王莽派五威将等七十二人颁布符命四十二篇于天下:其中含德祥五事,符命二十五,福应十二。我就在想:王莽为何这么做?和王曾跟我说过,人都是按自己的方式理解别人的。王莽自己相信这些符命足以证明自己的天命所归,他想象别人和他一样相信这些符命。他大概想象着这些符命一到,证据多么确凿啊,看吧,王莽就是天命所归的天子,你们听话就可以了。如果不是真诚的相信这些,他肯定不会干这么蠢的事。问题不仅仅是王莽,满朝文武都看不到吗?怎么这么荒唐的事情出现?我的意见既然他们做这么蠢,其实我们倒是可以有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乐浪郡,玄菟郡,我看很久了,一直是看在汉朝的面子上,没有动他们。如果其他地方若是大乱,我们乘机吃下就是。”

    江河行站了起来道:“我说说我的看法。”

    众人不再喧闹,纷纷扭过头,认真的看着江河行。

    江河行看着徐朗道:“王莽的书生气不仅仅是他一个人,我想朝中大臣这样的还有很多。我想谈谈为何会如此,以后都是我们的教训。有些书本来就是教人如何变的更蠢的,看了不但不能明理,知是非,相反本来有的连普通人应该有的常识都没有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若是都是教人变的更蠢的书,百年之后蠢货遍地,连基本常识都没有才是更可怕的。”

    江河行说道这里,看了看管教育的卢信道:“我们的书,你也要多留心啊,有些古书是可以看,是可以学。不过要首先教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学会怀疑。不然有些书看的越多,人却是变的越蠢。”

    卢信diǎndiǎn头。

    江河行接着说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王莽能无往而不利,似乎他走的特别顺利呢?”

    有人说王莽本人道德高,有人说王莽家族势力大,有人说王莽心狠手辣等等。

    听罢众人的议论,江河行接着说道:“大家都讲的有些道理,王莽之所以能到今天的位置,我看来跟一个词汇有关。”

    刘庆迷茫的看着江河行道:“什么词汇?”

    江河行道:“政治正确。”

    “何谓政治正确?和王能否为我们解释一下。”刘庆困惑的看着江河行。

    江河行道:“政治正确,这个解释还有diǎn困难。举个例子吧,大禹治水之际,谈论治水就是政治正确的行为。前几年青州蝗灾,王莽大力赈灾就是政治正确之行为。他还捐出自己家的财物,更是符合政治正确行为,也因此得到一片赞扬声。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读书人将经学当做天经地义之事,做符合经学要求之做,也是政治正确之行为。按照天命论来说,汉家刘室没有天的照顾,需要有新人代替,这同样也是政治正确。因此王莽登基也是符合政治正确的,现在他要派五威将巡视各地,同样是政治正确之行为。因为周朝也是这样分封各地的。政治正确的行为一般人很难反对,即使他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为他这种行为是大多数人认为是对的。再说又有多少人意识到会有灾难性后果呢,他们更多关注是否政治正确罢了。”

    刘庆问道:“和王,他的政治正确在你这里也正确吗?“

    江河行一笑道:“不愧是太学毕业的,这话问到了关键。我之所以说政治正确这个词汇,是想让你们研究一下,什么是儒家思想下的政治正确,根据这样的政治正确,我们该如何打交道。另外,也要研究一下,利用这种政治正确,如何为我们的移民、经商,创造有利条件。王莽的很多政治正确在我这里和不正确,比如他要改王为候,我就不舒服吗。”

    刘庆皱眉道:“和王,你这样说是要准备打了吗?”

    江河行还没来的及回答,只听的李孝全猛的跳起来大叫道:“哪里要打了?”

    江河行扭头看李孝全,忍不住笑起来,大概是李孝全刚才听那些无聊的话睡着了,一听要打,立刻醒过来。只见他手揉着眼睛,迷迷糊糊的看着众人,看来好像梦中刚刚醒来。

    众人哈哈大笑,再看他身边的马彪也是迷迷糊糊的看着众人,好像是这么多人,一下子创进他的梦里来了,他还带着满脸的不解。

    马彪迷糊半响,好像明白了什么,一只手猛去拉还趴在桌子上的吴奎,吴奎坐起来,双手揉着眼睛,又擦擦嘴,大家看到他面前桌子上流了不少口水。

    江河行看看李孝文,看他正要冲李孝全发火,摆摆手道:“不要怪他们,他们对我讲这些没兴趣是正常的。”

    几个人也不知道讲到那里了,面面相觑。

    江河行扭过来对刘庆道:“我的意思是不打,至少不会因此而打,不可怒而兴师。”

    江河行看看马援道:“乐浪郡,玄菟郡我也不打算打,你可以试用除了武力的其他手段来对这两个郡开始控制,我想看看你不用武力能否征服这两个郡?”

    马援脸色凝重道:“我一定全力以赴。”

    江河行道:“下面重diǎn要谈谈匈奴了,孝全、马彪、吴奎,恐怕很快你们就得回去了,我估计匈奴有可能会出事,毕竟王莽抚远的政治正确在匈奴眼里却是严重的政治不正确,到时候会有什么冲突我难以预料,因此你们几个好好准备,做好防范。”

    三人刚才因刚才长篇大论带来的萎靡一扫而光,各个精神一下子抖擞起来。

    江河行接着说道:“五威将的影响现在还看不出来,我们还要等一段时间。至于我们怎么接待他们,按说上国天使,我们不可怠慢。但此次明显带着恶意而来,我们也不可显得过于亲善,我想来想去,想让孝全接待,大家觉得如何?”

    众人的眼光一起看向李孝全,李孝全自己也是丈二脑袋摸不着头脑,他倒是挠挠头,憨厚的一笑道:“和王,这个事恐怕我做不好吧?”

    江河行说道:“王级过来,也是一员武将,武将接待正合适。我考虑来考虑去,马彪过于老实,我怕被他们欺负,吴奎太刚猛,说不定到时候吴奎一生气,再抓着王级暴打一顿,好像也不好。马援要回去筹备乐浪郡的事宜,郝战他们等大家都太过陌生。你在我们这里很有名气,显的我们重视,其次,你也不是肯吃亏的人,这样就够了。”

    吴奎站了起来道:“和王说的对,要是让我接待。要是那王级好说话也没什么,要是不好说话的话,嘿嘿,我也担心会有什么后果啊,他回的了长安回不了长安都难说啊。”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李孝全看众人似乎都很赞同,便说道:“既然大家觉的我可以,那我就做吧,不过首先说好啊,我可没干过这样的事,办砸了可不怪我啊。”

    李孝文站起来,指着弟弟道:“办砸了怎么不怪你,回去好好考虑考虑,多用diǎn脑子。”

    李孝全不敢再说什么。

    江河行看一时也没什么结论,会议先开到这里,留下几个将军,对吴奎和马彪要他们不必参与后面的事宜了,要他们立刻回去,时刻盯着匈奴人,做好准备。

    其余文官们,都还呆在平州府,等着看王级来之后,再商量下一步的打算。

第一章 五威将() 
说到王级,现在已经到了辽西郡与平州交界之处。辽西太守,哦,现在改名叫大尹田谭,跟他告别,拨转马头,田谭回大尹府了。

    王级看看自己的队伍,前面是自己和举旗帜的五帅,还有从事李通,后面是护卫的骑兵队伍,人马不多,刚好100骑。

    王级看看天,虽说秋高气爽,但风似乎很大。虽说刚过仲秋,但已经感觉很冷。王级可不想大冬天到平州,传下令,加快速度,要尽快到平州府。

    不一会,王级到了一条宽阔的灰白色的大路之上,那路又宽又长,两旁栽种的树木已经有几年了,看起来这路应该有几年的时间了。树枝随着北风不停的摇摆,树上孤零零的一些树叶,还依恋着,始终不肯跳下来。大树两旁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王级伸长脖子,仔细看了看是田野,刚刚收割过的稻田,稻茬清晰可辨,只是农人稀少。

    王级向北而行,不时从北面过来一辆马车,那马车跑的飞快,马蹄声踏踏的踩着硬硬的路面,那车子上都装的满满的,上面蒙着布,看不清楚,偶尔有人向他们张望两眼,也不停留,挥动鞭子,“架”随着一声吆喝,赶着马向南而去,看意思要去辽西郡。

    王级又向前走了有十多里路,在路旁稍事休息。这时候对面来了一辆车,好像也在这里休息,那车上走下两人,一个老汉五十多岁,一个年轻人大概不到三十岁。一个在路东面,一个在路西面。

    那老汉背一个蓝色布包,只见他从包裹里取出两张白面饼,还拿出两块暗红色的咸肉,分别夹到饼子里,两人大口的吃了起来,也不看看王级等人。

    等他们吃完,那年轻人上车取草料好像要喂马,那老者取出罐子要喝水,这个时候王级走了过来道:“老汉辛苦了,你们这是到哪儿呢?”

    那老汉上下打量了一下王级,皱皱眉道:“您是将军吗,怎么穿的花花绿绿的,身后还怎么还沾那么多鸡毛呢?”

    王级也不跟他置气,也不多解释,淡淡的说道:“老先生有所不知,这个是有用的,我就不解释了。我只是问问您这打算去哪儿啊?”

    那老汉道:“去辽西郡,今年的稻谷下来了,好去那儿卖掉啊。”

    王级向后看了看这老汉的车,装的很高,那车也很大,居然是四个轮子。如果都是稻谷的话,装那么满,怎么着也得有个五六千斤。

    王级笑了笑道:“老人家地不少啊,居然能卖这么多粮食。”

    那老汉不以为然道:“这算什么,这是我20亩的稻子所收的,我家今年种了1200亩地呢,这不算什么。”

    “那你可算是村中的大户人家了吧?”

    “哪里啊,我们村我们家的地基本算最少的啦,没办法,人少,不想种太多地,太累啊。”

    “什么,你说你种1200亩地算少的,那你们的粮食不是都吃不完了?”

    “那是当然了,谁能吃多少粮食,大多卖了,我住的离辽西郡近,这不直接卖到辽西郡,顺便买diǎn麦子回来,我们这产的麦子没有辽西买的孩子好吃。我虽说种稻谷,可吃习惯了麦饭,这个米饭还是吃不惯,所以要去辽西买。”

    马喂好草料,老汉也不多说,上了车,正准备挥鞭之际道:“将军,前面10里地有个驿站,你们可以去那里歇息。”

    说完话,挥动马鞭,只听“啪”的一声响,那马车向南而去。

    王级看了看远去的马车,心里想这平州真的如此富庶吗?

    王级上马,继续向前走去,果然前面10里地,有个驿站。王级拿出印信,交给那头目审看,头目看是朝廷派来的人马,立即好好招待,并派人去送信。

    王级在驿站休整,第二天有个年轻的军官刘连长带着他们直上显武城,据说有个李孝全的将军负责接待他们。

    一路走走停停,所见之处,人们丰衣足食,路上车马越来越多。走了三天,路上的车更多了,人也多了,更多的人开始打量起他们,不过也只是看看而已,转身忙自己的事情了。

    这里天黑的很早,王级感觉大概是长安傍晚的时分,这里已经天黑了。刘连长赶到他身边道:“王将军,前面就要到显武城了,大概还有10里左右。你看我们是这里休息,还是县武城休息?”

    王级想了想道:“我们还是去显武城好了。”

    天已经完全黑了,虽然显武城有些远,但是已经明显看到显武的灯火了。王级扭过头问刘连长道:“显武城灯火怎么这么亮啊?”

    刘连长笑道:“王将军,你不知道,现在是显武城一年最忙碌的时候,很多人一整夜都在忙碌。即使半夜到,城门不会关,饭馆都会开门,宾馆也都开放呢。不相信等下你就知道了。”

    王级又往前赶了几里地,远远的看到有一处灯火特别的高,而且特别的明亮,黑夜之中,犹如指路明灯般。王级大为吃惊问道:“怎么那里的灯那么亮,那么高?刚才我以为是星星呢,走的越近,才发现是灯。”

    刘连长笑了笑道:“将军,您有所不知,那是我们显武城辽河上的灯塔,指引夜里的航船入港和指引航向的。”

    王级有些纳闷地问道:“夜里也有船吗?”

    刘连长道:“当然有,现在都是日夜不停的往外运,马上快冬天了,要结冰了,这里的粮食要往洛阳啊,长安啊,邯郸啊等地运,我们这里粮食又多,不卖的话,等结冰要往这些地方运就麻烦了啊。所以,一定要赶在河水结冰前运出去。”

    王级接着问道:“等下我们能去看看再进显武城吗?”

    刘连长反问道:“当然可以啦。怎么将军也想做这生意吗?”

    王级diǎndiǎn头道:“我只是想看看。”

    王级的队伍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